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第五版复习提纲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10/f604b0a0-787a-4cc7-b507-6b51b38e089d/f604b0a0-787a-4cc7-b507-6b51b38e089d1.gif)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复习提纲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10/f604b0a0-787a-4cc7-b507-6b51b38e089d/f604b0a0-787a-4cc7-b507-6b51b38e089d2.gif)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复习提纲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10/f604b0a0-787a-4cc7-b507-6b51b38e089d/f604b0a0-787a-4cc7-b507-6b51b38e089d3.gif)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复习提纲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10/f604b0a0-787a-4cc7-b507-6b51b38e089d/f604b0a0-787a-4cc7-b507-6b51b38e089d4.gif)
![工程热力学第五版复习提纲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10/f604b0a0-787a-4cc7-b507-6b51b38e089d/f604b0a0-787a-4cc7-b507-6b51b38e089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用标准文档第一章 基 本 概 念1. 基本概念热力系统 :用界面将所要研究的对象与周围环境分隔开来,这种人为分隔的 研究对象,称为热力系统,简称系统。边界:分隔系统与外界的分界面,称为边界。 外界:边界以外与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称为外界或环境。闭口系统 :没有物质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闭口系统。开口系统 :有物质流穿过边界的系统称为开口系统。绝热系统 :系统与外界之间没有热量传递,称为绝热系统。孤立系统 :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 称为孤立系统。热力状态 :系统中某瞬间表现的工质热力性质的总状况,称为工质的热力状 态,简称为状态。平衡状态 :系统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如果宏
2、观热力性质不随时间而变 化,系统内外同时建立了热的和力的平衡,这时系统的状态称为热力平衡状 态,简称为平衡状态。状态参数 :描述工质状态特性的各种物理量称为工质的状态参数。如温度(T)、压力( P)、比容( )或密度( )、内能( u)、焓( h)、熵( s)、 自由能( f )、自由焓( g)等。基本状态参数 :在工质的状态参数中,其中温度、压力、比容或密度可以直 接或间接地用仪表测量出来,称为基本状态参数。温度:是描述系统热力平衡状况时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其物理实质是物质内 部大量微观分子热运动的强弱程度的宏观反映。注:热力学温标和摄氏温标, T=273+t。热力学第零定律 :如两个物体分别
3、和第三个物体处于热平衡,则它们彼此之 间也必然处于热平衡。压力:垂直作用于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力,称为压力,也称压强。相对压力 :相对于大气环境所测得的压力。如工程上常用测压仪表测定系统 中工质的压力即为相对压力。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注:课本中如无特殊说明,则所说压力即为绝对压力。比容:单位质量工质所具有的容积,称为工质的比容。 密度:单位容积的工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工质的密度。强度性参数 :系统中单元体的参数值与整个系统的参数值相同,与质量多少 无关,没有可加性,如温度、压力等。在热力过程中,强度性参数起着推动 力作用,称为广义力或势。广延性参数 :整个系统的某广延性参数值等于系统中各单元体该广
4、延性参数 值之和,如系统的容积、内能、焓、熵等。在热力过程中,广延性参数的变 化起着类似力学中位移的作用,称为广义位移。准静态过程 :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使过程中系统内部被破坏了的平衡有足 够的时间恢复到新的平衡态, 从而使过程的每一瞬间系统内部的状态都非常 接近平衡状态,整个过程可看作是由一系列非常接近平衡态的状态所组成, 并称之为准静态过程。可逆过程 :当系统进行正、反两个过程后,系统与外界均能完全回复到初始 状态,这样的过程称为可逆过程。膨胀功:由于系统容积发生变化(增大或缩小)而通过界面向外界传递的机 械功称为膨胀功,也称容积功。热量:通过热力系边界所传递的除功之外的能量。热力循环 :
5、工质从某一初态开始,经历一系列状态变化,最后又回复到初始 状态的全部过程称为热力循环,简称循环。2. 常用公式温度: T 273 t压力:1 p式中F整个容器壁受到的力,单位为牛( N);f 容器壁的总面积( m2 )。2 p B p g( PB)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p B H(PB)式中 B当地大气压力Pg高于当地大气压力时的相对压力,称表压力;H 低于当地大气压力时的相对压力,称为真空值。 比容:1 v Vm3/kgm式中V工质的容积m工质的质量2 v 1式中 工质的密度 kg/m3v 工质的比容 m3/kg热力循环 :qw或 u 0 , du 0循环热效率 : t w0 q1 q2 1
6、q2q1q1q1式中 q1工质从热源吸热;q2工质向冷源放热;w0循环所作的净功。制冷系数 :q2q21w0 q1 q2式中q1工质向热源放出热量;q2工质从冷源吸取热量; w0循环所作的净功。供热系数:q1q12 w0 q1 q2式中q1工质向热源放出热量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q2工质从冷源吸取热量w0循环所作的净功3. 重要图表图 1-1 热力系统图 1-3 开口系统文案大全图 1-2 边界可变形系统图 1-4 孤立系统实用标准文档图 1-5 U 形压力计测压图 1-6 各压力间的关系图 1-14 任意循环在 p v 图上的表示(a) 正循环 ; (b) 逆循环例题:1、把热量转化为功的媒介
7、称为( )A、功源B 、热源 C 、质源 D 、工质2、( )与外界肯定没有热量交换但可能有质量交换A、绝热系统 B 、孤立系统 C 、闭口系统 D 、开口系统3、从大气压力算起的压力为( )A、表压力 B 、绝对压力 C 、真空度 D 、标准压力4、强度性参数与系统的质量( ),( )可加性A、 有关/ 不具有 B 、 无关/ 不具有 C 、 有关/ 具有 D 、 无关/具有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5、在工质热力状态参数中,属于基本状态参数是()A、压力B 、内能 C 、焓 D 、熵6、工质经过一个循环,又回到初态,其焓值()A、增加B 、减少 C 、不变 D 、变化不定7、系统进行一个过程后,
8、如能使( )沿着与原过程相反的方向恢复初态则这 样的过程为可逆过程A、系统B 、外界 C 、系统和外界 D 、系统或外界第二章 气体的热力性质1. 基本概念理想气体 :气体分子是由一些弹性的、忽略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引力和斥 力)、不占有体积的质点所构成。比热 :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 1K(1)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称为该物体的比热。定容比热 :在定容情况下,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变化 1K(1)所吸收或 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容比热。定压比热 :在定压情况下,单位物量的物体,温度变化 1K(1)所吸收或 放出的热量,称为该物体的定压比热。混合气体的分压力 :维持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容
9、积不变时,各组成气体所具有 的压力。道尔顿分压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压力 P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压力 Pi 之和。 混合气体的分容积 :维持混合气体的温度和压力不变时,各组成气体所具有 的容积。阿密盖特分容积定律 :混合气体的总容积 V等于各组成气体分容积 Vi 之和。 混合气体的质量成分 :混合气体中某组元气体的质量与混合气体总质量的比 值称为混合气体的质量成分。混合气体的容积成分 :混合气体中某组元气体的容积与混合气体总容积的比 值称为混合气体的容积成分。混合气体的摩尔成分 :混合气体中某组元气体的摩尔数与混合气体总摩尔数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的比值称为混合气体的摩尔成分。2. 常用公式理想气体状
10、态方程 :1 pv RT式中p绝对压力Pav 比容m3/kgT热力学温度K适用于 1 千克理想气体。2 pV mRT式中V质量为 mkg 气体所占的容积适用于 m千克理想气体。3 pVM R0T式中VM=Mv 气体的摩尔容积, m3/kmol ;R0=MR通用气体常数, J/kmol K 适用于 1 千摩尔理想气体。4 pV nR0T式中VnKmol 气体所占有的容积, m3;n气体的摩尔数, n m ,kmolM适用于 n 千摩尔理想气体。 5通用气体常数: R0R0 8314J/Kmol KR0与气体性质、状态均无关6气体常数: RJ/kg KR0 8314RMMR与状态无关,仅决定于气体
11、性质。7 p1v1 p2v27 T1T2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比热:1比热定义式:c dTq表明单位物量的物体升高或降低 1K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其值不仅取决于物质性质,还与气体热力的过程和所处状态有关。2质量比热、容积比热和摩尔比热的换算关系:c Mc22.4c0式中 c质量比热, kJ/Kg k c 容积比热, kJ/m3 k Mc摩尔比热, kJ/Kmol k3定容比热: cvqvdTduvdT表明单位物量的气体在定容情况下升高或降低1K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4定压比热: cpq p dh dT dT表明单位物量的气体在定压情况下升高或降低1K 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5梅耶公式:c pcvcp
12、 cv0RMc p Mcv MR R06比热比:cvcpcvcpcvMc pMcvcpnR道尔顿分压定律 : p p1 p2 p3npnpii 1 T,V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阿密盖特分容积定律 :V V1 V2 V3nVnVii1T,P质量成分:gimimg1g2 Lgngi 1i1容积成分:ViVr1rnrii1摩尔成分:xininx1x2LLxnnxii1容积成分与摩尔成分关系:rininxi质量成分与容积成分:gimimniMinMMi xi MriMiM分压力的确定pipi例题:1、A、2、A、C、Mi gi ri MiViVi p ri pM gi g gp gigM p气体的定容比
13、热较定压比热(大一些B、大很多理想气体的比热 ( )与压力和温度有关与压力和温度都无关文案大全C、小R ri Riri iRigi Ri gpD、相等、与压力无关而与温度有关、与压力有关而与温度无关实用标准文档第三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1. 基本概念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 换成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而其总量保持恒定,这 一自然界普遍规律称为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 把这一定律应用于伴有热现象 的能量和转移过程,即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一类永动机 :不消耗任何能量而能连续不断作功的循环发动机,称为第一 类永动机。热力学能 :热力系处于宏观
14、静止状态时系统内所有微观粒子所具有的能量之 和。(状态量)外储存能 :也是系统储存能的一部分,取决于系统工质与外力场的相互作用 (如重力位能)及以外界为参考坐标的系统宏观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宏观动 能)。这两种能量统称为外储存能。轴功 Ws:系统通过机械轴与外界传递的机械功称为轴功。 (过程量) 流动功(或推动功) Wf:当工质在流进和流出控制体界面时,后面的流体推 开前面的流体而前进,这样后面的流体对前面的流体必须作推动功。因此, 流动功是为维持流体通过控制体界面而传递的机械功, 它是维持流体正常流 动所必须传递的能量。 (状态量) 焓:流动工质向流动前方传递的总能量中取决于热力状态的那部分能
15、量。对 于流动工质,焓 =内能 +流动功,即焓具有能量意义;对于不流动工质,焓只 是一个复合状态参数。 H=u+pv稳态稳流工况 :工质以恒定的流量连续不断地进出系统,系统内部及界面上 各点工质的状态参数和宏观运动参数都保持一定,不随时间变化,称稳态稳 流工况。技术功 Wt:在热力过程中可被直接利用来作功的能量,称为技术功。 (过程量) 动力机:动力机是利用工质在机器中膨胀获得机械功的设备。 压气机:消耗轴功使气体压缩以升高其压力的设备称为压气机。 节流:流体在管道内流动,遇到突然变窄的断面,由于存在阻力使流体压力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降低的现象。2. 常用公式外储存能 :宏观动能:12mc2重
16、力位能:1Ek2Epmgz式中g重力加速度。系统总储存能 :1 EU Ek Ep或E12U mc mgz2e12 u c gz23 EU 或 e u (没有宏观运动,并且高度为零)热力学能变化 :21 du cv dT , u cvdT1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2 u cv (T2 T1)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 (用定值比热计算)dcvt2 tt1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 (用平均比热计算)24把 cv f T 的经验公式代入 u cvdT 积分。1适用于理想气体一切过程或者实际气体定容过程(用真实比热公式 计算)nn5U U1 U2U
17、nUimiuii 1 i 1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由理想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热力学能等于各组成气体热力学能之 和,各组成气体热力学能又可表示为单位质量热力学能与其质量的乘积。26 u q pdv1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过程。7 u q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定容过程28 u pdv1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绝热过程。9 U 0 适用于闭口系统任何工质绝热、对外不作功的热力过程等热力学 能或理想气体定温过程。10 U Q W适用于 mkg 质量工质,开口、闭口,任何工质,可逆、不可逆过 程。11. u q w适用于 1kg 质量工质,开口、闭口,任何工质,可逆、不可逆过程12. du q pdv适用于微
18、元,任何工质可逆过程13 u h pv 热力学能的变化等于焓的变化与流动功的差值。焓的变化 :1 H U pV适用于 m千克工质2 h u pv适用于 1 千克工质3 h u RT f T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适用于理想气体24 dh cpdT , h c pdT1 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5 h cp(T2 T1)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用定值 比热计算6t2t2t1thcp dtcpdtcpdt cpm t02 t2t100cpmt10t1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用平均比热 计算27 把 cp f T 的经验公式
19、代入 h cpdT 积分。1 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一切热力过程或者实际气体的定压过程,用真实比 热公式计算nn8 H H1 H 2 H n H imihii 1 i 1由理想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焓等于各组成气体焓之和,各组成气体 焓又可表示为单位质量焓与其质量的乘积。9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方程12h2 2C2 gz2 m2h12C1gz1 m1WSdECV适用于任何工质,任何热力过程1210 dh q dc gdz ws适用于任何工质,稳态稳流热力过程11 dh q ws适用于任何工质稳态稳流过程,忽略工质动能和位能的变化。212 h q vdp1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稳态稳流过程,忽略工质动能和位
20、能的变化213 h vdp1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稳态稳流绝热过程,忽略工质动能和位能的变 化。14 h q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稳态稳流定压过程,忽略工质动能和位能的变 化。15 h 0适用于任何工质等焓或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熵的变化:11T适用于任何气体,可逆过程2 s sfsgs f为熵流,其值可正、可负或为零; sg 为熵产,其值恒大于或等于零。3s cv ln T2v T1(理想气体、可逆定容过程)4s cp ln T2 p T1(理想气体、可逆定压过程)5s Rln v2v1Rln p1 (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 p26s 0 (定熵过程)s cv ln T2 Rl
21、n v2v T1v1cp ln T2 Rln p2 pT1p1v2p2cp lncv lnv1p1适用于理想气体、任何过程功量:膨胀功(容积功):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21 w pdv 或 w pdv1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过程2 w 0 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定容过程3 w p v2 v1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定压过程v24 w RTln 2v1适用于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5 w q u适用于任何系统,任何工质,任何过程6 w q适用于理想气体定温过程。7 w u适用于任何气体绝热过程。28 w Cv dT1适用于理想气体、绝热过程9wu1k 1 p1v1 p2v21k1RT1T2p2p1k1RT1
22、k1适用于理想气体、可逆绝热过程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1wp1v1 p2v2n110 1n1R T1RT1 1 p2 n 1p1n1nn1适用于理想气体、可逆多变过程流动功 :wfp2v2 p1v1推动 1kg 工质进、出控制体所必须的功技术功:1 wtg z ws热力过程中可被直接利用来作功的能量,统称为技术功。2wt1dc2 gdzws适用于稳态稳流、微元热力过程wtw p1v1p2v2技术功等于膨胀功与流动功的代数和4 wtvdp适用于稳态稳流、微元可逆热力过程25 wtvdp1适用于稳态稳流、可逆过程热量:1 q TdS适用于任何工质、微元可逆过程22 q Tds1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过
23、程3 Q U W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适用于 mkg质量任何工质,开口、闭口,可逆、不可逆过程 4 q u w适用于 1kg 质量任何工质,开口、闭口,可逆、不可逆过程 5 q du pdv适用于微元,任何工质可逆过程。26 q u pdv1适用于任何工质可逆过程。127 Q h2 C2 gZ2 m22 2 2 2 2 适用于任何工质,任何系统, 8 q dh 1dc2 gdz 适用于微元稳态稳流过程9 q h wt 适用于稳态稳流过程10 q u 适用于任何工质定容过程11 q cv T2 T1 适用于理想气体定容过程。12h1 C1gZ1m1WSdECV12 1 1 1 S CV任何过程。w
24、s12 q h适用于任何工质定压过程13 q cp T2 T1适用于理想气体、定压过程14 q 0适用于任何工质、绝热过程15 T1 n 1nkcv T2n1适用于理想气体、多变过程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3. 重要图表图 3 1 轴功图 3 3 闭口系统的能量转换文案大全图 3 2 流动功图 3 7 技术功实用标准文档图 3 5 开口系统例题:1、外界对系统输入功 80kJ 同时系统向外界放热 20kJ 则系统的热力学能变 化量为 ( )A、20、100、60、1002、dq=du+dw的适用范围是闭口系统(A、C、理想工质,可逆过程理想工质,任意过程、任意工质,可逆过程、任意工质,任意过程3、
25、热力学一般规定,系统向外界放热为),系统对外界做功为( )A、正/ 负B 、负/ 负 C、正/正D、负 / 正第四章 理想气体的热力过程及气体压缩1. 基本概念分析热力过程的一般步骤:1. 依据热力过程特性建立过程方程式, p=f(v) ;2. 确定初、终状态的基本状态参数;3.将过程线表示在 p-v 图及 Ts 图上,使过程直观,便于分析讨论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4. 计算过程中传递的热量和功量。绝热过程 :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情况下所进行的状态变化过程, 即 q 0 或 q 0 称为绝热过程。定熵过程 :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情况下所进行的可逆热力过程,称为定 熵过程。多变过程 :凡过程方
26、程为 pv n 常数的过程,称为多变过程。定容过程 :定量工质容积保持不变时的热力过程称为定容过程。定压过程 :定量工质压力保持不变时的热力过程称为定压过程。定温过程 :定量工质温度保持不变时的热力过程称为定温过程。单级活塞式压气机工作原理: 吸气过程、压缩过程、排气过程,活塞每往返 一次,完成以上三个过程。活塞式压气机的容积效率 :活塞式压气机的有效容积和活塞排量之比,称为 容积效率。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 :为了安置进、排气阀以及避免活塞与汽缸端盖间的碰 撞,在汽缸端盖与活塞行程终点间留有一定的余隙,称为余隙容积,简称余 隙。最佳升压比 :使多级压缩中间冷却压气机耗功最小时,各级的增压比称为最
27、 佳增压比。压气机的效率 :在相同的初态及增压比条件下,可逆压缩过程中压气机所消 耗的功与实际不可逆压缩过程中压气机所消耗的功之比,称为压气机的效 率。热机循环 :若循环的结果是工质将外界的热能在一定条件下连续不断地转变 为机械能,则此循环称为热机循环。课本 P79结论。1、各级气缸的进出口温度(进气温度、排气温度)相等。2、各级所消耗的轴功相等。3、每级向外散出的热量相等。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2. 常用公式气体主要热力过程的基本公式过程定容过程定压过程定温过程定熵过程多变过程过程指数 n01n过程方程v=常数p=常数pv=常数pv =常数npv =常数P、v、T 关系T2 p2T1 p1T2
28、 v2T1 v1p1v1 p2v2p1v1 p2v21T2 v2T1 v11 p2 p1nn p1v1 p2v2n1T2v2T1v1n1 p2 n p1u、 h 、S 计算式u cv(T2 T1)h cp(T2 T1)T2S cv lnv T1u cv(T2 T1) h cp(T2 T1) S cP ln T2P T1u0h0S Rln v2v1Rln p1 p2u cv (T2 T1)h cp (T2 T1 )S0u cv (T2 T1)h cp (T2 T1)T2v2S cv ln 2 Rln 2T1v1cp lnT2 Rln p2 p T1 p1 cp ln v2 cv ln p2 p
29、v1 v p1膨胀功2 w pdv1w=0w p(v2 v1)R(T2 T1)w RTln v2 v1RTln p1p21w u(p1v1 p2v11R (T1 T2)11RTP1 1 21P12)1w( p1v1 p2 v2)n111 R (T1 T2 ) n1n1 RT1 1 P2 n n 1P1热量2 q cdT12Tds1qucv (T2 T1)qhcp(T2 T1)q T s wq0nq n 1 cv (T2 T1)(n 1)比热容cvcp0n cncvn1备注 表中比热容为定值比热容。 (技术功 wt nw )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多变指数 n:z pz1 p1两级压缩时, 最有利的
30、级间压力 为p2多变压缩轴功 :Ws.nn p1V1 1np2 n 1n 1 1 1p1N级压气机所需的轴功: Ws.n Nn p1V1n 1 1 113. 重要图表z 级压气机, 最佳级间升压比 :nn1mRT1np2n 1p1N nn1mR T1 T2图 42 绝热过程 T-s 图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图 43 多变过程 T-s 图图 43 多变过程 p- v 图 (定熵线比定温线陡。 )定容线比定压线陡。 )图 46 单级活塞式压气机图 47 理论压气过程示功图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1、活塞式压气机的余隙容积增大使( )A、 ws增大, v 减小B、ws不变, v 减小C、 ws不变, v
31、不变D、ws减小, v 减小2、理想气体过程方程 PVn=常数,当 n=时,其热力过程是( ) A、等压过程B 、等温过程 C 、等容过程 D 、绝热过程3、压缩机压缩过程实际上是( )过程A、定温B 、绝热 C 、多变 D 、定压4、为降低活塞式压气机的耗功,应尽量采用( )压缩过程A、等容B 、绝热 C 、等温 D 、多变5、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不可能发生的过程是 A、气体绝热压缩,温度降低B 、气体放热,温度升高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C、气体绝热膨胀,温度降低D 、气体吸热,温度升高第五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1. 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二定律 :(方向性) 开尔文说法:只冷却一个热源而连续不断作
32、功的循环发动机是造不成功的。 克劳修斯说法:热不可能自发地、不付代价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第二类永动机 :从单一热源取得热量,并使之完全转变为机械能而不引起其 他变化的循环发动机,称为第二类永动机。孤立系统 :系统与外界之间不发生任何能量传递和物质交换, 称为孤立系统 孤立系统熵增原理 :绝热闭口系统或孤立系统的熵只能增加(不可逆过程) 或保持不变(可逆过程) ,而绝不能减少。任何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 只能沿着使孤立系统熵增加的方向进行。 (P95)定熵过程 :系统与外界没有热量交换情况下所进行的可逆热力过程,称为定 熵过程。热机循环 :若循环的结果是工质将外界的热能在一定条件下连续
33、不断地转变 为机械能,则此循环称为热机循环。制冷:对物体进行冷却,使其温度低于周围环境温度,并维持这个低温称为 制冷。制冷机:从低温冷藏室吸取热量排向大气所用的机械称为制冷机。 热泵:将从低温热源吸取的热量传送至高温暖室所用的机械装置称为热泵。 理想热机 :热机内发生的一切热力过程都是可逆过程,则该热机称为理想热 机。卡诺循环 :在两个恒温热源间,由两个可逆定温过程和两个可逆绝热过程组 成的循环,称为卡诺循环。 (P88)卡诺定理 : 1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与同温冷源之间的一切可逆循环,其热效率都相等, 与采用哪种工质无关。2在同温热源与同温冷源之间的一切不可逆循环,其热效率必小于可逆循 环。文
34、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自由膨胀 :气体向没有阻力空间的膨胀过程,称为自由膨胀过程2. 常用公式熵的定义式:2q1TJ/kg K工质熵变计算:s s2 s1 , ds 0工质熵变是指工质从某一平衡状态变化到另一平衡状态熵的差值。因为熵是状态参数,两状态间的熵差对于任何过程,可逆还是不可逆都相等。T2v21 s cv ln 2 Rln 2T1v1理想气体、已知初、终态 T、v 值求 S。2 s cP ln 2 Rln 2P T1P1理想气体已知初、终态 T、P值求 S3 s cP lncv lnP v1 v P1理想气体、已知初、终态 P、v 值求 S。4卡诺循环热效率:tc 1 T2(课本 P87结
35、论)T1制冷系数: 1,c 21,c T1 T2供热系数: 1,cT11T1 T25热源熵变:QsT克劳修斯不等式: Q 0Tr任何循环的克劳修斯积分永远小于零,可逆过程时等于零。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3. 重要图表图 5-4 卡诺循环的 p-v 图和 T-s 图图 5-4 逆卡诺循环的 p-v 图和 T-s 图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图 5-7 任意可逆循环图 5-7 熵变、熵流与熵产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例题:1、卡诺循环是由( )组成的 A、等温过程和定压过程BC、等温过程和可逆绝热过程D2、卡诺循环的热效率仅与( )有关 A、热源温度B 、冷源温度 C3、卡诺循环是在( )过程从外界吸热 A、
36、等温过程B 、绝热膨胀过程、等温过程和定容过程、定熵过程和定容过程、循环过程 D 、冷热源温度C 、绝热压缩过程 D 、定容过程第七章 水蒸气1基本概念未饱和水 : 水温低于饱和温度的水称为未饱和水(也称过冷水) .饱和水: 当水温达到压力 P所对应的饱和温度 t s时,水将开始沸腾, 这时的 水称为饱和水。湿饱和蒸汽: 把预热到 ts 的饱和水继续加热,饱和水开始沸腾,在定温下 产生蒸汽而形成饱和液体和饱和蒸汽的混合物, 这种混合物称为湿饱和蒸汽, 简 称湿蒸汽。干饱和蒸汽: 湿蒸汽的体积随着蒸汽的不断产生而逐渐加大, 直至水全部变 为蒸汽,这时的蒸汽称为干饱和蒸汽(即不含饱和水的饱和蒸汽)
37、 。一点、两线、三区、五种状态。蒸发: 液体表面的汽化过程,通常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沸腾:液体内部的汽化过程,它只能在达到沸点温度时发生。汽化潜热: 将 1kg 饱和液体转变成同温度的干饱和蒸汽所需要的热量。 过热度: 过热蒸汽的温度超过饱和温度之值。2常用公式干度:干度x 湿蒸汽中含干蒸汽的质 量 (湿蒸气饱和水加饱和蒸汽) 湿蒸汽的总质量湿蒸汽的参数:vx xv (1 x)v v x(v v )vx xv (当 p 不太大, x 不太小时)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hx xh(1x)hhx(hh ) hxrsx xs(1x)ss x (ss ) srxTsuxhxpvx过热蒸汽的焓:cpm为
38、过热蒸汽由 t 到 t s的平h h cpm(t ts )其中cpm(t ts )是过热热量, t 为过热蒸汽的温度, 均比定压热容过热蒸汽的热力学能:过热蒸汽的熵:ss水蒸气定压过程:wss水蒸气定容过程:uhpvrT dTrTTsTscp TssTscpm ln TTsq h h2 h1u h2 h1 p(v2 v1 )qu或wp(v2v1)pwtvdp p0TrdTrTcpscpmlnTsTsTTsTsvwpdvv0quu h2 h1 v( p2 p1)p2wtvdp v( p1 p2)p1水蒸气定温过程:q T (s2 s1)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w q uwt q hu h2 h1 (
39、p2v2 p1v1)水蒸气绝热过程:q0wuwthu h2 h1 (p2v2 p1v1)3重要图表图 7-4 水蒸气定压发生过程示意图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图 7-6 水蒸气的 T-s 图图 7-5 水蒸气的 p-v 图图 7-7 水蒸气的 T-s 图图 7-8 水蒸气的 h-s 图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图 7-11 水蒸气的定温过程图 7-12 水蒸气的定熵过程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图 7-14 例 7-3图 7-13 水蒸气的不可逆绝热过程 例题:1、过热蒸汽的温度与该压力下的饱和温度之差称为()A、过热度B 、干度 C 、饱和热 D 、比潜热)外,另外三个状态的温2、水在定压下的汽化过程中,下
40、列四个状态里,除( 度是相同的A、饱和水 B 、过热蒸汽 C 、干饱和蒸汽 D 、湿蒸汽3、在水蒸气的 P-V 图中,饱和水线和饱和蒸汽线之间的区域称为( ) A、过冷水状态区 B 、湿蒸汽状态区 C 、过热蒸汽状态区 D 、固体状 态区4、湿蒸汽的状态由( )决定。A、压力与温度 B 、压力与干度 C 、过热度与压力 D 、过冷度与温 度5、干度 x=0 的工质是指( )A、未饱和度 B 、饱和液 C 、湿饱和液 D 、过热蒸汽 第八章 湿空气1. 基本概念湿空气:干空气和水蒸气所组成的混合气体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饱和空气:干空气和饱和水蒸气所组成的混合气体。 未饱和空气:干空气和过热水蒸气
41、所组成的混合气体。 绝对湿度:每立方米湿空气中所含有的水蒸气质量。 饱和绝对湿度: 在一定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达到最大值, 称为饱和绝对湿 度。相对湿度:湿空气的绝对湿度 v 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饱和绝对湿度 s的比值。 含湿量(比湿度) :在含有 1kg 干空气的湿空气中,所混有的水蒸气质量。 饱和度:湿空气的含湿量 d 与同温下饱和空气的含湿量 ds的比值。 湿空气的比体积:在一定温度 T 和总压力 p 下,1kg 干空气和 0.001 d 水蒸气所 占湿空气的焓: 1kg干空气的焓和 0.001 dkg 水蒸气的焓的总和。2. 常用公式p:ppapvpvRvT饱和绝对湿度 s :相对
42、湿度 :psss RvT湿空气的平均分子量:M raMa rvM vpa M apv M v B pv Mapv M vBBBBvMapv B(Ma M v) 28.97(28.97 18.02) pv湿空气的气体常数 :R83148314287M28.97 10.95 pv1 0.378 pvBB绝对湿度:mvvV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相对湿度 反映了湿空气中水蒸气含量接近饱和的程度。在某温度 t 下, 值小,表示空气干燥,具有较大的吸湿能力; 值大,表示空气潮湿,吸湿能力 小。当 0时为干空气,1时则为饱和空气。未饱和空气的相对湿度在 0 到1 之间 ( 01) 。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相对
43、湿度又可表示为vpvsps含湿量 (或称比湿度 ) d:d mvvmaapsd 622B psps (g/kg(a)饱和度 D:622 pvB pv ps psd ds 622BB psB pv饱和度 D 略小于相对湿度,即 D ,如 pp ps ,则 D湿空气比体积 :ma3va(m3 /kg(a)v VRagT (1 Rv 0.001d )mapRav RagT (1 0.001606 d ) m3 /kg(a) p湿空气的焓:ha0.001dhv (kJ/kg(a)h 1.01t 0.001d (2501 1.85t ) (kJ /kg(a)3. 重要图表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图 8 3
44、干、湿球温度计图 8 4 湿空气的 h-d 图图 8 6 露点在 h d 图上的表示图 85 h d 图四个区域的特征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图 8 9 湿空气的加热图 8 12 定温加湿过程图 8 10 湿空气的冷却图 8 11 湿空气的绝热加湿过程文案大全实用标准文档图 8 13 湿空气的混合过程图 8 14 冷却塔示意图例题:1、大气中( )时的温度称为露点A、水蒸气开始凝聚 B 、水蒸气开始结冰 C 、水珠开始汽化 D 、水开始结冰2、饱和水蒸气和干空气的混合物称为( )A、过热空气B 、干饱和空气 C 、饱和空气 D 、未饱和空气3、在空调系统中加湿或除湿,其主要的目的是调节空气中的(),给人们以舒适感。A、相对湿度 B 、过热度 C 、干度 D 、过冷度4、液面上饱和蒸汽压力所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学创建“平安校园”工作总结样本(二篇)
- 2025年人员实习工作总结(2篇)
- 2025年争做好教师心得体会模版(3篇)
- 2025年个人教研工作总结简单版(三篇)
- 2025年中学第一学期历史科组工作总结模版(2篇)
- 2025年二年级下班级工作总结模版(三篇)
- 2025年五个一活动工作总结参考(2篇)
- 2025年事业单位试用期满个人工作总结参考(四篇)
- 2025年产品销售员实训学习心得体会(4篇)
- 2025年合同模板字号大小标准
- 中国氢内燃机行业发展环境、市场运行格局及前景研究报告-智研咨询(2024版)
- 《自然保护区划分》课件
- 2025年普通卷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上海铁路局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学校食堂餐厅管理者食堂安全考试题附答案
- 《商用车预见性巡航系统技术规范》
- 国旗班指挥刀训练动作要领
- 春季安全开学第一课
- 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教学课件
- 陕鼓集团招聘笔试题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