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发展、创新_第1页
传承、发展、创新_第2页
传承、发展、创新_第3页
传承、发展、创新_第4页
传承、发展、创新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传承、发展、创新中华民族有着悠久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 随着民族文化遗 产的传承和保护,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相互交融、共同发展,促进 了中华民族的舞蹈文化。 现今, 许多源自民间的传统顶碗舞的形 式与素材,经过艺术家的吸收、借鉴以及创作后被搬上了舞台, 成为蒙古族舞蹈标志性形式之一, 由此证实了民族民间舞蹈的内 在文化价值与外在表现功能。 民族民间舞蹈是民族传统文化中的 一部分,如果对其仅是一味传承,而没有将其与时代相融合,会 限制传统舞蹈的发展。 从历史经验中得到启示: 再优秀的文化艺 术传统,都需要不断地充实、完善、发展与注入时代精神,唯此 才会使我们的民族舞蹈艺术得以不断繁荣、不断延续。一、

2、早期顶碗舞的表现形式 顶碗舞是蒙古族舞蹈中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发展变化和整个 社会以及历史的变迁息息相关。 现在的顶碗舞与早期的顶碗舞有 何不同?历史上的顶碗舞又是在怎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呢?王景志在其所著的 中国蒙古族舞蹈艺术论 一书中提出问 题:“在匈牙利民间舞蹈当中, 至今依然保留着一种顶瓶而舞的 习俗,它与匈奴人在舞蹈中的顶灯、 顶瓶或者顶其他器皿而舞的 习俗,是否有着一定的传承关系呢?” 1有资料记载, 类似“顶碗舞”的这种舞蹈表现形式, 早在公 元 3 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这就是匈奴人的“瓶舞”。 西汉初年,匈奴控制西域后将乐舞文化传至西域, 在张骞两次出使西 域后又将

3、西域的乐舞带回到中原, 使百戏的内容更加丰富。 在汉 代则发展为“盘舞”,通典乐六中记载:“汉世唯有槃舞,而晋加之以杯,反覆之也。” 2 唐朝诗人张祜在悖拏儿 舞中曾描写道:“春风南内百花时,道唱梁州急遍吹。揭手便 拈金碗舞, 上皇惊笑悖拏儿。 ” 3 而这种托碗而舞的表演形式, 都与北方少数民族以器皿为道具的舞蹈形式相吻合。 由此,我们 大胆地推论,顶碗舞的悠久历史与传播演变过程是与早期匈奴 “瓶舞”的舞蹈形式有密切关系。 总之, 如果我们能够站在跨文 化的角度, 将以上各种见解汇总在一起, 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达 成共识,无疑将为探索顶碗舞的历史渊源开启出一条新的思路。二、教育在顶碗舞传承中

4、的重要性文化的存在需要传承, 其发展也需要传承。 传承方式在艺术 领域应属于审美生产的一部分。 教育是立国之本, 也是一个民族 的文化得到传承和延续的根基。 4 蒙古族舞蹈进入到专业的教 育领域始于 1957年内蒙古艺术学校的成立, 经过 50 多年对蒙古 族专业舞蹈人才的培养发展, 舞蹈专业走向了高等教育, 并且拥 有了音乐舞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这标志着蒙古族舞蹈的传承、 发展与研究进入新的阶段和更高的层次。 学校从人才培养、 理论 研究、创作表演、 教材建设等方面全方位地对蒙古族舞进行传承 和发展。 “顶碗舞”作为蒙古族舞标志性的舞蹈形式, 也进入到 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阶段。 在蒙古族舞精

5、品课教材中, 顶碗舞是 其中的重要部分,通过教材中科学、规范的训练方式,从风格韵 律到技术技能有效地训练出大批的优秀舞蹈表演与教育人才, 并 创作出获得全国舞蹈比赛“荷花杯”金奖、 银奖的经典顶碗舞代 表作伊茹勒草原酒歌等,同时通过不断地努力发展,蒙 古族舞这门课程成为了国家级的精品课程。由此笔者认为, 传承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而顶碗舞进入到 这种系统的由中专到大学, 再上升到理论研究的音乐舞蹈学的教 育传承方式是多方位、高层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才能真正地 把传统的“顶碗舞”形式活态化地代代相传, 不断地研究、 发展、 创新,使之达到繁荣鼎盛的专业领域阶段。 随着蒙古族顶碗舞逐 渐被世人所

6、喜爱与接受, 其也可以进入普及化教育, 不管是儿童 还是老人,只要喜爱顶碗舞,都可以进行学习,通过学习顶碗舞 可以提高大众的艺术审美性, 并且塑造自身的民族气质, 使顶碗 舞得到更广泛的传承与发展。三、蒙古族顶碗舞的发展方向顶碗舞应该顺应时代的进步、 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在全球经 济一体化、 文化多元化的今天, 让其永远扎根在民族传统舞蹈文 化的土壤里, 与现代民族的思想感情紧密结合, 表达社会主义现 代化下的民族情感与审美意象。 顶碗舞的现代化发展必须具有民 族风格和民族精神, 缺少了这些而去谈发展, 就不能称之为蒙古 族的顶碗舞。上世纪 60 年代初,由著名舞蹈表演家莫德格玛首演的盅碗舞,

7、是经过整理与改编后第一次被搬上舞台的顶碗舞,在第 七届青年联欢节民间舞蹈比赛中获得了金质奖,从而让世界各国人民领略到了蒙古族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优美舞蹈。笔者认为, 这是蒙古族顶碗舞的一个具有伟大意义的发展历程,为其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此顶碗舞受到广大观众的青睐, 成为蒙古族 舞蹈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表现形式, 并在不间断地发展与创新中 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点。其风格特点主要以“绕圆”和“横韵” 两种动律为主,以腰为轴心前俯后仰,向左右移动,从前到后环 绕。还有硬肩、耸肩、绕肩、硬腕、绕腕、柔臂、抖手等丰富细 腻的动作,以及在高潮时的板腰、旋转、碎抖肩等技术舞姿的综 合运用。顶碗舞是具有较高技艺

8、难度的民族舞蹈, 其发展方向首先应 该是向高精尖的艺术方向发展。其目的是提高顶碗舞的价值地 位,培养优秀的民族舞蹈艺术人才, 通过优秀舞蹈演员的表演将 顶碗舞推向世界的舞台。其次才应该借助顶碗舞的群众普及化使 更多的人逐渐了解、认识顶碗舞,借此弘扬蒙古族的民族精神, 传播民族文化。四、顶碗舞具有的创新形式创新最早起源于拉丁语,其本身的含义是更新、创造新事物 与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是民族发展的主要动力, 对民族舞蹈艺术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探索民族舞蹈艺术的内在发展规律, 运用已有的原始素材,进行突破创 新,才能创作出更优秀的民族舞蹈作品,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 促进人们

9、艺术精神理念的进步。传统的民间舞蹈犹如肥沃的土 壤,顶碗舞则犹如一棵小小的树苗, 只有深深扎根在这片肥沃的 土壤中不断汲取营养,借助养分进行创新才能茁壮成长。顶碗舞所表现的审美特征, 具有独特沉稳的韵律美、 新颖奇 特的形式美、深厚浓重的情感美,其韵律美为蒙古族舞蹈独特 “横韵”与“绕圆”动律,其情感美为蒙古族深厚的民族情感, 其形式美为新颖的顶碗造型, 特别是以顶碗形式进行创新的技术 技巧更加引人入胜,其中主要有: 1. 顶碗跪转:头顶瓷碗,两膝 着地,双手平举打开进行顺时针旋转。 2. 顶碗碎抖肩加碎步:在 顶碗的基础上不仅要加入肩部的碎抖肩, 脚下的步伐还要半脚尖 碎步起伏。 3. 歪顶

10、碗转:打破常规的旋转体态,将碗顶在侧面脑 门上,身体侧三道弯进行旋转。 4.45 度顶碗旋转:在顶碗旋转 时,顺着转的动势使碗形成 45 度斜角,上身前倾膝盖弯曲进行 旋转等。 创新顶碗舞除了要在传统文化中挖掘出创新点, 还应该 把握民族情感。 既然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那就需要从生 活中找寻蒙古族人民的情感亮点,感受其心情,观察其特性,并 了解其对酒文化的理解, 将挖掘到的元素进行融合, 转变成舞蹈 动作元素,结合音乐、道具并通过舞台展现出来。中国民族舞蹈文化的特点是具有极强的、 鲜活的生命力, 其 在民族间的交融中发展,体现着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传承方式, 保留着本民族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精神。 蒙古族顶碗舞之所以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因为其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具有一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