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期末考题解读资料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1/bf44fdc7-d320-4d86-b197-ccd7ca5ded9f/bf44fdc7-d320-4d86-b197-ccd7ca5ded9f1.gif)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期末考题解读资料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1/bf44fdc7-d320-4d86-b197-ccd7ca5ded9f/bf44fdc7-d320-4d86-b197-ccd7ca5ded9f2.gif)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期末考题解读资料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1/bf44fdc7-d320-4d86-b197-ccd7ca5ded9f/bf44fdc7-d320-4d86-b197-ccd7ca5ded9f3.gif)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期末考题解读资料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1/bf44fdc7-d320-4d86-b197-ccd7ca5ded9f/bf44fdc7-d320-4d86-b197-ccd7ca5ded9f4.gif)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期末考题解读资料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5/21/bf44fdc7-d320-4d86-b197-ccd7ca5ded9f/bf44fdc7-d320-4d86-b197-ccd7ca5ded9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C形式分别为 Nu- Re Pr.( Sh - Re Sc) o2 -吸附剂吸附除湿过程是(放热菲克扩散基本定律mA - -DAB唾dy2)过程,吸附热一般( 大于)水蒸气的凝结热。2(kg/m .s )中的mA为扩散物质A的(相对扩散)通量。当混合物以某一质、热扩散系数和(动量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综合复习资料-、填空题流体的黏性、热传导和质量(分子扩散)通称为流体的分子传递性质。将热质交换设备系统由于过程不可逆而产生的熵增与两种流体中热容量较大的流体的热容量之比称之为(熵产 单元数),常用来作为热质交换设备的评价指标。按不同的工作原理,热质交换设备可分为:(间壁式)、(直接接触式)、蓄热式和
2、热管式。(浓度差)是产生质交换的驱动力,质交换有两种基本方式为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由于扩散传质引起的热传递,这种现象称为(杜弗尔)效应。二元混合气体作为理想气体用分子动力理论可以得出质量扩散系数与温度、压力关系为:D L3(D|_PT2)。(相变贮能)是利用固-液相变、液-汽相变、固-汽相变和固-固相变过程来吸收和释放热量,进行蓄冷和蓄热 的一项技术。准则数Pr表示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的相互关系;准则数( Le )表示温度分布和浓度分布的相互关系。雷诺类似率表述了对流传热、传质和摩擦阻力之间的关系,它们以准则数(Sh, Nu, Re, Pr,Sc)形式的表述平均速度U移动时,其坐标应取随整体平均
3、速度的动坐标。系数D, a, v具有扩散的性质,它们的单位均为nf/s,它们分别称为(分子扩散系数)扩散系数)。浓度差是产生质交换的驱动力,质交换有两种基本方式为(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 二元体系中,由于存在温度差引起的扩散,称为热扩散,也称(索瑞特)效应。吸附剂的再生方式有加热再生、(减压再生)、使用清洗气体再生和(置换脱附再生)舍伍德准则数Sh的物理意义是(反映流体的边界扩散阻力与对流传质阻力之比(吸附)现象是产生在相异两相的边界面上的一种分子积聚现象。判断题在没有浓度差的二元体系中即使各处存在温度差或总压差,也不会产生质扩散。(当传质方向从流体主流到壁面,即传质阿克曼修正系数Co的值为
4、负,此时壁面上的导热量就大为增加。把冷水和温水同时放入冰箱中,则冷水将比温水结冰快。()送风射流较之回风气流的作用范围大得多,因而在空调房间中,气流流型及温度与浓度分布主要取决于送风射 流。() 喷淋室的前挡水板具有挡住飞溅出来的水滴和使进风均匀流动的双重作用,所以也称为均风板。湿球温度受传递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它不完全取决于湿空气的状态,所以不是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水在冷却塔中进行蒸发冷却,其温度只能被冷却到空气的最初温度,此时水温称为水的冷却极限。 表冷器用来减湿冷却,喷淋室可以完成除减湿冷却以外的所有空气处理过程。()湿式冷却塔和喷淋室都属气水直接接触式热质交换设备,均是用来处理空气用
5、的。(预混燃烧热强度比扩散燃烧高很多,燃烧完全程度也高,燃烧火焰的稳定性也好,不易产生回火。表冷器的热交换效率 ;1是指表冷器中的实际换热量与最大可能换热量的比值,其实质就是换热器的传热效能。 ()湿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当接触时间足够长,但水量有限时,水温在任何热湿交换过程中都将发生变化。 物质的分子扩散系数表示物质的扩散能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与物质的浓度直接相关。(X 2V 3、X 4、“ 5、“ 6V 7、Xx 9、X 10、X 11V 12、X 13、X三、名词解释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_、1、2、3、4、5、6、7、8
6、、9、10、11、12、13、1、8、1、 烧蚀冷却:为了冷却表面,在物体的表面上涂上一层材料,当温度升高时涂层材料就会升华、熔化或分解,这 些化学过程吸收热量,而反应所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流从表面离去,从而有效地冷却壁面,这种冷却方法称为烧 蚀冷却。2、 浓度边界层:在流体表面处,存在一个浓度梯度很大的流体薄层区域,这个区域就称为浓度边界层。3、 换热扩大系数:在热湿交换中,把总热交换量与显热交换量之比称为换热扩大系数。4、 斐克定律:在浓度场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稳态扩散条件下,当无整体流动时,组成二元混合物中组分A和组分B 发生扩散。其中组分 A向组分B的扩散通量与组分 A的浓度梯度成正比,这就是
7、斐克定律。5、 析湿系数:在热湿交换中,把总热交换量与显热交换量之比称为换热扩大系数,也称为析湿系数。6、 传质冷却:为了冷却表面,通过一个不断从表面离去的质量流开冷却高温表面的方法,这种冷却方法称为传质 冷却。四、简答题1、 写出刘易斯关系式,并阐明其成立的条件答:hh Cphmda条件:(1)0.6Pr60 ; (2)0.6ScO,随着Co f,总热量Qt f,导热量Qc J;传质阿克曼修正系数 C0,随着C| f,总热量Qt J,导热量Qc f。4、 吸附除湿法和表冷器除湿处理空气的优缺点如何答:表冷器除湿:(1)低温露点除湿,除湿要求较低的冷源温度(低于露点温度),降低了制冷机的效率,
8、同时由于冷媒温度较低(较低露点要求),自然低温冷源难以利用;(2)除湿后须将空气加热到适宜的温度,浪费了能源,增加污染,易出霉菌;(3)设备结构简单,安装运行方便。独立除湿:(1)不需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压缩;(2)降温和除湿分开独立处理,冷源只需将空气降低到送风温度即可;(3)采用吸附或吸收方法除湿节省能源;(4 )结构复杂,属新概念空调。五、分析题要将夏季和冬季分别为 W,W点的室外空气处理到送风状态O,针对下面几种处理方案在焓湿图上定性表示出来。(1 )夏季:表冷器冷却减湿 -加热器再热;(2)冬季:加热器预热-一部分喷淋室绝热加湿-与另一部分未加湿的空气混合。一、填空题(共30分)1、 流
9、体的粘性、热传导性和 _质量扩散性_通称为流体的分子传递性质。2、 当流场中速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切应力;温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热传导:多 _组分混合流体中,当某种组分浓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会产生该组分的质量扩散描述这三种分子传递性质的定律分别是牛顿粘性定律、傅立叶定律_、菲克定律。3、 热质交换设备按照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间壁式、 混合式_、蓄热式和热管式等类型。表面式冷却器、省煤器、蒸发器属于 间壁式,而喷淋室、冷却塔则属于混合式。3、热质交换设备按其内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向,可分为顺流 式、逆流 式、叉流式和 混合_式。工程计算中当管束曲折的次数超过4_
10、 次,就可以作为纯逆流和纯顺流来处理。5、_温度差_是热量传递的推动力,而 _浓度差_则是产生质交换的推动力。6、 质量传递有两种基本方式: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两者的共同作用称为对流质交换_。7、 相对静坐标的扩散通量称为绝对扩散通量,而相对于整体平均速度移动的动坐标扩散通量则称为相对扩散通 _&在浓度场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稳态扩散条件下,当无整体流动时,组成二元混合物中的组分 A和组分B发生互扩散,dC Ai - 2 mu =DAB二kg/m s 其中组分A向组分B的质扩散通量 mA与组分A的_浓度梯度成正比,其表达式为dy;当混合物以某一质平均速度 V移动时,该表达式的坐标应取随整体移动的动坐
11、标。9、麦凯尔方程的表达式为:dQz =hmd id dA,它表明当空气与水发生直接接触,热湿交换同时进行时。总换热量的推动力可以近似认为是湿空气的焓差_二、 分别写出对流换热与对流传质的基本计算式以及式中各项的单位和物理意义;并指出当热质传递同时存在时,对流换热系数h和对流传质系数 hm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 10分)答:(1)对流换热的基本计算式:q = h tw -t: W mq流体与壁面之间的对流换热热流通量,W m;h对流换热系数,W m K ;tw,t:壁面温度,K。对流传质的基本计算式:mA =hm :A,S _匚:mA 组分A的质扩散通量,kg m s ;hm 对流传质系数
12、,ms ;PA,S, PAR_一组分在壁面处和在主流中的质量浓度,kg/;(2)当热质传递同时存在时,对流换热系数h和对流传质系数hm之间满足下列关系式:h - h-hm Le3 卫CpLe3CP或 hm三、 下表以空气外掠平板的受迫对流为例,将二维稳态常物性层流条件下的对流换热与对流传质进行了类比,请将其补充完整。(20分)对流换热对流传质控制方程况丄点VL、厂QU丄 tv+=0+=0excyexcycu丄cu2 v c ucu丄cu丁Q2 c uu+vu +v=ex-a 2 yex显 2Ct西A丄CCA二2CAu 十Va - 2u A +v-D 2ex3ex3微分方程- = h (tw _
13、 to )广C、D hm(CA,wCA,OQ)边界条件y = 0,u = v = 0,t =tw yT O,UT UptT tQ0y = 0, U = 0, V = Vw 彩 0, CA = CA,Wy T, u T u旳 C A T c AH假设条件常物性流体(1)组分A在空气中浓度很低(2)界面法线方向速度可忽略不计四、简述表面式冷却器处理空气时发生的热质交换过程的特点。(10分)答:当冷却器表面温度低于被处理空气的干球温度但高于其露点温度时,空气只被冷却并不产生凝结水,此为等湿冷却过程(干冷);当冷却器表面温度低于空气的露点温度时,空气不但被冷却且其中所含水蒸气也将部分凝结出来,此为减湿
14、冷却过程(湿冷);在湿冷过程,推动总热交换的动力湿湿空气的焓差,而不是温差。五、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在水量无限大、接触时间无限长的假象条件下,随着水温不同,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七种典型空气状态变化过程,请分析这七种过程的特点,然后将给出的表格填写完整。(15分)过程线水温特点tdi过程名称A-1t Y t Lw I减减减减湿冷却A-2tw =t|减不变减等湿冷却A-3tl Ytw Yts减增减减焓加湿A-4tw =ts减增不变等焓加湿A-5ts Ytw YtA减增增增焓加湿A-6tw = tA不变增增等温加湿A-7tw F增增增增温加湿一、质量传递的推动力是什么?传质有几种基本方式?其机理有什么
15、不同? (10分)答:质量传递的推动力是浓度梯度。传质有两种基本方式:分子扩散与对流扩散。在静止的流体或垂直于浓度梯度 方向作层流运动的流体及固体中的扩散,本质上由微观分子的不规则运动引起,称为分子扩散,机理类似于热传导; 流体作宏观对流运动时由于存在浓度差引起的质量传递称为对流扩散,机理类似于热对流。二、简述斐克定律,并写出其数学表达式以及各项的意义;当混合物以整体平均速度v运动时,斐克定律又该如何表示? ( 20分)答:斐克定律:在浓度场不随时间而变的稳态扩散条件下,当无整体流动时,组成二元混合物中组分A和B发生互扩散,其中组分 A向组分B的扩散通量与组分 A的浓度梯度成正比,其表达式为:
16、mA 二-DAB dCA kg m2 s N A = _DAB nA kmoL m2 sdy或dymA,NA 分别为组分 A的相对质扩散通量和摩尔扩散通量;NA NBD PA1 - pA2RmT0.6 10,8314 29816000-53000.01= 2.59 10 mol/m2dCA dnAdy dy 分别为组分A的质量浓度梯度和摩尔浓度梯度;DAB 组分A向组分B中的质扩散系数,单位 m2/s ;dC A / 2mu = DABkg/m S+VC,A当混合物以整体平均速度 v运动时dy三、简述“薄膜理论”的基本观点。(15分)答:当流体流经固体或液体表面时,存在一层附壁薄膜,靠近壁面一
17、侧膜内流体的浓度分布为线性,而在流体一侧, 薄膜与浓度分布均匀的主流连续接触,且薄膜内流体与主流不发生混和与扰动。在此条件下,整个传质过程相当于 集中在薄膜内的稳态分子扩散传质过程。四、在什么条件下,描述对流传质的准则关联式与描述对流换热的准则关联式具有完全类似的形式?请说明理由。(10分)答:如果组分浓度比较低,界面上的质扩散通量比较小,则界面法向速度与主流速度相比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描述对流换热系数和对流传质的准则关联式具有完全类似的形式。此时,对流换热与对流传质的边界层微分方程不仅控制方程的形式类似,而且具有完全相同的边界条件,此时对流换热和对流传质问题的解具有完全类似的形式。五、 写出
18、麦凯尔方程的表达式并说明其物理意义。(5分)答: dQz =hmd i -id dA麦凯尔方程表明,当空气与水发生直接接触,热湿交换同时进行时。总换热量的推动力可以近似认为是湿空气的焓 差。上式中,dQz为潜热和显热的代数和;i为主流空气的焓,ib为边界层中饱和湿空气的焓,hmd为湿交换系数或空气与水表面之间按含湿量之差计算的传质系数。六、 氢气和空气在总压强为1.013 X 105Pa,温度为25C的条件下作等摩尔互扩散,已知扩散系数为0.6 cm 2/s,在垂直于扩散方向距离为 10mm的两个平面上氢气的分压强分别为16000Pa和5300Pa。试求这两种气体的摩尔扩散通量。(10 分)
19、解:用A和B分别代表氢气和空气由于等摩尔互扩散,根据菲克定律负号表示两种气体组分扩散方向相反。七、含少量碘的压力为 1.013 X 105Pa、温度为25C的空气,以5.18m/s的速度流过直径为 3.05 X 10-2m的圆管。设 在空气中碘蒸汽的平均摩尔浓度为nm,管壁表面碘蒸汽的浓度可视为 0,空气碘的质扩散系数 D=0.826 X 10-5 m2/s ,试求从气流到管壁的对流传质系数以及碘蒸汽在管子表面上的沉积率。(空气的动量扩散系数 、=15.15 10“m2 s)( 15 分)0.3330.333管内受迫层流:ShN/Re Sc0.830.44管内受迫紊流:Sh=0.023Re S
20、c解:o v15.53x10Sc =D0.826 10-1.88Reud 5.18 3.05 10,15.53 工 10 上=10173 Sh = 0.023 Re083 Sc0.44 = 0.023 x(10173 严 x (1.88 严=64.35hm =D Sh 64.35 0.826 10,dN A 二 hm nm3.05 10,=0.017 m s-0 = 0.017nm kmol. m2 s课程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考试形式(开/闭卷,考试/查)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6分)1.按照工作原理的不同可以将热质交换设备分为 _、 _、蓄热式和热管式。2._与质两者的共同作用称为对流传质
21、。3.蓄热用固液相变材料的热性能要求为:合适的相变温度、较大的相变潜热 以及合适的导热性能。4.吸附空气中水蒸气的吸附剂称为干燥剂,干燥剂的吸湿和放湿的机理是由干燥剂表面的蒸汽压与环境空气的蒸汽压差造成,当前者较低时,干燥剂吸湿,反之放湿 _。5.吸附剂的再生方式有加热再生方式、减压再生方式 _、使用清洗气体的再生方式、_。6.湿工况下表冷器的析湿系数的定义:一伦,其值的大小直接反映了_07.蒸发冷却所特有的性质是o8.在冷却塔的热工计算中,一般要求冷却水出口温度t 2比当地气温条件下的湿球温度t s高_3 5_C。二、分析简答题(每题6分,共36分)1.温度为30C、水蒸气分压力为2kPa的
22、湿空气吹过下面四种状态的水表面时,试用箭头表示传质 和总传热的方向。水温t50 C30 C18C10C传热方向W -气水 0时,随着Co的增大,壁面导热量是逐渐减少的,而膜总传热量是逐渐增大的;(3分)在Co 0时,随着Co的减小,壁面导热量是逐渐增大的,而膜总传热量是逐渐减少的。(3分)4.分析用吸收、吸附法处理空气的优点答:利用吸收、吸附法处理空气的优点是独立除湿一一在空气处理过程中,将降温和除湿分开来 独立处理。即由吸收或吸附来完成除湿任务, 降温的任务只是将空气温度降低到送风状态点温度即可, 而不需要额外的加热处理。(2分)传统的除湿方法是使用表冷器,冷却和除湿同时完成,由于除湿需冷却
23、剂(冷冻水、制冷剂)的温度必须较低,一般为7-12 C,就会导致经过表冷器处理后的空气温度也较低,一般都需要通过加热 器将空气加热,方能达到送风温度。(2分)当使用表冷器进行降温和除湿时,会产生以下一些缺点:(1)由于除湿的需要,要将表冷器的表面温度降低到空气的露点温度以下,这样冷却剂(冷冻 水、制冷剂)的温度必须较低,而为了得到较低温度的冷却剂(冷冻水、制冷剂),会使制冷机的性COP能系数COP值降低。( )(2) 些天然冷源不能直接得到利用。(3) 由于除湿析出的冷凝水,使表冷器长期工作在湿工况下,容易滋生细菌,被处理的空气经过表冷器时会被(二次)污染,继而影响到室内空气品质。(2分)5.
24、说明集中空调系统采用冰蓄冷系统的优点。答:蓄冷空调系统可使制冷机容量减少, 且经常在满负荷高效率下工作,它利用夜间廉价电,均 衡电网负荷,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从典型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效益分析亦可知,系统所增加的制冰及蓄如果在热质交换中,水的温度变化为(5)-水的质量流量,kg/s水的定压比热,kJ/(kg.dt w,则根据热平衡:(2分)C)冷设备费可由1-2年所节约的运行费回收。目前空调电量常占建筑物内用电量的大部分,若能综合 分析空调负荷及建筑物内能源利用状况, 利用楼宇整体化手法设计蓄冰空调系统, 即可达到调峰填谷、 降低运行费用的目的。(6分)6.简述在表冷器进行冷却减湿时所发生的热质交换
25、过程。答:湿工况下,表冷器的表面温度低于被处理空气的露点温度,空气不但被冷却,而且其所含的水蒸气也部分地凝结出来,在表冷器的肋片管表面上形成水膜,(3分)水膜周围形成一个饱和空气边界层,被处理空气与表冷器之间不但发生显热交换,而且也发生质交换和由此引起的潜热交换,空 气被冷却减湿。(3分)三、(12分)试导出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发生热质交换的5个基本方程式,并说明麦凯尔方程表示的物理意义解:假设当空气与水在一微元面 dA上接触时,假设空气温度变化为 dt ,含湿量变化为d(d)(1)显热交换量:一工卫丄二山(2分) -湿空气的质量流量,kg/s湿空气与水表面之间的显热交换系数,w/(m. C)(
26、2)湿交换量:(2 分)潜热交换量:(2分)-温度为t b时水的汽化潜热,kJ/kg5一 单位时间单位面积蒸发(凝结)的水量,kg/(m2.s)(3)总热交换量:二忍+唱二加如+ %(八如酬对空气一一水系统,存在刘易斯关系式:心所以上式二叱-dJ別胡(2 分)因为:当温度为t时,湿空气焓为:;二,:-当温度为t b时,湿空气焓为:爲汀如果忽略水蒸汽从0C加热到t C时的焓,即柑 项,并考虑到t和tb差别不大,所以空气 的比热和水的汽化潜热变化不大,即有:;T 一 ;所以从(3)式可以得到:(4)一一麦凯尔方程麦凯尔方程表明:在热质交换同时进行时,如果满足刘伊斯关系式,则总热交换的推动力为空气一
27、一 主流湿空气与紧靠水面的饱和边界层空气的焓差。(2分)由于是空气与水之间发生的热质交换,所以不仅空气的状态会发生变化,水的状态也会发生变化I(1)该冷却器能达到的1应该等于空气处理过程所需要的 1(1)( 2)( 3)( 4)( 5)称为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热湿交 换基本方程式。四、计算题(每题12分,共24分)1.在氧(A)通过静止气体一氧化碳(B)的一维稳态扩散系统中, 压力为1bar,温度为0C。已知2mm长的扩散途径两端氧的分压力 分别为13000Pa和6500Pa,在给定状态下的扩散系数DAB = 1.87 106 m2/s。试计算氧的质量扩散通量。解:已知 =13000PQ J
28、= 6500Pa;则 *100000- 13000= 87000 Pa ,= 100000- 6500= 93500 Pa平均分压强P 砖-p&i 93500 - 87000E 二 In(肥訂p即)二 ln(93500/87000)= 90211汕(6分)D p PJLIR宾hp験1.87x10 v 100000 v (13000- 6500)83W ._-X 0.002 X902H-x27332= 9.5xl(J-5kgf(s)(6分)2642.4=66.2 C(6分)则氧的质量扩散通量:2. 一温度计的温包被湿布包覆。当压力为1.013 x 105Pa的干燥空气吹过该温包时,温度计示值为2
29、2C试计算干空气的温度。计算时取Sc/Pr = 0.845解:由于水从湿球纱布上蒸发带入空气的热量等于空气通过对流换热传递给湿球的热量,即:而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湿纱布上蒸发的水量: J ;t 1a已知热、质传递同时存在的类比关系:厶沪十(驴 7)+耳综合上述几式,可得:(6分)代入数据,得:即干空气的温度为66.2 C五、(12分)对表冷器给定已知条件:空气量 G空气初状态t1,ts1,终状态t2,ts2,冷水量W求解 内容:表冷器型号、台数、排数、冷水初温 tw1、冷水终温tw2。要求作焓湿图并给出热工计算原则。解:表冷器的热工计算原则:2449 61.197x1 0058314X295 ij
30、 1 - expiVZZ/Q Cj,)(3分)(2) 该冷却器能达到的& 2应该等于空气处理过程所需要的& 2 阳= i-网(-空):-:二(3分)(3) 该冷却器吸收的热量应该等于空气放出的热量Q - % 1 i J =毗(心冷)作出焓湿图(3分)注:如果将本题答案写成表冷器的热工计算步骤形式,只要包含上述三条计算原则,也可作为正确答 案。干空气的热物性(p = 1.01 325 x 105 Pa)干饱和水蒸气的热物性tCPPP x 106t5px 10-r(C)(kJ/(kg.K)3(kg/m )(m2(C)(Pa)(kJ/kg)101.0051.24714.16100.012272477
31、.7201.0051.20515.06200.023382454.3301.0051.16516.00300.042412430.9401.0051.12816.96400.073752407.0501.0051.09317.95500.123352382.7hm对流传质系数,m s ;中 原 工 学 院建环01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课程期末试卷一、填空题(共30分)1、 流体的粘性、热传导性和_质量扩散性_通称为流体的分子传递性质。2、 当流场中速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切应力;温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产生热传导;多组分混合流体中,当某种组分浓度分布不均匀时,分子传递的结果会产
32、生该组分的_质量扩散;描述这三种分子传递性质的定律分别是牛顿粘性定律_ 、傅立叶定律、_菲克定律_。3、 热质交换设备按照工作原理不同可分为 _间壁式、_混合式_、蓄热式-和热管式等类型。表面式冷 却器、省煤器、蒸发器属于 _间壁_式,而喷淋室、冷却塔则属于_混合式。3、热质交换设备按其内冷、热流体的流动方向,可分为顺流式、_逆流_式、叉流式和_混合一式。工程计算中当管束曲折的次数超过次,就可以作为纯逆流和纯顺流来处理。5、温度差_是热量传递的推动力,而_浓度差_则是产生质交换的推动力。6、 质量传递有两种基本方式:分子扩散 和对流扩散,两者的共同作用称为对流质交换 。7、 相对静坐标的扩散通
33、量称为绝对扩散通量, 而相对于整体平均速度移动的动坐标扩散通量则称为相_ 对扩散通量。&在浓度场不随时间而变化的稳态扩散条件下,当无整体流动时,组成二元混合物中的组分A和组分B发生互扩散,其中组分 A向组分B的质扩散通量mA与组分A的浓度梯度成正比,其表达式为dC: 2mA =-DAB - kg. m sdy;当混合物以某一质平均速度 v移动时,该表达式的坐标应取随整体移动的动坐标 。9、麦凯尔方程的表达式为:dQz二hmd i -id dA,它表明当空气与水发生直接接触,热湿交换同时进 行时。总换热量的推动力可以近似认为是湿空气的焓差。二、分别写出对流换热与对流传质的基本计算式以及式中各项的单位和物理意义;并指出当热质传递同时存在时,对流换热系数 h和对流传质系数hm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 10分)答:(1)对流换热的基本计算式:q二htw -t: w.m2q流体与壁面之间的对流换热热流通量,W m ;h对流换热系数,W m2 K ;tw,t:-壁面温度,K。对流传质的基本计算式:口-=血2m- 组分A的质扩散通量,kg. m2 s ;PA,S,PA8组分在壁面处和在主流中的质量浓度,kg/ m3 ;(2)当热质传递同时存在时,对流换热系数h和对流传质系数hm之间满足下列关系式:h _2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隐形渗透性密封剂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山东省日照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会议 展览合同
- 2025机动车买卖合同模板
- 运输类合同范本
- 南宁房屋租赁服务合同模板
- 2025建筑施工物资租赁合同示范文本无担保方
- 鸡蛋供货采购合同
- 借款用于投资合同
- 技能培训中的表达技巧训练
- 2024年资格考试-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
- 2024年4月自考02382管理信息系统答案及评分参考
- (苏版)初三化学上册:第2单元课题1空气
- 2023年12月广东珠海市轨道交通局公开招聘工作人员1人笔试近6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荟萃答案带详解附后
- 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查房护理课件
- 燃气罩式炉应急预案
- 专题23平抛运动临界问题相遇问题类平抛运和斜抛运动
- 超声科医德医风制度内容
- 高三开学收心班会课件
- 蒸汽换算计算表
- 四年级计算题大全(列竖式计算,可打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