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和平镇和平村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前 言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是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为指导,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及全面实施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举措。以当地的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为核心,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努力解决乡村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生态文明村建设,是推动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实现区域可持续发
2、展,促进乡村环境建设、弘扬生态文明的又一项举措,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载体,也是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是提升生态文明水平的重要组织形式。实施生态文明村建设,是对一个地区系统进行宏观控制和调整,也是实施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途径,顺利实施生态文明村建设,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和帮助,更需要当地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发挥强大作用,共同推进生态文明村建设,不断减轻污染危害,创造优美的生活环境,实现我村创建生态文明村的发展目标。和平镇和平村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 史立新 和平镇党委书记副组长: 刘凤友 和平镇政府镇长徐 晨 和平镇党委副书记成 员: 刘洪秀 农业
3、服务中心主任 沈启立 财政所长 陈真友 农经站长 张 锋 城建助理 杨 闯 和平村党支部书记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和平村村民委员会组 长: 杨 闯 和平村党支部书记成 员: 李兴江 村会计张庆娟 妇女主任1、总论1.1任务的由来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和平镇和平村位于五大连池市西北部,距五大连池市18公里,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土地肥沃,自然资源丰富,生态建设条件优越,农业以水稻、玉米、大豆种植为主,是五大连池市和平镇主要粮食生产基地。但由于长期人为活动的干扰,人工林木滥伐、草原过牧、化肥农药大量施用,使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编制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对恢复和保护自然
4、生态环境,建立良性循环的经济体系,实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和平镇和平村非常重视村域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发展循环经济为载体,以控制人为生态环境破坏为重点,全面启动了生态文明村建设工程,努力为人们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文明社会。1.2 规划编制依据1.2.1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制定的小城镇环保规划编制导则(试行) 1.2.2和平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1.2.3和平村建设总体规划 1.2.1和平村提供的相关资料1.3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1.3.1 指导思想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按照实现跨越式发展和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
5、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循环经济为核心,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出发点,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不断丰富生态文明村建设内涵,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培育优质资源、运作生态资本、开拓新的市场空间、发挥后发优势、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以人为本,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早日把磨盘山村建成农业现代、基础完善、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文明、干群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1.3.2 规划原则1.3.2.1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和平镇和平村村
6、域的实际状况,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与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把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结合起来,依靠科技创新,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增强资源、环境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作用,使经济稳步发展,社会不断进步。 1.3.2.2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并举的原则。切实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充分认识保护资源与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同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扭转局部地区边建设边破坏的被动局面。 1.3.2.3 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的原则。经济建设要充分考虑其生态合理性,既不为保护生态环境而放弃经济发展,也不为经济发展而破坏生态环境,在保护、建设生态环境的
7、前提下,注重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协调统一。1.3.2.4 突出特色与发挥资源、环境优势的原则。立足于我村的地域特色,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和潜力,因地制宜的确定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升级。重点发展生态产业,绿色农业,把资源环境优势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1.3.2.5 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的原则。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思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化生态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改善人居环境,促进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共同发展,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1.3.2.6 制定生态文明村规划应与五大
8、连池市生态市建设规划和五大连池市和平镇环境优美乡镇建设规划及五大连池市 “十二五”规划等规划相衔接并保持一致。我村生态文明村建设是五大连池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规划的总体布局、重点产业建设、优先项目建设等必须与五大连池市生态市建设规划保持一致。我村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与我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一致。1.4 规划对和平村及周边环境进行统一环境规划。1.5规划期限与总体目标1.5.1本规划为2008年作为基准年,分两个阶段分步实施,第一阶段期限为2009年至2012年;第二阶段期限为2013年2017年。规划年限为9年。1.5.2总体目标 经过5年努力建设,把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和平镇和
9、平村建成山青水秀、土地肥沃、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经济较发达、社会文明、人民生活富裕的生态文明村,逐步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1.5.2.1总体任务 规划期内,组织和动员全村人民,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据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统筹布局、安排经济建设、生态建设和社会进步工程项目;以建立草原、农田、湿地、自然生态旅游区为重点,全面实现我村生态文明村建设指标,推动我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建立清洁、高效、低耗的生态文明村。1.5.2.2 阶段性目标本规划将我村生态文明村建设分为二个阶段:第
10、一阶段:20092012年为全面启动阶段;第二阶段:20132017年为全面建设阶段。各阶段奋斗目标如下:第一阶段 全面启动阶段(20092012年)目标:主要任务是完成第一批建设重点项目,基本达到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考核指标的要求,争取通过省级验收。环境污染得到控制,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和恢复效果明显,生态环境破坏趋势得到遏制;乡村载体功能水平有所提高,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初步形成以清洁生产和绿色食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框架;环保及科技普及深入,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和自觉行动明显提高,初步建立起生态文明村建设的科技支持体系,实现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到2012年,全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1000元,农民年
11、人均纯收入8500元,全村新增人工造林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0,退化土地恢复率94。乡村地表水环境质量80达到功能区标准,乡村空气环境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为290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万亩,治理程度达到30.4,全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3.41,初中教育普及率达到98.5。第二阶段 全面建设阶段和完善阶段(20132017年) 目标:主要任务是巩固省级生态文明村创建成果,完成第二生态建设重点项目,提升生态村建设水平,争取通过全国生态文明村验收。生态环境明显好转,生态建设步入健康发展轨道,经济、生态、社会复合系统进入良性循环,乡村建成生态园林村。以生态产业为重点,绿色经济为目标,低耗、清洁、高
12、效具有明显村域特色和资源生态优势的经济体系基本形成。乡村生态化进程步伐加快。公众素质和生态意识明显提高,科技、文化事业取得明显成效,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很大提高,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到2017年,全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9000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1000元,全村新增人工造林面积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71,改良草场100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万亩,治理程度达到65;退化土地恢复率95,乡村地表水环境质量98达到功能区标准,乡村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为300天;全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3.0,初中教育普及率达到99。全面完成生态文明村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形成
13、以高新技术为支撑,以生态产业为主体的高效生态经济体系,基本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城乡人民生活质量、科技文化等项指标均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实现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的生态文明村。到2020年,全村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2000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4000元,村域内宜林荒地全部绿化,森林覆盖率达到75.6,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有效控制,退化土地恢复率达到96,优质草场面积占草场面积的68以上,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基地面积比率为100,乡村地表水环境质量100达到功能区标准,乡村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为320天,乡村绿
14、化率达到30%以上;全村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2.1,初中教育普及率达到99.5%。1.5.3 分类规划目标1.5.3.1经济发展目标生产总值在2008年780万元的基础上,到2013年增加1256 万元,年递增10%,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1707 万元,平均年递增 8 %。人均收入,2008年全村农村人口年均收入为5300元,到2013年增加到9082元,到2017年增加到11037元。1.5.3.2环境建设目标到2013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到达国内中等水平。农村人均收入到达全省上等水平,营养状况,平均寿命,健康水平达到全省中等水平,人均住房面积25平方米以上,农村砖瓦化结构达到74%以
15、上,农村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在100。在适龄人群中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文盲,人人享受初级医疗保健,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2.5。加强法制建设,树立遵法、守法的好风气,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破除陈规旧习,弘扬社会正气、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调整产业结构到2017年全村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和优化,80%的耕地集中到种田大户,积极发展和向外发展,逐步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和平村规划指标一览表序号 时段(年)指标指标值2008年2013年2017年1农民人均收入(元/年)高于地方平均水平15%53009082110
16、372农户生活饮用水卫生合格率(%)90951001003人口自然增长率(%)符合国家政策要求0.52.52.54九年义务教育(%)符合国家政策要求1001001005电视、电话普及程度(%)符合国家政策要求89951006公共设施完善程度完善完善完善完善7村民环境状况满意率(%)9087.795998清洁能源普及率(%)6085951009村庄道路硬化率(%)6062709010村庄主要道路绿化普及率(%)7096.49810011农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7066.89010012生活垃圾集中处置率(%)60919510013生活污水集中处置率(%)4072909814水土流失治理率(
17、%)6065809515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580889516农药使用强度(公斤/公顷)1.21.421.251.017化肥使用强度(公斤/公顷)28027926025018农用地膜回收率(%)80859510019畜禽粪处理率(%)8085.3909520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种植比例(%)404855601.6 规划重点1.6.1 优先保护保护生态环境,严禁一切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开发活动和其他人为破坏活动,重点保护现有林草资源、和水资源,加大生态村规划建设。1.6.2 积极恢复对已经遭受不同程度破坏的生态系统,要采取生物等综合措施进行恢复与重建、对宜林、宜草区域有计划地退耕还林、
18、退耕还草。1.6.3 强化治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大力度搞好环境治理,一是国土整治,重点是水土保持、退化土地治理,二是污染治理,建设排水管网,集中处理生活污水,建设规划模化禽畜养殖场水治理设施,建设发展水库周边林草植被防护带。三是大气污染治理,推行使用清洁能源,加强对村内烟尘的治理,严格控制秸秆焚烧。四是固体废物的综合整治。生活垃圾实行定点堆放,及时清运,集中处理。1.6.4 重在调查加强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调整种植结构,扩大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基地面积,开发以生态采摘为主的旅游产品,形成旅游链条,建成以绿色产品为主的生态经济村。2、和平自然环境基本概况2.1 自然地理条件2.1.
19、1地理位置五大连池市和平镇和平村位于五市西北17.5公里处,村庄位于讷谟尔河及三县运河南岸,对外交通十分便利。2.1.2 地貌根据地貌形态村为平原曼岗地貌类型2.1.3 水文、气象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较炎热,最高日温可达34-36,多见于6-7月份;冬季较冷,气温一般在-20左右,最低日温可达-36,年日照时数在2100-285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是五大连池市大豆生产区之一。2.1.4土壤植被2.1.4.1 土壤和平村土壤黑土2.1.4.2 植被村内没有集中绿地,仅有河套有少量杨树。主要分布在村北,不适于开发利用,以保持原始状态为宜。2.2.1 历史沿革、据有关文字资料记
20、载,和平村原名为王继川屯,抗日时期为十五号,解放后为和平大队,1985年恢复乡政权后为和平村至今。2.2.2 社会经济发展2.2.2.1 总体经济水平和平村是一个外向型村,整个村经济以大豆产业主导,兼有农村经纪人、代理农村经纪人、代理收购等多种经济结构并存的经济发展格局,每年从外面承包土地达3000亩,使大豆产业不断做大做强,全村经济收入列全乡上游。2.2.2.2 农村生产全村大豆面积以发展到3500亩(含外包),每年可为农民增加收入1040万元,治理水打沟4条,680延长米;修田间路1200延长线,共完成土方量7500立方米,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2010年全村农业总产值实现1600万元。
2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864元。全村畜牧养殖共17户,养鱼11户,水面900亩。2.2.2.3 工业生产和平村没有工业企业2.2.2.4 社会公益事业-交通、通讯村委会到镇2.5公里为白色路面,村内白色路面1.5公里。全村电话入户率达100;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5;村内可与外界进行无线、有线、网络沟通,通讯非常发达。-医疗保险及社会保障村里有2个卫生所2.3 生态环境现状及评价2.3.1 土地资源及利用现状行政村辖耕地面积10500亩,林地面积1500亩,草原面积3000亩,水域面积3500亩,大豆面积3500亩(含外包),土壤类型以黑土为主,农田作物以大豆等粮食作物为主。2.3.2 草场资源及利用
22、现状2.3.2.1 草场资源全村草原面积3000亩,草原典型主要为草甸类及草甸草原。2.3.2.2 草原(场)资源的利用草原有不同程度的风蚀退化现象,产草量较低,混有毒物种、不适野外放牧。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已经进行,实行了退耕还草及承包经营,有力的促进了草原生产过程中责、权、利的统一。因地制宜,合理制定相关措施及规划,使现有草场建设逐步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2.3.3 水资源及利用现状和平村水资源较为丰富,村内有一个自然泡子,适宜渔业养殖,并能灌溉1000多水田。2.4 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因素2.4.1 自然因素、2.4.1.1 属寒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较炎热,最高可达34-36,多见于6-7月
23、份;冬季较冷,气温一般在-20左右,最低日温可达-30。年日照时数在2010-285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在500毫米左右,无霜期105-120天,适宜大豆、小麦等多种农作物的生长,土壤以黑土为主,适宜麦、豆、玉米和经济作物生产,是五大连池市有名的经济作物生产基地。2.4.1.2 属平原曼岗地貌,土地较薄2.4.2 社会经济因素2.4.2.1 受传统农业和资源型经济模式的影响,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注重对资源的开发利益,致使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生态退化速度较快。2.4.2.2 经济基础脆弱,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没有工业,缺乏龙头企业,缺乏经济发展的带动力。2.4.3 技术因
24、素2.4.3.1 缺少新技术人才及管理人才,农业生产水平科技附加值低。2.4.3.2 缺乏现代市场经济和市场营销的科学管理机制。2.4.4 政策因素有关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方针政策落实不到位,鼓励民营企业,引资人才,重视科技等具体优惠政策不够完善。3.主要建设领域及重点任务3.1 农村区域3.1.1 生态农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使农业收入不断增加,建立2300亩小麦种植基地,建立强民小麦合作社。3.1.2 种植业规划,拟建一个生态采摘园。为了开展生态旅游资源,繁荣路边经济,拟在和平村运河北杨艳波鱼种厂北侧建一个大型的生态采摘园。该项目预计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总投资120万元,建立4各占地面积
25、1亩的棚室,分别栽培不同品种的美国提子,其余种植西瓜、南瓜、彩椒等新奇特绿蔬菜。项目基地设施规划已经落实,建设一座40平方米的彩钢保温房,围栏1500米,甬道150平方米,2013年6月份项目建设将整体完成。3.2 生态村建设规划3.2.1 原则及目标引内联之路,充分发挥村,村的优势,逐步建立高新技术,绿色产品生产基地等,以点带面,辐射村屯,形成生态村、村带动农业,村企业的发展,形成群体优势。3.2.3 建设框架3.2.3.1 规划区范围根据和平村未来发展需要,村外转基础设施的建设本着立足长远,着眼未来的科学规划高度,划定出和平村规划区范围,以使未来的发展具有灵活性,可持续性。3.2.3.2
26、功能规划到2017年,总建设用地67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为422.44平发米,其中居住建设用地36.25平方米,占规划总建设用地64.39%,人均280.51平方米;公共建设用地1.79公顷,占建设用地4.1%,人均11.50平方米;道路广场用地8.10公顷,占总建设用地23.08%,人均64.70平方米;绿化用地2.83公顷,占总建设用地8.06%,人均22.60平方米,公共工程设施用地0.13公顷,占总建设用地0.37%人均1.04平方米。3.2.3.3 市政建设-道路建设。村区道路规划为5.5m。-给水规划。现状供水水源为地下水,出水量目前不能满足规划期末需求,所以规划期内加强对自来水
27、建设。-绿地系统规划。规划利用村内的不可建设地块进行绿化。其优点是布局分散、深入居住用地,便于更有效的发挥作用。重点污染源与居住用地之间均以防护绿地相隔离,防止污染物扩散,影响居民的生活。-环境卫生设施规划垃圾箱:垃圾箱应该设置在村街道两侧路口、居住区或人口密集地区,应美观、卫生、耐用、防雨、阻燃。村民垃圾箱、按全村道路计算,共设置50个。村中设置2个垃圾中转站,其服务半径为500m左右。垃圾无害化填埋场:在村西南部建设日处理能力20吨的垃圾无害化填埋场,使用年限20年。厕所:在居民区建设3座公共厕所,并为住户建设达标卫生的,具有收集处理能力的卫生环保厕所280所。3.2.3.4 环境综合整治
28、规划和平村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生活垃圾污染、居民区绿化率低等方面,在小城镇建设中,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环境建设投入,综合整治环境污染,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加强绿化、美化、亮化。在环境优美村建设期内,村内完成1公的绿化任务,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2平方米,村绿化主要以植树为重点,道路两侧和村屯周围以乔木为主,居民区以灌木为主,并辅以草坪、花草等。-整治的重点是加强治理脏、乱、差采取严厉措施杜绝一切乱搭、乱建、乱占现象,加速建设整洁美丽的卫生文明。3.3 生态产业总体规划调整种植业结构,向优质、绿色、特色方面调整,形成以经济作物为主导产业的绿色经济格局。防治农业污染。推广使用高效、低残留、低毒农
29、药和生物防治,严禁使用有机磷农药,少施化肥农药,提倡使用可降解农膜和加大回收力度,减少白色污染,推广秸秆还田,过腹还田、施农家肥,提高土壤肥力和产品品质。3.3.1 绿色农产品基础建设 绿色经济作物生产基地(有机、无公害)大豆种植面积到2017年发展到8000亩。3.3.2绿色畜产品基础建设羊存栏500只。到2013年发展到1500只,2017年发展到5000只。3.4 农业污染控制规划治理农业污染应使用和提供低毒、低残留农药,广泛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推广和使用复合肥,替代和尽量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到2017年实现,化肥施用强度120kg/hm2,有机肥施用量3000kg/hm2。3.5 村屯环
30、境规划方案和平村土地利用,居民分布,生态环境基本状况较好,生态功能良好,进行统一环境规划。3.5.1 生态型村屯规划按照和平村体系规划,本着布局合理,设计科学,风格独特和引导集中发展的要求,全面规划建设,推行“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设计、统一施工、分片开发、配套建设”的建设方式,使每户居民拥有一处宽敞明亮的砖瓦率达到100%,人均面积30平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村屯道路铺装率达到100%。村要建设标准化是公共厕所,对家畜家禽实行圈养,严禁散放,建设封闭式生活垃圾堆放点,集中堆放,及时清运。发展庭院经济,绿化、美化居住环境,全村形成具有优美秀丽田园风光是新农村生态旅游地。3.5.2
31、生态环境建设规划3.5.2.1 以防护林为骨干,农田林网为主体的综合防护林体系,以美化村屯为主的乔木林,林地面积达到区域面积的10%以上。3.5.2.2 草地生态环境建设。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天然草地是保护,改良天然草地,对非法开垦的草地实行退耕还牧,严格控制天然草地的放牧强度,实施人工种草,建设高校绿色养殖基地。3.5.2.3 水土保持。和平村是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村,严格控制新的水土流失和治理水打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村要加大水土流失治理速度,采取生物措施和水利工程建设。到2017年,村水土流失地区基本得到治理,让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走上良性循环轨道。4. 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4.1 提高认识,
32、加强领导,确保规划组织实施。生态村建设是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探索,是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有效途径,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介,开展创建活动宣传报道,逐步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各界支持创建活动局面。建立生态村建设的领导亲自抓、负总责任制度,成立以党委书记为组长,主管领导为副组长的创建生态村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村委会具体主抓工作落实。并把其纳入村班子的工作目标责任制,作为考核村领导班子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并按照规划建设内容,制定规划的年度实施计划,采取有效措施,按照规划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确保规划目标的实施。4.2 多方筹措资金,为规划实施提供资金保障4.2.1 在认真分析村情的基础上,筛选
33、出对口项目建设规划有较大的影响的项目,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抓住快打内需,加大生态环境基础建设的契机,争取纳入省里和各有关部门的项目库,力争得到和省有关部门的资金支持。4.2.2 充分调动全社会建设生态村的积极性,积极筹错资金,把该项目建设经费列入支出计划,以保证重点项目建设。同时积极争取包扶单位对该项目的建设,筹集和挖掘社会闲散资金,按利分成,通过社会投工、投劳、以工代导方式、募集社会资金。4.2.3 本着“谁污染、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污染者治理,破坏者补偿的环境保护机制,通过运用经济手段,提高全社会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资源,保护环境的自觉性。4.3 将生态村建设规划纳入
34、和平镇“十二五”社会发展规划生态村建设规划是协调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力措施,是和平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补充和完善,要把本村的生态村建设规划纳入和平镇“十二五”社会发展规划。4.4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深入贯彻教育法和国家关于教育体制的有关精神,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继续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巩固提高扫盲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质量,全面提高村民的素质、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依法保护人类是生活环境。4.5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合作,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贡献率不断开展对外科技交流和合作,培训高素质的生态农业科技管理队伍,加强科技市场是培育,加快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的步伐,以适应
35、生态村建设需要。利用村内科学种植力量,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大科普投入力度,一是进一步提高种植科技含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选落后技术;运用高新技术成果重点开发农业新产品,与大中专农业院校搞好技术联合,和外部的科技力量来发展经济。二是进一步扩大农业适用新技术的推广面,养鱼和蔬菜温室化适用新技术的推广面积也要进一步扩大,种养两大专业户的良种化要进一步挖掘潜力,加快发展步伐。4.6 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总量小,群体效应不高,是影响我村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必要强化以下几方面的改革。4.6.1 进一步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本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原则,认真执行
36、国家关于农村改革的有关政策。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充分发挥各村资源优势,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广泛开展生态建设,不断加强后劲。4.6.2 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发展质量效益型产业。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促进自然资源的合理配置,大力开发绿色食品,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建设发展。4.7 加大实施生态村建设规划的反馈调节力度。在规划规律、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对规划实施中出现或遇到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并适时调整目标和重点建设项目,是规划更具体时间性、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促进全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快捷、健康发展。5.经费概算及效益分析5.1 经费概算初步概算,
37、规划建设总投资1380万元,其中新农村建设投资353万元;生态保护与建设1027万元。在总投资中,国家投资为408万元,占总投资的29.6%,省投资金为408万元,占总投资的29.6%,地方自筹564万元,占40.8%。5.2 经济效益通过生态村建设,到2017年全村国内生产总值1707万元,较2009年增长98.9%,农村人年纯收入11037元,全村经济实力和发展后劲有较大的增长。5.2.2 社会效益5.2.2.1 通过生态村建设,促进了全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全村经济水平和省内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了和平村在省内外的影响和地位,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5.2.2.2 通过生态村建设,近一步促进了
38、资源恢复和环境生态保障5.2.2.3通过生态村建设,极大的提高了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促进了社会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极大的改善和提高全村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尤其是生态城镇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仅有利于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调整而且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优美、清洁、舒适方便,具有较为完善的文化、教育、卫生保健和生活服务设施和生活环境。5.2.2.4 通过生态村建设,无论绿色食品基地建设,还是从绿色食品质量和管理体系的建设上,都使全村的绿色和无公害食品生产有了巨大的飞跃,成为我村重要绿色食品生产基地之一,为省内外市场提供足量优质、清洁食品,为人类的身体健康做出巨大贡献,5.2.2.5
39、通过生态村建设,使决策科学化、行政规范化、经济市场化、产业开发知识化、信息化程度大幅提高使全村经济运行机制更加接近国际化、现代化、促进全村经济和社会体制的深化改革,提高整体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总之,通过生态村建设,和平村基本达到自然资源利用持续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发展,经济发达、社会文明,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提高,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和可持续发展。6.生态村建设和平村资源丰富,土质肥沃,生态环境良好,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土体制历史条件,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地貌、环境等优势条件,以农为主,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村村寻高初具规模,但同时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利用不够合理,产业结构尚需调整,无村办企业,人口素质低,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6.1 技术政策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与合作,培养素质科技人才,充分发挥现有人员作用,提高工业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工业经济整体素质,进一步扩大农业适用新技术的推广面,提高科技转化率。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政策,可使村资源利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3356-2024卷烟烟气气相中一氧化碳的测定非散射红外法
-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 城乡给排水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事故预防服务指南征
- 《安全检测技术》练习题集
- 质量工程师理论知识题库及答案(1-342道)
- 【初中物理】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知识清单
- 新疆镀锌厂钢材热镀锌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深圳-PEP-2024年10版小学4年级下册英语第4单元寒假试卷
- 2024年01版小学四年级英语第5单元期末试卷
- 小企业会计准则建筑业的账务处理-记账实操
- GB 30603-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酸钠
- 2023届台州一模考试试卷
- 大学物理 电阻电路等效变换
- 国企职务犯罪预防课件
- 介入手术跟台课件
- 医学高级职称评审答辩报告PPT模板
- 《王戎不取道旁李》课堂作业设计
- 签收回执表(最新版)
- 中国气血健康白皮书
- 统编版语文5年级(上)期中单元复习课件
- 驾校大学招生策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