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学评价在智慧课堂中大放异彩._第1页
让教学评价在智慧课堂中大放异彩._第2页
让教学评价在智慧课堂中大放异彩._第3页
让教学评价在智慧课堂中大放异彩._第4页
让教学评价在智慧课堂中大放异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让教学评价在智慧课堂中大放异彩基于智能环境的生物课堂学生评价方式的创新与实践一、研究背景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 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国家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指出:“教育信 息化作为教育系统性变革的内生变量,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 重构。”可见,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的作用已不再仅仅是辅助,而是要担当起引领教育教学、评价方式 等的创新和变革的重要角色。本文论述了在智能环境下的生物课堂,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通过阐述各种信息技术如何引领(助力)对学生评价方法、方式的革新,

2、归纳出一套具体可操作的实 施流程,将智能环境支持下的学生评价有机、自然、有效的贯穿融合于课前、课中、课后的教与学过程 中。并归纳出“诊断性评价一一游戏式评价一一交互式评价小组式评价思维导图式评价一一总结性评价”,逐层推进的“一条龙”评价模式。希望能为促进学生的全面 发展,提升师生信息素养贡献力量。二、当前课堂对学生评价存在的问1. 评价缺乏导向性日常教学,教师们总是习惯将对学生的评价活动独立的安排在某个教学环节之后,导致教学活动 针对性不强,具有盲LI性。批量式、复制式的课堂缺乏适用于不同班级、不同学情的个性化教学。2. 评价主客体单一传统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儿乎总是限于教师对学生单方面的,不

3、习惯预留出生生互评,学生 自评的时间和空间,评价的主客体单一,且评价过程枯燥。3. 评价方式单一传统的课堂评价学生的方式无外乎教师提问,学生个人或集体回答;或者做题、讲题这种单一 的形式。究其原因很多是受传统课堂活动形式单所限。因此亟需信息技术助一臂之力,引领评价理念 和评价方式的创新和变革。4. 评价内容肤浅传统的课堂评价更多的关注于学生的知识层面,把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指标,这不利于学生德智 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为了使教学评价促进学主综合素质的提高,也需要课堂教学与评价方式的创新。5. 小组评价形式化小组合作学习中始终存在的一个经典问题是,由于小组成员过多,组内默认小组代表等原因, 不一定做到全

4、员参与,总有流于形式之感。小组学习成了 “个人学习”。不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育小组评价的真实效果,评价枯燥,缺乏思想深度。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对近3年的课堂实践探索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开发出一套基于智能环 境的(生物)课堂学生评价实施流程,方便参考和使用。并借此抛砖引玉,期待激发更多的教学创 造灵感,碰撞出更多智慧的火花,借此基础进一步挖掘、创新。共同为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化、常态化 发展,惠及更多师生贡献绵薄之力。三、基于智能环境的(生物)课堂学生评价实施流程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评价按照实施功能分类,依次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恰好与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时间顺序完美契合。课前预

5、习融入诊断性评价,借助“问卷星” “XX”网络 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明确课堂教学标,直击问题解决的教学设计。课中借助电子书包”的多种实 用功能、“MindMaster”软件等等,设计多种互动教学环节并贯穿形成性评价,充分发挥教学评价 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使评价落地。课后至学习的某一阶段,借助“智学网” “XX”网络平台等,优化总结 性评价,鮒则更便捷,反馈靱时、高效。对学主的评价不只是一个环节,或者一个活动,而应该是时时处处,潜移默化的贯穿整个课堂,M 至课前、课中、课后,整个学习的始终。并且,评价内容和方式也应随同课堂的进程一起有层层递进的 逻辑思路。总之,课堂使评价有了依托;评价增添了课堂的

6、思想深度;信息技术赋予二者新的生机和活 力,使评价变抽象为具体,在课堂上鲜活起来,具有极强的可实践性和可操作性。三者有机融合,浑然 一体,焕发奕奕光彩(图1)。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支撑评价体系i图1基于智能环境的课堂学生评价实施流程(一)课前准备融入诊断性评价,导向教学目标诊断性评价,是指教学活动开始前,为了解学生现在的学习情况(学习准备程度)而进行的评 价。课前,学生通过自评,发现自身不足,有助于学习更有针对性。教师也能根据反馈悄况,(从 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合理安排学生课堂讨论、探究的具体问题。山评价、反馈,引导指向教学LI 标,针对学生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弱点、重难点问题,对症下药,实施以解决问

7、题为导向的教学。实施方法:课前,学生利用“XX”网络平台,观看、学习教师推送的学习资料、视频等,既 拓展了眼界,乂激发了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智能组卷分层练习进行课前自测(图2)。此外,教 师可利用“问卷星”编制、发布测试题,借助“问卷星”统计功能(图3),汇总、分析学生在知 识掌握上集中存在的问题,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并于课前言明教学口标,随着课程的节奏逐个击破!- - -w问卷星统计图2 “XX”平台名校精品资源图3 “问卷星”的统计动能(二)课堂活动贯穿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调节和完善教学活动,保证教学U标得以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 学习成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

8、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完善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游戏式评价利用智能环境的独特优势,借助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游戏情境。通过“竞赛猜词”“竞赛抢 答”等游戏的形式评价学主知识体系中最最基础的点,为后续的学习扫清障碍。采用该种评价形式,打破 了传统教师单一提问的形式,解决了评价主客体单一的问题,既有师对生的评价,也潜移默化的实现了生 生互评,学生自评,并初步实现面向全体。同时,以游戏的方式开场,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 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实现了评价的激励功能。实施方法:例如,在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专题复习一课中,笔者设计了 “竞赛猜词”回顾 式导入环节。邀请每队派两名同学,一位描述,一位背对屏幕猜

9、词,其他“观众”在心里判断他们猜 得对不对。山于游戏中涉及的词语均为细胞分裂专题中最为基础的概念,这就相当于一场“扫盲”式的 测验,为后续学习扫清障碍。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将一个词语描述清楚,并让对方听懺 能够根据同伴 的描述精确判断出这个小小的概念。这说明学生对这个概念包含的内容已经明口。与此同时,全班的其他学 生在心里的评判,实质上也经历了一次回顾和查缺补漏的过程,初步实现了面向全体(图4、5)。乂如,在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小专题一课中,笔者利用“电子书包”的“抢答”功能,开展热身小游 戏(图6、7)o猜词游戏tlHl4MM1銀色体Ml介(1用处戻2色杯Mtt 分録初aAft*中心体猜

10、词游戏3 円分体怕&HMM* tfinn.的侔4盹績M韻盼卿找需盘I图4 “竞赛猜词”游戏1图5 “竞赛猜词”游戏22活动探究,交互式评价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是整堂课的主体部分,也是课堂评价的核心所在。智能环境下的多种信息 技术正在引领评价理念和评价方式的创新和变革,解决了传统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多元化、全方位、 立体化的焕发出学生评价对教学的诊断、激励、促进等作用,更好的面向全体、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发挥学主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这些都是传统课堂环境下根本无法实现的。多元化的智能环境使评价 活动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落地生根,大放异彩。智能环境下的评价手段更有助于关注评价的主体,以学生的而发展为本,

11、尊重学生的个性与人 格。不只是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更关注于促进学生思维深度、团队合作、科学探索、创新实践、信息 技术素养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解决了评价内容过于 肤浅的问题。实施方法:例如,在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专题复习一课中,笔者先利用“电子书包”的“文件发送”功能,将课堂需要的文件(学案)发送到每一位学生的平板电脑上,学生的“拖动”“绘图”等一系列的课堂活动都可以自山的在文件上完成。然后请学生在平板上“拖动”细胞,给不 同的细胞图像排序。教师利用“电子书包”的“监控”功能及时查看,快速、全面、直观,可以查看 全班同学,也可以是一个小组成员或者某位

12、同学。最后随机选取两名同学借助上监揑二个人的功能, 将自己动手操作的结果呈现在大屏幕上,与全班交流、展示,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也会思考并修改自 己排序时出现的错误,教师起点拨和辅助的作用。流畅而自然的实现师生、生生的互评与自评。“分屏” 技术融合互联网可帮助实现在一张屏幕上呈现两台电脑的内容,将教师讲演与学生活动画面同步 展现(图8)。图8学生分享细胞排序结果再如,在D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小专题一课中,在“小组制作模型并分享交流”环节中,利用平板的“摄录”功能和“电子书包”的“监控”功能,将各小组制作模型的动态过程实时呈现在大屏幕上,动态实时评价。利用“电子书包”的“文件上传”功能,将模型的成品

13、照片上传 到教师机,既可以分享介绍模型创意,作为评价依据;也可以留下记录(图9、10)o利用“电子 书包”的“投票”功能,请现场的所用同学评选出“心中的最美模型”,学生的材料极具创意,表述也精彩频现。实况异彩纷呈,着实令人难忘(图11、12)o图9电子书包四分屏监控功能一一摄录实况图10队员解说创意在拉票图11学生端投票界面图12教师端票选结果3深度探究,小组式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似乎已成为一堂好课必备环节之一。而连带出现的也包括小组学习常见的经典问题: 即由于小组成员过多,组内默认小组代表等原因,不一定做到全员参与,总有流于形式之感。动手动 脑,展示交流的永远是每组固定的儿个人,其他组员出现“事

14、不关己”的心态和懒散懈怠的状态。小组 学习成了 “个人学习”。若精简小组人员,则会造成组数过多而不便于反馈和管理。如何做到小组学习也 能面向全体学生,真正达到既分工乂合作的学习效果?如何真正实现个人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的有 效性?巧用“电子书包”中的“分组”功能,轻松解决了这个问题。实施方法:例如,在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专题复习一课,“小组绘制曲线,理解有丝分裂 与减数分裂DNA、染色体数目变化”这一环节中,可以这样做:事先准备:首先把原来的每个小组一分为二,划分为2个更小的“小小组”,每个组只有3 名学生,合作使用一个平板,保证了学生的参与度。借助“电子书包”的“分组监控”功能可以 方便快

15、捷的满足对这么多小小组同时的观察和分享。教师要求“在小小组平板姓名设置后面加数 字,一个组是1,另一个组就是2”这是为了方便后续的活动。在教师机上标1的组创建一个群组, 即“群组1”。标2的小组创建一个群组,即“群组2”。这样,在点击标1的群组时,呈现的就是同 一个任务。点击标2的群组呈现的是另一个任务。便于分享反馈内容的切换(图13)。第四组第六组第五组图13分组模式图发布任务:请画出DNA含量变化的曲线,数字为1的组画有丝分裂,数字为2的组画减数分 裂”,然后利用“监控”先后对“群组1”和“群组2”绘制的结果进行展示和交流。“请画染色体 变化曲线。这回倒过来,数字为1的小组画减数分裂,数字

16、为2的小组画有丝分裂。”这样安排,每 个小组学生脑海中都会既熟悉有丝分裂,又熟悉减数分裂的过程。这样小组学习既可以体现组内 的合作互助,又可以充分的面向全体学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就依照屏幕上每组呈现的 同一任务的曲线,师生共同点评对错,错误的地方用画笔标出来,请同学分析错误的原因,如何改正(图 14)o图14各小组呈现绘制的曲线并改错该环节充分而自然地的实现了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助。组内互评、组间互评也更真实有效。生成性最强,也是学生思维、课堂气氛最活跃的一个环节,课堂实际效果良好,许多 同学在与相同任务组比较的过程中就察觉出了本组的问题,积极修改。现场学生们不时发出会心的

17、笑, 说明这一形式很受用。这一设计对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要求都比较高,且教师应着重把握课堂生成, 努力将整堂课推向高潮。4.课堂小结,思维导图式评价课堂小结一环,通过学生在平板上借助“MindMaster思维导图”软件完成相关内容的制作, 在评价学生知识体系是否完善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思维水平、创造力,信息素养等多方面的综合能 力,使学生不仅仅只是机械做题的工具。(三)课后落实总结性评价,反馈及时、精准总结性评价乂称为终结性评价,是指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结束后对学生学习 效果进行的评价。传统评价存在数据难收集、结果统讣繁杂等弊端。可借助“智学网”大数据平台优化 总结性评价。通过

18、大数据分析充分挖掘校园考试价值。“考试阅卷” “检测报告” “精准教学”等功能是教 师节省评价时间、及时反馈,提高了评价效率。(四)对学生评价的逻辑层次和条理性教学活动中的评价也是有层次的,沿着课堂思维的行进轨迹,逐层加深。相适应的,评价的策 略手段方式也会随之变换。课前,诊断性评价,导向教学U标。课堂伊始,借助游戏式评价,“扫盲” 式检测,既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学习热惰,也为后续学习扫清障碍。随着探究活动的推开,交互式评 价,利用平板电脑和“电子书包”软件的多重功能,生动展开各种形式的评价与反馈,不仅促进知识学习 的发生、发展和延续,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各种综合能力素质的形成。课堂高潮部分,小小组式评价模式,助力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深度和有效性。课堂小结,思维导图式评价, 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课后以至某一阶段,总结性评价,评测便捷,反馈及时、精准。不同阶段的不 同形式的反馈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进行螺旋式上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