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外科普外自己总结_第1页
大外科普外自己总结_第2页
大外科普外自己总结_第3页
大外科普外自己总结_第4页
大外科普外自己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肝癌:2-5-10cm 微小、小、大、巨大 微小胃癌:0.5cm小胃癌:0.5-1cm进展期胃癌:溃疡型早期胃癌:凹陷型甲状腺癌临床表现:甲状腺内发现肿块是最常见表现气管-呼吸困难、咯血食管-吞咽障碍喉返神经-声音嘶哑 交感神经-horner综合症 颈从-耳、枕、肩等处疼痛髓样癌-降钙素、前列腺素、5-HT、肠血管活性肽-腹泻、面部潮红、多汗鉴别诊断1、甲状腺腺瘤本病多见于20-30岁年青人,女性较多,多数为生长缓慢的颈前肿块,肿物较小时,无任何症状;当肿块较大时,可有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有时肿块突然增大和疼痛,常为囊内出血所至。检查多为单结节,边界 清,表面光滑,无颈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灶,

2、一般无神经损害症状。2、结节性甲状腺肿多见于中年以上妇女,病程可长达十几年至数十年,病变累及双侧甲状腺,为多结节,大小不一,结节 表面光滑,可随吞咽上下移动。病程长者,可有囊性变。没有其他自觉症状。3、亚急性甲本病较常见于中壮年妇女,常认为是由于病毒感染所引起,病期数周或数月,发病前常有呼吸道感 _史,伴有轻度发热和其他全身症状,约经数周的病程,可自愈,服少量碘、强的松类药物或小剂量X线(800-1000cGv)治疗,效果良好。4、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本病多发生在 40岁以上的妇女,35岁以下少见,为慢性进行性双侧甲状腺肿大,橡皮样硬实,表面有 结节,临床上与癌难于鉴别,但不粘连或固定于甲状

3、腺周围的组织。本病对肾上腺皮质激素反应较 般口服强的松5mg,每日三次,一周左右可见明显缩小。用小剂量X线(800-1000cGy)照射,效果好。5、纤维性甲状腺炎(慢性木木本病为慢性纤维增殖性疾病,常发生于50岁左右的妇女,病史较长,平均病期2-3年,甲状腺呈普遍性中等度增大,质硬如木样,但常保持甲状腺原来的外形。有进行性迫症状。放射治疗无效,可行手术探查,并切除峡部,以缓解或预防压迫症状。治疗1、手术:最小-腺叶切除全切或近全切:颈部放射史双侧癌结节、直径4cm远处转移、甲状腺外侵犯、多发淋巴结转移不良分化类型(高细胞型、柱状细胞型、弥漫硬化型、岛状细胞型、) 髓样癌淋巴结清扫: 中央区淋

4、巴结清扫:最小范围(除非包膜内+ v 0.8cm) 改良根治颈淋巴结清扫:没有器官累及时-保留胸锁乳突肌、颈内静脉、副神经的2-6区D.110次以下E.120次以下 根治颈淋巴结清扫 扩大根治颈淋巴结清扫2、放射性核素分化型、术后有甲状腺组织残存、I吸收率1%甲状腺癌一般按病理类型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四种类型,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统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放射性碘治疗只适用于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因不具备摄碘-131-131功能,因此,不适合用放射性碘治疗。|-既然碘-131-131可以治疗甲状腺癌,那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手术?答案是否定的。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依然是外

5、科手术切除,而放射性碘治疗仅是术后的进一步治疗,二者之间是先后关系根据国外最新的甲状腺癌治疗指南,绝大部分甲状腺癌患者都应在手术切除后进行放射性碘治疗,尤其是有淋巴结、肺、骨等远处转移时,术后放射性碘治疗是首选,其意义在于:一、碘-131-131可清除术后残留的甲状腺组织中难以探测的微小甲状腺癌病灶,以降低复发和转移率;二、放射性碘治疗后的碘-131-131全身显像,可以发现其他影像学检查未能发现的新的转移灶;三、通过测定血里的甲状腺球蛋白(TgTg),监测有无复发或转移,既灵敏又准确,便于随访;四、局部或远处转移灶(如肺、骨、脑等)经多次碘-131-131治疗后绝大部分效果好,可见病灶明显缩

6、小,症状减轻,提高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可以治愈。虽然放射性碘治疗有诸多的意义,但甲状腺癌也不能过度治疗,部分低危患者或早期患者(如微小乳头状癌等)手术后随访就可以了,无需进一步放射性碘治疗,更不宜外放疗或“甲状腺手术切除+ +放射性碘治疗+ +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标准的治疗模式3、内分泌治疗TSH低水平,但不引起甲亢4、放射外照射:未分化型50.关于加用碘剂对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患者手术前用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碘剂的作用是减少术中出血,便于手术操作B. 常用制剂为复方碘溶液(卢戈液)C. 每日3次,每次35滴,以后逐日每次增加1滴,至每次15滴D. 一般约4周(不宜超过8周)E.

7、凡不准备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律不要服用碘剂 本题正确答案:D题解:药物准备的方法通常有三种:甲亢症状较重者,先服用抗甲状腺药物,症状控制后停药改服碘剂;甲亢症状较轻者可单用碘剂准备;对抗甲状腺药物不能耐受或疗效不好的患者,常用制剂为复方碘溶液(卢戈液),一般约 2周(不宜超过6周)。凡不准备施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一律不要服用碘剂。可以手术 的指标是病人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脉率V90次/分;基础代谢率V +20% ;甲状腺腺体变硬缩小。169 .甲亢术前准备,脉率应降至每分钟A.80次以下 B.90次以下 C.100次以下本题正确答案:B题解:特殊的药物准备为术前准备的最重要环节, 药

8、物准备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甲亢的症状, 降低基础代谢率。 要求达到:患者情绪稳定、睡眠好转、体重增加:脉率V90次/分:基础代谢率V +20%。在这样的情况下手术,便可使手术的安全性提到一个相当高的程度。127.女性,56岁,左乳外上象限一肿块二年,近一个月增大明显而 来诊。体格检查:左乳外上象限扪及一 6cmx4cmx3cm大小的肿物,固定,似与胸壁粘连,左侧腋下肿大淋巴结成块状,移动度差,左锁骨 上淋巴结肿大,约2cmx1cm大小,经其他各项检查,该患者被确诊为 乳癌,应属于哪一期 eA . 0期 B.I期 C .U期 D .山期 E.W期T1 :癌瘤长径小于等于 2cmT2 :癌瘤长径大于2

9、cm小于等于5cmT3 :大于5cmN1 :同侧腋窝有肿大淋巴结,尚可推动N2:同侧腋窝肿大淋巴结融合,或与周围组织粘连|VirN3:同侧胸骨旁淋巴结转移or锁骨上淋巴结转移M0 :无远处转移M1 :有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I期:T1NOMOU期:山期:N2,T3(除了 T3NOMO),N3,T4W期:M173弓I起乳癌发病的易感因素不包括A .乳癌家族史B .绝经晚于52岁C 上皮增生活跃的乳腺囊性增生病D 另一侧乳房曾思乳癌E.高蛋白饮食A 多见于乳管内头状瘤B 多见于乳管阻塞的乳管内乳头状瘤C 可见于终止哺乳后D 可见于正常月经期,早期妊娠或囊性增生病E.可见于因上皮增生而有乳头状体

10、形成的乳腺囊性增生病89. 鲜红色血性溢液 a90. 乳样溢液c91浆液性无色溢液d男,6个月,出生不久哭闹时右阴囊有一包块,平卧安静时包块明显缩小或消失。2小时前因哭闹包块掉出伴呕奶,不停哭闹,精神萎靡,右阴囊可见一似梨状包块。(245247共用题干)245. 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是A.测定血生化D.直肠指检B.腹部X线光片C.测定白细胞计数与分类E.B型超声检杳本题正确答案:B题解:斜疝的临床表现与鉴别:(1 )斜疝儿童、青壮年多见,经腹股沟管突出,椭圆形或梨形,回纳疝块后 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易发生肠梗阻表现。(2)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经腹股沟三角突出,半球形,基底较宽,

11、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不易嵌顿。(3)股疝中年以上妇女多见,经股管从卵圆窝突出,半球型,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极易嵌 顿,易出现肠梗阻表现。246. 最有可能诊断是A.交通性鞘膜积液B.睾丸炎C.嵌顿疝D.睾丸发育异常E.睾丸扭转C.静脉补液纠正酸碱失衡本题正确答案:C题解:2小时前因哭闹包块掉出伴呕奶,不停哭闹,精神萎靡提示有可能发生嵌顿。247. 本例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A.应用镇静剂B.应用止疼剂D.试行手法复位E.抗生素治疗本题正确答案:D题解:治疗原则非手术疗法仅适用于婴幼儿及年老、体弱者;一般均应尽早施行手术;术前对慢性咳嗽、排尿困

12、难、腹水、便秘、肿瘤或妊娠等可致腹内压增高的因素进行治疗,而术后3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以免术后复发。137. 腹股沟深环的体表投影位于A.腹股沟中点上方1cmB.腹股沟中点上方2cmC.腹股沟中点D.腹股沟中点下方1cmE.腹股沟中点下方2 cm本题正确答案:B题解:斜疝是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突出,经腹股沟外环穿出,可进入阴囊,易嵌顿。腹股沟深环在体表 投影为腹股沟中点上方2厘米处。167 .腹股沟斜疝与直疝最有鉴别意义的鉴别点是A.发病年龄B.突出途径C.疝块外形D.疝内容物是否进入阴囊E.还纳疝内容物后,压迫深环疝内容物是否再突出本题正确答案:E题解:斜疝的临床表现与鉴别:(1 )斜疝

13、儿童、青壮年多见,经腹股沟管突出,椭圆形或梨形,回纳疝块后 压住内环疝块不再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易发生肠梗阻表现。(2)直疝多见于老年男性,经腹股沟三角突出,半球形,基底较宽,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不易嵌顿。(3)股疝中年以上妇女多见,经股管从卵圆窝突出,半球型,回纳疝块后压住内环疝块仍可突出,透光试验不透光,极易嵌 顿,易出现肠梗阻表现。26. Richter 疝是指 cA在病人行走、劳动时疝突出,在平卧、休息时又可回纳到腹腔中B 盲肠(包括阑尾)、乙状结肠或膀胱都是疝囊壁的一部分C 嵌顿的内容为部分肠壁,系膜侧肠壁及其系膜并未进入疝囊锐车D .嵌顿的小肠是Mec

14、kel憩室E.嵌顿的肠管包括几个肠袢,呈“ W ”形27下列哪一项是直疝的特点 dA 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 B 经腹股沟管突岀,可进阴囊C 疝块呈椭圆或梨形,上部呈蒂柄形D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E.较易嵌顿28. Ferguson 法是 eA显露斜疝囊颈,予以高位结扎,然后切去疝囊B在精索后方把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耻骨梳韧带上C利用同侧腹直肌前鞘瓣向外下翻转,在精索后方缝至腹股沟韧带 上D 把精索挑起,在其后方把腹内斜肌下缘和联合腱缝至腹股沟韧带上A 腹腔穿刺抽出液呈草绿色透明B 腹腔穿刺抽岀液呈黄色、浑浊、含胆汁、无臭气C 腹腔穿刺抽岀液为稀脓性略带臭气D 腹腔穿刺抽岀液为血性,胰腺淀粉

15、酶含量高E.腹腔穿刺抽岀掖为血性,臭气重98.胃二十指肠急性穿孔 a b99.急性阑尾炎穿孔 c100. 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 d5.1.1血腹:纯为血液为内出血征象。如系外伤性结合病史、查体及其它检查则可以断定为肝、脾破裂出血 腹腔内血管破裂出血;如系非外伤性以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滤泡破裂居多。5.1.2血性腹水:如为淡红色微浑之血性腹液多为绞窄性肠梗阻的早期,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或腹膜间皮细胞瘤等;如系暗红色浑浊腹液,则应考虑为绞窄性肠梗阻肠坏死、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等疾病。5.1.3棕黄色或黑绿色浑浊之血型腹液,特别是在穿刺液内混有食物沉渣着,多为较大之胃或十二指肠溃疡 病穿孔的腹液特点。5.1.

16、4微黄色透明之腹液多见于单纯性肠梗阻。5.1.5淡黄色或乳黄色炎性腹水或稀薄脓性腹液,多见于十二指肠溃疡较小穿孔或者是空腹穿孔,也可见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或穿孔,或急性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破溃。5.1.6少量草黄色微深浑之腹液多见于间质性急性胰腺炎。5.1.7黄色浑浊液有沉渣呈粪性多为小肠穿孔之液体特点。5.1.8十黄色脓性液多为细菌性肝脓肿破裂。5.1.9棕黄色浑浊炎性液多见于坏疽性胆囊炎或坏疽性胆管炎之坏疽渗出。5.1.10清晰之胆液可见于为施行胆总管引流的患者拔除T型管后胆汁溢漏入腹腔或外伤型胆总管或胆囊破裂并发急性弥漫性胆汁性腹膜炎的患者。5.1.11肠内容物如抽出黄色稀便样物,镜检为

17、大便又未误刺入肠腔内即为肠破裂。5.1.12腹穿抽不出液体多数提示不是弥漫性腹膜炎或者根本没有腹膜炎,多不需要手术,故有观察的余地。5.2腹腔穿刺液的臭味鉴别分析5.2.1酸臭多见于幽门梗阻并胃穿孔的病人(胃内容物腐败发酵的气味)。5.2.2粪臭多见于结肠或回肠末端穿孔或阑尾炎坏疽穿孔。5.2.3恶臭多见于绞窄性肠梗阻坏死,结肠癌穿孔或坏死性肠炎并穿孔。5.2.4尿臭多见于膀胱向腹腔内穿破之可能。5.2.5凡浑浊腹液有臭味或无臭味均应考虑有腹膜炎。A.腹部X线透视D.血常规+血细胞比容B.消化道钡剂造影E.左下腹腔穿刺C.腹部CT检查31 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行手术治疗时,如未找到明确损伤时,应进

18、行 探查的顺序是cA 肝、脾等实质性器官-胃-十二指肠第一部-空肠-回肠-大肠 及它们的系膜T盆腔器官B.肝、脾等实质性器官-十二指肠第一部-胃-回肠-空肠-大肠 及它们的系膜-盆腔器官C 肝、脾等实质性器官-膈肌-胃-十二指肠第一部-空肠-回肠 -大肠以及它们的系膜-盆腔器官D 胃-肝、脾等实质性器官-膈肌-十二指肠第一部-空肠-回肠 -大肠以及它们的系膜-盆腔器官E.胃-膈肌-肝、脾等实质性器官-十二指肠第一部-空肠-回肠 -大肠以及它们的系膜-盆腔器官39 腹部最易损伤的空腔脏器是A.结肠B.胃C.小肠D.直肠E.十二指肠本题正确答案:C题解:由于腹腔脏器不同的解剖特点,对损伤也有不同反

19、应。肠管损伤中以小肠损伤多见,并且往往发生在 空肠上段或回肠下端,因系膜短而固定,移动性小,故易受损伤。在闭合性腹部损伤中,最常见的是肝、脾破裂,因为它们是实质性脏器,且较脆弱。开放性损伤中(如贯通 伤)是最常见的是肠道损伤,因为它们占据了腹腔大部分空间错了 开放性损伤在腹部脏器中是肝脏,闭合性损伤在腹部是脾脏。但是综合而言,腹腔中最容易损伤的脏器是脾 脏。开干,pi-bi男,16岁,左上腹被自行车碰伤后2小时,伤后腹痛,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自觉头晕、乏力、口渴、心慌。查:P 110次/min, BP 85/60mmHg,面色苍白,四肢湿冷,左上腹见一4cm x 4cm皮下淤血斑,全腹压痛,

20、轻度肌紧张和反跳痛,以左上腹为著;叩诊有移动性浊音;听诊肠鸣音较弱。(266268共用题干)266 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最可能的诊断是A.肝破裂B.脾破裂C.空回肠破裂D.结肠破裂E.胰腺损伤本题正确答案:B题解:诊断要点:外伤史,左上腹痛,腹内出血征,腹部移动性浊音,腹穿抽出不凝固血液,红细胞数进行 性下降等。267 为明确诊断最简便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是本题正确答案:E题解:(1)实验室检查 血尿常规;红细胞容积明显下降,提示实质性器官出血。(2) B超 对实质性脏器损伤的诊断率达90%,可做动态观察。(3) X线检查(4)诊断性腹腔穿刺和腹腔灌洗术有利于早期诊断并 提高确诊率。268 .考

21、虑为腹部实质脏器损伤伴内出血病人,下列检查哪项最重要A. 季肋部外伤史B. 腹部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C. 血压低于70/50mmHgD. 血红蛋白值逐渐减少E.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 本题正确答案:E题解:诊断性腹腔穿刺和腹腔灌洗术有利于早期诊断并提高确诊率。D.产气杆菌E.变形杆菌A .葡萄球菌 B 大肠肝菌C 绿脓肝茵D 变形杆菌E.溶血性链球菌112 原发性腹膜炎的病原茵b e113.继发性腹膜炎的病原茵d b28. 引起腹膜炎的细菌最多见的是A.大肠杆菌B.绿脓杆菌C.金黄色葡萄球菌本题正确答案: A 题解:引起腹膜炎最主要是继发于腹部脏器的损伤或感染而所致肠道细菌的易位,所以以大肠杆

22、菌等革兰氏 阴性菌常见。34.引起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是A. 腹膜后巨大血肿B. 肠壁肿瘤C. 肠蛔虫症D. 腹内手术或炎症后形成的粘连E. 先天性肠道闭锁本题正确答案: D题解:肠梗阻按发生原因,可分为:机械性肠梗阻,最常见。原因有:肠腔内容物阻塞、肠壁病变、肠管受压;最常见原因为腹内手术或炎症后形成的粘连动力性肠梗阻,有两种类型:麻痹性肠梗阻和痉挛性肠梗阻;血运性肠梗阻,因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虽少见,但后果严重。45.在急性肠梗阻的保守治疗过程中,关键性的措施是X透视或拍片,可见多数液平面A. 胃肠减压B.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C. 缓解肠痉挛性疼痛D. 输血E. 抗生素应

23、用本题正确答案:B题解:以上均为处理措施。但最主要的是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63. 低位小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应为A. 腹胀,呕吐明显,可以吐粪。排便、排气停止B. 以腹痛、呕吐不明显,无排便排气停止C. 无呕吐,排便排气停止为著,腹痛轻微,无腹胀D. 有腹痛、呕吐及排便、排气停止,无腹胀E. 以腹痛和腹胀为主,无呕吐,无排气,排便停止本题正确答案:A题解:各种类型肠梗阻共同的临床表现为痛、吐、胀、闭,最常见的检查为 及胀气肠袢。位置较低会出现吐粪。排便、排气停止。高位:呕吐发生早而频繁,腹胀不明显低位:腹胀明显,呕吐出现晚而次数少,并可吐粪样物A 血压升高,粘膜和粘膜下层出现感染性炎症,渐

24、向肌层和浆膜扩 散B 阑尾各层均有水肿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粘膜表面有小溃疡和出血 点八、C 阑尾肿胀明显,浆膜高度充血,有脓性渗出物附着D 阑尾管壁坏死或部分坏死;呈暗紫色或黑色E.大网膜移至右下腹部,将阑尾包裹并形成粘连,岀现炎性肿块 107.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b c108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d10 9.阑尾周围脓肿e207.男,30岁,上腹疼痛3小时。其于晚餐后突发上腹剧痛,迅速波及全腹,伴恶心呕吐。查:腹稍胀,全腹有肌紧张、压痛和反跳痛,以上腹为著。叩诊肝浊音界消失,听诊肠鸣音弱。化验:白细胞15.2X 109/L,中性粒细胞85%,淋巴细胞15%。最可能的诊断是A阑尾炎穿孔,腹膜炎B.胆囊炎穿孔,腹膜炎C.急性出血性胰腺炎D.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E.肠扭转本题正确答案:D题解:急性穿孔是溃疡病的常见并发症,以3060岁的男性多见。1、约80%90%病人有溃疡病及近期发作史。症状有急性腹膜炎的表现,如上腹部刀割样持续性痛,且很快波及全腹,体温上升,白细胞增高,甚 至可有休克。2、体征:早期腹肌紧张,可呈板状腹,伴压痛、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