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欧洲)部分_第1页
区域地理(欧洲)部分_第2页
区域地理(欧洲)部分_第3页
区域地理(欧洲)部分_第4页
区域地理(欧洲)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将心注入 梦想可及欧洲1、 位置与范围(欧洲西部) 1、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10W60E,40N70N) 2、相对位置:海陆位置亚欧大陆的大半岛; 北接北冰洋,西邻大西洋,南接地中海,东临亚洲。 3、范围:分为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和东欧2、 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特点: (1)地形以平原为主,相对高度小,地势南北高,中间低。 (2)深受冰川影响,冰川地貌广布 挪威西部沿海的峡湾 冰川作用为主的湖泊(主要分布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 阿尔卑斯山多角峰,U形谷 平原呈波状起伏(东欧平原和波德平原的部分地区) 2、海岸线特点:欧洲大陆轮廓很破碎,是世界上海岸线最曲折的一洲,多半岛

2、、岛屿、海峡、内海和海湾。 3、欧洲主要的岛屿:冰岛、爱尔兰岛、大不列颠岛、科西嘉岛、西西里岛、撒丁岛 主要的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日德兰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欧洲主要的海峡和海域: 英吉利海峡、比斯开湾、直布罗陀海峡、土耳其海峡 挪威海、北海、波罗的海、巴伦支海、地中海、黑海【思考】阿尔卑斯褶皱山系山系成因: 该山系原来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由于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海底发生隆起和褶皱,形成了一系列高大的山脉。【思考】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的峡湾的成因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湖泊众多半岛西侧有许多崖壁陡峭、幽深曲折的峡湾,这是冰川作用形成的。 4、欧洲的气候 (1

3、)海洋性气候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典型。 【思考】分析欧洲气候海洋性显著的原因? 气压带风带(纬度位置)、海陆分布(海岸线曲折,海洋影响深入内陆)、地形(中部平原,山脉东西走向,有利于湿润气流深入内陆)、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增温增湿) (2)地区差异 东西差异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 自西向东:降水逐渐减少,年温差逐渐增大 南北差异北部:极地气候 南部:地中海气候 5、欧洲的河流:莱茵河、多瑙河、第聂伯河、伏尔加河 (1)水系特征:河网密布,多数河流流程较短; (2)水文特征:河流水量充沛。水流平稳(缓慢),水能蕰藏量小; 航运价值大,水运发达。 千湖之国芬兰【

4、思考】莱茵河是欧洲最重要的航运河流,分析其航运价值大的原因;(1大部分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水量丰富,水量大,全年可通航;所流经地区大部分地势低平,水量平稳;气候温和,无结冰期;干支流流经国家多,且都是经济发达国家,航运需求量大;河口处为著名港口鹿特丹,又与多瑙河等河流有运河相通,航运价值高) 【思考】注入地中海的罗讷河是法国水力资源丰富的河流,其上建有无数低坝,分析低坝的好处:(农田淹没少,移民减少甚至不需要移民;船只过闸时间短,过闸用水也少;对生态和景观的影响小;溃坝等造成的威胁小) 6、植被带与自然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针叶林、苔原、草原。3、 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与

5、居民: 欧洲是世界白种人的主要分布区。本区共有5亿多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地区之一。人口自然增长率世界最低,有些国家如匈牙利、德国还出现人口负增长。 2、农业 畜牧业:温和湿润(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牧场辽阔,如,荷兰丹麦 渔业发达:北海渔场(北大西洋暖流和北冰洋南下的冷海水交汇), 如挪威、冰岛、丹麦等。 种植业和园艺业:南部光热充足(油橄榄、柑橘、葡萄等)如法国。 林业发达:瑞典等国森林资源丰富。 3、工业发达的地区 工农业产值约占世界1/3;对外贸易很发达,占世界对外贸易总额1/2以上。工农业产值约占世界1/3;对外贸易很发达,占世界对外贸易总额1/2以上。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工业密集地带

6、略成“十”字型。 【思考】英国是世界上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分析其发展条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航海业发达;煤、铁、石油等工业原料丰富,开发早;侵占殖民地,掠夺资源,占领市场,工业积累早,资本雄厚) 【思考】分析德国鲁尔区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丰富的煤碳资源、附近有丰富的铁矿区(法国洛林)、便利的水陆运输条件、充足的水源、雄厚的技术力量、广阔的市场)【思考】分析意大利新兴工业的特点;(以中小企业为主;轻工业占主导地位;生产过程分散,多实行家庭承包;资本集中程度低;工业多分散在小城镇,成为“分散型工业化”)【思考】意大利中小企业发展的条件;(廉价劳动力丰富;20世纪70年代世界原料和能源涨价,

7、大企业和重工业发展利润小;发达的银行信贷体系;国家政策的引导与支持,经济高度开放) 4、发达的旅游业 地中海沙滩、比萨斜塔、罗马圆形剧场、阿尔卑斯山风光、意大利风光、维也纳音乐会、挪威午夜太阳、冰岛风光。【思考】“阳光海难”是西班牙在西欧旅游宣传的主题,从地理角度分析这现象的成因;(西班牙大部分处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少雨,晴天多,阳光充足;海域水静浪小,海滩广布,适合海浴;西欧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多雨,阳光不足,不适合海浴,对阳光和沙滩有强烈的向往;西班牙“投其所好,做此宣传)【冰岛】是世界上大气质量最好的国家之一,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上分析其成因;(冰岛处于亚欧板块和美洲板

8、块的张裂处,地热资源极其丰富,减少了石化燃料的使用;该国经济结构以旅游、金融等为主,几乎没有重工业的发展,降低了废气的排放量)俄罗斯1、绝对位置:2、 相对位置:东临白令海峡、北接北冰洋、西邻东欧,西南黑海,南部中亚3、 范围:地跨亚欧两洲【思考】俄罗斯的领土中,欧洲部分占1/4,亚洲部分占3/4。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但它为什么被公认是欧洲国家。 欧洲部分是俄罗斯民族和俄罗斯国家的发源地,从古至今一直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位于欧洲部分,大部分人口、城市、交通线和工农业产值集中在欧洲部分。二、自然地理特征1、 地形特征: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 地势:南高

9、北低,东高西低(东南高、西北低)东欧平原(特点有冰川活动形成的冰碛丘陵和宽谷)、乌拉尔山、西西伯利亚平原(特点地势低平,沼泽广布 )、叶尼塞河、中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东西伯利亚山地2、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极地气候(冰原气候、苔原气候) 重要特征: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思考】 奥伊米亚康成为北半球寒极的原因。 (1)纬度较高,单位面积得到的太阳辐射少 (2)日照时间短 (3) 海拔较高:奥伊米亚康盆地海拔在2000米以上 。 (4) 盆地地形 盆地地形有利于寒冷气流的堆积;盆地开口面向北冰洋,深受北冰洋冷空气影响。 (5)其它:强冷高压的控制;深居大陆内部等。【思考】分析俄罗斯

10、西西伯利亚沼泽的形成成因;(所处纬度位置高,气温低,蒸发微弱;地下有较厚的冻土层,地表水不易下渗;河流众多,地表不分充足;地势低洼,不易向外排水,长期积水形成沼泽)3、 河流 俄罗斯亚洲部分的河流主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它们发源于南部山地向北注入北冰洋。 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量丰富,富水能资源,但结冰期长,易发生凌汛,航运价值不大。 鄂毕河:俄罗斯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伏尔加河:俄罗斯人的母亲河。 它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丘陵地区,自北向南注入里海,全长3600千米,是欧洲第一长河,世界最长的内流河。 伏尔加河航运价值大 的原因(结冰期短;有运河可以沟通五海(里海、亚速海、地中海、波

11、罗的海、白海),伏尔加河流经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运输需求量大;所以成为俄罗斯最主要的内河航道 )阿穆尔河(黑龙江) 贝加尔湖:世界最深的湖泊4、 丰富的自然资源 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国家之一。许多资源的储量和产量居世界前列。资源总储量的80分布在亚洲部分。 森林资源(世界上最广阔的亚寒带针叶林带)、水能资源、矿产资源丰富(煤、铁、天然气、有色金属) 库尔斯克:世界上最大的铁矿区。石油和天然气主要分布在第二巴库和秋明油田【思考】俄罗斯乡村居民多用圆木建筑居所,分析这一现象形成的地理原因;(俄罗斯地处高纬度,冬季漫长寒冷,木屋可有效隔冷;古代乡村居民

12、多以游牧业为主,木屋便于拆卸;俄罗斯森林资源丰富,可就地取采)3、 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人口1.452亿(2004年),34分布在欧洲部分。有130多个民族,80以上是俄罗斯族。白色人种为主。 2、城市: 莫斯科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圣彼得堡俄罗斯第二大城市,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港口。 摩尔曼斯克北冰洋沿岸的主要海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不冻港。 海参崴(符拉迪沃斯托克)俄罗斯在太平洋沿岸的港湾。 3、农业:主要由小麦、甜菜、马铃薯、向日葵、亚麻等; 主要农业带东欧平原和顿河平原。 俄罗斯农业发展条件:有利条件:是耕地面积广大。不利条件:最大限制性因素是热量不足。大部分国土地处高纬,冬季漫长气温偏

13、低,农作物生长期短。【思考】俄罗斯大河(自南向北流向)众多,但下游的农业却不够发达,分析原因;(大河下游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气候湿冷,土壤较贫瘠)【思考】俄罗斯大河众多,但只有伏尔加河下游形成农业区,分析其自然区位条件;(纬度相对较低,热量充足;位于冲积平原和里海沿岸平原,地形平坦;耕地面积广,且土壤较为肥沃;靠近河流,水源充足) 4、工业: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 (1)工业生产特点: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工业部门齐全,以重工业为主。 (2)工业布局特点:工业布局以“煤铁复合型”为主工业分布不平衡,有向东扩散的趋势。(3)主要工业区(四大工业区) 四大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莫斯科工

14、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思考】分析俄罗斯与中国的能源合作可能存在的障碍;(俄罗斯的能源外交战略使两国能源合作面临严峻的挑战;世界各国对能源的争夺使中俄能源合作面临激烈的竞争;俄罗斯的政策环境、经营环境和社会治安环境也阻碍着中国对俄能源投资的积极性) 5、交通:铁路运输为主【思考】:1、俄罗斯亚洲部分南部多山,可是西伯利亚大铁路就沿南部山区修建,这是为什么?南部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北部有冻土层,建设难度大,安全系数低。 距离周边邻国较近,更便于发展经济。【思考】俄罗斯的管道主要用来输送哪两种货物?【思考】俄罗斯是一个海岸线漫长的国家,同时它的境内有很多条大河,但是不论是海运或者内河航运都不发达,原

15、因是什么? 海运: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交通不畅通,北冰洋沿岸冰期长; 内河航运:封冻期长,通航期短,只有伏尔加河等少数河流运量较大。【思考】俄罗斯大河(自南向北流向)众多,但航运能力较弱,分析原因;(所处纬度较高,河流结冰期长;地形起伏较大,流速快,开发航运难度大;河流自南向北流,且纬度多,常有凌汛发生;大河所处地域,人口少,远离经济中心,开发价值不大)【思考】濒临三大洋,但海运并不发达,分析成因;(除摩尔曼斯克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终年不冻外,大多数海港因纬度高都有较长的封冻期;除北冰洋外,其它各海沿岸港口与外洋联系,都必须经过别国的海域;国内工业与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决定铁路运输比海运的成本要低

16、,距离也更近)英国 一、位置和范围:1、绝对位置:5W0,50N60N2、西欧的岛国 地理位置:英国位于欧洲西部的西部,隔海峡与欧洲大陆向望,是西欧的一个岛国,面积24.2万平方千米。 领土组成: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2、 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原为主、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运发达。 2、主要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年降水均匀。【思考】 3、主要河流:泰晤士河 4、资源及分布:煤铁资源奔宁山脉 石油北海 渔业北海渔场3、 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白种人为主 2、城市:首都伦敦 位置: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两岸。泰晤士河河口

17、宽阔,涨潮时,海轮可抵达伦敦市内 城市职能:伦敦是英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英国最大的港口和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伦敦是英国人口最集中的地区,包括卫星城在内,伦敦人口达1 200多万,占全国人口的l5以上,是西欧的著名城市。伦敦已有3 000多年的历史。那里集中了众多的金融机构,是世界上黄金、钻石和茶叶等商品的集中交易场所。伦敦城西是王宫、首相官邸和议会等政府机构的集中地区。 3、农业:【思考】比较分析英国本岛东西两侧农业地域类型的差异及形成原因;(奔宁山区及以西地区乳畜业发达原因)(西侧乳畜业发达,为西风迎风坡,降水多,日照较少,且纬度高,热量不足,只适合多汁牧草长的生长;东侧发展种植

18、业,为背风区,降水稍少,日照较多,气温较高,生长期较长,能够满足种植业对光热的需求)【思考】东南部是小麦、大麦、甜菜产区原因。西北风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热量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4、工业 世界上资本主义工业化最早的国家传统工业区:依托煤铁、殖民掠夺;分布在英格兰中部 工业中心伯明翰(钢铁)、曼彻斯特(纺织)、格拉斯哥(造船)新老工业区的分布:伦敦周围、苏格兰中部 英国名车:路虎、捷豹、宾利、劳斯莱斯 工业发展的条件:海岸线曲折,优良港湾航海事业、造船工业 煤炭资源丰富早期工业必要的条件 北海油田经济发展的推动器 5、环境治理:工业革命后,大量污水排入泰晤

19、士河,河水污染严重,臭气熏天,鱼类绝迹,成为“死亡之河”。伦敦居民戏称,掉进泰晤士河的人还没有淹死,就已经被毒死了。自20世纪60年代起,英国政府开始治理污染严重的泰晤士河,现在河水清澈、鱼翔浅底、两岸景色宜人。 过去,伦敦上空烟尘弥漫,雾日多,被称为“雾都”,经过能源的更新换代,空气洁净,雾天减少。伦敦的郊区是工业区,郊区与市区之间有大面积的绿地相隔离,以保护环境。6、旅游胜地: 7、 交通: 位于英国东南方向的英吉利海峡和多弗尔海峡是欧洲到美洲、非洲航线的要冲,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 1994年英法两国在此修建了海底隧道,每l0多分钟就有一列高速火车往返,乘车只需35分钟就可穿越海峡。工业

20、化最早的国家【思考】 德国1、欧洲大陆上的“十字路口” 【思考】德国是个沿海国家,它濒临哪两个海? 德国的邻国有哪些呢?2、 农业【思考】试比较德国南北农业发展的差异和形成原因;(北部地势平坦,但气候夏季温凉,冬季阴冷,土壤较为贫瘠,只生长牧草,主要发展畜牧业;南部的高原和山地主要为森林和牧场,南部的河谷地带,土壤肥沃,日照时间长,热量充足,主要发展种植业) (1)北德平原:气温较低,土壤贫瘠,主要发展畜牧业。 (2)南部高原山地: 河谷地带:日照时间较长,土壤肥沃, 盛产葡萄、 烟草、 水果; 两侧山地:高山牧场。 自然条件差异:地形、气候、土壤、农业 北部南部地形北德平原高原山地、河流谷地

21、气候夏季温凉、冬阴冷日照时间较长土壤较贫瘠河谷土壤肥沃农业畜牧业为主,粗放经营水果园艺业,山地森林和牧场3、 欧洲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4、 主要工业部门 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电子电器、化 学 工业发展的条件:煤资源丰富、水陆运输便利、科技力量雄厚【思考】鲁尔区优越的区位条件: (1)便捷的水陆交通 (2)煤炭资源丰富 (3)水源充足 (4)离铁矿区较近,输入便利 (5)劳动力资源丰富 (6)市场广阔(德国、西欧)【思考】鲁尔区衰落的主要原因: (1)生产结构单一,产业结构老化 (2)环境污染严重 (3)煤炭的资源地位下降 (4)世界性过剩:产钢出口钢的国家越来越大;经济危机;钢替代品的广泛使用。

22、 (5)新技术革命的冲击【思考】鲁尔区的综合整治措施 (1)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2)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3)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4)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5)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5、主要城市 柏林:德国首都,位于东部,是全国最大城市 波恩:原联邦德国所在地 汉堡:位于易北河下游,最大港口城市和造船中心 法兰克福:德国最大航空港,铁路枢纽和化学工业城市 法国1、 自然地理环境1、本区面积最大的国家,领土呈六边形地势东南高、西北低,西部北部为丘陵平原、东部南部山地高原(阿尔卑斯山、中央高原、洛林高原),北部有著名的巴黎盆地,塞纳河流经巴黎盆地,注入英吉利海峡,水量丰富航运便利。2、 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 大西洋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暖、夏季凉爽 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冬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内陆: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二、 工业、农业都发达的经济1、 农业: 世界上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农业有利条件:平原丘陵为主的地形、温和湿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