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30张PPT)81293_第1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30张PPT)81293_第2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30张PPT)81293_第3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30张PPT)81293_第4页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共30张PPT)8129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3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物质循环的概念:一物质循环的概念: 组成生物体的组成生物体的等基本元等基本元素,在素,在 和和 之间往返循环利之间往返循环利用的过程。用的过程。P101P101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无机环境C、H、O、N、P、S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范围):(范围): 物质:物质: 循环过程:循环过程:特点:特点:生物圈生物圈,又叫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地球化学循环C、H、O、N、P、S无机环境无机环境 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循环流动,反复利用,全球性循环流动,反复利用,全球性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中,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

2、是(错误的是( ) A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 C、H H、O O、N N、P P、S S等化学元素等化学元素B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C C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减少的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减少的D D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利用间反复出现、循环利用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什么?2、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3、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什么?4.4.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5、

3、能量流动的特点?、能量流动的特点? 问问题题探探讨讨空气中的氧空气中的氧气为什么不气为什么不会被耗尽呢会被耗尽呢?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能量是不能循环利用的,物质可以循环利用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一、碳循环一、碳循环 建立一个碳循环的简图:建立一个碳循环的简图:请用箭头和简请用箭头和简短的文字表明碳元素在下述各成分之间的联短的文字表明碳元素在下述各成分之间的联系。系。生产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大气中大气中CO2第第2节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一)碳循环碳循环1、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 )和()和( )形式存在。)形式存在。2、碳通过(、碳通过( )

4、和()和( )两种代谢)两种代谢反应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反应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3、碳在生物体内以(、碳在生物体内以( )形式存在。)形式存在。CO2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含碳有机物含碳有机物碳酸盐碳酸盐(一一)碳循环碳循环4、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主要以( )形式传递,通过)形式传递,通过( )和()和( )渠道传递。)渠道传递。5、碳通过(、碳通过( )、)、( )和)和( )返回到无机环境。返回到无机环境。有机物有机物食物链食物链食物网食物网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的燃烧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生产者、消费者的呼

5、吸作用 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一一)碳循环碳循环6、碳以(、碳以( )形式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形式从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7、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 )形式进)形式进行循环。行循环。CO2CO21、图中、图中A、B、C、D各各指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指生态系统的什么成分?2、 图中图中又分别又分别指什么生理作用指什么生理作用?C 左图为碳循环的示左图为碳循环的示意图,请分别回答如下意图,请分别回答如下问题:问题: DAB生产者生产者大气中大气中CO2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3、与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与碳循环关系最为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_

6、.4、生物的下列过程中,与碳循环无直接关系的是、生物的下列过程中,与碳循环无直接关系的是 A、光合作用、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蒸腾作用 D、微生物分解作用、微生物分解作用线粒体、叶绿体线粒体、叶绿体C练习巩固练习巩固温室效应的控制不只是某一个国家的事情,温室效应的控制不只是某一个国家的事情,为此为此1997年年12月月11日联合国在日本东京有日联合国在日本东京有关温室气体的排放签署了关温室气体的排放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这基于碳循环具有这基于碳循环具有_的特点。的特点。1989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宣传画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宣传画全球性全球性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大

7、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年 份1860196019世纪末浓度(ppm)283320375-400温室效应温室效应1、原因、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主要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主要原因)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森林、草原等植被的破坏2、危害、危害3.缓解措施缓解措施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开发新能源保护植被,增大绿化面积保护植被,增大绿化面积极地和高山冰川加速融化极地和高山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 气温升高气温升高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二、物质循环的概念 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在生态系统中,组成生物体的C C、H H、O O、

8、N N、P P、S S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等化学元素,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回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1、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什么呢?、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什么呢?指组成生物体的指组成生物体的C C、H H、O O、N N、P P、S S等等化学元素化学元素2、循环过程发生在什么之间呢?、循环过程发生在什么之间呢?3、生态系统指的是什么呢?、生态系统指的是什么呢?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生物圈 无机环境无机环境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化学元素生物群落生物群落4、物质循环的特点是什么?、物质循环

9、的特点是什么?全球性、全球性、循环利用、循环利用、反复利用反复利用 想一想: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什么?想一想: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什么?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在农田中大量使用在农田中大量使用DDTDDT杀虫剂为什杀虫剂为什么会殃及南极的企鹅么会殃及南极的企鹅? ?全球性全球性及时反馈: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 C、H H、O O、N N、P P、S S等等化学元素化学元素B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生物圈C C物质在循环过程中

10、不断减少的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减少的D D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利用现、循环利用c项目项目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特点特点渠道渠道联系联系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画出能量流动的图解 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产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太阳能太阳能大气中大气中CO2CO2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 画出碳循环的图解生产者生产者生生产产者者初初级级消消费费者者次次级级消消费费者者三三 物物质质循循环环与与能能量量流流动动的的关关系系项目项目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特点特点渠道渠道联系联系三、能

11、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1 1以下有关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叙述错误的是以下有关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叙述错误的是( )A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本功能B B、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但又具有不、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同时进行的,但又具有不同的特点同的特点C C、在物质循环中,无机环境的物质可被生物群落循、在物质循环中,无机环境的物质可被生物群落循环利用环利用D D、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伴随物质的循环而循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伴随物质的循环而循环D巩固练习巩固练习四、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实验背景土壤中生活着肉眼看不见的细菌、

12、丝状真土壤中生活着肉眼看不见的细菌、丝状真菌菌和呈放射状的和呈放射状的放线菌,数量是极其繁多的放线菌,数量是极其繁多的,这些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可以将其他生物这些微生物属于分解者,可以将其他生物的的遗体或粪便分解掉。遗体或粪便分解掉。表1.中国主要土类微生物数量(万个/1克土)土壤土壤细菌细菌放线菌放线菌真菌真菌棕壤棕壤1234123439393636红壤红壤110311031231234 4砖红壤砖红壤50750739391111磷质石磷质石灰土灰土22292229110511051515黑土黑土211211102410241919实验课题: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作

13、出假设: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土壤微生物能分解淀粉吗?土壤微生物能分解淀粉。土壤微生物能分解淀粉。探究性实验要遵循哪些原则探究性实验要遵循哪些原则?这个实验的这个实验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无关变量应该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无关变量应该要怎么控制?要怎么控制?供选实验材料:土壤浸出液(含有土壤微生物)、蒸馏水、淀粉溶液、烧杯、试管、量筒、碘液、斐林试剂等 实验证明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分解淀粉碘液检测 斐林试剂检测A1、A2取取自加入土壤自加入土壤浸出液的一组浸出液的一组B1、B2取取自加入蒸馏水自加入蒸馏水的一组的一组1、生物地球化学

14、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A.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复杂过程。B在生物圈的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反复循环。C.在组成生物系统的生物群落的生物体内反复循环。D 在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的逐级递减的全过程。 B课后练习:课后练习:2、若用甲代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则甲、乙、丙、丁在碳循环中的关系是( )A 甲 乙 B 甲 乙 丁 丙 丁 丙C 乙 甲 丙 D 甲 乙 丙 丁 丁D3、在生态系统碳循环中,既能使CO2进入生物群落,又能将其释放到大气中的生物是( ) A.分解者 B.植食动物 C.肉食动物 D.绿色植物D4、大气中的

15、碳进入生物群落的形式和通过的生理作用是( )A.碳酸盐;呼吸作用 B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C. 含碳有机物;光合作用 D. 二氧化碳;分解作用B 感谢各位指导!感谢各位指导!第第2节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项目项目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物质循环特点特点渠道渠道联系联系三、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画出能量流动的图解 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生产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太阳能太阳能大气中大气中CO2CO2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 画出碳循环的图解生产者生产者实验课题:探究土壤微生物对淀粉的分解作用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作出假设:设计实验:设计实验:进行实验: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土壤微生物能分解淀粉吗?土壤微生物能分解淀粉。土壤微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