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课件7 第六章 剪力墙结构设计_第1页
高层课件7 第六章 剪力墙结构设计_第2页
高层课件7 第六章 剪力墙结构设计_第3页
高层课件7 第六章 剪力墙结构设计_第4页
高层课件7 第六章 剪力墙结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深圳大学深圳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布置剪力墙分类及判别方法剪力墙翼缘有效宽度确定方法剪力墙结构在竖向荷载下的内力计算方法剪力墙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内力和位移计算方法剪力墙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构造要求双向布置,双方向刚度接近,数量合适墙肢截面宜简单、规则,形成明确 的墙肢和连梁,避免错洞墙和叠合 错洞墙避免脆性破坏,慎用“长墙”注意剪力墙平面外的稳定性不宜将楼面主梁支承于连梁上 剪力墙分类一(按墙肢长度)一般剪力墙(墙肢截面高度与墙厚之比大于8)短肢剪力墙(墙肢截面高度与墙厚之比为58)剪力墙分类二(按是否开洞、开洞大小)整截面剪力墙整体小开口剪力墙联肢剪力墙壁式框架按整体性系数、墙肢惯

2、性矩比对剪力墙类型的判别方法无洞口的剪力墙或洞口面积不超过墙体面积的15%,且洞口至墙边的净距及洞口之间的净距大于洞孔长边尺寸时,可以忽略洞口对墙体的影响,这种墙体称为整截面剪力墙(或称为悬臂剪力墙)。整体剪力墙的受力状态如同竖向悬臂梁,截面变形后仍符合平面假定,因而截面应力可按材料力学公式计算。 洞口面积稍大、超过墙体面积的15%时,通过洞口的正应力分布已不再成一直线,而是在洞口两侧的部分横截面上,其正应力分布各成一直线除了整个墙截面产生整体弯矩外,每个墙肢还出现局部弯矩,实际正应力分布相当于在沿整个截面直线分布的应力之上叠加局部弯矩应力由于洞口还不很大,局部弯矩不超过水平荷载的悬臂弯矩的1

3、5。因此,可以认为剪力墙截面变形大体上仍符合平面假定,且大部分楼层上墙肢没有反弯点内力和变形仍按材料力学计算,然后适当修正洞口开得比较大,截面的整体性已经破坏,横截面上正应力分布和截面变形已不再符合平截面假设 墙肢的线刚度比连梁的线刚度大得多,每根连梁中部有反弯点,各墙肢单独弯曲作用较为显著,仅在个别或少数层内出现反弯点这种剪力墙可视为由连梁把墙肢联结起来的结构体系,故称为联肢剪力墙洞口开得比联肢剪力墙更宽,墙肢宽度较小,墙肢与连梁刚度接近时,墙肢明显出现局部弯矩,在许多楼层内有反弯点。剪力墙的内力分布接近框架,故称壁式框架。壁式框架实质是介于剪力墙和框架之间的一种过渡形式,它的变形已很接近剪

4、切型,只不过壁柱和壁梁都较宽,因而在梁柱交接区形成不产生变形的刚域。 利用两个参数整体性系数反映连梁与墙肢刚度间的比例关系墙肢惯性矩比值1.判别准则(教材P159)231212bnbI aIHh IIIlmjbjjbjmjjlaIIhH1321112IIn双肢多肢2a2c利用两个参数整体性系数反映连梁与墙肢刚度间的比例关系墙肢惯性矩比值1.判别准则(教材P159)23126bnI cIHh IIaI213116mbjjmjjjjI cHahIIIn双肢多肢10nII当当当1010nIInII且且且为整体小开口墙;为壁式框架;为连肢墙;15层剪力墙,总高42.4m,截面尺寸如图所示,试判别剪力墙

5、的类型。基本假定:不同方向的剪力墙分别作为平面结构处理楼板刚度无穷大,每一方向的各榀剪力墙按等效刚度分配水平荷载剪力墙翼缘有效宽度确定方法各榀剪力墙的内力和位移计算方法整截面剪力墙:材料力学方法整体小开口剪力墙:材料力学方法(修正)联肢剪力墙:连续化近似方法1.壁式框架:D值法,1,1ceq jipmceq jjE IVVE I,1,1ceq jipmceq jjE IMME I考虑小洞口的折算截面面积和等效惯性矩顶点位移(考虑剪切变形影响)AAAAdq025. 11jjjqhhII(顶部集中力)(均布荷载)(倒三角荷载).).31 (31.).41 (81.).64. 31 (6011230

6、230230qqqqqqqqqGAHEIEIHVGAHEIEIHVGAHEIEIHV(6.10)(6.11)(6.12)(6.9)(6.8)顶点位移(换算成弯曲变形形式)等效刚度EIeq(顶部集中力)(均布荷载)(倒三角荷载).31.81.6011303030eqeqeqEIHVEIHVEIHVqqqeqAHIEIEI291(6.13)(6.14)(6.15)(6.19)(0.4)cGE内力计算:总弯矩分为两部分,计算墙肢弯矩、轴力和剪力墙肢弯矩墙肢轴力墙肢剪力个别细小墙肢弯矩顶点位移:放大1.2倍iipipiIIxMIIxMxM)(15. 0)(85. 0)(IyAxMNiipi)(85.

7、0)(21iiiipiIIAAVV200hVMMiiiiipiAAVV(6.20)(6.21)15层整体小开口剪力墙,总高42.4m,截面尺寸及所受水平地震作用如图所示,材料弹性模量E=2.55X104MPa,试:1、求墙肢基底截面内力;2、求顶部位移。基本假设:基本假设:连梁的反弯点在跨中,每一楼层处的连梁可以离散为均布在整个层高范围内的连续化连杆连梁的轴向变形忽略不计1.假定在同一高度处,两个墙肢的截面转角和曲率相等1、将连杆在中点切开,由于连梁 中点是反弯点,切口处弯矩为 零,只有剪应力和正应力2、连杆切口处沿方向的变形连续条件: 03213、引入平衡条件与力变形关系,得到双肢墙的基本微

8、分方程 为连杆剪力对两墙肢中心约束弯矩之和 为连梁考虑剪切变形后的折算惯性矩 为连梁的刚度系数 为未考虑墙肢轴向变形的整体系数 为考虑了墙肢轴向变形的整体系数 为双肢组合截面形心轴的面积矩 (顶部集中力)均布荷载倒三角荷载.).(.).(.)1 (1 )()(022102212022122 VHHxVHHxVHxmHxm( )2( )m xcxDIhHi2216227 . 0131ahIGaAEIIIbbbbbL32acIDLhcSDH2212321212AAAcAS(6.47)(6.35)(6.43)代换:化简方程为:奇次方程解为特解为引入边界条件:墙顶弯矩为零,墙底转角为零得到方程的解 (

9、查表))()(21shCchC(顶部集中力)(均布荷载)(倒三角荷载).1.2)1 (122t022dxydmm0m,1hx2210)()(Vxxm(顶部集中力)(均布荷载)(倒三角荷载).)1 (1 )()(22222 (6.49)(6.51)j层连梁的剪力j层连梁端部弯矩j层以上墙肢弯矩j层以上墙肢剪力 chmVjbj2)(aVMbjbjjjMIIIMMIIIM21222111hmMMnjsjpjj)(pjiiiVIIV(6.66)(6.65)(6.62)(6.63)(6.65)顶点位移(换算成弯曲变形形式)等效刚度EIeq(顶部集中力)(均布荷载)(倒三角荷载).31.81.601130

10、3030eqeqeqEIHVEIHVEIHV3)1/(4)1/(64. 3)1/(222TTITTITTIIiiieq221aaT iiAGHIE22(6.79)(6.78)壁式框架的特点壁式框架带刚域截面较宽,剪切变 形影响不容忽视壁式框架刚域长度壁式框架计算方法带刚域杆件的梁端约束弯矩系数可以由结构力学的方法计算到:与普通杆件的梁端约束弯矩 系数相比较,即可知道带刚 域杆件的刚度系数为: cibalbaEImi6)1 ()1 ()1 (6312icbalbaEImi3216)1 ()1 ()1 (62 12GAlEIiciK12icK21iccK2(6.86)(6.87)抗推刚度计算式 2

11、12hKDcc3210yyysyay剪力墙偏心受压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剪力墙偏心受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剪力墙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剪力墙轴压比限值剪力墙平面外轴心受压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连梁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基本平衡方程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大偏压时s、Nsw、Msw计算方法小偏压时s、Nsw、Msw计算方法sycssswNA fNANcswswyswwMMahfAhheN0002sybEf0033. 011ysfwywwwswfbxhN5 . 10wywwwswfbxhM205 . 121108 . 0wbyshxf0swN0swM计算公式(对称配筋)wuuMeNN0011ywswysufAfAN 200

12、0()2wswusywsswywhaMA fhaAf剪力设计值的调整计算公式00)13. 05 . 0(5 . 01wshyhwwwthSAfAANhbfV8 . 0)1 . 04 . 0(5 . 01100wshyhwwwtREhSAfAANhbfV无地震组合时有地震组合时vwwVV注意柱与剪力墙关于轴压比的定义的不同具体设计时灵活考虑一字形与工形和T形截面的轴压比取值计算公式加强剪力墙平面外刚度和承载力的措施9 . 0sycAfAfN剪力设计值的调整截面尺寸与剪压比限制(教材P199)计算公式无震组合有震组合(跨高比大于2.5)有震组合(跨高比不大于2.5)GbnrblbvbbVlMMVG

13、bnrbualbuabVlMMV1 . 1007 . 0bsvyvbbtbhSAfhbfV)42. 0(100bsvyvbbtREbhSAfhbfV)9 . 038. 0(100bsvyvbbtREbhSAfhbfV剪力墙截面的最小厚度剪力墙截面配筋构造连梁配筋构造剪力墙、连梁开洞处理边缘构件约束边缘构件1.构造边缘构件最小厚度截面尺寸与剪压比限制无震组合有震组合025. 0wwccwhbfV020. 015 . 2wwccREwhbfrV时,当015. 015 . 2wwccREwhbfrV时,当配筋形式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率作用:提高剪力墙的延性应用范围约束边缘构件: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的墙肢1.构造边缘构件: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的其它部位,三、四抗震等级和非抗震设计的所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