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阳病篇吴修符》演示PPT_第1页
《少阳病篇吴修符》演示PPT_第2页
《少阳病篇吴修符》演示PPT_第3页
《少阳病篇吴修符》演示PPT_第4页
《少阳病篇吴修符》演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第三章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伤寒教研室:吴修符伤寒教研室:吴修符 2 一、少阳一、少阳 (一)少阳的涵义(一)少阳的涵义 人身阳气,盛于中焦,腐熟水谷,热能最大,为阳明,亦人身阳气,盛于中焦,腐熟水谷,热能最大,为阳明,亦 称盛阳;敷布体表,卫外为固,领域最广,为太阳,亦称巨阳。称盛阳;敷布体表,卫外为固,领域最广,为太阳,亦称巨阳。 阳明或太阳,只是由于所主的部位的不同,职能不同,所以名阳明或太阳,只是由于所主的部位的不同,职能不同,所以名 称也不同,若论及阳之未盛未大之初,人体已具有的生发活动称也不同,若论及阳之未盛未大之初,人体已具有的生发活动 之性,则谓之一阳,亦即少

2、阳,或称嫩阳。由此可知,人身其之性,则谓之一阳,亦即少阳,或称嫩阳。由此可知,人身其 实只是不可分割的一个阳,由初生到壮大,由一而三而已。实只是不可分割的一个阳,由初生到壮大,由一而三而已。 人称少阳为少火,就是因为少阳的基本功能主生发活动,人称少阳为少火,就是因为少阳的基本功能主生发活动, 有有“少火生气少火生气”的作用。的作用。 3 (二)少阳的功能(二)少阳的功能 1、生理功能、生理功能 少火生气,喜条达而恶抑郁,少阳的功能,主要体现少火生气,喜条达而恶抑郁,少阳的功能,主要体现 于足少阳胆。胆位中焦,内寄相火,主持疏泄,疏泄正常,于足少阳胆。胆位中焦,内寄相火,主持疏泄,疏泄正常, 则

3、少火游行于上下,以成其长养之用;阳气宣达于内外,则少火游行于上下,以成其长养之用;阳气宣达于内外, 以发挥温煦之功。且助脾胃之运化,调情志之畅达。胆经以发挥温煦之功。且助脾胃之运化,调情志之畅达。胆经 上至布胸中,下走胁肋、胁助之部,不上不下,不前不后,上至布胸中,下走胁肋、胁助之部,不上不下,不前不后, 外连皮腠,内接脏腑,故少阳一经,是阳气升降出入的枢外连皮腠,内接脏腑,故少阳一经,是阳气升降出入的枢 纽,所以少阳为枢。纽,所以少阳为枢。 2、表里关系表里关系 少阳胆腑,居于胁下,内附于肝,经络相通,脏腑少阳胆腑,居于胁下,内附于肝,经络相通,脏腑 相连,故少阳与厥阴互为表里,相火正常敷布

4、于内,是厥相连,故少阳与厥阴互为表里,相火正常敷布于内,是厥 阴的作用;正常枢转于外,是少阳的作用。阴的作用;正常枢转于外,是少阳的作用。 4 二、少阳病二、少阳病 (一)定义(一)定义 少阳病是病邪侵袭后,影响少火之敷布与枢机之运转,而少阳病是病邪侵袭后,影响少火之敷布与枢机之运转,而 出现的少火被郁与枢机不利的病变。出现的少火被郁与枢机不利的病变。 (二)病因病机(二)病因病机 少阳病有由本经自受外邪而发病者,亦有太阳先病由外向少阳病有由本经自受外邪而发病者,亦有太阳先病由外向 内转属少阳而发病者。太阳病之所以能转属少阳,多由正气较内转属少阳而发病者。太阳病之所以能转属少阳,多由正气较 弱

5、,所谓弱,所谓“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人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人”所致。少阳属生发所致。少阳属生发 之气,郁则病作,自发于少阳本经的,病变以少火被郁为主;之气,郁则病作,自发于少阳本经的,病变以少火被郁为主; 转属的少阳病,表现为枢机不利之半表半里证。转属的少阳病,表现为枢机不利之半表半里证。 5 (三)证候分类(三)证候分类 原发的少阳病,根据少火被郁的轻重表现,分原发的少阳病,根据少火被郁的轻重表现,分 为少阳伤寒和少阳中风。仅仅是脉弦脉细而头痛发热为少阳伤寒和少阳中风。仅仅是脉弦脉细而头痛发热 者,为少阳伤寒;兼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为少阳中者,为少阳伤寒;兼目赤,胸中满而烦者,为少阳

6、中 风。由太阳转属而来的少阳病,根据其影响及胃的程风。由太阳转属而来的少阳病,根据其影响及胃的程 度,分为小柴胡证与大柴胡证。满闷在胁下或仅见喜度,分为小柴胡证与大柴胡证。满闷在胁下或仅见喜 呕的,为小柴胡证;痞硬在心下,出现呕吐而利的,呕的,为小柴胡证;痞硬在心下,出现呕吐而利的, 较前者为更偏于里,为大柴胡证。较前者为更偏于里,为大柴胡证。 6 (四)治法方药(四)治法方药 少阳病既是少火被郁,所以治法以升散郁火为主,少阳病既是少火被郁,所以治法以升散郁火为主, 小柴胡汤是其主方。因为柴胡有枢转郁火透发向外的小柴胡汤是其主方。因为柴胡有枢转郁火透发向外的 作用,故用小柴胡杨是枢转法,注家不

7、习惯称枢转法,作用,故用小柴胡杨是枢转法,注家不习惯称枢转法, 故将此法纳人和法之中。邪入少阳,为半表半里,在故将此法纳人和法之中。邪入少阳,为半表半里,在 表当汗,在里宜下,而华表半里,汗下皆不可,故只表当汗,在里宜下,而华表半里,汗下皆不可,故只 有调和一法。既然少阳病治法升散郁火、和解少阳,有调和一法。既然少阳病治法升散郁火、和解少阳, 所以汗、吐、下三法均属禁忌。因证候中兼太阳、兼所以汗、吐、下三法均属禁忌。因证候中兼太阳、兼 阳明、或夹痰饮,故用柴胡汤仍有兼汗、兼下等变通阳明、或夹痰饮,故用柴胡汤仍有兼汗、兼下等变通 治法。治法。 7 一、少阳病提纲一、少阳病提纲 原文原文263条:

8、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少阳之为病,口苦, 咽干,目眩也。咽干,目眩也。 中心内容中心内容:少阳病提纲证。少阳病提纲证。 辨析:辨析: 少阳主胆、三焦,正常生理下,互为依存,互相为用,少阳主胆、三焦,正常生理下,互为依存,互相为用, 对个体起温煦长养作用。古人称,少阳为对个体起温煦长养作用。古人称,少阳为“游部游部”,主指少,主指少 阳为生命活动之阳,主生发活动,喜降达,舒畅。少阳受邪阳为生命活动之阳,主生发活动,喜降达,舒畅。少阳受邪 后,最易导致的病理特点为郁、结。郁则化火,火性上炎,后,最易导致的病理特点为郁、结。郁则化火,火性上炎, 因而临床常见:因而临床常见: 8 口苦:少阳被郁,郁则

9、化火,火性上炎口苦:少阳被郁,郁则化火,火性上炎 咽干:火盛灼津咽干:火盛灼津 目眩:风火上煽。(肝胆互为表里)目眩:风火上煽。(肝胆互为表里) 少阳被郁,郁则化火,火性上炎。少阳被郁,郁则化火,火性上炎。 重点提示:重点提示: 1、目眩:此症反映少火被郁,风火上煽之病理特征,、目眩:此症反映少火被郁,风火上煽之病理特征, 为少阳被郁,郁则化火的辨证依据。因为少阳被郁,郁则化火的辨证依据。因“口苦、咽干口苦、咽干”在在 阳明中风证中也多次提及,如阳明中风证中也多次提及,如189条:条:“阳明中风,口苦、阳明中风,口苦、 咽干,腹满咽干,腹满”221条:条:“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阳明病,脉

10、浮而紧,咽燥,口 苦苦”。因此,辨证少阳病当抓反映病机的一症才是。因此,辨证少阳病当抓反映病机的一症才是。 9 2、鉴别:、鉴别: 目眩:目光昏晕,甚则两目发赤,视物昏花。目眩:目光昏晕,甚则两目发赤,视物昏花。 头眩:目光明了而视物旋转动摇。头眩:目光明了而视物旋转动摇。 3、提纲证为典型的少阳气化为病,苦,干,眩皆相、提纲证为典型的少阳气化为病,苦,干,眩皆相 火上走空窍而为病,反映少阳病主要病理特点。火上走空窍而为病,反映少阳病主要病理特点。 二、少阳病分类二、少阳病分类 原文原文264264条:条: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少阳中风,两耳无所闻,目赤,胸中 满耳烦者,不可吐下,吐

11、下则悸而惊。满耳烦者,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 中心内容:中心内容:少阳中风的症状与治禁。少阳中风的症状与治禁。 10 1. 辨析:辨析: 少阳中风,为邪气直中少阳而发病,当属原发少阳病,少阳中风,为邪气直中少阳而发病,当属原发少阳病, 手足少阳经脉,都经过目锐眦,入耳中,走耳前后,分别手足少阳经脉,都经过目锐眦,入耳中,走耳前后,分别 下胸中,贯膈,布膻中,散络心包。外邪直中少阳,风热下胸中,贯膈,布膻中,散络心包。外邪直中少阳,风热 之邪循经上煽,扰及清窍,则症见:之邪循经上煽,扰及清窍,则症见: 目赤目赤 风寒袭入少阳,从阴化火循经上煽,扰及清窍。风寒袭入少阳,从阴化火循经上煽,扰及清窍

12、。 耳聋耳聋 胸中满而烦:火郁胸中,扰及神明。胸中满而烦:火郁胸中,扰及神明。 11 此证仍属无形之风火,非有形实邪,决不可误任作胸此证仍属无形之风火,非有形实邪,决不可误任作胸 中实邪而妄用吐下。(应清散郁火)中实邪而妄用吐下。(应清散郁火) 变证变证 悸悸 误吐下,胸阳受挫,心失所养,神虚火扰。误吐下,胸阳受挫,心失所养,神虚火扰。 惊惊 原文原文265条: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 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则烦 而悸。而悸。 中心内容:中心内容:少阳伤寒的脉证和治

13、禁。少阳伤寒的脉证和治禁。 12 辨析:辨析: 本证也是外邪直中少阳而发病,相对少阳中风证,本证也是外邪直中少阳而发病,相对少阳中风证, 热象(火象)不显,故称少阳伤寒。热象(火象)不显,故称少阳伤寒。 头痛头痛 太阳:发热恶寒,头项强痛太阳:发热恶寒,头项强痛 三阳病都可见有三阳病都可见有 阳明:不恶寒,前额痛阳明:不恶寒,前额痛 发热发热 少阳:往来寒热,两侧痛少阳:往来寒热,两侧痛 脉弦脉弦 少阳主脉少阳主脉 细细 相对太阳之浮,阳明之大,非阳虚之细,为气相对太阳之浮,阳明之大,非阳虚之细,为气 血被郁。血被郁。 13 以上脉症均属少阳受邪发病,乃不可把少阳病之头痛,以上脉症均属少阳受邪

14、发病,乃不可把少阳病之头痛, 发热误认为表证,而妄用汗法,误汗则发热误认为表证,而妄用汗法,误汗则 谵语:误汗伤津胃燥谵语:误汗伤津胃燥 轻轻 胃津自复,胃和自愈胃津自复,胃和自愈 重重 劫夺心阴劫夺心阴 烦,惊烦,惊 重点提示:重点提示: 1、痛、发热:表现为头两侧痛疼,往来寒热。反映、痛、发热:表现为头两侧痛疼,往来寒热。反映 了邪结少阳,正邪分争,经气不利之病机。了邪结少阳,正邪分争,经气不利之病机。 2、脉弦细为如按琴弦,端直有力,反映邪气结滞,少、脉弦细为如按琴弦,端直有力,反映邪气结滞,少 阳被郁之病理特点。阳被郁之病理特点。 14 3、本证治禁,当与少阳中风证治禁合参,上证言禁、

15、本证治禁,当与少阳中风证治禁合参,上证言禁 吐下,本证言禁汗。实际上,少阳为病,既不能吐下,亦吐下,本证言禁汗。实际上,少阳为病,既不能吐下,亦 不能用汗,故应禁汗、吐、下,古人称小柴胡汤为三禁汤不能用汗,故应禁汗、吐、下,古人称小柴胡汤为三禁汤 即此意。即此意。 三、少阳病传变三、少阳病传变 原文原文269 条:条: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烦躁者,伤寒六七日,无大热,其人烦躁者, 此为阳去入阴故也。此为阳去入阴故也。 中心内容:中心内容:表邪入里辨证。表邪入里辨证。 词解:词解:阳去入阴:去表入里之意。阳去入阴:去表入里之意。 15 辨析:辨析: 正气复,邪气退之自愈期。正气复,邪气退之自愈

16、期。 伤寒六七日伤寒六七日 伤寒病变期。伤寒病变期。 无大热:热邪自表入里,相对表热言。无大热:热邪自表入里,相对表热言。 躁烦:热邪传里,热扰心神。躁烦:热邪传里,热扰心神。 故此证为伤寒病变,由表入里,临床当结合其故此证为伤寒病变,由表入里,临床当结合其 它脉症辨病而正确施治。它脉症辨病而正确施治。 16 原文原文270条:条: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三阴当受邪,其 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人反能食而不呕,此为三阴不受邪也。 中心内容:中心内容:据脾阳之盛衰,观三阴是否受邪。据脾阳之盛衰,观三阴是否受邪。 辨析:辨析: 伤寒三日,三阳为尽伤寒三日,三

17、阳为尽 发热恶寒,多发展为三阳病,多发热恶寒,多发展为三阳病,多 定型于三日前;无热恶寒,多发定型于三日前;无热恶寒,多发 三阴当受邪三阴当受邪 展为三阴病,多定型于三日后。展为三阴病,多定型于三日后。 17 以上所述,仅仅是一般发病规律,由于人们体质不同,以上所述,仅仅是一般发病规律,由于人们体质不同, 感受邪气的程度不同,发病时间亦不尽相同,故如见:感受邪气的程度不同,发病时间亦不尽相同,故如见: 反能食反能食 脾胃之阳不衰脾胃之阳不衰病不会发展为三阴病病不会发展为三阴病 不呕不呕 反之:反之: 不能食不能食 呕脾阳衰弱呕脾阳衰弱病入三阴发展而致病病入三阴发展而致病 下利下利 18 原文原

18、文271条:条: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伤寒三日,少阳脉小者,欲已也。 中心内容:中心内容:少阳病欲愈的脉象。少阳病欲愈的脉象。 辨析:辨析: 伤寒三日,少阳病:脉弦。伤寒三日,少阳病:脉弦。 伤寒三日,少阳病:脉小伤寒三日,少阳病:脉小邪衰欲愈。邪衰欲愈。 素问素问 离合真邪论离合真邪论“大则邪至,小则平大则邪至,小则平”,是对,是对 此脉的最好解释。此脉的最好解释。 四、少阳病愈期四、少阳病愈期 原文原文272条:条: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19 一、小柴胡汤证、小柴胡汤证 原文原文96条: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

19、,胸胁苦 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 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 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中心内容:中心内容:伤寒转属少阳的证治。伤寒转属少阳的证治。 词解:词解: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 20 辨析:辨析: 伤寒五六日,中风:风邪致病特点与寒邪致病特伤寒五六日,中风:风邪致病特点与寒邪致病特 点,决定了病之时间,与感邪有关。点,决定了病之时间,与感邪有关。 往来寒热:邪结胁下,枢

20、机不利,正邪分争于半往来寒热:邪结胁下,枢机不利,正邪分争于半 表半里。表半里。 胸胁苦满:邪结胁下,经气不利胸胁苦满:邪结胁下,经气不利。 嘿嘿神机被郁嘿嘿神机被郁 邪入少阳,胆失疏泄,影响情志邪入少阳,胆失疏泄,影响情志 心烦心神被扰心烦心神被扰 不欲饮食不欲饮食 胆气犯胃,胆胃不和胆气犯胃,胆胃不和 喜呕喜呕 21 病机:病机:邪结胁下,枢机不利,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邪结胁下,枢机不利,正邪分争于半表半里。 治则:治则:和解少阳(枢转少阳)和解少阳(枢转少阳) 方药:方药:小柴胡汤小柴胡汤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 甘草

21、(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 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22 方药分析:方药分析: 柴胡:疏散半表之邪柴胡:疏散半表之邪 解半表半里之邪解半表半里之邪 黄芩:清泻半里之热黄芩:清泻半里之热 半夏、生姜:调理脾胃,降逆止呕。半夏、生姜:调理脾胃,降逆止呕。 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人参、甘草、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 全方合和,疏利胆气,调达表里,宣通内外,枢转少阳,全方合和,疏利胆气,调达表里,宣通内外,枢

22、转少阳, 邪去病解。邪去病解。 23 重点提示:重点提示: 1、 入少阳半表半里,说明正气相对表证期有虚弱点,入少阳半表半里,说明正气相对表证期有虚弱点, 为鼓舞正气抗邪,故加入扶正之人参。为鼓舞正气抗邪,故加入扶正之人参。 2、关于、关于“和解和解”,章虚谷曰:小柴胡汤升清降浊,通,章虚谷曰:小柴胡汤升清降浊,通 调经脉,是和其表里,以转枢机,故为少阳之总方。调经脉,是和其表里,以转枢机,故为少阳之总方。 3、本方古今临床应用广泛,多见报道。主要应用于感、本方古今临床应用广泛,多见报道。主要应用于感 冒,流感,气管炎,胆囊炎,胆石症,肝炎,高血压等。冒,流感,气管炎,胆囊炎,胆石症,肝炎,高

23、血压等。 日本小柴胡汤治肝炎已列药典,世界合法应用。日本小柴胡汤治肝炎已列药典,世界合法应用。 24 或然证辨证论治:或然证辨证论治: 1、 胸中烦而不呕:痰热壅聚胸中。减温燥的半夏,胸中烦而不呕:痰热壅聚胸中。减温燥的半夏, 滋腻的人参,加瓜蒌荡涤痰热。滋腻的人参,加瓜蒌荡涤痰热。 2、口渴:热伤胃津。减温燥的半夏,加重人参量,、口渴:热伤胃津。减温燥的半夏,加重人参量, 加花粉清热生津止渴。加花粉清热生津止渴。 3 3、腹中痛:肝胆气逆犯脾,脾络不通。减苦寒凝敛、腹中痛:肝胆气逆犯脾,脾络不通。减苦寒凝敛 的黄芩,加芍药破结通络止痛的黄芩,加芍药破结通络止痛 。 25 4、胁下痞硬:邪结胁

24、下,壅聚成形。减大枣之壅满,、胁下痞硬:邪结胁下,壅聚成形。减大枣之壅满, 加牡蛎清热软坚散结。加牡蛎清热软坚散结。 5、心下悸,小便不利:水道不调,水气泛滥。减黄、心下悸,小便不利:水道不调,水气泛滥。减黄 芩之苦寒凝敛,加茯苓保心气,利小便。芩之苦寒凝敛,加茯苓保心气,利小便。 6、口不渴,身有微热:病势偏表,里热不甚。减扶、口不渴,身有微热:病势偏表,里热不甚。减扶 正的人参,加桂枝解表。正的人参,加桂枝解表。 7、咳:寒邪犯肺,肺气不利。减人参、大枣之助满,、咳:寒邪犯肺,肺气不利。减人参、大枣之助满, 加干姜温肺去寒,五味子敛肺止咳,既加干姜,故不用加干姜温肺去寒,五味子敛肺止咳,既

25、加干姜,故不用 生姜。生姜。 26 原文原文97条:条: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 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 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服柴 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中心内容:中心内容:补述补述96条证的病机。条证的病机。 辨析:辨析: 1、从、从“血弱气尽结于胁于血弱气尽结于胁于”,叙述了胁下苦满,胁下痞,叙述了胁下苦满,胁下痞 硬的

26、病因病机。硬的病因病机。 2、 从从“正邪分争嘿嘿不欲饮食正邪分争嘿嘿不欲饮食”,解析了往来寒热,解析了往来寒热, 嘿嘿不欲饮食的病因病机。嘿嘿不欲饮食的病因病机。 3、 休作有时:正邪分争,互有进退,形象地描述往来寒休作有时:正邪分争,互有进退,形象地描述往来寒 热的临床表现。热的临床表现。 27 4、从从“脏腑相连小柴胡汤主之脏腑相连小柴胡汤主之”,解释了腹痛、喜呕的病机。,解释了腹痛、喜呕的病机。 邪结胁下邪结胁下 肝胆犯脾,脾络不通痛下肝胆犯脾,脾络不通痛下 邪高邪高 胆胃不和,胃气上逆喜呕胆胃不和,胃气上逆喜呕 枢机不利枢机不利 5、从、从“服小柴胡汤已结束服小柴胡汤已结束”,论述少

27、阳病口渴与阳明病口渴,论述少阳病口渴与阳明病口渴 的的 辨证。辨证。 少阳病或然证:在少阳病主兼见,故治从少阳少阳病或然证:在少阳病主兼见,故治从少阳 口渴口渴 服小柴胡汤口渴:病入阳明,与阳明病症并见。服小柴胡汤口渴:病入阳明,与阳明病症并见。 6、本条文从整体观念解释了、本条文从整体观念解释了96条脉症,并提示异病同症的辨证条脉症,并提示异病同症的辨证 方法。方法。 28 原文原文266条: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 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 柴胡汤。柴胡汤。 中心内容:中

28、心内容:太阳病转属少阳病的证治。太阳病转属少阳病的证治。 辨析:辨析: 本条脉症,仲景虽在少阳病篇论及(本条脉症,仲景虽在少阳病篇论及(266条),但在病机条),但在病机 上仍和太阳病篇的上仍和太阳病篇的96条脉症相同,重点如下:条脉症相同,重点如下: 1、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邪已入半表半里。、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邪已入半表半里。 2、尚未吐下:说明未经误治,自然演变而致。、尚未吐下:说明未经误治,自然演变而致。 29 3、脉沉紧:沉紧相对浮紧而言,病由太阳转入少阳,指脉、脉沉紧:沉紧相对浮紧而言,病由太阳转入少阳,指脉 已不浮,相对即为沉,紧与弦脉相似,此脉主少阳邪结

29、。已不浮,相对即为沉,紧与弦脉相似,此脉主少阳邪结。 4、此脉症说明仲景所论少阳病当指转属之小柴胡汤证,也、此脉症说明仲景所论少阳病当指转属之小柴胡汤证,也 是为何把所有转属而来的少阳病(本为太阳病变证)统论是为何把所有转属而来的少阳病(本为太阳病变证)统论 之理。之理。 原文原文99条: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 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中心内容:中心内容:少阳病兼太阳病未罢的辨证论治。少阳病兼太阳病未罢的辨证论治。 30 辨析:辨析: 伤寒四五日:表邪渐入少阳之期。伤寒四五日:表邪渐入少阳之期。 身热恶

30、风:表证(太阳病)。身热恶风:表证(太阳病)。 项强:太阳经气不利。项强:太阳经气不利。 颈强:少阳经气不利。颈强:少阳经气不利。 胁下满:邪入少阳,经气不利。胁下满:邪入少阳,经气不利。 手足温:表邪已轻,里热未盛。手足温:表邪已轻,里热未盛。 口渴:柴胡汤主治证之或然证(口渴:柴胡汤主治证之或然证(96条)。条)。 31 重点提示:重点提示: 手足温,口渴手足温,口渴 太阳、阳明病:手足热,口渴太阳、阳明病:手足热,口渴 少阴、厥阴病:手足寒,口渴少阴、厥阴病:手足寒,口渴 太阴病:手足温,口不渴太阴病:手足温,口不渴 本证:手足温,口渴,胁下满本证:手足温,口渴,胁下满 病机:病机:少阳

31、病兼表证少阳病兼表证 治则:治则:和解少阳兼以和表和解少阳兼以和表 方药:方药:小柴胡汤加减(可去半夏、人参,加花粉、桂枝)小柴胡汤加减(可去半夏、人参,加花粉、桂枝) 32 原文原文100条: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 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中心内容:中心内容:少阳病腹痛与里虚腹痛的辨证论治。少阳病腹痛与里虚腹痛的辨证论治。 辨析:辨析: 阳脉涩:涩示不足,此指阳气虚少。阳脉涩:涩示不足,此指阳气虚少。 弦示有余,此指阴寒内盛弦示有余,此指阴寒内盛 阴脉弦阴脉弦 少阳病主脉少阳病主脉 中焦虚寒,寒凝脾络,络脉拘急中焦虚寒,寒凝脾络,络脉拘急 腹中急痛腹中急痛 肝胆犯胃,木邪乘土肝胆犯胃,木邪乘土 33 病机:病机:中焦虚寒为主。中焦虚寒为主。 治则:治则:温补中焦温补中焦小建中汤(小建中汤(102条)条) 转注:转注:服用小建中汤仍腹中痛,当考虑病属邪结少服用小建中汤仍腹中痛,当考虑病属邪结少 阳,木邪乘土。(阴脉弦,腹中痛分析)阳,木邪乘土。(阴脉弦,腹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