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流行病期末考试重点小抄最新电大《流行病》考试必备参考小抄_第1页
电大流行病期末考试重点小抄最新电大《流行病》考试必备参考小抄_第2页
电大流行病期末考试重点小抄最新电大《流行病》考试必备参考小抄_第3页
电大流行病期末考试重点小抄最新电大《流行病》考试必备参考小抄_第4页
电大流行病期末考试重点小抄最新电大《流行病》考试必备参考小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大流行病重点期末考试小抄1.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是研究疾病与健康状态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以及制定和评价预防、控制和消除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与措施的科学。2. 基本内涵?1、研究对象是人群2、不仅研究各种疾病,而且研究健康状态3、它的重点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及影响因素4、落脚点是为了控制和消除疾病及促进健康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3. 包括:观察性研究(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性研究(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实验、整群随机实验)理论性研究(理论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方法研究)4. 用途:1、研究人群健康、疾病消长及疾病特征的变化

2、规律2、对社区和人群健康作出诊断3、用于卫生决策和评价4、揭示疾病自然史5、利用流行病学方法探讨原因不明疾病的病因6、用于疾病的预防7、用于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和措施的效果评价5.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观点(特征):1群体观点2社会医学和生态学观点3比较的观点4多病因论的观点5概率论的观点6. 几种流行病学试验的区别?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与整体随机试验试验对象某疾病患者社区人群社区人群研究场所医院社区社区研究对象单位患病个体个体团体或人群研究目的评价治疗措施的效果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评价干预措施的效果设计的一般原理随机、对照、盲法对照随机、对照7. 突发卫生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

3、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8. 比例死亡比研究原理:如果某种因素可以导致或防止某种致死性疾病的发生,则暴露于这种因素的人群死亡者中死于这种疾病的比例会高于或低于非暴露人群。9. 病因:那些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素,就可以认为是疾病的病因。当它们中一个或多个不存在时,疾病频率就下降。 10. 病因模型:三角模型、轮状模型、病因网模型11. 疾病发生的基本条件:致病因子、宿主、环境12. 建立假说的方法:求异法、求同法、共变法、类推法、排除法13. 因果推断的标准?1联系强度 2联系的时间顺序 3联系的一致性

4、 4联系的特异性 5分布的一致性 6剂量反应关系 7试验证据 8生物学的合理性14. 疾病的分布distribution of disease:是以疾病的频率为指标,描述疾病在不同地区、时间和人群的分布现象(又称疾病的三间分布)15. 疾病的流行强度(散发sporadic、爆发out break、流行epidemic)1是指某并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之间无明显联系。2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的人群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许多临床症状相似的病人。3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例年的发病率水平。16. 形成散发的原因?1某病在当地常年

5、流行,居民有一定的免疫力或因疫苗接种维持人群一定的免疫力 2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3传播机制难以实现的传染病 4潜伏期长的传染病17. 地方性endemic:由于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的影响,某种疾病经常存在于某一地区,或只在某一地区的人群中发生,不需自外地输入,这种情况称为地方性。三种类型:统计地方性(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自然地方性(丝虫病、氟中毒)自然疫源性(鼠疫、流行性出血热)18. 判断疾病是否与地方环境有关的标准?1居住在当地的各人群组,该病的发病率均高,并可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 2在其他地区居住的相似人群组,该病的发病率低甚至不发病 3迁入该地的健康人在当地居住一定时间后可发病,其发

6、病率同当地居民相似 4自该地区迁出的居民,经一定时间后该病发病率可下降,患者症状减轻或呈自愈趋势 5当地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也可发生类似疾病19. 周期性periodicity:有些疾病每隔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发生一次流行的现象20. 形成周期性的原因:1该病的传播机制容易实现,只要有足量的易感者便可迅速传播 2该类疾病病后可形成较为牢固的免疫力,流行后人群免疫力水平持续的时间长短决定该疾病流行的间隔时间 3新生儿的增加,易感者的累积的速度也决定着流行的间隔时间 4病原体的变异及变异的速度21. 移民流行病migrant epidemiology:是通过比较移民人群、移居当地人群和原居住地人群的

7、某种疾病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分析该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关系。22. 移民流行病学分析的原则?1若某病在移民中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原居住地人群的发病率或死亡率不同,而接近于移居地当地人群的率,则该疾病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主要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 2若与相同,而不同于,则主要是由遗传因素造成的。23. 发病指标?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感染率定义指一定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短时间、小范围指在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所占比例指在调查时受检查的人群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例计算公式一定时期某人群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100特定

8、时期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观察人口数100%调查时某感染人数/调查时受检人数100%用途描述疾病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评价防治措施效果用于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及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的调查研究反应某地区某种慢性疾病的疾病负担程度,合理规划卫生资源,研究疾病的流行因素和评价慢性疾病的控制效果研究疾病的感染状况和防治工作的效果,估计某病的流行态势,为制定防治预防措施提供依据24.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关系?1患病率的分子为特定时间所调查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不管这些病的发病时间。发病率的分子一定为一定时期暴露人群中新发生的病例数 2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存在或流行情况

9、,是一种静态指标,而发病率是由发病报告或队列研究获得的疾病频率,衡量疾病的出现,为动态指标。3二者的关系:如果发病率和病程稳定,则存在如下关系:患病率p=发病率i*病程d25. 死亡指标死亡率病死率生存率定义某人群在一定时期内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比例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患某种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人经几年的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占观察病例比例计算公式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的某病病例数*100%随访满n年的密欧炳存活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该病病例数*100% 用途(意义)衡量人群病因、死亡

10、危险性大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卫生水平的综合反映数值大小反映两种因素的变化,常用于病程较短的急性疾病1疾病严重程度2医疗水平评价慢性疾病的远期疗效,探讨影响生存的因素或病因26. 现状调查(横断面研究)的特点?1在短时间内得到一个较为全面的调查结果,调查前不设立对照组,是一种常用方法 2在一个时间断面上收集资料,用于描述一个时间断面上的情况,或探讨这个时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3疾病与健康状况与某些特征或因素同时存在,不能得出因果关系结论,只能进行相关性分析,提供病因线索,用现在的暴露来替代或估计过去情况时有条件的4不能用于病程较短的疾病5调查中相关因素的选择有一定限制27. 现状调查的目的?

11、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2发现病因线索3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4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5疾病监测或其他类型流行疾病学研究提供基础6其他:卫生服务研究、卫生及健康水平调查28. 现况调查的种类?普查、抽样调查29. 普查census:是指为了了解某病患病率或健康状况,与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内人群中每一成员所作的调查或检查。30. 普查的目的?1二级预防,早期发现疾病患者,及时给于治疗2描述分布3了解健康水平4建立正常值范围31. 普查的优缺点?1优点:获得资料全面准确;易于确定调查对象;可以较全面地获得病因线索2缺点:工作量大,花费高,组织工作复杂;每个对象信息量有限;容易出现重复或遗漏;参加人员多

12、,质量难以做到一致32. 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是指从全体被研究对象中,按照一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代表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推论全体被研究对象状况的一种调查。33. 抽样方法的比较?1单纯随机抽样: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基本原则:每个抽样单元被抽入样本机会相等2系统抽样(机械抽样/等距抽样):简单易行3分层抽样:按比例分配分层随机抽样;最优分配分层随机抽样(获得的样本均数)或样本率的方差最小4整体抽样:要求群间变异越小越好5两级或多级抽样34. 开放式问题的优缺点?优点:使回答者充分按照自己的方式和自己的想法回答问题,所得资料丰富生动。缺点:1要求回答者要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文字

13、表达能力,大大限制调查内容和范围2要求回答者花费较多时间精力3所获得资料难于处理和进行定量分析35. 封闭式问题的优缺点?优点:1回答者填写问卷方便,无特殊文字表达能力的要求,所需的时间、精力较少2所得资料集中,便于进行统计处理和定量分析 缺点:1限制了回答者的回答范围和回答方式2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较差36. 现状调查中的偏倚种类?1选择偏倚:无应答偏倚、选择性偏倚、存活者偏倚2信息偏倚: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调查员偏倚、测量偏倚37. 队列研究cohort study:是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个群组或队列,追踪观察一定时间,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

14、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关系联系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38. 队列研究的基本思路?1如果某因素是某病的危险因素,那么暴露于该因素的人群经过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的比例一定高于未暴露人群,且暴露于该因素的机会越多发病风险越高 2如果该因素不是危险因素,那么暴露与非暴露人群的发病率无差异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9. 队列研究的特点?1在时序上是由前向后的,在疾病发生前进行,随访后发现病例2研究对象案暴露与否分组3人群的暴露及其变化是由于研究者调查并记录4由因到果开展研究40. 队列研究的类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历史性双向性41. 队列研究常见偏倚?选择失访信息混杂42. 队列研究优缺

15、点?优点:1在疾病发生前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所获资料完整,无回忆偏倚2可计算暴露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能测量两组间的特异危险度和相对危险度3一次调查可观察多种结果,并能了解疾病的自然史4能直接估计暴露因素与发病的联系强度,且先因后果,时间关系明确,所得联系比较确实可靠5暴露因素的作用可分等级,便于计算剂量-反应关系6样本量大,结果稳定7在有完整资料记录的条件下,可作回顾性队列研究缺点:1观察时间长,费人力,花费高,不能在短时间内获得结果2比较工作较繁重,设计的科学性要求高,实施难度大3暴露人年计算工作量较为繁重4不宜用于罕见病的研究5容易产生失访偏倚43. 病例对照研究case control

16、 study:为选择一组患所研究疾病的病人与一组无此病的对照,调查其发病前对某个因素的暴露状况,比较两组中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因素的关系。44. 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1在疾病发生后进行,研究开始时已有一批可供选择的比例2研究对象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3被研究因素的暴露状况是通过回顾获得的4若按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已发生,由因推果5经两组暴露率或暴露水平的比较,分析暴露与疾病的联系45. 病例的选择的来源?1被研究的总体人群中的全部病例或总体随机样本人群中的全部病例(代表性好,但调查比较困难,且耗费人力物力较多)2医院住院或门诊病例:可选用一个时期内符合要求的连续病

17、例(比较合作,资料容易获得且比较可靠,代表性差,易导致选择偏倚)46. 对照的选择的来源?1研究的总体人群或抽样人群中有代表性的非病例2医院中患其他疾病的病人(代表性差但易选)3亲属、邻居、同学、同事等(代表性差,易选合作)47. 对照与病例的比较方法?成组比较法(对照组数量多于病例)、匹配法48. 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偏倚种类?1选择偏倚:伯格森偏倚2信息偏倚:回忆偏倚3混杂偏倚49. 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缺点?优点:1工作量小,省人力物力出结果快2可以同时对一种疾病的多种病因进行研究3适合于对病因复杂,发病率低,潜伏期长的疾病进行研究4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对治疗措施的疗效与副作用作出初步评价 缺

18、点:1不能直接计算疾病的率,只能估计相对危险度,虽可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线索,但不能直接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2易发生各种偏倚,尤其是回忆偏倚3不适宜研究人群中所有研究因素暴露比例很低的因素4选择研究对象时常难以为病例选择到适宜的对照50. 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的区别?1方向性:随机误差无方向性,围绕真值随机变化,有一定界限,系统误差有方向性。2分布:随机误差分布遵循正态分布,系统误差分布无规律性。3可避免性:随机误差只能减少不能避免,但是系统误差可以通过设计与质量控制避免。4与样本量的关系:随机误差与样本量成反比,系统误差与样本量无关 51. 偏倚的类型:选择信息混杂52. 选择偏倚selectio

19、n bias:是指由于研究对象选择不当而使研究结果偏离真实情况而产生的偏倚。1入院偏倚指由于患各种疾病的病人因疾病的严重程度、就医条件、对疾病的认识的水平、经济条件等因素而出现的不同就医水平的现象,使得已住院患者为对象时产生的偏倚,产生于医院为基础的对照研究。2现患-新发病例偏倚指因现患病例与新病例的构成不同,只研究典型病例而排出轻症或非典型病例以及现患病例暴露状态发生改变而导致的偏倚。3无应答者偏倚和志愿者偏倚53. 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是指在研究的实施阶段从研究对象回去所需的信息时所产生的系统误差54. 错分偏倚misclassification bias:分类:差异

20、错分(发生错分的方向与大小在不同比较组之间不同。结果:如果暴露是二分变量,导致偏倚方向不确定)无差异错分(一致。结果:导致因素与疾病之间联系强度变小)55. 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当研究暴露于某一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时,由于某个既与所研究的疾病有联系又与所研究的因素有联系的因素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宝库与疾病的联系强度,即混杂偏倚56. 混杂因子的特征:混杂因子必须同疾病有关联;必须同暴露有关联;必须不是暴露的效应57. 混杂的控制:1随机化:即将调查对象随机分配到各实验组,只是用于实验研究2限制:是指选择的研究对象在可能时混杂因素的变量上具有相同值或接近相同值。58.

21、 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当机体感染病源体后,可以呈现强度不同的反应,从隐性感染直至死亡,由病原体引起机体病原体的表现范围称为感染梯度。59. 冰山现象:以隐性感染为主的传染病隐性感染所占比例很大,即只有一小部分感染者在感染后有明显的临床征象出现,严重的和致死性病例更属罕见,此种感染状态在流行病学上称为冰山现象60. 传染源sourceof infection:是指体内由病原体生长发育繁殖并能排除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动物。61. 潜伏期的流行病学的意义?1与疾病的流行特征有关2判断感染时间,追踪传染源3确定检疫、留验和医学检验时间4确定

22、免疫接种的时间5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62.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指病原体从传染源体内排出并侵入新的易感者体内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63. 传播因素:病原体由传染源体内排出并进入易感者体内前,在瓦哦界环境中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媒介物(空气、食物、水等),这些参与病原体传播的媒介称为传播因素64. 传播途径:1经空气传播:经飞沫传播、经飞沫核尘埃2经水传播:饮水疫水3经食物传播4接触传播:直接接触间接接触5经节肢动物传播6经土壤传播7医源性传播8垂直传播:胎盘上行性分娩65. 影响人群易感性升高的主要因素?1人群中新生儿比例增加2易感人口迁入3免疫人口

23、的免疫力自然消退4免疫人口的死亡66. 疫原地infectious focus:是指传染源向四周传播病原体所能波及范围的大小,即可能发生新的感染或新病例的范围67. 判断疫原地是否已被消灭的条件?1传染源已被移走或消除了排出病原体的状态2通过各种措施已将传染源排至外环境的病原体彻底消灭3所有的易感接触者均已度过了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在无新的病例或感染发生68. 计划免疫planning immunity:根据传染病疫情监测结果和人群免疫水平的分析,按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使用疫苗对特定的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达到控制或最终消灭相应传染病的目的69. 冷链cold chain:为保

24、证疫苗在温度规定的范围内运输和储存,疫苗从生产到使用的整个过程应配备冷藏冷运设备,这一系列设备称为冷链70. 对传染病病人的措施关键在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71. 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72. 三级预防?1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病因预防,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病因所采取的措施。根本措施:预防、控制、消灭疾病。包括健康控制、健康保护2二级预防sacondary pre: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止疾病复发或转为慢性。核心:早期诊断3三级预防tertiary pre:临床预防,是为

25、了减少疾病的危害而采取的措施,可以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主要措施:对症治疗和健康治疗73. 筛检screening:是在大量表面上无病的人群中通过快速简洁的试验、检察和其他方法,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可疑的病人或有缺陷的人74. 筛检的目的?1筛检某些危险因素以预防某些慢性疾病2发现早期病例,及时给予治疗,降低死亡率,延长寿命3可以了解疾病的自然史和开展流行病学监测75. 应用筛检的原则?1筛检的疾病是当地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具备有效的治疗或预防方法3有进一步确诊的方法和条件4该病的自然史明确5该病具有较长的潜伏期或领先时间6预期有良好的筛检效益76.

26、 联合试验?1平行试验、2系列试验1(当多个诊断试验平行使用时,任何一个诊断试验结果为阳性,则判断为平行试验阳性,只有当全部试验结果为阴性才判断为平行测试阴性。其结果是灵敏度增加,不易漏诊,阴性预测性提高,有利于排除其他诊断)2(当多个诊断试验系列使用时,前一个诊断结果阳性才能进行下一个试验,一旦出现阴性结果判断为系列试验阴性,只有全部试验阳性时才判断为系列试验阳性。系列试验时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增加,其代价是灵敏度降低,漏诊率增加)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病因流行病学中的病因一般称为危险因素,含义是使疾病发生概率

27、即危险升高的因素。发病率是表示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罹患率指某一观察时期内,特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患病率亦称现患率、流行率,指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某病(新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感染率指在某个时间内所检查的人群样本中,某病现有感染人数,所占比例。性质与患病率相同。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也称家庭二代发病率,指在一定观察期内某种传染病在家庭易感接触者中二代病例的百分率。“原发病例”:为家庭中第一例病例,不计算在续发病率内。续发病例:为自原发病例出现后,在该病最短潜伏期至最长潜伏期之间发生的病例。死亡率是指某人群在一定期内死于所

28、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死亡率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分子为死亡人数,分母为该人群平均人口数,计算方法同发病率。常以年为单位。散发是指某病在某地区人群中呈历年的一般发病率水平,病例在人群中散在发生或零星出现,病例无明显联系。流行(epidemic)是指某地区、某病在某时间的发病率显著超过历年该病的散发发病率水平。爆发指在一个局部的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选择偏倚:在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时,由于最初选定的研究对象有人不愿或不能参加,进行历史性队列研究时有些人的档案丢失或记录不全,都会导致选择偏倚。失访偏倚:研究过程中某些

29、选定的研究对象因各种原因脱离了研究,研究者无法继续随访他们,由此导致了失访偏倚。信息偏倚:由于使用的仪器不准确,技术检验不熟练,诊断标准定义不准确或掌握不当,以及询问技术欠佳造成结果不真实等。混杂偏倚:由于混杂因素的影响造成的偏倚。队列研究(cohort study)是流行病学分析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方法之一。队列研究的基本原理是,按照研究开始时人群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然后随访两组一定的时间,观察并收集两组所研究疾病的发生情况,计算和比较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如果暴露组所研究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地高于非暴露组该病的发病率,则认为该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发生有关系。队

30、列研究有时也称为随访研究(follow-up study)或发病率研究(incidence study)。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的基本原理是以现在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集既往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的暴露史,测量并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各因素的暴露比例,经统计学检验,若两组差别有意义,则可认为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着统计学上的关联。在评估了各种偏倚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之后,再借助病因推断技术,推断出某个或某些暴露因素是疾病的危险因素,而达到探索和检验疾病病因假说的目的。这是一种回顾性从果查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去

31、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匹配可分为频数匹配和个体匹配。个体匹配指给每一个病例选择一个或几个对照,使病例与对照配马对或配对伍,使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方面与其相配的病例相同或基本相同。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病原携带者是指感染病原体无任何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根据携带病原体种类的不同又可称为带菌者、带毒者和带虫者。传播途径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侵入宿主之前,在外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医源性传播指在医疗和预防工作中,由于未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而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其传播有两种类型:实施治疗、检查

32、或预防措施时由于器械或仪器等被污染或消毒不严;使用药物或生物制品和血液受到污染等。垂直传播指病原体通过母体传给子代的传播,又称母婴传播。其传播方式有:经胎盘传播;上行性传播;分娩时引起传播。人群易感性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易感的程度。人群易感性高低取决于构成该人群的易感者在人群中所占比重大小,易感者的比重增大,人群易感性升高。疫源地指传染源及其排出的病原体向周围所能波及的地区,即可能发生新的感染或新病例的范围。每个传染源都可单独构成一个疫源地。但是在一个疫源地内可同时存在一个以上的传染源。潜伏期指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不同的传染病其潜伏期的长短各不相同,主要与病原体在

33、机体内繁殖的时间有关;同时也受病原体的数量、定位部位及其达到定位器官的途径等因素的影响。筛检 是用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从表面上无病的人群中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病人或有缺陷的人,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病人预防接种又称为人工免疫,是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机体产生对某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敏感度金标准诊断全部有病病例中,诊断性试验结果为阳性的病例所占全部有病病例的比例即为敏感度,也称真阳性率。特异度金标准诊断全部无病的受试者中,诊断性试验的结果为阴性的受试者占全部无病受试者的比例即为特异度,也称真阴性率。准确度指的是该项诊断性试验的

34、全部真阳性者和真阴性者占受试对象总和的比例。准确度又称为符合率,反映了诊断试验结果与金标准试验结果符合或一致的程度。假阴性率也称为(漏诊率、第二类错误)即实际有病,但根据该诊断标准被定为非病者的百分率。假阴性率(%) =c / (a+c)100% = 1灵敏度假阳性率也称为 (误诊率、第一类错误,)即实际无病,但根据该诊断标准被定为有病的百分率。假阳性率(%)=b/(b+d)100% =1 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是在诊断试验阳性的受试者中,标准诊断有病的病例(真阳性)所占的比例。阴性预测值是诊断试验结果为阴性的受试者中,标准诊断证实无病的受试者(真阴性)所占的比例现况研究常见的偏倚有哪些?如何防止?

35、答:常见偏倚:选择偏倚,包括:选择性偏倚、无应答偏倚、幸存者偏倚。信息偏倚,包括: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调查员偏倚、测量偏倚。防止措施:抽取调查对象时,必须严格随机化原则;提高抽中对象的受检率,最好一个不漏地接受调查;选用不宜产生偏差的仪器、设备;培训调查员,并进行监督复查工作。失访偏倚是队列研究难以避免的一种偏倚,特别是较大型及较长时间的研究。为了将失访偏倚的影响减到最低,应当采取哪些措施?答:对于队列研究中的失访偏倚可以考虑以下措施:(1)设计时选择较为稳定的人群,便于随访;(2)计算样本量时,在估计的样本量基础上增加10%,以减少失访造成的影响;(3)实施过程中努力随访所有的研究对象;(4

36、)比较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的失访率有无差别;(5)将失访人群的基线资料与完成随访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如无显著性差别则可认为失访是随机的,对结果的影响不是很大;(6)如有可能,尽量了解失访者的结局,与完成随访者的结局进行比较,以推测失访的影响。试述“三环节”和“两因素”在流行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答:“三环节”是构成流行过程的生物学基础,只有三个环节同时存在并相互连接、相互作用传染病才会在人群中发生和蔓延,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则流行过程即可中断。三个环节能否相互连接,受“两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社会因素更重要。社会因素不仅促使流行过程的发生,而且可以制止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蔓延,以至消灭。简

37、述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答:根据潜伏期:可推测病人暴露(感染)日期,以追踪传染源,确定传播途径;确定接触者留验和医学观察期限;可确定接触者应急接种时间;可评价预防措施的效果。潜伏期的长短,还可影响疾病的流行特征。试述人群易感性与群体免疫的关系及其在防疫工作中的意义?答:人群易感性和群体免疫状态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群体免疫水平高,人群易感性低。人群易感性高低与传染病的流行有密切关系。当人群中免疫人口达到一定比例,可终止传染病流行。疫源地消灭的条件是什么?答:疫源地的消灭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1)传染源被移走(隔离,死亡)或已消除了排出病原体状态;(2)传染源散播在外环境的病原体被彻底消除(消

38、毒、杀虫),传播途径已不存在;(3)所有易感接触者,经过该病最长潜伏期末出现新病例或未受感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答: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1)经空气传播; 2)经水传播; 3)经食物传播; 4)经接触传播; 5)经节肢动物传播; 6)经、土壤传播; 7)医源性传播; 8)垂直传播。简述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答:(1)经常性预防措施:卫生宣传教育;改善卫生条件;加强国境卫生检疫;(2)预防接种:人工自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被动自动免疫。简述慢性病的三级预防措施。答:一级预防(病因预防)目的是切断各种健康危害因素和病因对人体作用的途径,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第二级预防也称临床前期预防。

39、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工作,以控制疾病的发展和恶化,防治疾病的复发或转为慢性。第三级预防就是临床期预防。对已患某些病者采取及时的、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预防并发症和伤残;对已丧失劳动力或残废者,促使功能恢复、心理康复,进行家庭护理指导,使病人尽量恢复生活和劳动能力,并能参加社会活动及延长寿命;对终末期患者执行临终关怀。简述医院感染的种类与传播过程的基本环节答:(1)根据病原体的来源可分为两类: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发生院内感染的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真菌、病毒或寄生虫等。以细菌为主,其次为真菌类、病毒类及寄生虫。(2)院内感染的传播过程:传染来源:

40、病人、病原携带者、探视者等;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共同媒介物传播、生物介传播;病人易感性:易感因素包括不合理使用抗菌素、接受各种侵入性诊断或操作、放射疗法、免疫抑制疗法等。简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答: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理论性研究三大类。观察性研究主要有横断面研究、比例死亡比研究、生态学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性研究主要有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理论性研究主要有理论流行病学和流行病学方法学研究。发病率与患病率有何不同?答:发病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病例出现的频率。其分子是一定期间内的新发病人数,分母是可能发生该病

41、的人群。常用于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说,评价防制措施效果。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曾患有某病(新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患病率取决于发病率和病程两个因素。常用于表示病程长的慢性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可为医疗设施规划、估计床位周转、卫生设施及人力需要量、医疗质量评价、医疗费的投入等提供科学依据。影响患病率升高和降低的因素有哪些?答:升高的因素:病程长;寿命延长;新病例增加;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降低的因素:病死率高;新病例减少;健康者迁入;病例迁出1,疾病的分布:多个病人或一类疾病的所有病人构成的群体具有一些共同的或相似的特征,2,疾病负担:发病以及疾病所造成

42、的残疾和过早死亡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的经济损失和由于防治疾病所消耗的经济资源。3,现况研究:(cross-cectional)指应用普查或加样调查等方式,收集某一特定人群在特定地点的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暴露情况的资料,4,偏倚:指导致研究结果不能真实的反应人群真实情况的系统误差,可发生在研究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选择偏倚,信息偏倚,混杂偏倚5,归因危险度:(ar)也叫率差(rd)为暴露组的率与非暴露组的率之差,表面两组某事件发生危险相差的绝对值6,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期影响因素,并研究防治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7罹患率:某一人群中在较短时期(月、周、日)内新

43、发病例的发生频率。8,患病率:现患率、流行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存在的某病新、旧病例的频率9,感染率:某时间内受检人群中,某病或某感染指标阳性者占总人群的比例。10,续发率:原发病例出现后,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受传染而发生的第二病例占易感接触者者的比值。11,病死率:某一时期患某种疾病中因该病死亡的频率。12,生存率:指接授某种治疗的病人中经过若干年随访后,尚存的病人所占比例13,流行:某病发病显著超过该病在该地历年发病率水平称为流行14,爆发::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的现象。大多数病人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15,筛检: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

44、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来16“金标准”:指目前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最准确可靠的方法。金标准通常具有精确、复杂、昂贵和危险的特性。17冰山现象(ice-berg):以隐形感染为主的传染为主的传染病的结局中隐形感染所占比例很大,只有一小部分感染者有明显的临床表现,而危重和致死病理罕见,这类感染梯度分布称冰山现象18计划免疫:1,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散发:2爆发3流行4大流行2,描述性研究:概念:是利用已有资料或专门调查资料,按不同地方,时间和人群特征,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别情况,提出疾病病因假设,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病因线索类型:1个案报告2

45、病例分析3现况研究4纵向研究5生态学研究特点:1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起点,是疾病预防控制的基础2开始时一般不设对照组3属于观察性研究随机的抽样方法:1单纯随机2系统3分层4整体5多级3,队列研究:概念:将特定人群按对某因素是否暴露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人群或不同暴露水平的几组亚人群,对各组人群随机观察一定时期内各种疾病的发生或死亡情况,通过两组或各组人群发病率或死亡率的比较,一检查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强度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类型:1前瞻性2历史性3双向性特点:1属于观察性研究2设立对照组3由因推果4对暴露与疾病因果关系论证强度高基本原理:是将研究对象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具备某

46、特征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随访一定时间,观察记录两组人群疾病的发生情况,并比较其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别,研究暴露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优缺点:优点1研究结论说服力强2可充分而直接地分析研究因素的作用3适于罕见因素的研究4偏倚较小5可了解疾病的自然史。缺点:1不适合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2失访偏倚较大3耗时间,费人力,开支大4研究设计要求严谨,资料的收集和分析难度也较大4:病例对照研究选择一组患某病的人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一组未患该病的人作为对照组,然后调查他们过去某因素的暴露史,如果病例组中该暴露因素所占的比例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则可认为这个因素与所研究的疾病有联系特点:1 属于观察性研究2 按结局(结果

47、)分组3 时间上是追溯过去的暴露史4 由“果”推“因”以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优点:1可以较好的确定源人群2容易保证病例和对照组来自同一源人群3对照的暴露史更可能反映病例源人群的暴露情况。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优点:1研究对象的可及性好2研究对象更易合作3可以平衡病例和对照的背景特点4比较容易从医疗记录和生物标本收集暴露信息。5实验性研究:概念:6:盲法的应用:单盲:所谓单盲实验是指只有研究者知道分组情况,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组。双盲试验是指执行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不知道每个对象被分配到哪一组,需要有第三者来负责安排、控制整个试验。三盲试验是不仅研究者和研究对象不了解分组情况,而且负

48、责资料收集和分析的第三者也不了解分组情况7:选择偏倚研究对象的选取过程中,由于选取方式不当,导致入选对象与未入选对象之间存在系统差异,由此造成的偏倚称为选择偏倚。8:信息偏倚:9:混杂偏倚: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防,主要是疾病尚未发生时针对致病因素(或危险因素)采取措施,。 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而采取的措施。三级预防:临床预防,(二)mill准则:1、求同法2、求异法3、同异并用法4、共变法5、剩余法流行病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研究得出某因素与疾病的联系,or=1.1,95%ci为0.71.5,这意味着a、总体or值95%的可能是错误的b

49、、总体or值在0.71.5的机会为95%c、总体or值说明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而95%ci说明有联系d、存在偏倚的可能性为95%e、or值正负联系均存在2、假定夫妻不和睦的男外科大夫有较高的手术事故发生率,如用病例对照研究来检验此假设,核实的对照为a、未出事故的男外科大夫b、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c、夫妻和睦的男外科大夫d、夫妻和睦的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e、未出事故的外科大夫之妻3、一项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2=12.36,p0.05,or=3.3,正确的结论是a、病例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d、对照组肺

50、癌的患病率明显小于病例组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4、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为了增加研究的效率常用1:r匹配,但r得取值一般不超过a、2b、3c、4d、4e、55、病例对照研究与队列研究相比,其优点是a、更容易避免系统误差b、更容易确定暴露与疾病的先后关系c、适用于罕见疾病的研究d、更容易验证病因假设e、容易得到发病率指标6、评价怀孕早期病毒感染与儿童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最实用的研究方法是a、临床试验b、历史性队列研究c、前瞻性队列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横断面研究7、下列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是a、相对经济b、根据所得结果可以估计相对危险度c、可计算发病率d、选择无病者

51、作为对照e、对暴露因素的估计可能存在偏性8、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最易出现的偏倚是a、信息偏倚b、选择偏倚c、观察偏倚d、混杂偏倚e、诊断偏倚9、下列哪项不是影响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大小的主要因素a、人群中暴露着的比例b、估计的暴露的相对危险度c、要求的显著性水平d、要求的把握度e、要求的研究变量的性质10、假定研究表明,60%的胃癌病人胃黏膜表面可检出幽门螺旋杆菌,而无胃癌的对照组只有10%的可检出幽门螺杆菌,据此认为幽门螺杆菌是胃癌发病的病因,请问此结论a、正确b、不正确,因为不是用率来比较c、不正确,因为无对照组d、不正确,因为未进行显著性检验e、不正确,因为不能区分两者的事件关系11

52、、下列哪项不符合病例对照研究的定义和内涵a、选择患有某病和未患有某病的人群为研究对象b、调查病例组与对照组既往暴露于某个或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c、分析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和暴露人群等指标d、探讨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对某些因素暴露的差别e、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说12、根据某医院20年来肺癌住院病人500例分析,吸烟者占80%,不吸烟者仅占20%,说明吸烟者易患肿瘤a、正确,因为这是患者中的吸烟率b、错误,因为没有计算p值c、错误,因为只是一个医院的资料,代表性不够d、错误,因为只是病例组吸烟比例,而无对照组吸烟比例e、吸烟者肺癌发生率是不吸烟者的4倍13、一项病例对照研究,500名病例中有暴露史者40

53、0例,而500名对照中有暴露史者有100例,则有暴露史者的发病率为a、80%b、40%c、20%d、100%e、无法计算14、在500名病例与500名对照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有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有暴露史,or值应为a、18b、16c、20d、10e、无法计算15、一项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与对照共63例,病例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雌激素暴露史者27对,两组均无暴露史者4对,病例组有暴露史而对照组无暴露史者29对,其余为对照组有暴露而病例组无暴露史者。or为a、10.67b、9.67c、2.24d、1.24e、4.4716、美国framingham心血管研究中,男性

54、队列中发现高胆固醇水平患冠心病or=2.4(有显著意义),而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高胆固醇的or=1.6(无统计学显著意义)。分析发现,原因是患冠心病者诊断后改变了不良生活习惯。引起两种方法之间差异的偏倚为a、检出偏倚b、易感性偏倚c、奈曼偏倚d、伯克森偏倚e、排除偏倚17、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的or值95%ci为0.350.75,则该因素可能为a、混杂因素b、危险因素c、保护因素d、无关因素e、以上都不是18、假设要评价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a、已感染有乙型肝炎病毒的人群b、乙型肝炎发病率低的人群c、曾患过乙型肝炎的人群d、体内有乙型肝炎病毒保护性抗体的人群e、乙型肝炎高危人群19、

55、选择200名5岁儿童进行免疫接种预防试验,在2年的观察期间90%的接种者未患所研究的疾病。下列哪个观点正确a、该疫苗有效,因为有90%的儿童未患此疾病b、该疫苗无效,因为有10%的儿童患了此疾病c、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进行统计学检验d、不能下结论,因为未设对照组e、不能下结论,因为观察对象不够多20、以下哪项研究宜采用实验流行病学方法a、某人群hbsag筛查b、sars发病与吃果子狸关系的研究c、aids疫苗保护效果的评价d、肺癌5年生存率研究e、流感病毒基因变异规律研究21、评价预防接种流行病学效果的指标是a、患病率b、发病率c、抗体阳转率d、保护率e、死亡率22、以下哪种流行病学研究可以随机

56、分组a、现场试验b、队列研究c、横断面研究d、病例对照研究e、个案调查23、脊髓灰质炎活疫苗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接种疫苗组儿童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是16/10万,接受安慰剂组儿童的发病率是57/10万,因此该疫苗的效果指数是a、72%b、0.28c、72d、3.6e、41(2426题共用题干)为考核口服痢疾弧菌疫苗预防细菌性痢疾的效果,将1000名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疫苗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500人。以血清抗体的阳转和细菌性痢疾发病率的下降为结局变量指标,随访观察2年时间。研究结果表明,疫苗组的痢疾杆菌抗体阳转者450人,对照组的抗体阳转者50人;疫苗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15人,对照组发生细菌性痢疾病人60人。24、该研究中,主要结局变量时a、细菌性痢疾发病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