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_第1页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_第2页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_第3页
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出自南北朝谢朓的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赏析】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句“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 吟哦的是南齐诗人谢朓的名句。金陵城(今南京)西楼前的美景使李 白深深领悟了“澄江静如练”的意境,追忆前贤,这位大诗人不禁发 出了古来知音难遇的长叹。然而李白应未想到,由于他的叹赏,谢朓 这句诗却在后世得到了无数的知音。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一首五言古诗,

2、抒写诗人登上三山时 遥望京城和大江美景引起的思乡之情。这首诗应作于公元495年(齐明帝建武二年),谢朓出为宣城 太守时。在这次出守途中,他还做了一首题为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的古诗,据水经注记载,江水经三山,从板桥浦流出,可见 三山当是谢朓从京城建康到宣城的必经之地。 三山因上有三峰、南北 相接而得名,位于建康西南长江南岸,附近有渡口,离建康不远,相 当于从灞桥到长安的距离。此诗开头借用王粲七哀诗“南登霸陵岸,回首望长安”的意思,形容他沿江而上,傍晚时登上江岸的三山 回望建康的情景,十分贴切。“河阳视京县”一句从字面上看似乎与 上句语意重复,其实不然。这儿借用潘岳河阳诗“引领望京室”句暗示自己此

3、去宣城为郡守,遥望京邑建康,正如西晋的潘岳在河阳 为县令,遥望京城洛阳一样。王粲的七哀诗作于汉末董卓被杀, 李傕、郭汜大乱长安之时,他在灞涘回望长安,所抒发的不仅是眷恋 长安的乡情,更有向往明王贤伯、重建清平之治的愿望。谢朓这次出 守之前,建康一年之内换了三个皇帝,也正处在政治动荡不安的局面 之中。因此首二句既交代出离京的原因和路程,又借典故含蓄地抒写 了诗人对京邑眷恋不舍的心情,以及对时势的隐忧。首二句领起望乡之意,以下六句写景,六句写情。诗人扣住题 意,选取富有特征性的景物,将登临所见层次清楚地概括在六句诗里。 远远望去,皇宫和贵族第宅飞耸的屋檐高低不齐, 在日光照射下清晰 可见。只“白日

4、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两句,便写尽满城的繁华景象 和京都的壮丽气派。此处“白日”指傍晚的日光。“丽”字本有“附著”、“明丽”两个意思,这里兼取二义,描绘出飞甍在落日中愈加显 得明丽辉煌的情景,可以见出谢朓炼字的功夫。“参差”二字既写京城宫殿楼阙的密集,又使整个画面显得错落有致。“皆可见”三字则 暗中传达出诗人神情的专注:既然全城飞甍都历历可见,那么从中辨 认自己的旧居当也是一般登高望乡之人的常情。所以这两句虽是写 景,却隐含着一个凝目远眺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人没有点明在山 上流连凝望的时间有多久,但从“白日”变为“余霞”的景色转换中 自然就显示出时辰的推移过程。“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二句

5、,描写白日西沉,灿烂的余 霞铺满天空,犹如一匹散开的锦缎,清澄的大江伸向远方,仿佛一条 明净的白绸。这一对比喻不仅色彩对比绚丽悦目,而且“绮”、“练” 这两个喻象给人以静止柔软的直觉感受, 也与黄昏时平静柔和的情调 十分和谐。“静”字一作“净”,亦佳。明人谢榛曾批评“澄”、“净” 二字意思重复,想改成“秋江净如练”。另一位诗论家王世贞不以为 然,认为江澄之后才谈得上净。清代诗人王士祯也讥讽谢榛说:“何因点窜澄江练?笑杀谈诗谢茂秦! ”(论诗绝句)其实,如果没 有谢榛窜改,这“澄”字的好处还真容易被人忽视。唯其江水澄清,“净”(或“静”)字才有着落,才能与白练的比喻相得益彰。同时,“澄”净的江水

6、还能唤起天上云霞与水中倒影相互辉映的联想。李白在金陵城西楼月下吟中引用“澄江静如练”以形容大江沉浸在月 光之中的清空透明之感,“澄”字就更有点晴意义。可见“静如练” 这一比喻是因为有了 “澄”字的衬托,才成功地表现出大江宁静澄澈 的境界。“静”与“净”相比,“静”字写境更为传神。唐代徐凝曾用 白练来比喻瀑布:“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被王世贞讥 为“恶境界”,原因就在用静态的白练来形容飞泻的水瀑,反将活景写呆了。这个例子可以帮助读者从反面体味“静如练”的好处。如果 将谢朓这两句诗与谢灵运的“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登江中孤屿)相比较,可以看出谢朓在景物描写上的飞跃。谢灵运以直叙的

7、手法来说明水天辉映、空明澄澈的景象,意思较实。而谢朓则能够利 用恰当的比喻进行形容,使水天相映的景象不但有鲜明悦目的色彩, 并能融进主人公对景物情调的感受,表达更为空灵。如果说“余霞”两句是用大笔晕染江天的景色,那么“喧鸟覆 春洲,杂英满芳甸”两句则是以细笔点染江洲的佳趣。喧闹的归鸟盖 满了江中的小岛,各色野花开遍了芬芳的郊野。群鸟的喧嚷越发衬出 傍晚江面的宁静,遍地繁花恰似与满天落霞争美斗艳。鸟儿尚知归来, 而人却离乡远去,何况故乡正满目春色如画,直教人流连难舍。无怪诗人叹息:“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这两句巧用此处 字义可作两解的特点,既抒发了将要久客在外的离愁和对旧日欢宴生 活的怀念,

8、又写出了诗人已去而复又半途迟留、 因怀乡而罢却欢宴的 情态。“去矣”、“怀哉”用虚词对仗,造成散文式的感叹语气,增强 了声情摇曳的节奏感。至此登临之意已经写尽,往下似乎无可再写。但诗人却巧妙地 跳过一步,由眼前对京城的依恋之情,想到此去之后还乡遥遥无期, 泪珠像雪糁般散落在胸前,感情便再起一层波澜。“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则又由自己的离乡之苦,推及一般人的思乡之情:人生有 情,终知望乡。长此以往,谁也不能担保黑发不会变白。结尾虽写远 忧,而实与开头呼应,仍然归到还望的本意,而诗人的情绪也在抒发人生感慨之时跌落到最低点这首诗写景色调绚烂纷繁、满目彩绘,写情单纯柔和,轻清温 婉。诗人将京邑的黄昏写得如此明丽美好,毫无苍凉暗淡之感,固然 是为了渲染他对故乡的热爱,但也与诗中所表现的游宦怀乡之情并无 深永的感伤意味有关。全诗结构完整对称,而给人印象最深的则是“余 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两句。这种情景分咏、名句往往突出于一篇 之中的现象是宋齐山水诗还处于早期阶段的共同特点,也与谢朓诗存在着钟嵘所说“篇末多踬”的毛病有关。谢朓山水诗仍然沿袭谢灵运 前半篇写景、后半篇抒情的程式。由于思想感情贫乏,没有远大的理 想和志趣,后半篇的抒情大多缺乏健举的风力,加之又“专用赋体”, 直陈其意,不像写景那样凝炼形象,更觉意弱而文散。此篇结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