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复句的关系分类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汉语复句的关系分类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汉语复句的关系分类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汉语复句的关系分类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汉语复句的关系分类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语复句的关系分类及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doi : 10.16083/jki.1671-1580.2018.08.030 一、?h语复句的关系分类 (一)二分法。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首次提出了 等立复句和主从复句的概念,之后在汉语复句新体系的理论 一文中,黎锦熙和刘世儒两位先生以“语法和逻辑范畴”为分类 依据,最终将汉语复句分为两大类,即等立复句和主从复句,二 分法正式形成。 等立复句和主从复句即相当于现在普遍熟知的联 合复句和偏正复句。 联合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平等地连接起来的, 分 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分不出主次。黄廖版的现代汉语中 联合复句的二级分类为:并列句、承接句

2、、递进句和选择句。胡 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中联合复句的二级分类分为:并列 句、连贯句、递进句和选择句。 偏正复句是由偏句和正句构成的, 正句是全句的正意所在,偏句从种种关系上去说明、限制正句。 黄廖版的现代汉语中偏正复句的二级分类为:转折句、因果 句、假设句、条件句和目的句。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 中偏正复句的二级分类为:转折句、假设句、条件句、因果句和 目的句。 在传统语法教学中, 二分法影响深远, 很多语言学家的著作 都采用了二分法体系,如黄伯荣、廖序东二位先生合著的现代 汉语、胡裕树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张斌先生主编的新 编现代汉语等,虽然有些小类会有些许不同,但只是名称上稍 有不同,

3、实质其实都是基于黎锦熙先生的二分法体系形成的。 (二)三分法。三分法最先是由刑福义先生提出,同二分法 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一级分类的不同。二十世纪 80 年代,刑福 义先生在复句与关系词语一书中,首次系统地阐述了他对于 复句的研究理念和复句的分类系统。之后的汉语复句研究更 为集中地体现了刑福义先生的复句理论, 对“三分法”做了更为 细致详细的阐述。 复句三分法的一级分类划分为广义因果关系、 广义并列关系 和广义转折关系三大类, 每一类下又再划分成若干小类。 因果类 复句是表示广义因果关系的各类复句的总称, 反映各种各样的因 果聚合,根据分句间的关系,因果类复句又划分为因果句、假设 句、条件句和目

4、的句。 并列类复句是表示广义并列关系的各类复 句的总称,反映各种各样的并列聚合, 并列复句又划分为并列句、 连贯句、 递进句和选择句。 转折类复句是表示广义转折关系的各 类复句的总称,反映各种各样转折聚合,又划分为转折句、让步 句和假转句。 二、二分法和三分法的对比 (一)分类原则。二分法的划分依据是分句间的意义关系, 复句由此可以分为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两大类。 联合复句内各分 句间意义上平等, 无主从之分。 偏正复句内各分句间意义有主有 从,也就是有正句有偏句。 虽然这一分类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对复 句进行了较为简洁的划分, 但是这一原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复句 的二级分类。 按照二分法的分类原则,

5、 联合复句的二级分类可以 划分为并列句、连贯句、递进句和选择句。联合复句小类的分句 与分句之间是平等联合的,不分主次。但是,二级分类中的递进 句的定义却与分类原则不符。 递进句中, 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 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一般由少到多,由小到大,由轻到重,由 浅到深,由易到难,反之亦可。即说明递进句的两个分句的意思 程度不同,是有主次之分的。 其次,偏正复句中到底哪个分句是正句,哪个分句是偏句, 单纯地根据分句间的意义关系有时候并不能得到明确答案。 黄伯 荣、廖旭东先生的现代汉语中转折句的定义是:前后分句的 意思相反或相对,即后面分句不是顺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 而是突然转成同前面分句意思

6、相反或相对的说法, 后面分句是说 话人所要表达的正意。但是,在实际情况中,偏句和正句并不是 那么容易划分。如: 1.虽然这道题很难,但是小明还是做出来了。 2. 他各种表现都很好,不过就是有时会迟到。 这两个句子都属于转折复句,根据句意进行更细致的划分, 句一是重转句,句二是轻转句。按照转折复句的定义,无论重转 句还是轻转句,后分句为正句,前分句为偏句。但根据吕叔湘先 生的中国文法要略可知,由“但是”等引导的重转句突出强 调的是“但是”等连接的分句, 所以正句是后分句。 由“不过” 等关联词语所在的分句只是补充说明的部分,用来烘托另一分 句,所以正句为前分句。 这样划分的结果就和二分法的划分结

7、果 有所不同,由此可知,二分法的分类原则是不清晰的,分类结果 容易混乱。 三分法的分类原则是“从关系出发, 用标志控制。 ”关系属 于隐含的寓意范畴, 理解起来有灵活性, 而标志是一种客观存在 的形式实体,可以称为客观标准。另一方面,关系和标志并非简 单对应,标志对关系有显示、选示、转化和强化等不同的作用, 只有抓住标志, 让关系接受标志的控制, 才能从语法上对复句的 类属作出合理的判断。 按照这一原则划分复句,不仅从语义层面对复句进行划分, 而且从语法方面让关系接受标志的控制, 从语法上对复句的类属 作出合理的判断。 并且三分法坚持所持原则和标准要贯彻所有的 复句,而不是只适用于一部分复句,

8、 所持原则和标准要始终同一, 不任意变动。这就有效地避免了二分法分类所造成的混乱。 (二)分类方法。事物有多种分类方法,如: A 和非 A 的分 法,A、B、C的分法等。我们称A和非A的分类法是矛盾概念分 类法,其中,A代表肯定的概念,本身有明显内涵,而非 A是否 定概念,它本身没有否定的内涵,它的内涵要依赖于A,即以否 定A的内涵为内涵。A、B、C的分类法称为并列概念分类法,其 中,A、B和C各有自己明确肯定的涵义。二分法采用的 是矛盾概念分类法, 因此,划分的联合复句和偏正复句又可以称 为联合复句和非联合复句。联合复句指的是分句之间地位平等, 没有主从之分,那么,非联合复句就是分句之间地位

9、不平等,有 主从之分。 但在二分法的体系中, 联合复句的二级分类中混有偏 正,偏正之中也混有联合, 两者划分并不是十分明确, 容易混淆。 如:姐姐反对这个计划,但是弟弟不反对。 若按二分法划分, “但是”是归入转折复句也就从属于偏正 复句,两个分句有正句和偏句之分, 但是根据语义可知例句中的 两个分句是无法划分出主从句的, 可知,二分法归类有时会跟按 标志归类发生冲突。 三分法则采取的是并列概念分类法,这样分类出的因果复 句、并列复句和转折复句这三个概念并列而存在, 都有自己明确 的内涵。由此,可以解释很多二分法无法划分的现象。在对语言 事实的分析中,三分法有很强的解释力度。 如句式“p,但是

10、q” 有的能说成“虽然p,但是q”,有的却不能这样转换。 例一:( 1)下雨了,但运动会还是照常举行。 (2)虽然下雨了,但运动会还是照常举行。(V) 例二:( 1)有两个人一起出去喝茶,但他们一直没回来。 (2)虽然有两个人一起出去喝茶, 但他们一直没回来。(X) 例一中旬( 1)可以转换成句( 2),而例二中旬( 1)转换 成句( 2)则不成立。由此得知,前分句和后分句之间如果没有 因果逆转关系,就不能用“虽然但是”。 三、三分法与对外汉语教学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逻辑关系判断错 误,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等错误。 对外汉语教学中很少提及复句分 类的一级概念, 多是从二级分类的小

11、类直接进行教学, 虽然这种 方式简洁直接,但却只注重了复句间的差异,忽略了共性。将三 分法引入对外汉语的复句教学中, 能够更好地帮助学习者学习复 句。 (一)关联词语的选择。汉语复句中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 非常复杂, 关联词语的数量也较多且意义都比较虚, 要想正确使 用汉语复句, 就要求我们必须既要理解汉语复句的逻辑内容, 又 要熟悉复句的关联词语。 三分法正是从语义和语法两个方面对复 句进行研究和划分,因此,在外汉语教学中,可以借助三分法对 复句的逻辑关系进行判断,从而帮助留学生更好地使用复句。 例如,很多留?W生不太会区分“如果就”和“即 使也”的复句,尤其是不太清楚什么时候用“即使 也”

12、, 因此常常会选择规避这个语法点。 在二分法中这两者 都属于偏正复句中的假设句, 无法对二者的差异作出较为详细的 分析。而根据三分法的分类原则, 我们可以将这两个复句进行更 为清晰的划分,从而发现两者的差异。 “如果就”表示假设与结果的关系,即“如果+假 设,就 +结果”。其中,假设是一种待实现的原因,“就”后面 接则是由假设引发的结果,二者具有一致性。因而,“如果 就”就属于因果复句中的假设句。 如果要表达生病了下午不 去上课,就可以这样说:如果你生病了,下午就别去上课。“即 使也”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具有逆转性, “即使 +假设, 也+结果”。其中,“即使”是让步的标志,后接的假设是一种 待

13、实现的原因,而“也”后面的分句是和假设条件相逆的结果。 因此,在三分法下归属于转折类复句中的让步句。 若要表达生病 了,下午也要上课, 就可以说:即使你生病了, 下午也要去上课。 根据三分法的进一步划分可以将“如果就”划分 为因果类复句下的假设句, “即使也”划分为转折类复 句下的让步句, 二级分类的不同可以知道两个复句的差异, 从而 对这两个复句的使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二)关联词语的搭配。汉语中很多关联词是可以单独使用 的,如“于是”、“因此”、“以免”等,但更多的是和其他词 语一起搭配使用, 而成对使用的关联词语其搭配组合往往是固定 的,不能随意改变, 但有的关联词语却可以和不同的其他关联词 语搭配使用, 如“无论”可以跟“都、 也、总、还”等同时搭配, 但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究竟用哪一个, 还取决于语义的需要。 留 学生在使用复句时, 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是出错频率较高的一种错 误类型。 如:即使我们不能经常见面,但是我经常给他写信。这个句 子的偏误就在于关联词语的搭配错误, 是“即使也”和 “虽然但是”两种句式的杂糅。 从语义上可以判断前后 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转折关系, 所以属于转折复句, 其中“即 使”表示让步,所以从标志词“即使”可知,“即使 也”是转折复句中的让步句。 而前分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