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ppt(定稿定稿)708841、掌握文中出现的重点文言词语、语法现象和特殊句式。2、领会史传作品在选材、布局和塑造人物性格方面的特点。3、认识蔺相如的思想品格,学习蔺相如先国后私的爱国主义精神。 第1页/共96页司马迁 一、走近作者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 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其父司马谈是一位博学多闻的学者,任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司马迁少年时代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20岁以后,司马迁遍游祖国南北,考察风土人情、文物古 第2页/共96页司马迁 迹、搜集史料、研
2、究社会,为他以后创作史记准备了丰富的材料。 元封三年(前108), 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公元前98年,李陵兵败投降了匈奴,他因为替李陵辩解,触怒了汉武帝,被迫入狱,受到了宫刑。他在狱中完成了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史记。第3页/共96页司马迁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共130篇。 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至汉武帝时期近三千年的历史。鲁迅: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第4页/共96页史 记按年代记叙帝王言行和政绩。记叙诸侯国的兴衰和杰出人物的事迹。记叙各类名人的生平和事迹。按年代谱列各时期重大事件。记录各种典章制度的沿革。第5
3、页/共96页二、了解背景 : 战国后期,七雄并峙,战火频繁。七国之中秦国最强大,它采取“远交近攻”的政策,各个击破,力图吞并六国。赵是北方还有点实力的国家,秦一时难以吞并,便用讹诈的手段掠夺它的土地和财物。赵依仗廉颇、蔺相如二人,军事上严密戒备,外交上不卑不亢,维护了国家的尊严,保护了国家的安全。本文着重记叙了二人团结合作,与强秦抗争的故事。第6页/共96页三、检查预习 缪公 ( ) 避匿( ) 缪贤( ) 汤镬( ) 虽驽 ( ) 肉袒 ( ) 盆缶( ) 召有司案图( ) 渑池( ) 诈详( )( ) 列观( )左右皆靡( )舍相如广成传( ) 礼节甚倨( ) 秦王不怿( ) 使其从者衣褐
4、( )( ) 持其璧睨柱( )可予不 ( ) 遗赵王书( )刎颈之交( )( )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第7页/共96页三、检查预习 缪公(m)避匿(n)缪贤(mio) 汤镬(hu)虽驽(n) 肉袒 (tn) 盆缶(fu)召有司案图(n)渑池( min )诈佯(zh yng) 列观( gun)左右皆靡(m)舍相如广成传(zhun) 礼节甚倨(j)秦王不怿(y) 使其从者衣褐(y h )持其璧睨柱(n)可予不(fu) 遗赵王书(wi)刎颈之交(wn )(jng )睥睨(P n) 给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 第8页/共96页提问:课文按什么顺序写了几件事?第9页/共96页第10页/共96页 廉颇者,赵之
5、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 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判断句为:担任。拜:古代授予官职叫拜。以:凭借。闻:闻名,出名 。状语 后置 舍人:门客 1-2段:简介廉颇蔺相如的身份和地位 蔺相如者,缪贤舍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第11页/共96页 从节选的这一部分看,文章以记述蔺相如为主,为什么开篇对廉颇介绍的比较详细而对蔺相如介绍的比较简略?且将廉颇置于蔺相如前? 介绍廉颇较详,介绍蔺相如极为简略。一个是战功赫赫、地位显贵、天下闻名的良将,一个是地位卑微、不为人知的小小食客。通过对比,为下文廉颇自恃功高而鄙视蔺相如的出身 埋下伏
6、笔,为后面两人矛盾的产生做了铺垫。第12页/共96页 第13页/共96页第14页/共96页 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遗:送给 书:信易:交换谋:商议 予:给徒:白白地 见:被即:则,就 患 :担心 计:主意定语后置()第15页/共96页第16页/共96页 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
7、往。 宾语前置尝:曾经 窃:私下亡:逃亡 走:逃跑宾语前置以此:因此 状语后置,省略句第17页/共96页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而:并且 幸:宠信于:被 乃:却 竟然而:并且“质”通“锧” 则:那么幸:侥幸第18页/共96页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幸:幸好 赦:免罪宜:应该 使:出使 从来史笔求简。试比较下面两组话,说说哪一种写法好? a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
8、可使。” b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勇而有谋,宜可使。” 4段: 缪贤荐贤第19页/共96页第20页/共96页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以:用 易:换 “不”同“否”奈何:怎么办 而:如果 曲:理亏均:权衡,比较以:来 负:使动用法第21页/共96页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 必:假使 。 “奉”同“
9、捧” 而:就完:使完整无损遂:就 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蔺相如:通过对形势的分析,并主动出使秦国, 从正面表现其智谋和勇气。5段: 奉璧出使 第22页/共96页王王悉召群臣议,皆召群臣议,皆曰:曰:秦贪,秦贪,负负其其强,以空言求璧,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偿城恐不可得。奏:进献传以示: 传给 看美人:秦王的姬妾左右: 侍从人员指示:指给看因:于是却:倒退悉:全负:依仗第23页/共96页人,以戏弄臣。臣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大王必欲急急臣,臣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矣!”布衣:平民以:因为;欢:感情。
10、逆:违背,触犯。乃:就何者:为什么呢?庭:同“廷”,朝堂严:尊重, 敬畏倨:傲慢急:使急,逼迫。6段:献璧取璧第24页/共96页斋,斋,决决负负约不偿城,乃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使其从者衣褐衣褐怀其璧,怀其璧,从径道从径道亡亡,归归璧璧于于赵。赵。破:使破损案:同“按”,审查特:只,不过乃:才舍:安置传:宾馆虽:即使决:必定负:违背亡:逃归:使回于:到79:归璧于赵第25页/共96页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且秦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赵立奉璧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
11、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乃:就引:延请缪-穆约束:遵守约束负:辜负介:小小的 立:立刻间:抄小路 汤:开水 镬:大锅孰-熟,仔细10段:廷斥秦王 第26页/共96页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杀相如,终不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于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而:连词,表承接嘻:冷笑、苦笑。动词 引:拉遇:招待因:就,便/趁此 既:已经廷:在朝堂,名词作状语以为:以(之
12、)为归:使归1113段:毕礼而归 第27页/共96页强 秦索璧赵王 求使 缪 贤举蔺奉 璧出使献璧取璧 归璧 于赵廷斥 秦王毕礼而归 拜上 大夫第28页/共96页思考:(1)在“完璧归赵”这一故事中,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描叙了蔺相如与秦王斗争的过程。在“完璧归赵”的欺诈与反欺诈斗争中,表现了蔺相如怎样的思想性格? (足智多谋、勇敢和不畏强暴)第29页/共96页 (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注意其细节描写:相如因持譬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怒发上冲冠”运用了夸张手法,十分生动地形容出了蔺相如的愤怒。) 第30页/共96页 相如持其譬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
13、往十五都予赵。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相视而嘻”,形容秦王和群臣懊丧而又无可奈何的样子,秦王和群臣在蔺相如的智勇面前理屈词穷、无计可施、不知所措的尴尬情态跃然纸上。) (一个“睨“字就把那种与璧同存亡的坚决神态勾勒出来,也有着不把秦王放在眼里的慑人气势。)第31页/共96页第32页/共96页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欲与王为好,会于西河外渑池。赵王畏秦,欲毋行。廉颇蔺相如计曰:“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遂行, 相如从。廉颇送至境,与王诀曰:“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王许之,遂与秦王
14、会渑池。 状语后置毋:不为好:修身诀:告别过:超过请:请允许我遂:于是,就明年:第二年第33页/共96页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 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 缶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缶,因跪请秦王,秦王不肯击缶。相如 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左右欲刃,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 酣:酒喝得畅快好:喜爱 鼓、奏:弹前:走上前会:相会善:擅长奉:献前进:走上前进献因:趁机得以:能够拿刃:作动词,杀靡:退却第34页/共96页于是 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相如顾召
15、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击缶。”秦之群臣曰: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秦王竟酒,终不加 胜于赵,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怿:高兴顾:回头竟:结束盛:多 兵:军队以:因为第35页/共96页 第36页/共96页思考:(1) 渑池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举行的? 这样的背景说明了什么?(赵是以战败国身份与会。)(“其后,秦伐赵杀二万人”。(2)秦王为什么主动提出举行这次会晤?赵王为什么“畏秦,欲毋行(秦王不怀好意,借会晤取得战场上没有取得的东西,所以赵王畏秦诈骗。)第37页/共96页思考:(3)渑池相会一
16、方面突出了蔺相如临危不惧、从容应对的机智和勇敢,另一方面也写到了廉颇。说一说表现了廉颇怎样的思想性格? ( 正是廉颇“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挫败了秦方以武力相胁的阴谋。表现了他的勇敢和不畏强暴。 廉颇考虑到渑池会的最坏结果:秦方扣留赵王。以“请立太子为王”击破秦的阴谋。说明他足智多谋谨慎持重,有长远眼光)第38页/共96页第39页/共96页 廉颇曰:“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宣言 曰:“我见相如,必辱之。”相如闻,不肯与会,相如每朝时,常称病,不欲与廉颇争列。 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于
17、是舍人相如相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徒:只 以:凭 口舌:言辞而:却,表转折素:本来,向来 贱:卑贱的宣言:扬言争列:争位次高低已而 ( 俄而 须臾 顷之)引:掉转 相与:一起所以:的原因亲戚:内亲外戚,亲:父系家人 第40页/共96页今君与廉颇同列,廉君宣恶言,而君畏匿之,恐惧殊甚,且庸人尚羞 之,况于将相乎?臣等不肖,请辞去 .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曰:“不若也。”相如曰:“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相如虽驽,独畏廉 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位次躲避很没有才干坚决与相比谁在朝廷上但是.的原因只是第
18、41页/共96页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 罪,曰:“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的原因以为先(后)意动用法通过,经由割第42页/共96页第43页/共96页 第44页/共96页1蔺相如:大智大勇、不畏强暴、胸怀坦荡、忠君爱国;(苏轼:“大勇若怯,大智若愚”)2廉 颇:目光长远、有勇有谋、以国为重、勇于改过。 总结廉颇与蔺相如主要性格特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将相交欢本文通过对比体现人物性格:缪贤 蔺秦王、群臣蔺廉 蔺有智谋大智大勇国家为重 介绍 斗争 冲突第45页/共96页 作者紧紧围绕主旨,从
19、廉蔺二人一生纷繁的材料中,从不同的侧面选取了既分别突出两人功绩又与两人相互关联的三件事。这三件事既有独立性,又有连贯性,情节相当完整,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最具代表性。前两件反映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后一件反映国内矛盾,人物性格就在矛盾的发展中得以体现。选材是相当典型的。 第46页/共96页 作者根据主旨的需要,对于已选材料,分别采取了明写、暗写、详写、略写的方法。明写者详,暗写者略。 表现在人物描写上,作者以蔺相如为主,详写、明写;以廉颇为辅,略写、暗写。但文中都能做到各尽其妙,使廉、蔺二人的性格同样鲜明、突出。“完璧归赵”完全写蔺相如,主要表现他“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胸怀和智勇双全的品质。
20、“渑池相会”详写蔺相如,主要表现他的机智果敢; 第47页/共96页 略写廉颇,表现他参与决策,勇而有谋,以军事力量支持蔺相如外交斗争的爱国行动。“将相交欢”合写两人,还是以蔺相如为主,通过蔺相如的先国后私,廉颇的勇于改过,把两人的思想统一到爱国这一基本点和共同点上。 在事件经过的叙述上也有详略之分。如“完璧归赵”部分,对秦决策写得详,入秦经过写得略;对秦斗争写得详,斗争结果写得略。 第48页/共96页分析文章塑造人物的手段。第49页/共96页第50页/共96页第51页/共96页机智与勇敢;在机智与勇敢;在“渑池会渑池会”一节中,一节中,作者又用秦王的色厉内荏,窘态毕作者又用秦王的色厉内荏,窘态
21、毕露来反衬蔺相如的大智大勇。露来反衬蔺相如的大智大勇。第52页/共96页 在三个事件的描述中,大段对话占了很大篇幅,有的情节干脆由对话来表达,许多对话形象地表现了人物的思想和性格,使我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先说蔺相如,他在秦廷上的慷慨陈词,有时语气平和,谦恭有礼,使对方放松警惕;有时直言斥责,有理有据,雄辩折人;有时坚决表态,分析利害,暗示对方;有时怒不可遏,咄咄逼人。总之,词锋犀利,刚柔兼施,而又轻重恰当,充分表现了他是一个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智有勇,长于辞令的外交家。再说廉颇,在将相交欢事件中,他先前说的这一番话,表现了他的自高自大和心胸狭窄,非常符合武将廉颇的性格特点,后来写他知过改过
22、,负荆请罪时说:“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语言不多,坦诚直率,可敬可爱。 第53页/共96页填空: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和思想家。主要作品是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有很高的史学价值 。记载了上起传说中的-,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共约-年的历史。分-、 -、-、-,-,共-篇.课堂检测 1第54页/共96页课堂检测 2翻译句子(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文:(2)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译文:第55页/共96页翻译句子(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译文:对策没有定下来,想找能出使回复秦国的人,没有找到。(2)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
23、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译文:赵国强大而燕国弱小,而且您又被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同您结交。第56页/共96页课堂检测 3翻译句子(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译文:(4)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译文:第57页/共96页翻译句子(3)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译文:比较这两个对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来使秦国承担理亏的责任。(4)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译文:城不给赵国,我就把和氏璧完整的带回赵国。第58页/共96页课堂检测4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拜为上卿3.以勇气闻于诸侯。 4.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5.求人可使报秦者 6.何以知之7.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8.而君幸于赵王9.以勇气闻于诸
24、侯指出下列文言句式:第59页/共96页“按按”,审查、察看审查、察看。课内知识点整理第60页/共96页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人敲打盆缻作为唱歌时的节拍。拍。课内知识点整理第61页/共96页n着)着)课内知识点整理第62页/共96页n君子君子引引而不发,跃如也而不发,跃如也( (拉引拉引) ) 课内知识点整理第63页/共96页课内基础知识点整理 第64页/共96页赵王赵王以以为贤大夫(为贤大夫(把把)课内基础知识点整理 第65页/共96页课内基础知识整理考查欢 逆强秦之欢 (欢心) 绝秦赵之欢(交情) 顾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 (回头) 顾吾念之 (只是,不过) 因相如因持璧却立 (于是,就)
25、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不如因而厚遇之(趁此,由此)秦王因曰(于是就)蒙故业因遗策 (沿袭)第66页/共96页课内基础知识点整理 第67页/共96页课内基础知识点整理 -第68页/共96页课内基础知识点整理 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种文体)舍相如广成传(传舍,宾馆)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传递)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传颂)第69页/共96页课内基础知识点整理 三、古今异义拜为上卿(拜:古义指授予官职;任命。今义指下跪叩头;祝贺)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患:古义指虑,担心。今义指 害病;灾祸)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古义指向人献物以祝人长寿。今义指年岁,生命;生日)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古
26、义指离开。今义指除掉,减掉,已过的,特指刚过去的一年) (亲戚:古义指父母兄弟。今义指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请指示王(指示:古义指给看。今义指上对下指导、命令) 第70页/共96页课内基础知识点整理 三、古今异义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古义指上前进献。今义指向前发展进步) 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义指扬言,到处说。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布衣之交(布衣:古义指平民。今义指麻布衣服) 左右欲刃(左右:古义指左右的侍从。今义指左和右两方面)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鄙贱:古义指粗野而又地位低微,谦词。今义指鄙视,轻视) 第71页/共9
27、6页课内基础知识点整理 三、古今异义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古义为名词,约定、契约。今义指限制使不越出范围。)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美人:姬妾 今义:美女)明年复攻赵(明年:古义指第二年 今义指(将来的)明年)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以往:古义从这里到那里 今义指以前) 窃计欲亡走燕 (窃:古义,私下里 今义指偷东西; 走:古义指逃走 今义指走路)第72页/共96页课内基础知识点整理 四、词类活用a.名词作动词: 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乃使从者衣褐(衣,穿)怀其璧 (怀,怀揣着)蔺相如前曰 (前,走上前)臣乃敢上璧 (上,献上) 请以赵十五
28、城为秦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臣语曰(语,告诉)于是相如前进缻(前:走上前)赵王鼓瑟(鼓:弹奏)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嘻:苦笑声,V) 第73页/共96页课内基础知识点整理 四、词类活用b.名词作状语: 而相如庭斥之(庭:通“廷”,在朝堂上) 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表示“至”的方式,从小路) 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 乃前曰(前,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怒发上冲冠(上:向上) 乃辞谢 (辞:用委婉的言辞) 第74页/共96页课内基础知识点整理 四、词类活用c.使动用法: 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29、) 归璧与赵(归:使归(回去) 第75页/共96页课内基础知识点整理 四、词类活用d.意动用法: 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吾羞,不忍为之下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e.形容词作动词: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容) 大王必欲急臣 (急,逼迫) 第76页/共96页课内基础知识点整理 四、词类活用f.形容词作名词: 而绝秦赵之欢(欢,友好关系) 宁许以负秦曲 (曲,理亏) g.动词作名词: 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约束,盟约)第77页/共96页课内基础知识点整理 五、特殊句式a.判断句:(常见句型:者也, 也)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翻译:廉
30、颇,是赵国的良将) 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蔺相如者,赵人也 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我为赵将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第78页/共96页课内基础知识点整理 五、特殊句式b.被动句: 而君幸于赵王 “于”字表被动 (翻译:而您被赵王宠幸)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字表被动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于”被动 使不辱于诸侯 “于”字表被动 c.倒装句:宾语前置:1、何以知之 (以何知之) 2、君何以知燕王 (君以何知燕王) 第79页/共96页课内基础知识点整理 五、特殊句式定语
31、后置:1、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求可使报秦者人) 介宾结构后置:1、拜送书于庭 (于庭拜送书) 2、以勇气闻于诸侯 (以勇气于诸侯闻)3、故燕王欲结于君 (故燕王欲于君结)4、 臣头今与壁俱碎于柱矣( 臣头今与壁于柱俱碎矣)5、设九宾于廷 (于廷设九宾)6、会于西河外渑池(于西河外渑池会) 第80页/共96页课内基础知识点整理 五、特殊句式d.省略句 1:传(之)以(之)示美人及左右。 2: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 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 4:(缪贤)对曰:“臣尝有罪” 5:不如因厚遇之,使(之)归赵 6:相如既归,赵王以(之)为贤大夫第81页/共96页1、完成课文后面中的练习三
32、;2、找出文中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 义,并加以归纳整理;3、背诵最后五段。 课后作业第82页/共96页第83页/共96页一、课外延伸知识考查 第84页/共96页一、课外延伸知识考查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秦国以十五座城池的空名,欺诈赵国以勒索和氏璧。这时说它要得到璧是实情,而不是借此以窥视赵国。赵国知此实情就不给,不知此实情就给;知此实情而惧怕秦国就给,知此实情而不惧怕秦国就不给。这只要两句话就能解决了,为何既惧怕它又挑起秦国的怒气。第85
33、页/共96页一、课外延伸知识考查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 况且秦国想要得到玉璧,赵国不给,双方都没有什么理亏理直可言。赵国送去玉璧而秦国不给城,其曲在秦。秦国给城而赵国收回了玉璧,其曲在赵。要想使秦国理屈,则不如放弃玉璧;害怕失去玉璧,则不如不给。秦王既然按照地图划给了城池,又设九宾之仪典,斋戒之后才接受玉璧,其势已是不得不给城的了。 第86页/共96页一、课外延伸知识考查 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
34、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如果秦王得到了璧而不给城,相如便可上前陈述:“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这璧不就是赵国的一块玉璧吗?而十五座城池是秦国的宝物。现在假如大王以一块璧的缘故,而抛弃了十五座城池,十五城的百姓,都会深深怨恨大王像草芥一样抛弃了他们。第87页/共96页一、课外延伸知识考查 大王弗与城,而绐(di)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大王不给城,而骗去了赵国的璧,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失信于天下,我请求死在这里,以表明大王的失信。”这样,秦王未必不归还玉璧。当时为什么要派手下的人藏璧逃离,从而使理直的一方归于秦国呢!第88页/共96页一、课外延伸知识考查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当时秦国并不想与赵国关系破裂啊。假如秦王怒斩相如于市上,再派武安君率十万大军逼临邯郸,责问璧的去向以及赵国的失信,一次获胜可使相如灭族,第二次获胜玉璧终究还得属于秦国。第89页/共96页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家庭教育辅导合同:学院与家长共同签署
- 建筑机电安装合同
- 零售店铺租赁合同细则
- 战略合作合同保密规定2025
- 建筑劳务分包临时合同
-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范例
- 代课教师正式合同模板
- 跨国玉米技术合作框架合同
- 毕业未就业合同样本:就业创业见习
- 大型水利设施工程劳务分包合同
- 人力资源外包合同范本
- 成人重症患者颅内压增高防控护理专家共识2024
- 110KV送出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对策
- 城市交通系统中的空间正义问题-深度研究
- 2024年03月江苏2024年中国工商银行苏州分行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北师大新版高二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
- 2024年青岛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北师大版数学三下集体备课计划
- 《餐饮服务礼貌用语》课件
- 2025年中国融通资产管理集团限公司春季招聘(511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纤维混合絮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