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的教案及反思_第1页
纪念白求恩的教案及反思_第2页
纪念白求恩的教案及反思_第3页
纪念白求恩的教案及反思_第4页
纪念白求恩的教案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hen i wake up every day, it is not the bells, but the dreams that strike me.勤学乐施积极进取(页眉可删)纪念白求恩的教案及反思 纪念白求恩的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_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2.理解_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教学重点、难点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全解第一课时一、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派遣( ) 以身殉( )职纯粹( ) 鄙薄( )狭隘( ) 热忱( )晋察冀( )2.解释下列词语。派遣:(政府、机关、

2、团体等)命人到某处做某项工作。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局限在一个小范围里,不宽宏大量。极端:副达到极点。热忱:热情。忱:真实的情义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和人民利益不关心。微不足道:不值得一提。纯粹:形不搀杂别的成分的。漠不关心:冷淡,不关心。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二、导入用多媒体播放电影白求恩大夫中白求恩在小庙里给伤员做手术而遭敌机袭击的场景。展示有关白求恩的图片,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白求恩。简介白求恩生平和_写作的时代背景。白求恩(1890一1939),国际主义战土。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

3、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l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白求恩逝世的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_。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要求:朗读时要读准字音。思考:白求恩为什么值得赞扬?我们应该学习他的哪些品质?全文共四段,各段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学生讨论、交流找出各段的中心句

4、,并归纳各段要点。中心句: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归纳各段要点如下:(每一段即为一个部分)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四部分:号召全

5、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四、学习第一部分思考问题,学生讨论交流。1.这段文字分几层写的?各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分三层。第一层(从开头至“不幸以身殉职”):高度概括白求恩同志的主要事迹。第二层(从“一个外国人”至“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高度概括白求恩的思想和行动,点明_的中心论点。第三层(从“列宁主义认为”至结束):引用马列主义观点论述白求恩同志具有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2._开头对白求恩同志的介绍包含哪些内容?有于么作用?明确:他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一员;年岁已大,壮心不已;肩负重担,奔赴前线;以身殉职,重于泰山。扣住国际主义的原则概述白求恩同

6、志的简历,是对逝者的追忆,也是论述白求恩具有国际主义精神的事实依据。3.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明确:“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五、学生朗读第一段,分叙、议两部分,加深体会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六、小结了解白求恩同志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之一精神;初步理解议论文中叙述的作用。七、布置作业1.探究、练习一。2.选用随堂练习。教学反思:纪念白求恩是一篇时政性很强的悼念_,文中情理相融,事理统一;同时也是一篇以说理为主的议论文。_叙议结合,叙而简约,议而精辟。教师明确这两点,就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白求恩同志生平的了解。只有对其生平的感人事迹

7、有充分的感知,才能更好的领悟此文事理统一这一特点。同时,这是一篇说理雄辩的议论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文本,品味文本的美。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_时,要避免自己喋喋不休的“独台戏”式的分析,把自己的理解分析替代学生的理解分析。避免满堂灌,扼杀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及对_独自的体验,抹杀学生积极思维这一重要过程。教师应侧重于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基于以上认识,本人在教学上重点突显两个环节:查找并搜集白求恩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感人的事例。“晓之愈深,理之愈明”,这是深入理解_的情感基础之所在。学生在搜集整理白求恩事迹的过程,既是培养学生整合材料分析归纳的能力,同时也是心灵受浸染震撼的一个过程。其次,引导

8、学生自读自悟,相互交流,互相启发,深化对文本的理解,特别是对文本的鉴赏,这又是属于对文本的审美的范畴。教学时,要精心设计文本的切入角度。只有找准了_的关键点,才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达牵一发而动全文之功效。如何把握切入的角度及找准关键点呢?教师尽可能引导学生搜集文本的时代背景,对象(人物)背景,写作背景。这是解读文本的重要途径,是指导学生深入理解_的切入口。作为读者,我们所阅读_,也仅此是作者情感表现、人生阅历冰山之一角,只有充分把握_的“三个背景”,才能更好的透过字里行间,进而抓住_的灵魂-其精妙之处也就在此。最怕脱离_进入望文生义的误区。可是,有时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脱离了背景,情感,语境。这就好比把美女当作木乃伊,我们还津津乐道地肢解、碎尸。教学尽可能的把握相关背景,还原情境,揣摩作者的写作动机,品味文中精妙之处。一言以蔽之,从人文的角度出发,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智,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