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集成电路晶圆制造过程集成电路的生产从抛光硅片的下料开始。每一步工艺生产的说明如下: 第一步:增层工艺。对晶圆表面的氧化会形成一层保护薄膜,它可作为掺杂的屏障。这层二氧化硅膜被称为场氧化层。 第二步:光刻工艺。光刻制程在场氧化层上开凹孔以定义晶体管的源极、栅极和漏极的特定位置。 第三步:增层工艺。接下来,晶圆将经过二氧化硅氧化反应加工。晶圆暴露的硅表面会生长一层氧化薄膜。它可作为栅极氧化层。 第四步:增层工艺。在第四步,晶圆上沉积一层多晶硅作为栅极构造的。 第五步:光刻工艺。在氧化层/多晶硅层按电路图形刻蚀的两个开口,它们定义了晶体管的源极和漏极区域。 第六步:掺杂工艺。掺杂加工用于在源极和
2、漏极区域形成n阱。 第七步:增层工艺。在源极和漏极区域生长一层氧化膜。 第八步:光刻工艺。分别在源极、栅极和漏极区域刻蚀形成的孔,称为接触孔。 第九步:增层工艺。在整个晶圆的表面沉积一层导电金属,该金属通常是铝的合金。 第十步:光刻工艺。晶圆表面金属镀层在芯片和街区上的部分按照电路图形被除去。金属膜剩下的部分将芯片的每个元件准确无误地按照设计要求互相连接起来。 第十一步:热处理工艺。紧随金属刻加工后,晶圆将在氮气环境下经历加热工艺。此步加工的目的是使金属与源、漏、栅极进一步熔粘以获得更好的电性接触连结。 第十二步:增层工艺。芯器件上的最后一层是保护层,通常被称为防刮层或钝化层。它的用途是使芯片
3、表面的元件在电测,封装及使用时得到保护。 第十三步:光刻工艺。在整个工艺加工序列的最后一步是将钝化层的位于芯片周边金属引线垫上的部分刻蚀去。这一步被称为引线垫掩膜。 这个十二步的工艺流程举例阐述了这四种最基本的工艺方法是如何应用到制造一个具体的晶体管结构的。电路所需的其它元件(二极管、电阻器和电容)也同时在电路的不同区域上构成。比如说,在这个工艺流程下,电阻的图形和晶体管源/漏极图形同时被添加在晶圆上。随后的扩散工艺形成源极/栅极和电阻。对于其它形式的晶体管,如双极型和硅晶栅极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也同样是由这四种最基本的工艺方法加工而成,不同的只是所用材料和工艺流程。 本文来自:- 二、集成电路
4、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普通的沙子约有 25% 的硅,是地壳中仅次于氧的最常见元素,主要以二氧化硅的形态存在。这些硅经过多个步骤纯化后,达到足以制成芯片的质量 每十亿个硅原子中,仅能出现一个别种的原子。最后这些高纯度的硅原子结晶成一颗巨大的单晶硅(直径 812 吋),重可达 100 kg!接下来,单晶硅块被横向切成一片片薄薄的薄片,每一片就是一片晶圆。这些晶圆经过抛 光后,就形成了制造芯片的原料。最早期的晶圆因为技术的关系,直径大约只有两寸,而今天最先进的晶圆厂则已经可以处理 12 寸的晶圆了。晶圆直径越大,切割时浪费的部份就越少,而且每一颗芯片的单价越低。再下来就开始芯片的生产啦!整块晶圆被一层薄
5、薄的特殊材质覆盖,这种材质的特性是当它被紫外线光照射到的部份,会变成可被溶液溶解。因此只要紫外 线光透过一个有电路纹路的屏蔽照射在晶圆上,就可以在晶圆上印出和屏蔽相同的图案来。在屏蔽和晶圆间有片放大镜,可以将比较大号的屏蔽图案缩小后照在晶圆上。上一步的时候说过,被紫外线光照射到的部份会变成可溶解,所以这时候只要把晶圆泡在溶液 里,被照射到的部份就会被溶掉,只剩下没被照射到的部份。剩下来的特殊材质成为保护硅的保护膜在下一步蚀刻时,有保护膜的部份不会被蚀刻掉。最后再把 特殊材质洗掉,就变成有刻入纹路的硅晶了。除了蚀刻纹路外,为晶圆加料也是一个常见的步骤。将不需要加料的部份同样的特殊材料保护起来,剩
6、下来的部份用高速离子轰炸,就能改变硅的电气特性,形成不同的晶体管组件。在上图的的例子中,绿色是被加料的部份,桃红色的是绝缘体,浅蓝色是被加另一种料的部份。迷你的晶体管完成后,最后一步就是将整个晶体管绝缘起来,只留下未来要连接其它晶体管的接点。接点的制做方式,是将铜电镀到预先留好的洞里,再把多余的铜抛光磨掉。下一步,就是在晶体管之间拉细细的铜线。哪条线该连到谁由芯片的设计所决定,但总而言之是非常复杂的。虽然芯片表面上看起来是平的,但事实上可以有多达 20 层的线穿缩在晶体管之间。线拉完之后,芯片本身的制作就完成了。接下来是简单的测试,将一组特定的讯号送入芯片中,再比较输出的结果,看看有没有什么明
7、显的大错误。然后晶圆被切割成一片片的芯片,先前测试不过关的不良品就此被抛弃。过关的芯片下一步就是封装,将脆弱的芯片装入一个保护套内。除了保护外,封装还有两个功能 下方绿色的基板提供芯片和电脑之间的接口(针脚),上方的金属上盖则是连接散热片和风扇,为芯片散热。封装好的芯片,就是我们所说的处理器。处理器接下来被送入机器做更进一步的检测和分级 同一个系列但不同频率的芯片很有可能是来自同一块晶圆的,只是在这个步骤跟据质量被分级成不同的频率。有时因为不同的市场需求,厂商会把质量比较好的芯片标成比较低的频率,于是这之间就有了超频的空间。标好价,就是最终产品啦! 三、晶圆的生产工艺流程: 从大的方面来讲,晶
8、圆生产包括晶棒制造和晶片制造两大步骤,它又可细分为以下几道主要工序(其中晶棒制造只包括下面的第一道工序,其余的全部属晶片制造,所以有时又统称它们为晶柱切片后处理工序): 晶棒成长 - 晶棒裁切与检测 - 外径研磨 - 切片 - 圆边 - 表层研磨 - 蚀刻 - 去疵 - 抛光 - 清洗 - 检验 - 包装 1、晶棒成长工序:它又可细分为: 1)、融化(melt down):将块状的高纯度复晶硅置于石英坩锅内,加热到其熔点1420c以上,使其完全融化。 2)、颈部成长(neck growth):待硅融浆的温度稳定之后,将1.0.0方向的晶种慢慢插入其中,接着将晶种慢慢往上提升,使其直径缩小到一定
9、尺寸(一般约6mm左右),维持此直径并拉长100-200mm,以消除晶种内的晶粒排列取向差异。 3)、晶冠成长(crown growth):颈部成长完成后,慢慢降低提升速度和温度,使颈部直径逐渐加大到所需尺寸(如5、6、8、12吋等)。 4)、晶体成长(body growth):不断调整提升速度和融炼温度,维持固定的晶棒直径,只到晶棒长度达到预定值。 5)、尾部成长(tail growth):当晶棒长度达到预定值后再逐渐加快提升速度并提高融炼温度,使晶棒直径逐渐变小,以避免因热应力造成排差和滑移等现象产生,最终使晶棒与液面完全分离。到此即得到一根完整的晶棒。 2、晶棒裁切与检测(cutting
10、 & inspection):将长成的晶棒去掉直径偏小的头、尾部分,并对尺寸进行检测,以决定下步加工的工艺参数。 3、外径研磨(surface grinding & shaping):由于在晶棒成长过程中,其外径尺寸和圆度均有一定偏差,其外园柱面也凹凸不平,所以必须对外径进行修整、研磨,使其尺寸、形状误差均小于允许偏差。 4、切片(wire saw slicing):由于硅的硬度非常大,所以在本工序里,采用环状、其内径边缘镶嵌有钻石颗粒的薄片锯片将晶棒切割成一片片薄片。 5、圆边(edge profiling):由于刚切下来的晶片外边缘很锋利,硅单晶又是脆性材料,为避免边角崩裂影响晶片强度、破
11、坏晶片表面光洁和对后工序带来污染颗粒,必须用专用的电脑控制设备自动修整晶片边缘形状和外径尺寸。 6、研磨(lapping):研磨的目的在于去掉切割时在晶片表面产生的锯痕和破损,使晶片表面达到所要求的光洁度。 7、蚀刻(etching):以化学蚀刻的方法,去掉经上几道工序加工后在晶片表面因加工应力而产生的一层损伤层。8、去疵(gettering):用喷砂法将晶片上的瑕疵与缺陷感到下半层,以利于后序加工。 9、抛光(polishing):对晶片的边缘和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一来进一步去掉附着在晶片上的微粒,二来获得极佳的表面平整度,以利于后面所要讲到的晶圆处理工序加工。 10、清洗(cleaning)
12、:将加工完成的晶片进行最后的彻底清洗、风干。 11、检验(inspection):进行最终全面的检验以保证产品最终达到规定的尺寸、形状、表面光洁度、平整度等技术指标。 12、包装(packing):将成品用柔性材料,分隔、包裹、装箱,准备发往以下的芯片制造车间或出厂发往订货客户。 四、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其生产工艺流程现今世界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厂(台湾称之为晶圆厂,为叙述简便,本文以下也采用这种称谓)主要集中分布于美国、日本、西欧、新加坡及台湾等少数发达国家和地区,其中台湾地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近年来台湾地区历经地震、金融危机、政府更迭等一系列事件影响,使得本来就存在资源匮乏、市场狭小、
13、人心浮动的台湾岛更加动荡不安,于是乎就引发了一场晶圆厂外迁的风潮。而具有幅员辽阔、资源充足、巨大潜在市场、充沛的人力资源供给等各方面优势的祖国大陆当然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其首选的迁往地。所以全国范围内的这股兴建晶圆厂的热潮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晶圆厂所生产的产品实际上包括两大部分:晶圆切片(也简称为晶圆)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可简称为芯片)。前者只是一片像镜子一样的光滑圆形薄片,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并没有什么直接实际应用价值,只不过是供其后芯片生产工序深加工的原材料。而后者才是直接应用在计算机、电子、通讯等许多行业上的最终产品,它可以包括cpu、内存单元和其它各种专业应用芯片。 1. 晶圆
14、所谓晶圆实际上就是我国以往习惯上所称的单晶硅,记得在六、七十年代我国就已研制出了单晶硅,并被列为当年的十大新闻之一。可见当时就已经意识到其重要性。但由于其后续的集成电路制造工序繁多(从原料开始融炼到最终产品包装大约需400多道工序)、工艺复杂且技术难度非常高,以后多年来我国一直未能完全掌握其一系列关键技术。所以至今仅能很小规模地生产其部分产品,不能形成规模经济生产,在质量和数量上与一些已形成完整晶圆制造业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2.晶圆的生产工艺流程: 从大的方面来讲,晶圆生产包括晶棒制造和晶片制造两大步骤,它又可细分为以下几道主要工序(其中晶棒制造只包括下面的第一道工序,其余
15、的全部属晶片制造,所以有时又统称它们为晶柱切片后处理工序): 晶棒成长 - 晶棒裁切与检测 - 外径研磨 - 切片 - 圆边 - 表层研磨 - 蚀刻 - 去疵 - 抛光 - 清洗 - 检验 - 包装 1、晶棒成长工序:它又可细分为: 1)、融化(melt down):将块状的高纯度复晶硅置于石英坩锅内,加热到其熔点1420c以上,使其完全融化。 2)、颈部成长(neck growth):待硅融浆的温度稳定之后,将1.0.0方向的晶种慢慢插入其中,接着将晶种慢慢往上提升,使其直径缩小到一定尺寸(一般约6mm左右),维持此直径并拉长100-200mm,以消除晶种内的晶粒排列取向差异。 3)、晶冠成
16、长(crown growth):颈部成长完成后,慢慢降低提升速度和温度,使颈部直径逐渐加大到所需尺寸(如5、6、8、12吋等)。 4)、晶体成长(body growth):不断调整提升速度和融炼温度,维持固定的晶棒直径,只到晶棒长度达到预定值。 5)、尾部成长(tail growth):当晶棒长度达到预定值后再逐渐加快提升速度并提高融炼温度,使晶棒直径逐渐变小,以避免因热应力造成排差和滑移等现象产生,最终使晶棒与液面完全分离。到此即得到一根完整的晶棒。 2、晶棒裁切与检测(cutting & inspection):将长成的晶棒去掉直径偏小的头、尾部分,并对尺寸进行检测,以决定下步加工的工艺参
17、数。 3、外径研磨(surface grinding & shaping):由于在晶棒成长过程中,其外径尺寸和圆度均有一定偏差,其外园柱面也凹凸不平,所以必须对外径进行修整、研磨,使其尺寸、形状误差均小于允许偏差。 4、切片(wire saw slicing):由于硅的硬度非常大,所以在本工序里,采用环状、其内径边缘镶嵌有钻石颗粒的薄片锯片将晶棒切割成一片片薄片。 5、圆边(edge profiling):由于刚切下来的晶片外边缘很锋利,硅单晶又是脆性材料,为避免边角崩裂影响晶片强度、破坏晶片表面光洁和对后工序带来污染颗粒,必须用专用的电脑控制设备自动修整晶片边缘形状和外径尺寸。 6、研磨(l
18、apping):研磨的目的在于去掉切割时在晶片表面产生的锯痕和破损,使晶片表面达到所要求的光洁度。 7、蚀刻(etching):以化学蚀刻的方法,去掉经上几道工序加工后在晶片表面因加工应力而产生的一层损伤层。8、去疵(gettering):用喷砂法将晶片上的瑕疵与缺陷感到下半层,以利于后序加工。 9、抛光(polishing):对晶片的边缘和表面进行抛光处理,一来进一步去掉附着在晶片上的微粒,二来获得极佳的表面平整度,以利于后面所要讲到的晶圆处理工序加工。 10、清洗(cleaning):将加工完成的晶片进行最后的彻底清洗、风干。 11、检验(inspection):进行最终全面的检验以保证产
19、品最终达到规定的尺寸、形状、表面光洁度、平整度等技术指标。 12、包装(packing):将成品用柔性材料,分隔、包裹、装箱,准备发往以下的芯片制造车间或出厂发往订货客户。 3. 芯片生产工艺流程: 芯片的制造过程可概分为晶圆处理工序(wafer fabrication)、晶圆针测工序(wafer probe)、构装工序(packaging)、测试工序(initial test and final test)等几个步骤。其中晶圆处理工序和晶圆针测工序为前段(front end)工序,而构装工序、测试工序为后段(back end)工序。 1、晶圆处理工序:本工序的主要工作是在晶圆上制作电路及电子
20、元件(如晶体管、电容、逻辑开关等),其处理程序通常与产品种类和所使用的技术有关,但一般基本步骤是先将晶圆适当清洗,再在其表面进行氧化及化学气相沉积,然后进行涂膜、曝光、显影、蚀刻、离子植入、金属溅镀等反复步骤,最终在晶圆上完成数层电路及元件加工与制作。 2、晶圆针测工序:经过上道工序后,晶圆上就形成了一个个的小格,即晶粒,一般情况下,为便于测试,提高效率,同一片晶圆上制作同一品种、规格的产品;但也可根据需要制作几种不同品种、规格的产品。在用针测(probe)仪对每个晶粒检测其电气特性,并将不合格的晶粒标上记号后,将晶圆切开,分割成一颗颗单独的晶粒,再按其电气特性分类,装入不同的托盘中,不合格的晶粒则舍弃。 3、构装工序:就是将单个的晶粒固定在塑胶或陶瓷制的芯片基座上,并把晶粒上蚀刻出的一些引接线端与基座底部伸出的插脚连接,以作为与外界电路板连接之用,最后盖上塑胶盖板,用胶水封死。其目的是用以保护晶粒避免受到机械刮伤或高温破坏。到此才算制成了一块集成电路芯片(即我们在电脑里可以看到的那些黑色或褐色,两边或四边带有许多插脚或引线的矩形小块)。 4、测试工序:芯片制造的最后一道工序为测试,其又可分为一般测试和特殊测试,前者是将封装后的芯片置于各种环境下测试其电气特性,如消耗功率、运行速度、耐压度等。经测试后的芯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孔乙己学习课件
- 第17课《昆明的雨》八年级语文上册精讲同步课堂(统编版)
- 爱车讲堂 课件
- 西南林业大学《材料化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信息系统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应对挫折课件
- 西京学院《机械制造工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幼儿园小班儿歌《铃儿响叮当》课件
- 西京学院《电机学》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医保课件 模板
- 小学养成教育内容序列细目
- 《讲文明 懂礼貌》班会课件 (共19张PPT)
- 织物结构与性能课件:第三章 织物上机图与织物分析
- 食品分析习题(有答案)
- 研究思路图模板
-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 职员员工行为规范检查表
- 中学德育课程体系
- Linux操作系统完整版课件全书电子教案教材课件(完整)
- 员工专业技术职级评定方案与评定细则1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教程计算机基础及MSOffice应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