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书艺书道原来各有一套_第1页
书法书艺书道原来各有一套_第2页
书法书艺书道原来各有一套_第3页
书法书艺书道原来各有一套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书法书艺书道原来各有一套我们常说书法、书道、书艺,这之间是否有一种可以体 察入微的区别呢? “书法”是指书法历史演进之中形成的, 内在规定性所制约和导引的书写基本形态。 “书道”是指更 为自由的、籍借这种形式,只有系个人胸怀的生命姿态。“书 艺”则更侧重指书写形式、所表达的摄人眼目、动人心魄的 艺术创作行为,今天它泛指所有与书法相关的书写或类书写 的形态。【一】在漫长的历史中,作为汉字书写艺术的“书法”这个名称伴随着书写 技术与书法理论的不断进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初级到高 级,从具体到抽象的不断发展过程。无论是将字刻画在原始 的陶器上,或是契刻在殷商的甲骨上,或是烧铸在商周的钟 鼎彝器上,或

2、是刻写在周秦以来的竹简木片上,或是刻勒在 秦汉碑碣上但正式的“书法”名称尚未产生。春秋战国 以后,由于笔、墨等书写工具的不断完备,才产生了相当于“书写”的“书”。作为书写的“书”起源很早,如墨子尚 贤云:“书之竹帛。”作为文字、字体,如易系辞下 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书法”一词在汉末叫“书”,意思是书写的动作或书写的作品,如东 汉蔡邕的笔论中说:“书者,散也。”九势中说:“夫 书,肇乎自然。”这里的“书”就是后世“书法”的最早叫 法。东汉后期,因分书的产生,点、横、竖、撇等不同笔画 的形成,书法艺术逐步走向成熟, 随之产生了 “书艺”一词 全后汉文卷二十五载班固与弟超书

3、云: “得伯章书, 稿势殊工, 知识读之, 莫不叹息。 实亦艺由人立, 名自人成。 从此,“书”字的后边便加了一个“艺”字,称为“书艺” 。 魏晋南北朝时,书法艺术进一步发展,有关书法的学术研究 之风盛行,卫恒、成公绥、王羲之、羊欣、王僧虔、庾肩吾 等著名书法家纷纷著书立说,书学研究成果累累,加之当时 盛行老庄学说,谈玄论道之风炽盛,书学研究也蒙上了一层 道家阴影,因此, “书道”一名产生。 “书”之称为“书法” 最早见于 南齐书 ?周颙传:“少从外氏车骑将军臧质家得卫 恒散隶书法,学之甚工。 ”到了唐朝,书艺发展全面成熟, 楷书与今草争奇斗艳,点画形式与结构方法日益丰富而复 杂,很重视书法教

4、学,认为此前所说“书艺” 、“书道”太过 抽象模糊,难于把握,应该从书学的技法上作具体深入的探 讨,因此,“书法”一词又浮出水面。据载,唐太宗贞观元 年,诏令京官不论文武,凡例五品以上,喜学书法,且笔法 较好,具有发展潜能的,俱可去弘文馆听取书法讲授,由大 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主讲。宋代更重视技法,因此书法一 名更加普及。 但宋代理学盛行, 认为书法只不过是雕虫小技, 他们讲的才赴“大道” ,于是“书道”一名便被废弃。元明 以后“书道”彻底为“书法”所代替,此风一直延续到现在。但“书道”一词,一直在日本流传至今。总之, “书法”一 词,经历了“书” 、“书艺”、“书道”直至“书法”的漫长历 程

5、。这也反映了我国“书法”艺术从初期到全面成熟的全部 过程。 【二】中国书法是 特别的传统艺术,一根毛笔,一方墨,就可以创造出姿态万 千的意境,既有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实用价值,也具有其欣赏 性的艺术价值。即使是同一个字,也可以随著书者的手法创 意而用不同的线条,表现出变化多端的气韵之美,具有抒发 美感、传递讯息的功能,是世界现行文字中独一无二的。随 著科技日益发达、资讯业蓬勃成长,人们对电脑的依赖也越 来越深,书法似乎已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了。当现在的 生活中充满太多速食文化和声光诱惑时,赖校长并没有放弃 传统艺术的传承。 因为他了解书法教育不是以培养 书法家 为目标,而是透过教学让孩子修身养性,拥

6、有更优秀的审美 眼光和更高尚的人品,从书写内容包含的诗、词、经典对句 就可知其潜移默化之功能。学习书法者必先博览群书,才能 静悟诗句之意境,养其气而正其心;解析文字骨干架构,才 能书其线条之美,书者端正其心,岂能不展现其优雅气质? 赖校长从 1971 年开始研究书法之美并从事书法推展工作, 至今已经有 40 年,学生桃李满天下,如今他的很多学生已 经都成了老师,将中国书法的魅力一代代延续下去。赖校长 书法作品曾获全国美展、公教美展多次奖项,并获国外邀请展及联展也数十次之多,亦担任省县书法评审委员、书法讲 师数十次。现任中华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学会顾问、新竹县书 画艺术学会荣誉理事长、新竹县聘任督学

7、等。赖校长 40 年 的书法浸淫,初期从基本笔法、结构、章法、分间佈白的 技,进而对字型字势行气章法墨色枯润轻重快慢的节奏而入 艺 ,接而神韵气势风格的塑造法度意象的融合而近 道 。这次赖校长为了推广书法艺术活动,也为了书法界的好友切 磋书写及观摩机会,受国立新竹生活美学馆之邀,展出赖校 长精选之作品,内容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行草各体,以陶刻、竹雕、书刻等不同面貌呈现,形式丰富 令人讚叹,作品精选各种色宣配合各种字体,产出多变与创 新的作品。书法平面作品 45 件;陶刻、竹雕作品逾 10 件; 另有创新的书刻作品,共 60 件;此次展出的作品不乏中堂 大作,皆为赖校长最新之创

8、作,期使社会同好雅俗共赏。藉 此机会抛砖引玉把艺术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中、美化生活、丰 富生命。【三】 不工到工,此阶段为“书法” ,不懂规矩学规矩,主要学习正书:篆、 隶、楷。一般来说,经过练习,人人都可以学会正书。教法 好,学得快些。教法差,学得慢些。祝嘉老先生说,现在有 许多书法家只会写行书。他们的问题就是没“学规矩” 。实 际上,这类书法家只是用毛笔写钢笔字。好玩的是,里面有 的人居然成了名家。长袖善舞。此“名家”非“明家” 。工 到不工,此阶段为“书艺” ,主要练习行书,草书。懂了规 矩丢规矩,进入艺术之境。学习行、草,也要临帖,但更要 天赋才情,心气秉性,不是谁都可以学的。正书是儒家,立 身中正,人人可学,应学,作为精神调节,灵魂体操,终生 躬行, 受益无穷。 行草是佛道, 学得不好, 极易入怪力乱神。 正心,诚意,修身,天赋,读书,阅历,毅力,灵性,明师, 环境,学友水陆法会、满汉全席。在在有用、不可或缺。 有草圣之说,无篆、隶、楷圣,极言之难也。现在反而满街 行草,更有前卫书法,漫天涂鸦,名家,大名家,国际名 家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