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mportant & Selected Documents人性是指人区别于动物,人所特有的,是人通过自己的活动所获得全部属性的综合,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所 具有的全部规定性(周文霞, 1999 ),或者说是一切人普遍具有的各种属性的总和 (周敦耀 ,20RR) 。管理 是为人服务,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若不注意研究人性,必然忽略人的重要作用,不去鼓励人与物的配 合,而犯了偏重物而约束人的错误(苏东水, 20RR )。人性假设是管理的理论基础,即管理理论的构建 和方法的设计,是以对人性的一定看法为基础。纵观管理历史的发展,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有赖于 管理者或管理学家对人性的不同假设。 1980
2、 年代以来,中国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席酉民提出和谐管理理 论( HeRieManagementTheorR ),这个管理理论的提出使得我国传统零碎、片段的“和谐 ”管理思想形成较有规范的组织管理理论,然和谐管理理论缺乏对人性的系统假定,要充分发挥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 性,实现人力资源的最高价值,真正实现和谐管理目标,就必须正确把握人性,正确运用人性。一人性假设研究的回顾在人类思想史上人性一直是哲学家、管理学家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中国自古就有 “性善论”、“性恶论 ”之 争,古希腊哲学家也对人性进行广泛讨论,随着历史不断发展,人类对人性研究不断完善和丰富。1外国管理学家对人性的研究1.1经济人假设
3、经济人( Economicman )假设起源于享乐主义哲学和亚当 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 18 世纪 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首次描述经济人的含义以后,约翰 穆勒依据亚当 斯密对经济人的描述和西尼尔 提出的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理,提炼出经济人假设。麦格雷戈 (D.McGergor) 在在企业中的人性方面 一书中将这种人性假设概括为 R 理论。经济人假设认为:人是由经济诱因引发工作动机的;人总是被动地 在组织的操纵、激励和控制下从事工作;人总是企图用最小投入取得满意的报酬;大多数的人缺乏理性, 不能克制自己,很容易受别人影响,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感情。泰勒就是 “经济人 ”假设的典型代表,
4、它建议采用 “胡萝卜加大棒 ”的管理方法。1.2社会人假设社会人 (Socialman) 假设理论是管理学家埃尔顿 . 梅奥 1933 年在其发表的 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 一 书中提出的,后不断完善,梅奥于 1927-1932 年在美国芝加哥郊外的西方电器公司进行了著名 “霍桑试 验”,主要包括 “照明实验 ”、 “福利实验 ”、 “群体实验 ”、“谈话实验 ”得出: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生产积极性 的因素,除物质因素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生产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员工的士气,而员工的士气受企 业内部人际关系及员工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影响;非正式组织的社会影响比正式组织的经济诱因对员工有更 大的影响力;
5、员工最强烈期望在于领导者能承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所以, 要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必须使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得到满足。1.3自动人假设自动人( Self-actualisingman )假设,提出于 1950 年代未,自动人也称自我实现人,麦格雷戈总结了马斯洛( A.B.Maslow )的 “需要层次论 ”中最高一级的自我实现需要和阿吉里斯 (ChrisArgRris) 的“不Important & Selected DocumentsImportant & Selected Documents成熟成熟理论 ”中的所谓成熟个性,也就是自我实现人,将之概括为“R”理论。自动人假设认为:人一般是
6、勤奋的;人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在适当条件下人能将自己的目标与组织的目标统一起来;人是 有责任感的;人具备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现代企业条件下人的能力只是部分得到发挥。自动人假设认为管 理者应把管理的重点从重视人的因素,转移至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使得员工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发挥。1.4复杂人假设复杂人(CompleRman )假设是 1960 年代至 1970 年代由组织心理学家埃德加 沙因 (E.H.Schein) 等经过长期研究提出来的,他们认为经济人、社会人、自动人假设各自反映出当时时代的背景,适用于特 定的环境,而人是很复杂的,不能把人归为一类。几乎同一时期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约翰.摩尔斯( J.
7、Malse )和杰伊.洛希( J.W.Lsch )于 1970 年提出了 “超R理论”,其观点与复杂人假设基本一致。复杂人假设的 基本观点是:人的需要是多样的,随着发展条件而变化,因人而异,因事而差;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 要和动机,会发生相互作用;人在组织中可能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一个人在不同单位工作或同一单位的 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由于人的不同,同一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所以没有特定的管理方 式对任何组织都适用。复杂人假设认为,管理方法和技巧必须随时、随地、随人、随境不断变化,强调管 理者必备的最重要的能力体现在鉴别情景、分析差异、诊断问题的洞察力上。1.5其他人性研究在两千多
8、年前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 “人是政治的动物 ”,后人将之总结为 “政治人 ”及相应的政治 管理(黎红雷, 20RR )。西方管理学家们对人性的研究观点还有很多种如“文化人 ”、“生态人 ”、“效用人 ”等,对人的需要研究也存在不少有益的观点 ,如奥德费 (Alderfer) 提出人的需要可分为 : 存在、关系、成长的 需要,麦克莱兰( D.Meclelland )认为人的需要分为权力、归属和成就需要。2中国人对人性的研究2.1中国古代对人性的研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 “人性 ”问题,他在论语 .阳货提到 “性相近,习相远也 ”。最 早提出人性恶是中国法家早期思想家荀子,他认为
9、: “今之人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 惰性也。 ”(荀子 . 性恶)后其弟子韩非及李斯等将其思想推向“人性恶 ”观点(见韩非子等)。道家老子也认为: “五色令人目盲, 五音令人耳聋, 五味令人口爽, 驰骋畋猎令人心狂。 ”(老子十二章) 。 法家人性论与经济人假设类似。儒家亚圣孟子认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 ”(见孟子 . 公孙丑上) , 与社会人假设类似。春秋战国时期有一位思想家告不害提出 “性无善恶论 ”,类似复杂人假设。2.2中国近代对人性的研究近代中国不少思想家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向西方学习科学,将中国的传统人性思想与西方的人性理论 相结合,严复提出基于进化论的 “性无
10、善恶论 ”,梁启超的 “人性中心论 ”,章太炎的 “善恶同时进化论 ”,李 宗吾基于中西科学的 “性恶论 ”。但都没有形成系统中国现代人性理论。2.3这几年对企业人性的研究Important & Selected DocumentsImportant & Selected Documents 近些年来,我国国内的学者在积极介绍西方企业管理的 “人性假设 ”思想,也提出了不少新的关于人性 的假设,如 “创新人 ”假设(王德宾, 20RR) 突出了人在新经济时期创新性, “虚拟人 ”假设及其管理哲学 (胡 蓉,王凤海, 20RR) 突出人类符号化的想象力和智慧,智慧人假设( 张华强, 20RR)
11、突出了人的能动性,智能人假设 ( 郭士伊, 20RR) 等等。3不同人性假设的特点人性假设理论反映了管理学家对人的不同认识,与所处环境及时代的有关,这些人性假设都有自己的 道理,强调人性的某些方面特征,但这几种 “人性假设 ”在提出管理措施偏重于从管理者出发,致使人性假 设理论即使是 “现实人假设 ”( RealMan )几乎将所有人的可能特征全部描述出来,提出的对策仍无法真正 实现和谐管理,况且管理上不可能研究人性的全部特征,现实管理只能注重人性中影响管理最重要的某些 方面,使得管理能在最少的投入中获取最大的效益。所以,我们试图在前人的基础之上,通过寻找影响人 行为结果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
12、管理措施,最终实现和谐管理。二人性假设 -H 人假设1H 人假设H 人假设认为:首先,人性是善与恶的综合体,善与恶包括动机、过程和结果。其次,人性善与恶之间可 以发生转化, 转化有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却可能发生在顷刻之间,管理上除了注意人性的本质内容, 也须关注人性转化。第三,人具备区别于动物的特性,如创新性、能动性、社会性等。一个人一个行为生 发,必然有原因与结果,即使有时是无意识的行为,也是在人的潜意识作用下的结果,为了研究及实践的 方便,把人的行为简单分为四种情况: (善因,恶果 ) ,(恶因,善果 ) ,(善因,善果) ,(恶因,恶果 )。这就 是 H 人假设理论( Humanit
13、R HRpothesisTheorR )。 ( 张向前, 20RR)2 影响 H 理论人性的主要因素有:2.1 欲望人都有自己的意愿和能力的前提下,拥有对自己有利的东西,从贬义上言,欲望也可称之为贪婪。爱 财曰贪,爱食曰婪,贪婪是对某种事物的欲望老不满足,贪得无厌,是人类贪占本性的极端体现。左传 . 昭公二十八年有 “贪婪无厌 ”之说;屈原离骚中叹曰 “众皆竟进以贪婪兮,冯不厌乎求索。 ”戴尔 .卡耐 基指出: “贪婪,野心,嫉妒,暴怒,骄傲,这五种情绪是寂静的大敌。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第一层次需 要生理需要 ( 衣食住行需要 ),国外还有不少学者也将贪婪作为人的本性之一。人类的欲望可分为三
14、类( 见图2) ,欲望一,对相对东西需求,对物的欲望,即人对不能共享东西占有欲望,如对财物。欲望二,如知识 与健康的欲望,知识与健康对人而言是绝对东西,一旦拥有一般情况下无法被剥夺,其中拥有者不会因为 知识与人共享,而丧失了对知识的拥有。欲望三,即大公无私,所谓大公无私,即以“天下 ”“企业 ”为公,也就是以 “天下 ”企“业 ”为私,是欲望最高境界。欲望本身并不能说明绝对善或恶,因为欲望是促进人类勤 奋劳作的条件之一。影响欲望因素主要有主客观原因,随着主客观环境的变化人类对欲望的本性在不同层 次间发生变化,在同一层次之间程度也将发生变化。Important & Selected Docume
15、ntsImportant & Selected Documents2.2 虚荣影响人性的第二个主要因素是虚荣,虚荣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个性特征,现代汉语词典定义:表面 上的光彩。俗话说的爱面子,爱名誉。虚荣更多表现为炫耀自己,从而感到快乐!人产生虚荣的原因主要 来自家庭和社会,一个人的成长过程或多或少受到家庭与社会灌输了 “给他人好印象、保持尊严等 ”精神上 的东西。虚荣是人性中的精神需要,这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及麦克莱兰需要理论中均有提及,虚荣对人 性影响的结果主要有三类 (见图 3) ,一是恶性结果,如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如不能容许别人在工作或其他 方面超过自己;不正当攀比,导致工作中弄虚作假等
16、;使人缺乏独立意识,容易因别人不同的评价而影响 自己的情绪。二是良性结果,由于正常虚荣心使人追求上进,从而赢得别人尊重和好评;三是超脱结果, 这种人已经摆脱了虚荣心理,把工作、学习当成生活的第一需要。2.3比较人都有一种比较的心理(比较心里如图 4 ),嫉妒源于比较,康德认为嫉妒是忍着痛苦去看别人幸福 的一种倾向,是一种间接的、怀有恶意的想法,是一种不满(康德, 1957) 。中国宋朝名相王安石认为:嫉生于不胜。辞典里嫉的意思是憎恨比自己好的人,妒则是埋没贤良的人。在圣经中嫉妒被称为 “凶眼 ”,在 占星术中则称之为 “灾星 ”。嫉妒具有对象指向性,即指向特定对象;临近性,即比较对象的年龄、文
17、化、 地位、空间距离等临近,一个人可能容忍一位陌生人发迹,却不能容忍身边人有所作为,甚至是好朋友, 乞丐一般不会嫉妒皇帝;隐蔽性,一般不会太直接表现;危害性( 见图 5) ,处理不好会对自己、指向对象及社会产生危害。当然嫉妒也有其正面作用,他可以对个体求胜心理的激发,从而促进个体不断进步。也 有利于监视团体公正性,嫉妒可防止领导者过分偏袒某些人。2.4情感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第三层人有社会、爱情等情谊的需要。麦克莱兰激励需要理论认为人有归属的需 要,即人从友爱中获得快乐,并总是设法避免因被某个团体拒之门外的痛苦,人渴望他人的喜爱和接纳。 中国人讲究情面也有似于此,并愿意为之作出某些行为,所谓情面
18、,即认识时间长了,深了,就有了情面, 使得在各种正式组织之间都存在非正式组织,管理不仅仅考虑正式组织的作用,也需要考虑非正式组织所 产生的情感的需要。 个体在作出决定时很多时候考虑情感问题, 或者说受情感左右, 有时作出正确的决定, 但有时却做出的错误的决定。影响人的情感因素,由近及远通常如下图 6 。2.5其他因素影响人性善恶的原因还有很多, 如权力, 权力的来源不一样, 权力在不同人的手中产生的作用不一样, 在同样人的手中权力的大小产生的作用也不同。同时人的性格、气质影响管理,本来人的性格与气质是中 性的,但管理中由于搭配的不当,或用人时忽视了这些因素会使得不一样的管理结果产生。管理归根结
19、底 是对人的管理,对人的管理关键是抓住影响人性的最重要因素,这样对组织或管理者而言就可能以最小投 入获得最大的收益。三人性管理的目标Important & Selected DocumentsImportant & Selected Documents和谐是所有生命的基础,无论是有机体的生命还是组织的生命,和谐都会产生一种令人吃惊的力量。 它不仅可以保证系统组织最优 ,而且可以降低摩擦,避免冲突,激发热情,使人精神愉快。更重要的是 能使系统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保证系统动态和谐发展(席酉民,尚玉钒, 20RR )。从 H 人假设理论可 以看出,人性是善恶的综合体,而且人性受内外环境变化的影响,如
20、技术的发展引发的社会变革,社会变 革会对人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相应对管理也产生深远影响,无论是 TQM (全面质量管理)、 BPR(企业 流程再造)或是现在流行供应链管理等,这些管理理论提出都企图实现企业管理的更优,实践证明这些管 理方式的提出都只能部分或有条件解决企业的一些问题,而且受企业发展的限制,于是和谐管理的提出, 无疑是一个重要福音,和谐管理相对于其他管理方式将使组织产生更好的结果。实施和谐管理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优化:优化可分为:过程优化,可以借鉴现代管理原理及其他相关科 学理论。实现管理过程优化,必须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部分,使员工根据需 要对企业的整个管
21、理过程有一定的了解,有利于提高员工的主人翁精神;目标优化,即企业针对 H 人假设 理论管理目标必须是善,过程中可能有不良的动机甚至行为,但是最终实现的结果应当有利于企业、员工 及其他相关利益群体,最终实现整个社会效益最大化;认识优化,根据内外环境变化不断提高员工的认识 水平,最终有利于实现员工对企业、对管理者、对自身认识优化,甚至为企业的不断发展献计献策;其他 优化,如管理工具优化,如测谎仪等现代化工具在管理上的应用。二是削减不确定性:随着主体对自身和 环境认识不断深化,原来对于管理而言可能是不确定性的事项,逐渐可以常规化,即将部分不确定性通过 认识转变为确定性,就可以实现优化管理。同时主体通
22、过不断应对不确定性,提高了对不确定性的认识, 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会不断进步,对于现实条件下无法变确定性的问题,主体直接处理,争取善的结果, 减少或避免恶的结果的发生及发生程度。当然实施和谐管理对于不确定性的判断和优化工具库的应用,首 先必须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即虽然通过现代的优化工具可以实施优化管理,但成本投入非常大,这时可直 接让主体根据自身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进行直接处理,以确保组织的最佳效益。人性和谐管理的目标图 如下:根据 H 人假设,影响人性因素是主要有欲望、虚荣、嫉妒、情感、权力等。在管理过程中最终追求的目标 是善的结果,即使从个体本性而言,原来的出发点可能是恶的动机,但只要结果是善
23、,都属于组织接受的 范畴,当然最好是:个体、群体的动机与结果都是善的。为此,在考虑影响人性的因素后,管理基本思路 如下:1 双向认识管理传统人性假设管理理论偏重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认识,这就会造成要求各级管理者都要非常高的认识下属 的能力,虽然同样下属相似性很多,但差异性不少,特别由于个体所接受的文化教育、生活习惯、性格气 质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即使是再高水平的管理者将有可能没办法客观评价下属。所以我们提出基于 H 理论 的更好管理方式,首先强调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相互认识,管理者可将自己的管理习惯、知识、能力、 经验、经历、性格等可能告知内容告知被管理者,被管理者也可将与工作可能相关的内容告知
24、管理者,以 此增强彼此双方的了解,达到管理上的 “知彼知已,百战不贻 ”的第一步。2 自助激励管理Important & Selected DocumentsImportant & Selected Documents企业在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必须考虑员工利益的最大化,由于影响个体工作动机不一样,个体可能倾 向于对名誉的需要、 职位的需要、 权力的需要 ( 有些个体实际上对职位的需要只是职位所以来的荣誉而非职 位所带来的权力 ) 、经济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培训的需要、休闲的需要等等,企业在选择激励方式不可以 制定一种激励方式,从 “效用人 ”理论也难使得个体的效用达到最大化,为了使个体效用达
25、到最大化,可以 采取自助式的激励方式,即根据个体贡献的大小,且的激励方式共可达到 N 种,这种个体可根据企业事先 制订好贡献标准度自由选择激励方式,如种,甚至可以自己设计激励,以使得个体效用达到最大化,从而 最大限度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最终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3 最有效惩罚原理相对于激励, 惩罚用于对员工过错行为的惩戒, 最终目标是导恶为善。 组织在实施惩罚过程不能 “一视同仁 ”, 如对员工挂牌上岗的惩罚, 不少组织对不遵守挂牌制度的员工处以相同罚款,这显然是不对的, 也不公平, 因为高层员工薪金比低层员工的薪金高得多,同样的惩罚对高层员工负强化作用小得多,所以可以按薪金
26、 比例实施惩罚,即使这样效果也未必明显,由于金钱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相互作用,使得用金钱惩罚负效 用不一样。从 H 理论可能看出员工本性对名、利、权偏好可能不一样,组织必须寻找有效的惩罚措施,与 自助激励刚好相反,组织对于同一过错行为,制订多种惩罚措施,管理者可能选择对员工最有效惩罚措施 来惩罚员工,这样使得员工不再犯同样错误。4方法发展管理企业应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这也进一步说明了所谓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 自动人等人性假设理论并非错误,而是其适用的条件不断发生变化。为此不同管理方法的运用可按以下内 容实行:一是对企业内部不同的工作类型的员工实施不同的管理方法,如对于车间一线生产员工、技术开 发人员、业务营销人员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对于一线生产员工可采用偏重于经济人假设管理方法,从 H 理论来看,这类员工对于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冷库拆装协议合同
- 施工合同续签协议
- 合同协议平台
- 门窗转包合同协议书
- 托育园劳动合同协议
- 工厂运输协议合同
- 口头合同协议
- 企业间借款合同展期协议
- 集体合作社协议合同范本
- 医院康复科承包协议合同
- 2021江苏省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有答案)
- 1流域及流域水循环过程
- 2023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重点知识点归纳总结(复习必背)
- GCMS-谱图解析基础
- 2022年江苏安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不锈钢304焊接工艺评定报告PQR(全氩弧)
- 《专利法》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一等奖)
- 安全事故案例图片合集事故警示
- 工程建筑给排水外文文献翻译1
- 200句话搞定上海中考单词(精华版)
- 船舶辅锅炉的自动控制系统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