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_第1页
第一讲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_第2页
第一讲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_第3页
第一讲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_第4页
第一讲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第一讲第一讲 一、原古时期的传播活动 (一)人类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起源? 群居说?好奇说? 求生存、图发展 一、原古时期的传播活动 (二)原古时期的传播手段? 口语传播 文字传播 符号传播 口语传播谚语 eg:清明前后种瓜点豆。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天必有大雨到。 优点优点:大多顺口、押韵,方便口耳相传 局限:局限:受交通条件限制,难以做到无远弗届; 由于传播距离及人们记忆上的失误,经常出现传播误差。 符号传播结绳记事、实物表意、图画传声等 eg: 古人结绳记事 远古时期河边岩石上的鱼画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符号传播结绳记事、实物表意、图画传声等

2、澳吉布瓦女子画在赤杨树皮上的给情人的信 图画传声 符号传播结绳记事、实物表意、图画传声、烽火 报警等 图画传声 文字传播 eg: 甲骨文、金文、岩刻 优点优点:1)突破时空的限制 2)可以永久的保存 3)公开性和普遍性 局限:局限:1)“书面语言”造成理解障碍 2)汉字结构复杂、笔画繁多难以掌握 3)传播参与者有限,功效有限 4)反馈不及时 一、原古时期的传播活动 (三)原古时期的传播活动? 春秋战国(政令、军情、游说、讲学等) 秦(修筑驰道、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两汉(“约法三章”) 三国魏晋(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事变动) 二、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中国的报纸开始出现于唐代。最早的报

3、纸是封 建官僚机构内部发行的政府官报。 随着藩镇势力的日益发展,各节度使纷纷在首 都长安设立办事机构,称“邸”,也称“进奏 院”。 经由进奏官传发给各藩镇,用来介绍朝廷政事 动态和各项消息及书面报告,就是最早官报的雏 形。 二、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报”与“状” 这种雏形状态的官报,当时并没有固定名称。有称 “报”、“状”、“报状”、“状报”、“进奏院状” 等。 内容:内容:1)皇帝的起居活动 2)皇帝的诏旨 3)官吏的任免 4)臣僚的奏章和其他军事政治方面的重要信息 二、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报”与“状” 特点:特点:1)不定期发行,读者是地方的长官 2)保留着官方文书的痕迹 3

4、)所提供信息大多是朝廷中政治消息 4)给不同的地区内容是完全不同的 二、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开元杂报” 最迟不晚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14) 最早对这种报纸的记载是孙樵(字可之)的 孙可之文集(又名经纬集)中的读 开元杂报一文。 二、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读开元杂报 樵曩于襄汉间,得数十幅书,系日条事,不立首末。其略曰:某日皇帝亲耕籍 田,行九推礼。某日百僚行大射礼于安褔楼南。某日安北奏诸蕃君长请扈从封 禅。某日宣政门宰相与百僚廷争一刻罢。如此,凡数十百条。樵当时未知何等 书,徒以为朝廷近所行事。有自长安来者,出其书示之,则曰:“吾居长安中, 新天子嗣国及穷虏自溃,则见行南郊礼,安有

5、籍田事乎?况九推非天子礼耶? 又尝入太子,见丛甓负土而起若堂皇者,就视得石刻,乃射堂旧址,则射礼废 已久矣,国家安能行大射礼耶?自关以东,水不败田,则旱几苗,百姓入常赋 不足,至有卖子为豪家役者。吾尝背华走洛,遇西戌还兵千人,县给一食,力 屈不支。国家安能东封?从官禁兵安能仰给耶?”语未及终,有知书 者自外来,曰:“此皆开元政事,盖当时条布外者。”樵后得开元录验之, 条条可复云。然尚以为前朝所行不当尽为坠典。及来长安,日见条报朝廷事者, 徒曰今日除某官,明日授某官,今日幸于某,明日畋于某,诚不类数十幅 书。 二、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开元杂报 专家据史料仿制的开元杂报 二、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

6、三)“敦煌进奏院状” 现在还被保留下来的仅存的两份唐代的官报,是 1900年在敦煌莫高窟出土的两张“进奏院状”的残 页。 这两份“进奏院状”,1907年前后先后被英籍匈牙 利考古学家斯坦因和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从敦煌取走, 分别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图书馆和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二、唐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三)“敦煌进奏院状” 右图为藏于英国伦敦大英图书 馆唐光启三年(887年)的敦 煌唐归义军进奏院状。 由于开元杂报已经无存,这两 份“敦煌进奏院状”已成为现现 存存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最早的 邸报。 三、宋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官方:“邸报” 背景:兵、民、财三权收归中央。公元981年宋太宗全面整 顿,

7、设“都进奏院”。直属朝廷,隶属门下省。 出现了由政府中枢部门统一管理、统一发布的正式官报 “邸报”。 进奏官:发报 中枢部门:稿件的采集、编辑、整理、审定等 三、宋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官方:“邸报” “定本” 指根据进奏官采集来的各种发报材料,经本 院监官编好,送请枢密院或当权的宰相们审查通 过后产生的“邸报”样本。进奏官们必须根据这 一样本进行发报。 三、宋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官方:“邸报” 宋代“邸报”仍然没有固定名称。有称“邸报”、“邸 状”、“进奏报”、 “进奏院报状”、“进奏院状报”等。 内容:1)皇帝的诏旨 2)皇帝的起居 3)官吏的任免 4)臣僚的章奏 5)军事情报 6)

8、刑罚 三、宋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官方:“邸报” 时效性:较差。(常程邮件,步马水运) 读者:主要是政府官员、一般士大夫知识分子。 (可公开发售,民间已可买到邸报) 三、宋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官方:“邸报” 宋“邸报”与唐“进奏院状”的区别: (1)中央一级官报(内容一样,统一发行) (2)基本脱离了官文书,成为一种官方的新闻传播工具 (3)读者扩大到京官、地方官、普通知识分子 (4)定期连续发行 三、宋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民间:“小报” 宋代“小报”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非官方报纸 特点:特点: 1)不定期的非官方的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 2)逐渐成为一种职业 3)发行人:行政人员、“书

9、肆之家”、内探、省探、衙探 4)内容上:消息灵通,时效性强;泄密“以无为有,以虚为 实” 5)形式:有手写,有印刷 6)读者:普遍 三、宋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民间:“小报” “小报”的出版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议论朝政和新闻泄露之禁 统治者颁发了诸多法令查禁民间“小报”,但是“小报”却屡 禁不止。 小报受欢迎及屡禁不止的原因: 突破了官方对信息的垄断和封锁。 四、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官方:无官报 原因:元朝立国时间不长、政府 机构动作体制不完备,还有语言文 字方面的困难。这些情况使得信息 传播和材料流传困难重重。 四、元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民间:“小本” “小本”是元代民间的一种新闻

10、传播形式。从内容、 形式和发行方式看,“小本”很可能就是宋代“小报 ”的延续。 虽然元代的言禁更严厉,但在官方新闻传播渠道受阻 的情况下,小报却不胫而走,官员要看,民间人士也 要看。 五、明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官方:“邸报” (1)明代“邸报”抄传活动过程: 通政司:通政司:汇集各类章奏和地方上报的消息(信息总汇) 六科:六科:收集和发布有关的诏旨和章奏(发抄、记录信息) 提塘:提塘:将诏旨和章奏从六科抄出,经过筛选和复制,传发 到省,再传到府县,通过辗转抄录,在官绅中传阅。(摘 抄传“邸报”) 五、明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官方:“邸报” (2)明代“邸报” 的内容内容: 皇帝的谕旨、起

11、居言行和有关皇室的各类消息 官吏的章奏、任免和觐见 军事信息 社会新闻 “鼎甲单”及时报道有关科举方面的最新信息 五、明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官方:“邸报” (3)明代“邸报” 的发行版式发行版式: 发行:基本上每日发行 版式:书册状,每期一册,页数、字数不定,手抄印刷并存 (4)明代“邸报”的读者读者: 主要是政府官员和士大夫知识分子 五、明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现存明代邸报的原件多已无存,被保存下来的只有零 星残页,如“天启邸报”的残页和急选报。 保存下来的抄本和抄件主要有万历邸钞、天变 邸钞。 五、明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天变邸钞天变邸钞 天启丙寅五月初六日巳时,天色皎洁,忽有声如吼,从 东北

12、方渐至京城西南角,灰气涌 起,屋室动荡,须臾大震一 声,天崩地塌,昏黑如夜,万室平沉。东至顺城门大街,北 至刑 部街,长三四里,周围十三里尽为齑粉,屋以数万计, 人以万计。王恭厂一带,糜烂尤甚, 僵尸层叠,秽气熏天, 瓦砾盈空,而下无从辨别街道门户。伤心惨目,笔所难述。 引自金 日升: 颂天胪笔卷八 五、明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民间:报房、抄报行 明代中叶以后,民间新闻传播活动日趋活跃,开始出 现了民间的报房和从事抄报工作的专门行业。 民办报房民办报房:早期是从官方的提塘报房分离出来的,因 此两类报房所抄发的官方消息内容大致相同。 抄报行抄报行:民报房发行的“邸报”最初都是手抄的,有 了专门

13、以抄报为生的抄报人。 民代民间新闻事业的发展和萌芽状态的明代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联系。 五、明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三)明代对“邸报”抄传活动的限禁 明代的言论出版之禁历来很严。 没有“定本”制度,但严格控制抄传。 结果:导致信息闭塞,既封锁了敌人,也封 锁了自己。 六、清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清代“邸报”抄传活动过程: 通政司通政司(收受奏章) 六科六科(发抄谕旨和奏章) 提塘提塘(抄传) (一)正式官报:邸报、邸抄 六、清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一)正式官报:邸报、邸抄 内容:宫门钞、上谕、臣僚奏章(由皇帝决定是否 发抄) 形式:有手抄,有印刷。印刷的比重逐渐加大。( 每日) 读者:主要是

14、各级政府官员,一般百姓则与官报无 缘。 六、清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非正式官报:提塘小报(小报、小钞) 清代提塘的分类 京塘京塘:各省设在北京的提塘 任务:收受和转呈地方公文; 收受和下达中央公文; 发行邸报。 省塘省塘:驻在各省省会的提塘 任务:负责京省之间官文书和官报的传递工作 六、清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非正式官报:提塘小报(小报、小钞) 刊载的主要是提塘官们和提塘报房的工作 人员自行采录的消息,目的在为有关省份的 官员们提供更多的朝廷信息。 清初小报是公开存在的,并未被当局视为 非法。 六、清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提塘小报(小报、小钞) 后来受到当局限制的原因: 1、先于部文到达

15、地方,泄露了司法机密,影 响了对获罪官员的惩处 2、刊发了严重不实的消息 3、刊发了未经六科发抄的章奏 经过康雍乾三朝的严查,提塘小报的活动基本 禁绝了。 六、清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二)提塘小报(小报、小钞) 辕门抄 一种以报道地方官场消息为主的非官方的报纸。 出版于各省省会和一些重要的府城,由熟悉当 地官场情况的抄报人和报房采写编印发行。 六、清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三)民间:京报 京报:北京民间报房所出的报纸,通称为 京报。 六、清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三)民间:京报 (1)样式: 早期:一般没报头,没封面,每 日一期,每期一册 同治以后:普遍加了封面,大 部分使用黄色连史纸;普遍有了 报头,通常为“京报”两字 六、清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三)民间:京报 (2)内容: 宫门钞、皇帝谕旨、臣僚章奏 文选单、武选单、鼎甲单、朝审犯人勾到单 六、清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三)民间:京报 (3)稿件来源: 全部来自于内阁和科抄, 没有报房自己采写的新闻, 也没有任何评论。只进行大 体分类,无标点,无标题。 六、清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三)民间:京报 (4)形式: 大多为印刷 (5)目的: 营利 (6)读者: 绝大部分是朝野的官绅和士大夫知识分子 市井小民中订阅京报的只是少数 六、清代的新闻传播活动 (三)民间:京报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