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f we really want to know our state of mind, we should first look at our actions.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有关说课稿范文锦集六篇 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东 南亚是我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也是学生在世界地理下册的区域地理中接触到的第一个地理区域,这一区域的学习结果不但影响到学生对本区知识的掌握,还关系到学 生今后区域地理的学习,因此在本区域的学习中,不但要让学生学到关于东南亚的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图获取 地理知识的能力,因此本区不但涉及到知识的掌握,
2、更关系到学习方法的养成,因此在教材中的位置比较重要!(二)课标要求在新的课程标准中,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使学生能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位置、范围,并认识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能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了解东南亚的地形和气候特征;能运用地图说出东南亚的经济特征及其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和其区域的独特特征华人华侨聚居区及丰富的旅游资源。(三)教学目标的确立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南亚范围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的位置; 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山河相间的地形、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东南亚的地域特色及其旅游业!过程和方法:本节课通过大量图片和视频材料的引入,引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学习兴趣,并以此引导学生联系自己
3、的生活经验及自己收集到的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认识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分析地形与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引导学生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并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四)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重点:1、东南亚范围及其世界交通的“十字路口”位置。2、东南亚的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3、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4、东南亚的地域特色。教学难点:热带雨林和季风气候的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二、说教法和学法(一)说教法:本 节课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和资料,而后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地形图和政区图,让学生直接从地图上获取地理知识,并在学生获取的这些知识的基础上引导 学
4、生分析理解、归纳总结,并应用自己得出的知识进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识,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并通过实 际生活中的现象和实例正确引导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且注意提升和点拨学生的思路和学习方法。(二)说学法:学 生已经学过半年多的地理知识,在知识含量上应该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在课堂上把尽量多的知识教给学生自己去学习探究,根据教师提供相关材料,采用合作 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得出结论,并应用自己得出的知识进一步分析理解下面的知识,体现知识间的循序渐进的同时,利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分 析能力、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等。三、说教具媒体:多
5、媒体课件,导学稿。 四、说教学安排:两课时。 五、说教学设计说课稿 篇2一、说教材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湘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里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向我们讲述了虎大王召集动物们开会,动物们都以自己的方式赶来开会,而蜗牛却是坐在袋鼠的口袋里赶来的。课文寓动物活动方式于故事情节之中,符合儿童心理,富有童趣,容易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和表演欲望的课文。二、说学情新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他们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根据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结合本单元训练的意图及学生的实际,我确定了这课的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
6、本课的生字词,读准字音。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3、情感目标:增强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重点是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提高学生口语水平。难点是理解动词的含义,了解课文结构相似的特点。三、说教学教法以情感为纽带,通过创设情境,探究体验,朗读品味,拓展延伸等方法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四、说教学流程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为此,我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动物们快乐生活的录像,把学生带入到奇趣的大自然中,不仅激起了学生对动物的喜爱,还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披情入文,紧接着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质疑,
7、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2、整体感知,随文识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认真而扎实地教学生字和词语,进行语文运用的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最基本的任务之一。作为基础中的基础,识字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再说,阅读教学讲究“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识字学词与文本理解原本就是融为一体的,是阅读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理应成为阅读课堂重要的教学资源。于是根据学情,我将本课的识字教学设计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由课题引入学习新字词,进入情景后,以“你们知道吗?虎大王要请所有的小动物来开会,它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得跟大家商量呢?于是出示虎大王的图片,在课课题中将
8、“虎”和“王”这两个字学完。紧接着提出你知道都有哪些动物来参加吗?这一问题引起悬念,能过快速地查阅,学生对全篇课文有了宏观的把握,并找出许多动物名称,让学生采取自学加合作研读的方式学习生字词,“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教学中,不时渗透识字方法的指导,比如问学生:“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再如记“丹”字时,并适时引导学生想象“丹”字里的一点就像丹顶鹤头上那红红的鸟冠,没有了它,可就不美了,通过形象分析和启示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印象,强化记忆。第二部分采用随文识字的方式来认识二类生字,创设一个情景,虎大王可跟我说悄悄话了,想知道说什么吗?它说今天的虎王大会可热闹了,如果你想去那就得先过关斩将才行。出
9、示会认词语。先在文中找到将它圈出来,读一读,并把含有这个词的句子也读一读,这样不仅可以在反复阅读中加深了对字的印象,还对阅读教学起到了巩固的作用。在检查识字效果时辅以“变脸”游戏,让学生自己上台操作,可使其产生成功的体验,培养其识字兴趣。一年级学生不仅会识字,还应将写字指导落到实处,根据本课生字的特点,采用师范写的方式,并让学生观察,在选取不正确的书写和范字比较,在比较中看到自己的不足。3、探究体验,朗读表演感悟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教学中,我十分注意捕捉探究点,引导学生去自主研究与发现,在学生认识了生字、词语言后,并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
10、探究的方式,自由朗读,并跟组里的同学说说你读懂的内容,还让同学们找出这些动物分别是怎么来的?学生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我牢牢把握,并顺势将这过程推进,着重抓住学生的朗读,采取了表情朗读,对比朗读,体会朗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动词的意思,如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狮子说:我们是跑着来的”让学生对读课文的同学提意见,适时地引导平时我们跑步后的感受,从而将“跑”字读重点,读出并体会气喘吁吁的感受,引导学生再读再悟,并做适时合理评价。“真是一只守时的狮子,准时趣到了。”“你读得真传神,老师在听的时候,仿佛看到了一只气喘吁吁的大狮子。”“咱们都来当一回虎大王,表扬一下狮子先生,好吗?”这些
11、富有导向性、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促使学生向更高的阅读目标努力,不知不觉,学生已在朗读中理解了动词的意思,真正走进了文本深处,倾听了文本的声音,感受了语言的色彩,充分体现了阅读的个性化行为,教学重点得到落实,并为突破难点,做好了铺垫。为及时反馈生学生的学习情况,我还特地设计了一个作业题,做完此题后,我又不失时机地提出:“大象为什么要走着来,而不跑着来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审视动词,并学会正确使用动词。4、拓展延伸,形成积淀新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学完课文后,并不失时机地提出:小蜗牛为什么要从袋鼠的
12、口袋里爬出来?学生会说小袋鼠是蜗牛的好朋友。他不希望自己的好朋友迟到才带它来的,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问题意识审视课文,这是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给学生打开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体现了自由表达的新理念。最后提出:其实,还有很多小动物想来参加今天的虎王会,你知道它们分别是怎么来的吗?请用这样的句式来说话。(猴子、马、小狗、小鱼、蚯蚓)我是_,我是_来的,这既是一种说话,也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积淀知识的方式。四、说板书虎大王开会老鹰 狮子 袋鼠 大象 乌龟飞跑蹦走爬五、说教学特色本课的设计以情感为纽带,以课件为辅助,以朗读实践贯穿始终,注重学法指导,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为求为学生
13、创造一个愉悦、轻松、自主、开放的学习空间和语文实践环境,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更加有效的培养,促使这些刚入学的孩子们在愉快的学习中逐渐懂得爱护动物的美好心灵,以到达到爱识字、爱读书,增长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获得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说课稿 篇3分析与思考: 所谓工具,指的是人类在生产劳动时所使用的器具。它具有针对性使用对象或范围的特点,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的智慧结晶。工具广泛存在于生活及各行各业中。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工具的使用。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的生活周围也充满各种各样的工具。他见过也已经使用过不同的工具并成功地完成各种任务。但是,所有这一切经验都含糊地存在他
14、的头脑中。正因为工具太常见,反而容易让人熟视无睹了。如何把这些经验从他的脑海中唤醒,进行概念上的明晰并激起他再一次的兴趣和好奇就是成功开展学习活动的关键。再者,劳动者的工具这个内容非常广泛,大到人类发明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小到一根秀花针。工具不仅代表着一件具体的器具物品,更凸显住深层的精神内涵。如何从这个浩瀚的工具海洋里汲取适合大班幼儿认知和探索的学习内容并产生情感上的触动和共鸣是本次活动的根本。大班幼儿所拥有的经验和技能使他乐于自我发现和探索,他们不满足于知识的传授而更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多的经验和知识。同时,他也能够通过同伴间的合作完成更艰难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享受成功的满足。劳动者
15、的工具所显现的内容是完全静态的成品。大班幼儿会满足于这样的学习方式吗?怎样让静态的东西动起来,成为孩子乐于探索,能够发现的新材料呢?正确选择跟学习材料适合和匹配的教学方法,让枯燥的认知活动成为快乐的事,是成功开展本次活动的精髓。思路定位:1. 选择幼儿熟知的、同时具有安全操作性日常生活工具作为本次科学活动的探索和认知对象。引导幼儿用“陌生”的眼光去重新审视熟悉的材料,激发好奇心和活动的兴趣,2. 让静态的材料“动”起来。将认知的重点从被动接受转移到主动发现探索上。通过幼儿的亲历亲为去发现工具的特点,并通过与同伴的交流探讨建构成新的内需的知识。3. 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常识使用工具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16、通过操作和实践来验证自身的发现,同时也进一步了解工具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具体教案与环节分析:活动目标: 1. 运用多种感官探索和发现工具的秘密,积极探讨交流自己的发现和见解。2. 尝试和同伴合作使用某一工具完成任务,体验合作的快乐和尝试的成功。3. 初步了解工具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激发自豪感。活动准备: 1. 安全工具:小刀、小铲、螺丝刀、剪刀、夹子、小推车等若干。2. 辅助材料:水果、大积木块、黄豆、布袋、布、玩具点心、大嘴娃娃活动流程: 引题激发兴趣自由探索和发现工具的秘密拓展经验小组合作尝试使用工具活动环节: (一)引题,激发兴趣 1. 教师讲述故事小熊造房子,引发幼儿思考。辅助问题:“有了
17、木头、钉子,小熊就能造房子了吗?”“它还需要什么可以帮它又快又方便地造房子?”2. 谈话理解工具的概念讲解:工具就是一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更快、更顺利地做好一件事情的物品。(简单的提问,有悬念的小故事,将枯燥的内容巧妙地隐身其中。通过小朋友自己的思考和探讨,将日常的常见工具呼唤出来,在唤起生活经验的同时,言简意赅的讲解帮助幼儿迅速明晰和梳理已有的模糊概念。全新的审视目光激发了内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二)自由探索和发现工具的秘密 1. 明确探索目的辅助语:“工具为什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事情呢?”“它的秘密在哪里?”2. 自由挑选工具,探索和发现工具的用途及秘密3. 集体交流探讨围绕中心话题
18、:“我发现 _ 是用来干 _ 的。”“它的秘密是 _x 。”“使用它的好处是 _x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发现工具的秘密”这一充满挑战性的任务强烈地激发了幼儿无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简直迫不及待要大展身手。原来已熟悉的操作材料重新变得陌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正好为他的成功探索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他们会想尽办法运用各种可以运用调动的器官,去探索、去发现,并乐此不疲。每一个细小的成功和发现可以激励他更深入再一次的探索。认知在过程中慢慢得以积累和形成。充分的尝试达到经验的概括。因地制宜的工具材料,让孩子真切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工具就是人自己发明创造的。通过幼儿的操作,材料揭示出的有
19、关特性和事物间的关系,正是我们所期望幼儿获得的,也为下一个环节做了很好的知识积累。让孩子自由选择工具是根据大班幼儿的特点决定的。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和选择探索的材料是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不仅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澄清自己想法,按自己的方式方法获得有益的经验,还有利于他们产生一种想法进行发现的要求,一种前进的动力,这种热情会让他们专心致志地投入研究和探索。集体的探讨交流促进语言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幼儿在与同伴的观点交融、碰撞中丰富和建构新的知识经验,完善自己的想法,获得成功体验。)(三)拓展经验1、引导思考:工具从哪里来?了解工具是人类的智慧结晶。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还见过或
20、用过什么工具?(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具,他的知识主要是经验性的知识。通过自身的探索,幼儿获得了大量的丰富具体的实际经验,在这里,通过老师巧妙的铺路搭桥,用几个小小的问题就帮他们归纳、概括最终理解、内化对工具的认知。引导幼儿从眼前的几件具体工具拓展到整个工具海洋,逐步将经验迁移和拓展,通过回忆、思考在脱离实物的状况下验证自己的知识使经验真正得以内化。)(四)小组合作尝试使用工具。1、 提供材料,明确任务目标工具任务:小刀水果拼盘小推车运送大积木块(上下坡)小铲将黄豆装袋螺丝刀组装小木盒剪刀剪布片夹子喂娃娃吃点心2、小组成员商量分工共同完成任务3、 集体探讨,说说自己是怎样完成任务的,工具
21、帮了什么忙?总结: 工具的用处真大呀!工具是在劳动时发明的,我们只要会动脑筋,也可以发明有用的工具!(通过刚才的探索、讨论,幼儿发现了许多工具的优点。但这只是表面上的发现,要验证工具的真正本领,让孩子心服口服,真正认识工具为劳动带来的便利,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事实说话。”俗话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亲身的体验才能使经验真正的内化。孩子是主动学习者。他们要主动读探索、研究和发现才能主动建构知识经验。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实际参加探究活动,引导幼儿在多的过程中真实感受,才能真正体验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活动内容的生活化,让孩子体验和感受到这就是我想要知道、想要解决的问题,更能激发起
22、自豪感和成功感。小组合作探究共同的主题和内容,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合作能力发展,也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相互交流和协作机会。在这过程中,他们会在过程中不断思考,会控制自身,会主动协商,会发现和认识别人的长处和价值,获得更多的新信息、新经验。每一个孩子都会通过集体的、成功的探索获得新的经验,都在自身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进步和提高!)教材分析: 劳动者的工具在小朋友的周围无处不在,有食堂工作人员的饭勺,保育员阿姨的拖把,花园里花匠的修花剪刀,有农民的锄头,还有工人的榔头等等,多得不能再多,而大班孩子已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此内容完全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通过此课时的学习,定会让
23、孩子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有新的提升。说目标 : 根据纲要的目标、教材本身的特点以及大班孩子的特点,我将目标设置如下:1. 知识目标:初步感知不同的劳动者都有一套自己特有的工具,认识一些常用的工具。2. 技能目标:学习常用工具的一些简单使用方法。3.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珍惜劳动成果,初步培养对劳动者的崇敬之情。根据孩子已有的经验水平,我将目标 1 设定为重点,目标 2 设定为难点。说准备: (一)知识准备: 1. 事先丰富概念:劳动者(知道劳动者不单单是农民,工人、医生、科学家等都是劳动者)2. 幼儿事先进行一些观察部分劳动者的工作情况。(二)物质准备: 1. 实物工具人手一份以上,部分大件的工具
24、用图片代替。2. 录像带一份,摄像机等多媒体的工具。3. 幼儿自带一些常用的小工具。说教学法: 纲要里提出:创设宽松的环境,让每一幼儿都能参与实际探究活动,感受尝试的乐趣,感受发现的喜悦。我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性的材料,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而我始终只是幼儿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结合自主探索法、观察法、讨论法等进行教学。克服传统的说教形式,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体,在具体的操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法、讨论法、观察法等等进行学习。说活动过程: (一)带孩子到食堂、花园里、教室里、附近的模具厂观察。 (教师将过程摄下来)引导孩子带着问题去观察,食
25、堂的工作人员,花匠,保育员阿姨、模具厂的叔叔他们都是用哪些工具进行劳动的?(幼儿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由于受思维的限制,幼儿是通过自身的感知、积累一定的感性经验,才能进行科学活动,因此我选择的内容都是围绕在幼儿周围,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所以幼儿很快就进入了课题,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以下的重难点的突破奠定了基础。)(二)通过谈话、观看录像,认识一些常用的工具。 (这个环节主要目的是落实重点,为难点的突破奠定基础)1、你刚才看见谁在使用什么工具?(提问具有针对性,目的非常明确)2、幼儿每说出一种工具,就出示相应的镜头,学习相关的词语,认识相关的工具。3、我们小朋友也带来了
26、一些工具,请你说说,你带来的工具叫什么,干什么用的?是谁用的?(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的资源,让幼儿从家中携带各类工具,一方面是幼儿熟悉感兴趣的,另一方面涉及的面会更广)4、这些工具是谁用的?给工具进行一些简单的分类。(在这个过程中,我鼓励幼儿用完整的句子大胆讲述,大胆地与同伴交流经验,分享快乐,分享彼此的经验,在说中学,听中学,以幼儿为主体,幼儿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落实了目标 1 即活动的重点。)(三)学习使用常用工具的一些简单方法。 1.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工具,那这些工具是怎么使用的呢?幼儿自主探索。(幼儿是通过自身与物质世界的相互作用建构知识,学习科学的,我为孩子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性的
27、材料,体现了纲要中的精神:尽可能创造条件,让每一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探究的机会,感受参与的过程和结果,体验发现的乐趣。)2. 探索以后进行交流,对于较难的、不常见的工具,教师在集体面前示范、讲解。3. 播放录像,播放其他劳工者使用工具的情况,如:科学家、医生、清洁工人等等。(一方面可以拓宽幼儿的视野,另一方面能给孩子更直观更真实的体验,使孩子潜在地知道每个劳动者都有自己特有的劳动工具,知道他们的使用方法是怎样的?从而升华了重点和难点。)(四)感受劳动者的不容易,知道珍惜劳动成果。 刚才我们在参观、和看录像的时候,那些工作的人都是怎么样的?那我们平时应该怎么做呢?(具体联系到了幼儿的实际生活,如要爱
28、护桌椅,珍惜饭粒等等,通过层层的提问,让幼儿知道劳动者的不易,应该珍惜劳动成果,从而达到了目标 3 。最后的提问,幼儿又回归到了生活,所谓科学_于幼儿的生活,也服务于幼儿的生活。)延伸活动: (延伸活动不是一个活动的结束而是另一个活动的开始)1、这些工具是谁发明的呢?如果你是科学家,你想发明怎么样的工具呢?2、农民为什么要用到这些工具,而厨师为什么要用这些工具,他们能交换吗?为什么?(如此开放性的提问,促进幼儿扩散性思维的发展,引发了幼儿的创造的欲望,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学习科学的兴趣。)以上的活动设计环环想扣,循序渐进,即关注了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又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关注新经验的获得,整个设计体
29、现了以下几个特色:1. 幼儿园的课程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要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在孩子的心里是没有学科的界限,因此在整个活动中,我融入了语言,如让孩子用完整的句子讲述,在讲述的过程中提高了倾听能力等,又融入了分类等内容,全面的促进孩子的发展。2. 利用了现代化的工具及媒体的介入,给予孩子更直观、更科学的经验,即验证了幼儿操作的结果,又能给孩子科学的知识。3. 教师引导的关键是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所有问题的提出,我都是根据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和重难点的突破而展开。教师只是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孩子才是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说课稿 篇4一、简析教材:本课分米和毫米是小学数学国标本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30、第一课时。二年级(上册)已经教学了米和厘米,本单元继续教学分米和毫米。这样一来,学生就认识了常用的各个长度单位。全单元内容分三部分编排,先教学分米,再教学毫米,最后教学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本课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建立分米和厘米的概念。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能根据物体正确选用合适的单位表示物体长度。(2) 智能目标:知道各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结合米和厘米进行简单换算。(3) 情感目标:让学生在丰富的活动中体会探索知识的过程掌握探索知识的方法及获得成功的体验。本课教学重难点:重点: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会选用合适的单位表示物体长度。难点:掌握各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
31、进率,会进行简单换算。二、阐述教法新课标的要求中指出:学生应在活动中探索感知新知。于是在复习环节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来比划已经学习过的长度单位1米和1厘米的长度,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写物体的长度。在导入环节中开展分组动手活动测量同桌的铅笔盒以感受满整十厘米的长度。设疑后进入新授让学生用手比划1分米的长度。在经历反复的动手操作和比拟后再次了解比厘米更小的单位毫米的长度。通过一系列的动手测量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分米和毫米的正确使用。从而完成本课重点教学。三、指导学法让学生在操作中获取知识是熟练掌握知识最有效的方法:1、指导学生用“身体尺”来表示各长度单位的长度,有利于学生正确感知各个不同长度单位的大概长
32、度。能对各个长度单位的长度有一定了解。2、开展小组活动测量物体的长度,不仅能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测量物体的正确方法。四、教学大概程序(一)课前准备:1、关于已经学习过的米和厘米的知识。2、制作教学流程的课件。3、米尺和学生尺。(二)教学程序1、铺垫:要求学生利用“身体尺”唤起对1米和1厘米的长度认知。然后利用填空的形式选择“米”或“厘米”填写物体的长度。2、导入:回忆用学生尺测量较短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要求学生测量自己的铅笔盒,说出大概多少厘米(取整十数)3、新授:在学生汇报刚才测量的结果后利用课件出示书上例题中的尺,在尺上用红色括弧表示出从刻度“0”到刻度“10”的长
33、度,要求学生说出长度是10厘米,随即告诉学生并用课件展示1分米。指导学生说出10厘米和1分米之间的关系。并要求学生诵读1分米=10厘米。接着要求学生用“身体尺”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结合生活经验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分米,从而加深对1分米长度单位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在作业纸上利用学生尺画一画1分米再次巩固。接着教师展示米尺,让学生在米尺上找出从“0”刻度开始的第一个1分米。随后让学生根据1分米=10厘米,找出接下去的1分米,得出1米有10个1分米。从而出示1米=10分米,让学生在书上填写完整。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探索出旧知1米=100厘米。在教授毫米的知识,让学生分组活动测量数学书
34、的厚度,因厚度不满1厘米,指导学生数出厚度是几个小格,教师指导1小格就是1毫米,要求学生说出书的厚度是几毫米。同时用课件放大学生尺的1厘米,展示1小格就是1毫米。接着让学生数学1厘米里面有几个小格也就是几厘米,从而得出1厘米=10毫米。随即在练习中让学生通过动手测量,同时在身体中找出1毫米的长度。体会毫米都是使用在更短的物体的长度且长度不能用整厘米来表示的物体长度。4、作业布置: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巩固对毫米的认识。这里不是教学单位的换算,更不是把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而是在图形直观中通过3厘米是30毫米孕伏单位的换算。3厘米是30毫米不是教材告诉学生的,是他们看到和想到的。教学时要给学生机会说
35、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感受教材的孕伏。接着分组测量课桌和学习用品的长度。在完成过程中先让学生说说准备用什么尺测量,汇报时说说使用什么单位。比划判断线段长短,再实际测量,再次巩固测量方法。最后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写物体的长度,并结合之前学过的米和厘米的知识进行知识拓展。5、板书设计: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五、教学效果分析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应该是很积极的。但因为学生平时锻炼的机会很少,难免会出现混乱的情况,这就必须教师在活动前说明要求并适时指导。在练习中可能有些学生对单位的选择还会出现一定问题,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在填写后利用“身体尺”或者学生尺去估量一下所填单位是否合适。说课稿 篇5我
36、说课的题目是电脑绘画-椭圆工具。本节课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信息技术教材第一册第二单元第3课的内容。本单元主要介绍“画图” 软件中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使同学们了解“画图”软件的应用,并能运用它制作简单的电脑绘画作品,前几节课中学生已初步掌握了“画图”中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本节课是原有基础的一次提高课,主要学习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通知中关于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安排进行内容的安排,本节课以任务驱动为主要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在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灵活地美化自己的作品。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
37、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对自己及他人作品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根据以上的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点定位在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配合使用shift健,画出圆形。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根据学生不能在机房上课,主要采取教师边讲授,学生边练习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使学生在课堂上能生动、有趣中学习。(三)教学目标依据教材的安排意图和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生学会用画出椭圆形和圆形。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帮助
38、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作品展示提高学生的自我创新的能力。情感目标:在不断尝试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教学难点:配合使用shift健,画出圆形。(五)教学过程:首先复习上一节课学习过的内容,使用“矩形工具”可以画出矩形,配合shift键还能画出正方形。引出本节课的内容:椭圆工具。演示板书:椭圆工具:(1)画椭圆:选择工具箱内的椭圆工具,(2)画圆:按住shift键,同时按住鼠标。让学生知道:椭圆工具的用途,这是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按着教师讲使用方法。再用椭圆工具画一些日常用品,如汽球、杯子等。然后找几个学生到前面练习操作。学生初步掌握椭圆工
39、具的使用要领后, 然后趁热打铁,打开上节课图案画了一幅面“美丽的家园”,并对同学们说:“同学们,运用你们所学会的知识,今天,我们将继续画这幅画,让我们的家园更漂亮。蓝天中有白云,我们上节课已尼学习了白云的方法:使用铅笔工具,选择白色,画出一朵白云,填充白色。使用橡皮工具,擦出白色。让学生操作演示。还有一种方法,用今天学习的“椭圆”工具。教师讲操作过程:鼠标指向“椭圆”将光标并单击,选择“椭圆”工具,鼠标指向“颜料盒”, 并单击,选择白色,鼠标移入画图区,画出椭圆形白云,选择“填充”工具,填充白色。学生练习:画椭圆形白云。使用“椭圆”工具画太阳。问:教师为什么能画出这么标准的圆?有什么技巧?“椭
40、圆”工具画太阳。shift+椭圆学生练习天空中飘着一个椭圆形汽球我们学习了用椭圆画白云、用“椭圆”工具画太阳,我们的家园更美丽了,我一定要好好的学习文化知识,将来长大了让我们的家园更美丽这幅画中的环境真好,你爱在这里吗?我们也要爱护我们周围的在今后的课中,我们将继续学习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同时也让我们的环境更美好。四、课堂检测:(1)画椭圆时,应选择工具箱中的( )工具。a b c(2)画圆时,应同时按住( )键。a ctrl b. shift c. alt本节课通过以上的检测,学生都学会了本节课的知识。不足是绝大多数学习只能听,没有动手练的机会。说课稿 篇6一、教材依据版本:劳动技术六年级(试
41、用本)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花瓣造型的方法”是为劳动技术六年级(科教版)第1单元“纸艺装饰花”中,技能体验2“康乃馨”的教学补充载体。二、设计思想1、指导思想劳动技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学习策略;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装饰花作品设计制作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经常可以观察到学生有较强的创新设计愿望,但创新设计愿望应如何实现呢?“如何用纸质材料表达花瓣的造型”是学生实现创新设计愿望的关键。本节课教与学的活动就围绕如何解决学生在实施设计方案时的关键问题,为学生设计创新提供了知识与技术的支持。2、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观察分析
42、,了解花瓣的形状与造型特征;通过“花瓣内卷与外卷”、“花瓣表面多皱纹”、“花瓣勺形内卷”造型方法的探究,掌握常见的三种花瓣造型方法;通过归纳,花瓣造型特征、造型方法与应用之间内在的关系;初步形成仿真花卉设计的技术思维方式。本节课设计可以克服“康乃馨”载体学习过程中的狭隘性,把所研究的事物纳入广阔的背景之中,从而更好地揭示花卉造型技术的普遍规律,可以帮助学习者获得新的发现,进一步认识事件的本质。通过分析、探究、归纳、应用与拓展的教与学的活动,提供了技术思想完善与形成的平台,引导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主动地建构知识体系。3、教材分析“纸艺装饰花”单元共有三节。其一,需求与设计;其二,加工与制作;其三,
43、交流与评价。本节课是为学习者能自己设计制作装饰花作技术的支持。通过了解花瓣的形状与造型特征;花瓣造型的方法;花瓣造型技术的应用;使学习者主动地建构知识体系。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价值不是技能的讲授与操作训练,而侧重于仿真花卉设计与制作技术思想的形成。4、学情分析学生在纸质仿真花卉设计与制作的学习活动中,由于缺乏对花卉的相关知识了解,因此,在装饰花设计与制作的环节中,造成了设计思路的障碍。因此,在教学组织中应着重致力于仿真花卉设计与制作的技术思想形成的学习活动。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的三种花卉花瓣的形状与特征。(2)初步学会借助文具,对仿真花瓣进行造型。(3)掌握卷曲、加皱、压皱常
44、见的三种花瓣造型方法。2、方法与过程(1)通过常见的三种花卉实物图片的观察与分析,了解其花瓣的形状与特征。(2)通过花瓣造型方法的体验,初步学会选用文具对仿真花瓣进行卷曲、加皱、压皱造型。(3)通过技能拓展,初步了解卷曲、加皱、压皱技能的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对仿真花瓣的操作的活动中,体验技术思维方式。(2)感受仿真花卉在生活中的作用。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卷曲、加皱、压皱常见的三种花瓣造型方法。2、教学难点在对仿真花瓣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技术思维方式。五、教学准备1、资源的收集(1)常见的几种花瓣造型方法(2)花瓣造型技术的应用六、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图教案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45、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题:花瓣造型的方法展示:插花作品(ppt1)。设问:鲜花随着时间延长会慢慢凋谢,你能想一个办法,使花卉不凋谢吗?任务:研究如何用“手揉纸”制作仿真花卉的花瓣。观察与思考产生需求。分析一、常见花卉花瓣形状与造型特征分析展示1:荷花(ppt2)设问:荷花花瓣是什么形状?花瓣造型有什么特征?花瓣形状圆桃形造型特征花瓣两侧内卷展示2:玫瑰(ppt3)设问:玫瑰花瓣是什么形状?花瓣造型有什么特征?花瓣形状椭圆倒卵形造型特征表面多皱纹两侧外卷展示3:菊花(ppt4)设问:菊花花瓣是什么形状?花瓣造型有什么特征?花瓣形状舌状形造型特征勺形内卷归纳:花瓣造型特征内卷与外卷表面多皱
46、纹勺形内卷观察与思考。师生交流归纳。观察与交流师生交流归纳。观察与交流师生交流归纳。使学生明确花卉设计时,需要对设计的对象进行分析,了解花卉的特征。为设计仿真花卉作铺垫。探究与体验二、花瓣造型的方法问题:主要研究怎样用纸质材料表达花瓣的形状与造型?造型方法的体验1(ppt5)内卷与外卷问题:内卷与外卷用什么方法造型?提示:卷曲可以根据卷曲的程度,借助笔杆与笔芯。操作要求:将1010厘米正方形纸,剪成桃形花瓣1片。造型方法:卷曲(两侧内卷)。质量要求:卷曲自然。作品展示:学生成形部件组装作品。造型方法的体验2(ppt6)表面多皱纹问题: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演示:加皱的方法。操作要求:将1010厘米
47、正方形纸,边对边2次对折,剪出倒卵形花瓣4片,逐片加皱。造型方法:加皱。质量要求:皱纹均匀。作品展示:学生成形部件组装作品。造型方法的体验3(ppt7)勺形内卷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思路:当纸受圆物重压后,会产生如勺的造型。所以借助笔的圆端,先压后边压边向内运动,使舌状形花瓣勺形内卷。演示:压皱的方法。操作要求:将1010厘米正方形纸,对折4次,剪出舌状形花瓣16片,逐片压皱。造型方法:压皱。质量要求:勺形明显。作品展示:学生成形部件组装作品。思考交流制作的方法。根据操作要求尝试内卷与外卷的造型方法。观察思考:部件与整体的关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观察加皱的制作方法。根据操作要求,尝试花瓣表面多皱纹的造型方法。观察思考:4片同时成形,可简化加工工序。师生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毕业研讨会主持词(5篇)
- 有关父母感恩演讲稿范文5篇
- 校本研修工作计划模板锦集六篇
- 有关爱岗敬业的演讲稿范文锦集5篇
- 灭菌公司团建活动方案
- 金融城片区策划方案
- 联合刺激方案
- 金融机构营销服务方案
- 山西公务员面试模拟31
- 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工艺》课程标准
- 形势与政策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
- 2024智能变电站新一代集控站设备监控系统技术规范部分
- 5.5《方程的意义》(课件)-2024-2025学年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 2024年建筑业10项新技术
- 数值实验报告-实验三
- 介绍辽宁朝阳的PPT模板
- 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完整版)
- 消防工程质量评定表.doc
- SMT 供应商出货检验报告书.doc
- 海上移动平台安全规则(1992)
- 亚奥理事会新版章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