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 编制技术大纲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二00六年五月 附件 目录 1. 总 论1 1.1. 工作背景1 12 规划原则2 13 规划编制依据214 规划范围与目标31.5.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4 2.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基础情况调查 5 2.1. 基本要求5 2.2. 城市社会经济基础情况调查 6 2.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7 2.4.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污染源调查 8 2.5. 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状况调查 9 3全国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价 9 3.1. 基本要求93.2.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103.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评价
2、12 4饮用 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控制 12 4.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特征分析 12 4.2. 不达标水源地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12 5饮用 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 13 5.1. 基本要求135.2. 全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 14 6饮用 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14 6.1. 基本要求146.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 156.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 17 6.4.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17 6.5.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 18 66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19 6.7. 规划投资一效益评估 19
3、6.8. 规划实施保障 20典型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21 7.1. 重庆市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21 7.2. 大理市湖泊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21 7.3. 深圳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筛选技术示范 21 7.4. 沈阳市浑河地表一地下复合型饮用水水源地环保规划技术示范 21 8.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技术支撑体系 22 8.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究 22 8.2.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研究 23 8.3. 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研究 24 9. 工作成果提交24 9.1. 地市级规划成果 249.2. 省级规划成果 2
4、49.3. 国家级规划成果25 1. 总论 1.1. 工作背景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饮水安全状况堪忧。饮 用水作为一类用途最为重要的水资源,目前在水质、水量及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着诸 多问题,老百姓饮用水安全已受到严重威胁。据2003年中国地质环境公报, 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饮用水水质有关的地方病。据 卫生部门的调查统计,在我国有 65.4%的人口饮用不合标准的水。1989年国家环 保局组织对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 有48%的地表水源、20%的地下水源达不到标准;而根据 1996调查报告,这一数 字已分别
5、上升至83.31%和27.71%。可见,我国由于水源地污染而引起的社会问题 相当突出,饮用水水源保护问题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与此同时,尽管 各省市对水源地的保护工作都已经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受地域、经 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的影响,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在立法、执法水平和管理手 段上差别很大,缺乏统一的保护规划和管理。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饮用水水源地 环境保护规划、保障饮用水源的水质安全显得极为重要和迫切。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饮用水安全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中央人口 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要求 把切实保护好饮用水源,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作为首 要任务”国务院印发了关于
6、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 200539号),明确提出 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 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 水源,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 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 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保障人民群 众饮水安全和水源地可持续开发利用,国家环保总局会同有关部委开展全国饮用 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该工作旨在进一步掌握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 况,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和管理能力建设,建
7、立完善水源地保护相关技术方 法、法律法规, 解决目前危害饮用水安全的重大问题,切实推动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的 全面开展,并为后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各项工作奠定基础。 1.2. 规划原则 实事求是的原则:基础情况调查过程中,求真务实;国内外比较分析、规划 方案制定、技术规范和法律法规研究制定中,均应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情况 出发。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规划中切实体现以防为主的思想,预防和治理 相结合。 全面规划、重点深入的原则:对全国各级各类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进行 全面规划,重点突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 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在坚持科学性的基础上,规划方 案应
8、体现前瞻性、可操作性,以保证规划的全面落实。 与流域污染控制相协调的原则:涉及跨行政区的饮用水水源地,应与流域水 污染防治规划相协调,统筹流域水污染治理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保护工 作。 公众参与的原则:饮用水安全关乎全社会千千万万民众的身体健康,饮用水 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也需要公众的广泛参与。 1.3. 规划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0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0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07)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生活饮
9、用水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8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1.4. 规划范围与目标 1.4.1. 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全国除港、澳、台地区外的31个省、市、自治区的县级以上城市 集中饮用水水源地。 1.4.2. 规划期限 总体规划期为20062020年。按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规划编制原则,将规 划期分为近、中、远期三个阶段,达到分期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明确、便于操作 的目的,其中近期为规划的重点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近期):2006
10、2010年; 第二阶段(中期):20112015年; 第三阶段(远期):20162020年。 143.规划目标 近期目标(20062010年):全部取缔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排污口,基 本遏制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下降的趋势; 中期目标(20112015年):不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排污总量大幅削减,水源 地水质得到一定改善; 远期目标(20162020年):饮用水水源水质明显改善,稳定达标。 1.5.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规划编制技术路线图 规划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基础情况调查为基础,评价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 全面核定已经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源地,补充划分没有划定保
11、护区的饮用水 水源地,为规划方案提供基础;制定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方案,主要包括集 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控制工程规划、管理能力建设规划、工程实施效益评估等, 并在典型区进行技术示范;同时,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污染环境 风 险评价标准体系、管理制度、法律法规体系等方面的研究,为各级规划实施提 供技术支撑。 2.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基础情况调查 2.1. 基本要求 饮用水水源地基础情况调查部分是规划方案制定的基础,以县级以上城市为单 位,开展社会经济基础情况调查、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调查、饮用水水源地 污染源调查、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状况调查。 2.1.1. 工作基本要求 (1
12、)调查成果分级分类反映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基础情况,满足饮用 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的需求。 (2)调查突出可操作性,以国家、省市总体指导,以县级市为单位向地级 市、省、全国汇总。 (3)充分利用现有资料、适当补充监测。 2.1.2. 调查方式 饮用水水源地基础情况调查方式分为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现场监测三类。其 中,以资料收集、调研为主,尽可能利用现有资料;以现场监测为辅,充分利用现 有监测条件,对调查数据进行补充完善。 2.13提交成果 (1)报告文本:以地市级为单位,编制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报告,内 容包括社会经济基础情况、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源状况、生态环境 状况 (
13、2)图表及其他附件:饮用水水源地调查相关数据,饮用水水源地调查报告 相关图件,如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分布图、污染因子污染状况分布图、水污染 趋 势分布图等,大型饮用水水源地要求地图比例尺大于1: 5万,小型饮用水水 源地地图比例尺1: 1万。各类调查相关数据光盘。 2.2. 城市社会经济基础情况调查 城市社会经济基础情况调查以城市为基本单元,调查统计分析与城市用水活动 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城市供水及用水状况,水源地基础情况等方面。 Ea en 2.2.1. 城市社会、经济状况 城市社会、经济状况调查用以掌握社会经济发展基础情况,为分析评价饮用水 水源地保护中存在和面临的问题提供基础
14、。具体内容包括: (1) 行政区划分,城市人口数量、结构及分布,国内生产总值(GDP ),产 业结构及布局等方面的现状。 (2)与饮用水源水质密切相关的疾病发病情况,重点调查消化系统癌症发病 率。 (3)城市总体发展、社会、人口及国民经济发展相关规划;城市行政区划 图、产业布局图 2.22供水及用水状况 城市供水及用水状况用以掌握城市供水及用水结构、用水水平等。城市用水调 查包括城市所有用水活动的用水情况,即包括生活用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用水 和生态用水。城市供水调查包括向城市供水的所有水源,即包括集中式、分散式供 水。具体调查内容包括: (1)居民家庭用水总量、用水价格。 (2)集中供水量
15、、供水人口,分散式供水量、供水人口。 (3)生产运行用水、用水价格。生产用水包括工业及建筑业用水,循环使用 率。 (4)社会服务用水总量、用水价格。服务业用水包括公共服务用水、消防及 其他用水。 2.2.3.水源地基础情况 水源地基础情况主要针对饮用水水源地,调查水源地的基础信息、取水情况。 (1)饮用水水源地基础信息调查。包括水源地名称、地理位置及地理坐标、 水源类型(如地表水(河流、湖泊、水库)、地下水)、取水量等。 (2)饮用水水源地运行状况。包括水源地类型、建设时间、工程设计采水 量、实际取水量、采水方式等;水源地类型中是否属于应急水源进行注明。 (3)对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包括所在水
16、系或河流湖库自然属性的调查,如 面积、长度、流量、水位、水深、蓄水量、降雨量等水文数据;所在流域土地利用 结构图、地形地貌及土壤分布图。 (4)对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调查其水文地质条件,包括地下水位、岩性、 地层、构造、包气带厚度、含水层及包气带、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情况。 (5) 饮用水水源地所在水环境功能区及其编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编码统一 采用全国水环境功能区划中二级分区编码、行政编码、水源类型编码及序号等四层 编制。 23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调查 (1) 地级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调查 收集城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常规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属于地表水水源:包括目前已经进行监测的地
17、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表 1、表2 和表3种各项指标。此外,湖泊、水库水源地,补充总磷、总氮、叶绿素 a和透明 度四项指标。 属于地下水水源:包括目前已经进行监测的地下水质量标准中各项指标。 时间:2005年各月数据 (2) 县级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调查 已经开展日常监测的县级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同城市集中水源要求。 没有开展日常监测的县级市集中饮用水水源地,选择PH值、硬度、溶解性总 固体、COD Mn、NH 3-N、氯化物、氟化物、硫酸盐、挥发酚、砷、 Hg、Cr、 Fe、Mn、Cd、Pb、大肠菌总数、细菌总数等主要指标,开展补充监测。 按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监测三次。 水质监测点(
18、断面)的布设和监测方法,参见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HJ/T 91-2002)和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 24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污染源调查 水污染源调查包括污染源类型、污染来源及时空分布。污染源分为点污染源、 面污染源和内污染源。其中,面污染源及内污染源调查主要针对湖库型水源地。 241 .点源污染调查 主要调查饮用水水源地排污口的污染排放情况,包括工业企业、居民生活、规 模化畜禽养殖场等污水排放口。此外,还应关注其他可能造成污染的固定点源,如 垃圾转运站、垃圾填埋场、油库等违章建筑物或建设项目。其中,水源地违章建筑 和建设项目的确定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
19、染防治管理规定为依据。 (1)饮用水水源地排污口和污染源调查:已划定保护区的,调查仅限于饮用 水源一级、二级及准保护区内;未划定保护区的,根据实际情况,调查对取水口水 质有直接影响的排污口和污染源。 (2)排污口调查包括排污口名称、排入水源地污水量、污染物量、污染源类 型(如生活污水、工业污水)、污染源位置。其中,污染源位置指明与水源地取水 口的距离和相对方位。主要污染物以各类污染源的特征污染物为主。 2.4.2. 面源污染调查 针对中、小型湖泊、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流域,开展面源污染调查。调查内容 包括城镇地表径流、化肥农药使用、农村生活污水及固体废弃物、分散式畜禽养殖 等。调查指标项根据不同
20、面源污染类型予以选择。 其他环境问题调查包括海水侵入、渗坑偷排、公路及铁路等潜在源和移动源, 在调查报告中说明。 2.5. 饮用水水源地生态环境状况调查 主要针对中小型湖泊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指标调查。 (1)水源地流域土地利用情况调查,包括工业、交通用地,城镇、农村居民 用地,农业种植用地 (2)水源涵养林、护岸林和自然湿地的面积及维护情况。 (3)水土流失情况,包括水源地周边采石场、裸地面积,坡耕地面积及其占 耕地面积比例,水土流失及治理面积,土壤侵蚀模数等参数。 3.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价 3.1. 基本要求 3.1.1. 工作要求 以基础状况调查成果为基础,开
21、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状况评 价,阐明县级以上城市的饮用水污染现状、污染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uo。 3.1.2. 工作方式 技术支持单位提出评价报告的要求格式。 以地级市为单位,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的水环境质量和环境管理状况评价。编制 市级评价报告,再汇总成为省级报告,最终形成国家级报告。 3.1.3. 提交成果 (1 )地市级汇总辖区县级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价报告; (2)省级汇总辖区地级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价报告; (3)全国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评价报告。 3.2.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状况评价 3.2.1. 地表水饮用水源水质评价 1、地表水水质评价 地表水水源地评价标准采用地
22、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基本 项目水质类别分I类、U类、川类、W类、V类及劣V类评价;一级水源保护区以 U类地表水标准值为限值,二级水源保护区以川类地表水标准值为限值,给出是否 达标、主要不达标污染指标、超标倍数等。 补充项目及表3中有毒有机物和地区特定监测项目按达标、不达标评价。分析 水体主要污染类型。 2、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评价 湖库类水源地富营养化按 贫”中”富”评价。富营养化评价包括总磷、总 氮、叶绿素、透明度和高锰酸盐指数 5项。 (1)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采用卡尔森指数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刀=?=Xm j j TLI Wj TLI 1
23、( 式中:TLI (E)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Wj 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的相关权重; TLI (j )代表第j种参数的营养状态指数。 以chia作为基准参数,则第j种参数的归一化的相关权重计算公式为: E = m j ij ij j r r W 12 式中:r ij 第j种参数与基准参数chia的相关系数; m 评价参数的个数。 中国湖泊(水库)的chia与其它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rij及rij2见表1 参数 Chia TP TN SD CODi. rii 1 0. 84 0. 82 ;-0.83 0. 83 打j 1 0- 7056 0. 6724 d 6889 0. 6889 2 (2)单
24、个项目营养状态指数计算公式 TLI (chia)=10 (2.5+1.0861nchia) TLI ( TP)=10( 9.436+1.6241nTP) TLI (TN)=10(5.453+1.694lnTN) TLI ( SD)=10( 5.118-1.941 nSD) (5) TLI ( COD Mn)=10( 0.109+2.661lnCODMn) 式中:chl a单位为mg/m3, SD单位为m ;其它项目单位均为 mg/L。(3) 湖泊水库营养状态分级 采用0100的一系列连续数字对湖泊营养状态进行分级,包括:贫营养、中 营养、富营养、轻度富营养、中度富营养和重度富营养。与污染程度关
25、系如表2: 参数 Chia TP TN SD CODL ru 1 0+ 81 0. 82 F 83 0,83 2 1 0. 7056 6 6724 0. 6889 0. 6389 营养状态分级 评分值ILI (E ) 出性评价 贫营养 0TLI(I ) 30 优 和VTT I ( r 1 MB 3.22地下水饮用水源水质评价 地下水水质评价标准采用国家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 采用单项组分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将地下水水质指标分为一般化学指 标、细菌学指标等类别,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分I类、U类、川类、W类、V类 及劣V类评价类别,填写达标和不达标。以川类地下水标
26、准值为限值,列出是否达 标、不达标指标、超标倍数等。对于有多年观测资料的水源地,针对主要水质指标 进行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3.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评价 评估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明确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所处的形势、未来可 能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所处的形势。 (1)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评估 分类别(地下水、地表水)地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进行分析,包括水 源地保护现有地方法规及其执行情况、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情况、预警与应急系 统建设及其运行情况、已实施的水源保护及污染防治措施及其效果、行政管理、信 息发布等。根据环境管理体系建设状况、环境管理制度和措施的执行情
27、况,总体评 估当前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状况。 (2) 主要问题识别 分析现有和面临的问题,如保护区内企业排污问题、跨行政区用水纠纷及流域 统筹安排问题、监管能力建设问题等。分析识别当前拟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寻求 有利于解决我国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中相关问题的技术、方法和发展方向。 4.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控制 4.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负荷特征分析 根据保护区内社会经济活动现状和变化趋势,以及污染治理工作的要求,以 2005年为基准年,预测 十一五”期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污染负荷量变化,以及 上游污染负荷对水源的影响。 4.2. 不达标水源地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 主要针对不达标地表水饮用水
28、水源地,以近期(2006-2010年)为实施时限, 制定不达标水源地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提出不达标饮用水水源地污染负荷削减任 务。为该类水源地稳步、持续地改善水质提供依据,为该类水源地相关的工程实施 建设效果评估提供依据。 1、不达标水源地的识别分析 通过调查评价、分析不达标饮用水水源地的主要污染指标,分析污染指标的可 控性和控制途径。 2、不达标水源地水质控制目标的确定 在水源地主要污染指标识别的基础上,结合污染物的来源、削减污染负荷的技 术经济要求,提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控制目标。 3、不达标水源地内的最小污染负荷削减量的确定 针对不同的地表饮用水源类型,选择适当的水质模型,计算最大允许负荷
29、和最 低削减要求,并作为工程规划中治理项目选择、规模确定的依据。 5.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 5.1. 基本要求 5.1.1. 工作要求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的目的是为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依法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 管理和保护服务,为相关部门合理开发和利用饮用水水源,保障饮用水环境质量提 供依据。由于各地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情况存在着是否划分”、划分方法和 标准不一”、划分是否合理”等问题,因此,需要对已经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按照统一的方法重新核定,对没有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集中饮用水水源地进行 补充划分,并报政府或人大批准。 5.1.2. 工作方式 技术支持单位制定统一的划分技术规
30、范,在本次划分工作中应用,并报科技标 准司颁布。 对已经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按照统一的方法重新核定,对没有划定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的集中饮用水水源地进行补充划分,报省人民政府或人大批准。 5.1.3. 提交成果 (1)报告文本: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与核定报告文本; (2)图件:编制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图集 5.2. 全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核定与补充划分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 定为主要依据,编制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指导各省、市对已经 划定的保护区进行核定,对尚未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地区开展划分工作。主要 内容包括: 1、对于已经划
31、分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依照主要的法律法规要求和统一的技 术方法对区划范围进行核定。 2、对于没有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源地,组织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补 充划分。 3、在完成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区划分后,编制集中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划图,要求地图比例尺为大型流域 1: 5万,中小型流域1: 1万。 4、于调整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补充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需要按照相 关的法律规定,重新报省级人民政府或人大审批。 6.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6.1. 基本要求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是本次规划的核心内容,它以饮用水水源地基 础情况调查、评价及水源保护区划为基础,通过水源地污染防治
32、、生态恢复和建 设、应急能力建设、预警监控体系建设、管理能力建设等具体工程方案的制定和实 施,加强污染源控制、生态环境保护,提升环境监督管理能力,以求将饮用水水源 地保护落到实处,全面保护饮用水水源地。 该项内容的成果包括各专项工程的规划研究报告、相关电子地图、图集等附 件。工程总体规划要求包括: (1)近、中、远期有效结合,不同时期的重点区、工程措施内容和方法应合 理安排;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类分级别开展,紧密结合不同类型 保护区的不同保护需求,近期突出重点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3) 工程实施需落实具体,以地市级单位为主要组织单位,落实到县级市; (4) 工程
33、方案设计合理,目标可达。 6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 621 点源污染防治工程 点源污染防治工程的目的为了有效防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点源污染,及时 控制现有的重点污染源,保障饮用水源水质。在近期,主要解除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的重要威胁,在远期实现污染的有效预防和控制。 点源污染防治工程内容为:围绕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格按照饮用水 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中对不同级别保护区的相关规定,对各保护区的点 源污染,尤其是污染型工业企业、违规建筑物和建设项目,制定清拆、整治和总量 控制方案,分析方案的技术可行性、所需投资及环境效益,进行方案优化。对不同 级别保护区主要内容如下: (1) 一
34、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按照 查明核定”、清理拆除”、严格控制”污染源为 基本原则,实施清理、整治与管理。 针对地表水、地下水水源地的一级保护区,按照相关规定,列出相应的主要污 染点源清单,包括违规建筑物、违规建设项目(含工业企业)、污水排放口、渗坑 渗井等;清理核定拟拆迁建筑物和建设项目名单,制定拆迁方案,整理核定污水排 放 口的数量及分布,制定截污和拆除方案;对工程实施中和实施后的水源保护区 严格土地使用管制,控制企业进入,防止污染排放。 (2) 二级、准保护区点源污染防治工程 二级、准保护区的点源污染防治工程按照近期以清查、拆除违规污染源为主, 远期以污染预防为主的原则
35、予以实施。 按照相关规定,列出违规建筑物和建设项目清单;清理核定违规建筑物和建设 项目名单,制定拆迁方案。 对于二级核准保护区内的污染源,限期治理超标排放的污染源,严格要求达到 一级污水排放标准排放。 对于不达标的饮用水水源地,根据水质目标和水源地环境容量,提出点源污染 负荷总量削减方案;对相关排污企业提出限期整改和治理方案。 6.22面源污染防治工程 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的目的为了有效减少和防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的面源污 染,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保障饮用水源水质。 面源污染防治工程的基本原包括:坚持系统、循环、平衡的生态学原则;与生 态修复工程相结合。 在近期,针对重点地区,围绕总量控制,以输移
36、路径控制和末端控制为主,及 时减少面源污染负荷,主要工程包括农村污水分散处理,畜禽养殖沼气化工程,泥 沙滞留的前置库工程。与此同时,兼顾源头污染负荷削减相关政策、法规、技术、 措施的推广来实施。 在中、远期,遵循生态经济理念,着重从源头控制污染负荷,进一步保障水 质,在近期的基础上,深入推广生态农业、生态施肥、保护性耕作等措施。与此同 时,继续巩固近期末端控制的各类工程措施的成效,实现综合控制。 6.3.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 针对水源保护区内的生态现状,进行生态修复、生态建设工程,提高保护区内 自然净化能力,促进生态良性循环,改善和保护饮用水源水质。 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的基本原
37、则包括: (1)保护优先、以防为主; (2)生态建设与景观建设相结合,人工恢复与自然恢复相结合; (3)级保护区以生态环境的 全面恢复”为原则,全方位开展恢复和建设工 程。 (4)二级、准保护区以 重点恢复和建设”为原则,在规划期内逐步推进全面 的生态恢复和建设工程。 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的内容以饮用水源的保护涵养为核心,适当结合点、面源 污染负荷的总量控制来考虑。根据不同保护区的生态现状,识别诊断主要问题,确 定工程主要内容和目标,制定各时期的工程方案,分析方案的技术可行性、所需投 资及环境效益,最终优化确定方案。 64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641.基本要求 针对目前各地饮用水水源
38、保护的应急能力建设普遍薄弱的现象开展该项工作, 目的在于加强环境事故风险防范能力,避免或防止饮用水源污染,保障居民生活的 用水安全。应急能力建设工程的基本原则包括: (1)以防为主,充分考虑潜在的突发性事故风险; (2)应急措施的科学性、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6.4.2. 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通过饮用水源风险源的识别,制定不同风险源的应急处理处置方案,形成应对 图发行事故应急处理处置能力。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饮用水水源地应急系 统, 保障系统有效运行;建立饮用水水源地应急能力;制定饮用水水源地应急预 案。建设的内容设置以近期为重点建设期,中、远期不断更新和完善。 6.5. 饮用水水源地环
39、境预警监控体系建设工程 为实时监测、控制水源地的水质、水量安全状况,提高预警预报能力,适应饮 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管理需求,开展该项工程建设。提交成果为饮用水水源地预警监 控体系建设工程报告。 6.5.1. 基本原则 (1)充分考虑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与保护的基本要求,监测断面布设的位置、 监测频次、监测因子统一和规范化。 (2)充分利用现有站网建设基础,紧密结合管理和保护需求,进行监测站点 (断面)的优化及增设,做到站网设置在技术和经济上合理。 (3)水质、水量双重监控,监测站点考虑与已有水文站网的结合。 6.5.2. 工程内容 (1)现有水质监测站网完善 提出现有站网完善方案、监测能力建设方案。在
40、国家级、省级重点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建立水量和水质自动监测网。 (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监控网络建设 筛选保护区内重要污染源、直接进入水体的排污口,建立水量水质实时监测系 统。 (3)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动态监测网 建立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地下水情及开采利用的动态监测网。及时发现和防止地 下水过量开采问题,如海水入侵、地面沉降,及时监控地下水动力场带来的水质影 响,指导地下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污染有效预防。 66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为保障规划实施效果,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方案,重点 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监督管理自身能力建设、环境监控信 息系统建设。
41、 (1)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工程内容如保护区界碑、界桩的 建设、宣传警示牌等,具体涉及内容根据区域实际情况有所差异。 (2)监督管理自身能力建设工程 制定监督管理自身能力建设方案,着重从管理者自身角度加强监督管理能力, 包括管理者相关技术培训、监督管理考核体制,同时,包括相关的基础性科学研 究。 (3)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监控信息系统建设工程 建设饮用水水源地监控信息系统,包括饮用水水源地数据库建设,数据采集和 传输系统建设、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及监控管理中心建设。 6.7. 规划投资一效益评估 结合各个专项工程方案的技术可行性、所需投资及环境效益分析,进一步分析
42、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专项工程的成本和收益。 投资收益包括可能产生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国家用 水安全、人群健康用水和良好的生存环境。经济效益往往难于量化,主要体现在社 会稳定、环境优美所带来的良好经济运行环境、经济的持续增长。环境效益体现在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质保持和改善,水生态系统健康的保证等,同时,对于所筛 选出的不达标水源地,预测评估工程污染物削减量能否达到最小污染负荷削减目标 和水质目标。 分析投资金额、投资渠道等情况,结合成本、收益分析,对投资一效益进行总 体评估,分析工程的经济目标可达性、经济有效性。 6.8. 规划实施保障 (1)资金保障 为保障工程的实施和落
43、实、促进规划目标的实现,需切实保证资金的有效投 入。各级行政区应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工程投 资金额、投资所占总环保投入比例和 GDP比例应纳入规划予以明确,以保障规划 期内工程的资金投入。同时,为减少环保投资对公共财政造成的压力,在资金筹措 方面需积极开拓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机制,使经费来源于企业、市场、政府财政等 多方面的投入。 (2)法律法规保障 为使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应加快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法 律法规体系的建设,将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工作切实纳入到当地法律法规体系中, 成为地方政府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工作的重点。严格执行水源地保护的相关法律规
44、定,加大水源地保护的执法力度,严格查处各种环境违法和破坏行为,提高执法工 作的力度。 (3)政策制度保障 以政策引导和经济激励为基本手段,坚持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念,推进清洁 生产、生态园区的广泛和深入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的优化;大力倡 导生态文明,宣传绿色消费模式;多方面促进资源的节约利用,尤其是促进节水工 作的广泛持续开展,从源头降低水环境污染负荷,减轻水源供给的压力。 严格执行水污染总量控制、排污许可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产业准入制 度,尤其针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重要控制区域,落实水污染的以控”和 防”为 主。 (4)组织和管理保障 为做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建议在各级行政区
45、成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领导小 组,负责组织各区和部门根据规划要求编制年度计划,监督和检查计划完成情况, 协调和解决规划实施中的相关问题,判断和论证规划的后续调整方案。 7. 典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选择典型的地表饮用水源河流、湖泊和水库和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开展先期 规划技术示范研究,发现存在的技术问题,并全面总结,在全国推广。 7.1. 重庆市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以重庆市三峡水库为示范区,编制重庆市三峡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 划。重点针对水库型水源地在环境保护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 的管理性、技术性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和示范。 7.2.
46、大理市湖泊型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技术示范 以大理市洱海为示范区,编制大理市洱海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重点针 对湖泊型水源地在环境保护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管理性、 技术性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和示范。 7.3. 深圳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筛选技术示范 以深圳市主要饮用水水源地为示范区,编制深圳市水库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 规划。重点针对水库水源地环境保护方面所采取的各类治理工程技术、规划编制过 程中工程技术的合理筛选等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和示范。此外,深圳市水源地还 涉及跨行政区保护、保护区内土地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和利用问题,其研究成果亦是 跨行政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保护
47、区内土地资源开发控制的重要示范。 74沈阳市浑河地表一地下复合型饮用水水源地环保规划技术示范 以沈阳市浑河为示范区,编制沈阳市浑河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浑河兼 具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和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的特点,重点针对该类型水源地在环 境保护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和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管理性、技术性问题进行研 究、解决和示范。 8.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技术支撑体系 全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技术支撑体系是为了保障全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的 有效实施,重点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风险评 价标准体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管理制度、饮用水水源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等问 题进行研究,为
48、本次规划提供有效技术支撑。其成果包括相关的研究文本和技术文 件。 8.1.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研究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功能定位是我国开展饮用水水源保护、保障饮水安 全的基础。根据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对集中式供水的地表、 地下饮用水水源,须按照不同的水质标准和防护要求分级划分饮用水水源保护 区”然而,对于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和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范围的划定,该 规定中只具备原则性的说明,未涉及详细的划分方法。同时,各地区对饮用水水源 保护区的划分在操作上也存在明显差异。显然,目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具体 方法尚不明确和规范。因此,迫切需要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方法进行研究, 形成一套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为各级政府和管理部门确立饮用水 水源保护目标、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 防治管理规定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为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合理开发和保护饮 用水水源地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方案计划
- 2024-2025学年年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专题整合复习卷27.3 位似(含答案)-
- 人造板类家具相关行业投资方案范本
- 空调安装维修合同三篇
- 洗发水运输合同三篇
- 无缝管热连轧机相关行业投资方案
- 农业机械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本
- 《操作风险的度量》课件
- 董事会授权代理合同三篇
- 委托销售协议三篇
- 只争朝夕-不负少年-初中励志班会课件
- 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件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课获奖课件
- 技术成熟度评价报告
- 长沙理工大学高数A(一)试卷1新
- 第二十三章旋转复习公开课一等奖市优质课赛课获奖课件
- 唐山市丰润区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高职PPT全套教学课件
- 合资有限公司章程(设董事会设监事会)
- 思想道德与法治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韶关学院
- 音乐人音四年级下册(2015年新编)《火车托卡塔》(课件)
- 中国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