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设计书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书_第1页
污水处理厂设计书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书_第2页
污水处理厂设计书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书_第3页
污水处理厂设计书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书_第4页
污水处理厂设计书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南民族大学环境工程课程设计书设计题目: sbr法处理 高速公路某服务区废水工程设计(1200t/d)姓 名: 张 孝 权 学 院: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专 业: 2010级环境工程 学 号: 10082015 指导老师: 孙杰(大) 设计日期: 2013.8.82013.9.6 目录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总体设计 42.1 设计方案的选择与确定 42.11 cast工艺的评述 52.2 工艺流程说明 52.21工艺流程图 52.22各构筑物单元作用概述 6第三章 工艺流程的计算 83.1 污水处理部分 83.11 格栅计算(粗、细格栅) 83.12沉砂池计算 103.13初沉池计算 12

2、3.14 隔油池计算 133.15 气浮池计算 143.16 sbr反应器计算 153.17 消毒池计算 173.2 污泥处理部分 183.21重力浓缩池计算 183.21污泥脱水车间设计 19第四章 主要设备选型及经济核算 194.1 主要设备选型列表 194.2 经济核算 204.21 污水处理站工程初步经济核算 204.22 环境效益分析 22第五章 污水处理站的总体布置 225.1平面布置设计 225.2 工艺流程高程布置 23第六章 结论 24 第一章 绪论1.1设计基础资料 废水水量由于该项目为新建项目,所以废水处理站的废水水量只能根据该项目的环境评价报告书及初步设计文件等技术资料

3、。服务区废水主要来自服务区生活污水和加油站洗车废水,废水日平均排水量1200td。 设计水质根据该项目的环境评价报告书及初步设计文件等技术资料并参照类似工程需要进行治理的水污染物为codcr 、bod5、nh3-n、ss等,水质如下:codcr = 400 mg/l,bod5 = 250mg/l,ss=120mg/l,nh3-n80mg/l。bod5/ codcr 0.45,属于易生化废水,为了确保达标排放的要求,并兼顾工程投资、运行费用等,在采用废水处理工艺时,设计进水水质考虑留有一定的富余量,设计进水水质为:项目codcr(mg/l)bod5(mg/l)nh3-n(mg/l)ss(mg/l

4、)ph值进水水质5003001000.45,属于高浓度可生化有机废水,有很好的可生化性,易于生物降解,故采用生化处理为主。废水的生化处理主要是活性污泥法,而活性污泥法又有很多种工艺,针对本设计的水量不大,属于小型废水处理站的设计。但无论何种规模的处理厂,在确定污水处理工艺时,除了保证处理效果这一基本条件外,主要目的是降低基建投资,节省日常的运行费用,以求在保证达标排放的前提下,使经营成本最小。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小型污水处理厂往往具有这样的特点:1)由于负担的排水面积小,污水量较小,一天内水量水质变化较大,频率较高;2)一般在城镇小区或企业内修建,由于所在地区

5、一般不大,而且厂外污水输送管道也不会太长。所以,其占地往往受到限制,处理单元应当尽量布置紧凑。3)一般要求自动化程度较高,以减少工作人员配置,降低经营成本。4)污水厂往往位于小区或工业企业内,平面布置可能会受实际情况限制,有时可能靠近居民区或地面起伏不平等,平面布置应因地制宜,变蔽为利。5)由于规模较小,一般不设污泥消化,应采用低负荷,延时曝气工艺,尽量减少污泥量同时使污泥部分好氧稳定。 鉴于以上的特点,对于小型污水厂,sbr法及氧化沟法为首先考虑的工艺方案。这两种工艺都具有以下优点:(1) 都属完全混合型,具有较高的耐冲击负荷的能力;(2) 一般不设初沉池,工艺简化,节省占地;(3) 一般采

6、用低负荷延时曝气方式运行,处理效果好,污泥好氧稳定,同时可减少污泥产量(如果污泥出路可靠,也可适当提高负荷);氧化沟目前常用的有卡鲁塞尔氧化沟、奥贝尔氧化沟、三沟及双沟等交替式氧化沟等几种形式,其中以前两种更为常用。氧化沟的共同特点是污水在循环水池中流动,曝气方式主要采用表曝方式(近年来,也有鼓风曝气方式的氧化沟,也被称作氧化沟池型的普曝,结合了氧化沟及微孔曝气的优点)。sbr工艺包括传统sbr法、iceas工艺、dat-iat工艺、cast工艺、unitank工艺等不同方法。从严格意义上讲,交替式运行的氧化沟实际上也是sbr工艺的一种。 sbr法与氧化沟相比又具有以下优点:(1)sbr工艺省

7、去二沉池和回流污泥泵房,使布置更加紧凑;(2)氧化沟的曝气设表曝机在运行时,溅起水花较大,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某些特殊情况下,对污水厂有很高的环保要求,反应池上部需要加盖或增设上部建筑,以隔绝臭气,这样则会影响表曝的曝气效率。(3)由于sbr池是间歇运行,很较强的调节能力,对于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的情况,也不需要设调节池(实际上,sbr池本身就有调节池的作用)。(4)在北方严寒地区,冬季室外气温较低,氧化沟的表面曝气方式也不适宜。(5)sbr池深也不受限制,必要时可适当加深。综合上述各种因素,在小型污水处理厂设计中,sbr工艺比氧化沟更广泛的被采用。sbr法又分为传统sbr、iceas、dat

8、-iat、cast、unitank。小型污水处理厂主要的要求是操作简单,布置紧凑,不需回流或回流很少的传统sbr和cast工艺成为设计的首选。2.11 cast工艺的评述 cast工艺是近年来在传统sbr工艺上发起来的一种新型工艺,它是利用不同微生物在不同负荷条件下生长速率差异和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机理,将生物选择器与传统sbr反应器相结合的产物。这种工艺综合了推流式活性污泥法的初始反应条件(具有基质浓度梯度和较高的絮体负荷)和完全活性污泥法的优点(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无论对城市污水还是工业废水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有效地防止污泥膨胀。另外如果选择器的厌氧的方式运行,则具有生物除磷作用。有资料介

9、绍:由于cast工艺引入了厌氧选择器,使该系统具有很强的除磷脱氮能力。实际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因为就脱氮而言,cast系统与传统的sbr没有太多的不同,静止沉淀时的反硝化作用和同时硝化反硝化作用在脱氮过程中起主要的作用。而除磷方面,仅20-30%的回流比,则无法保证选择区内的污泥浓度,举例而言,若反应池内的污泥浓度为6g/l(一般没这么高),回流比为20%时,选择的污泥浓度仅为1g/l。这样低的污泥浓度是很难保证良好的除磷效果的。况且回流是在进水同时进行,这时处在曝气阶段,回流的混合液含有大量的溶解氧和硝态氧,也不利除磷。第三,生物除磷是通过排除富集磷的污泥来实现的,而系统长泥龄低负荷的运行,

10、产泥率很低,同样无法保证良好的除磷效果。实际上,很多实际工程设计中,cast工艺往往都辅以化学除磷,以保证处理达标。所以,许多资料所介绍的cast工艺良好的除磷脱氮能力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综上所述,对于小型污水处理厂,传统sbr工艺和cast工艺是小型污水处理厂的首选工艺。这两种工艺比较而言,cast工艺有一定的生物除磷效果,而且在进水污染物浓度很低的情况下,cast工艺可有效的防止污泥膨胀。而传统的sbr工艺则因没有内回流而使处理更为简化。就本设计而言,设计水质中不含有磷,所以对除磷的效果没有要求,只要工艺简单对cod、bod和氨氮等的去除效果达到排放标准就可以了,所以本设计采用处

11、理更为简化的传统的sbr工艺。2.2 工艺流程说明2.21工艺流程图沉砂池 细格栅 提升泵 粗格栅 进水 气浮池sbr反应器消毒池出水集泥井污泥提升泵重力浓缩池初沉池隔油池污泥脱水车间污泥外运 2.22各构筑物单元作用概述(1)粗格栅除去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漂浮物和纤维物质,防止堵塞和缠绕后面的水泵机组、管道阀门等处理构筑物,减少后续处理产生的浮渣,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粗格栅被安置在提升泵前的沟渠内。粗格栅去除的固体杂质人工收集在固体杂质收集箱内,产生的栅渣用带式输送机输送,固体垃圾经过压榨脱水后填埋。(2)提升泵废水进厂前液位比较低,为了提升污水的水位高度,使污水在经过后续一系列构筑

12、物时能在重力自流作用下通过,减少后续电力消耗,故设置了提升泵房。由于服务于该厂的污水处理设施就建在该厂或附近,出水排入地下管网,所以高度不需太大。(3)细格栅设计在调节池前,细格栅栅间距较小,截留较小的悬浮物或漂浮物,保证后续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4)沉砂池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如泥砂、煤渣等。沉砂池一般设于泵站、倒虹管前,以便减轻无机颗粒对管道的磨损,防止管道发生堵塞现象;也可设于初次沉淀池前,以便减轻负荷及改善污泥处理构筑物的处理条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常用的沉砂池有平流沉砂池、曝气沉砂池、涡流沉砂池等。平流式沉砂池是常用的形式,污水在池内沿水平方向流动,具有构造简单、

13、截留无机颗粒效果较好等优点。缺点是沉砂中含有15%的有机物,使沉砂的后续处理难度加大。曝气沉砂池是在池体的一侧通入空气,使污水沿池旋转前进,从而产生与主流垂直的横向环流。其优点:通过调节曝气量,可以控制污水的旋流速度,使除砂效果较稳定;受流量变化的影响较小;同时还对污水起预曝气作用,而且能克服平流式沉砂池的缺点。综上所述,采用曝气沉砂池。(5)初沉池沉淀池主要去除依附于污水中的可以沉淀的固体悬浮物,按在污水流程中的位置,可以分为初次沉淀池和二次沉淀池。初次沉淀池是对污水中的以无机物为主体的比重大的固体悬浮物进行沉淀分离。二次沉淀池是对污水中的以微生物为主体的、比重小的、因水流作用易发生上浮的固

14、体悬浮物进行分离。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的、竖流式的和辐流式的三种。竖流式沉淀池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的小型污水处理厂。而平流式沉淀池具有池子配水不易均匀,排泥操作量大的缺点。辐流式沉淀池不仅适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而且具有运行简便,管理简单,污泥处理技术稳定的优点。由于本设计的水量不大,所以采用竖流式沉淀池。(6)隔油池 隔油池是利用油与水的比重差异,分离去除污水中颗粒较大的悬浮油的一种处理构筑物。隔油池的构造多采用平流式,含油废水通过配水槽进入平面为矩形的隔油池,沿水平方向缓慢流动,在流动中油品上浮水面,由集油管或设置在池面的刮油机推送到集油管中流入脱水罐。在隔油池中沉淀下来的重油及其他杂

15、质,积聚到池底污泥斗中,通过排泥管进入污泥管中。经过隔油处理的废水则溢流入排水渠排出池外,进行后续处理,以去除乳化油及其他污染物。(7) 气浮池 废水中通入空气并使其产生大量的微细气泡,无数微气泡附着于悬浮颗粒上,使颗粒整体相对于密度小于1,根据浮力原理使其迅速浮至水面,从而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主要去除乳状和密度接近水的悬浮物。加压溶气气浮法是目前常用的气浮处理方法。该法是使空气在加压的条件溶于水,然后通过将压力降至常压而使过饱和溶解的空气以细微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该法是将部分澄清液进行回流加压,入流废水则直接进入气浮池。装置示意图如下:废水进入;加压泵;空气进入;压力溶气罐(含填料层);减压

16、阀;气浮池;放气阀;刮渣机;集水管及回流清水管- 25 -(8) sbr反应器 本设计采用间歇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工艺,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是近年来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sbr工艺的运行工况是以间歇操作为主要特征,其工况是按时序来运行的,一个操作过程分五个阶段:进水、反应、沉淀、排水、闲置。曝气系统采用鼓风曝气,选择其中的网状微孔空气扩散器。当池内废水达到一定高度后,鼓风机开始通入空气供氧,生物曝气池内的好氧微生物在好氧条件下将可生化的有机物逐步降解,变成co2,h2o等简单物质,而微生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自身也得到繁殖增长,以活性污泥的形式增加。随着曝气时间的延长,

17、废水中codcr,bod5数值逐渐下降,直到达到规定的指标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约1小时。待活性污泥下降至一定高度后,打开排放阀门,上清液进入消毒接触池,sbr反应池底部的污泥先进入集泥井,再通过污泥提升泵排入污泥浓缩池。(9)消毒接触池 城市污水经二级处理后,水质改善,但仍有存在病原菌的可能,因此在排放前需进行消毒处理。液氯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消毒剂,它是氯气经压缩液化后,贮存在氯瓶中,氯气溶解在水中后,水解为hcl和次氯酸,其中次氯酸起主要消毒作用。(10)重力浓缩池为方便污泥的后续处理机械脱水,减小机械脱水中污泥的混凝剂用量以及机械脱水设备的容量,需要对污泥进行浓缩处理,以降低污泥的含

18、水率。因而设立重力浓缩池。由于本设计污泥量较少,因此采用间歇式重力浓缩池。工作时,污泥充满全池,经静置沉降,浓缩压密,池内将分为上清液、沉降区和污泥层,定期从侧面分层排出上清液并输送到初沉池与进水混合。浓缩后的污泥从底部泥斗排出。浓缩池设计一般不少于两个,一个工作,另一个进入污泥,两池交替使用。运行时,应先排除污泥池的上清液,腾出池容,再投入待浓缩的污泥,为此应在浓缩深度方向上的不同高度上设置上清液排出管,浓缩后的污泥则从底层泥斗排出。(11)污泥脱水车间 为了进一步减小污泥体积,减少运输费用,便于外运填埋,故将重力浓缩后含水率依然很高的污泥进行进一步的脱水,使其含水率达到80%以下。本厂机械

19、脱水方式定为离心脱水,选择应用最为普遍的中速转筒式离心机,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实现泥水分离。脱水后的污泥从排泥口排除,澄清水则从另一端排出。脱水污泥通过卡车外运,进行卫生填埋。第三章 工艺流程的计算3.1 污水处理部分3.11 格栅计算(粗、细格栅)i 粗格栅1)设计参数格栅倾角=60;废水流量q=1200m3/d;栅条间隙d=16mm; 栅条宽度s=10mm;过栅流速v=0.3m/s;栅前水深h=0.3m; 0进水渠宽b1=0.1 m;展开角1=20;栅前渠道超高h1=0.3m;栅渣量w1=0.05m3/103m3图1 格栅水力计算简图2)设计计算1、格栅间隙数n个2、栅条宽度b4m3、过格栅

20、水头损失h2 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0.000325m4.、栅后总高度hh=h+h1+h2=0.3+0.3+0.000325=0.600325m5.进水渠道渐宽(渐窄)l1(l2)部位的长度l1=ml2=0.5 l1=0.5*0.17=0.085m6、格栅的总长度l0.17+0.085+0.5+1+0.346=2.101m7、每日栅渣量w kz取1所以采用人工清渣。细格栅1、设计参数格栅倾角=60;废水流量q=1200m3/d;栅间间隙b=5mm;栅条宽度s=10mm;过栅流速v=0.6m/s;栅前水深h=0.3m; 进水渠宽度b1=0.1m;展开角1=20;超高h1=0.3m;栅渣量w1=0.

21、1m3/103m32、设计计算1)格栅间隙数n2) 栅条宽度b3) 过格栅水头损失h2 设栅条断面为锐边矩形4) 栅后总高度hh=h+h1+h2=0.3+0.3+5) 进水渠道渐宽(渐窄)l1(l2)部位的长度l1=l2=0.5 l1=0.5*0.158=0.079m6) 格栅的总长度l0.158+0.079+0.5+1+0.346=2.08m7) 每日栅渣量w所以采用人工清渣。3.12沉砂池计算1、设计参数废水流量q=1200m3/d;水平流速v=0.1m/s;停留时间t=3min;池的有效水深h2=1m;单位体积污水需要曝气量d=0.12、计算草图图2 曝气沉砂池计算草图3、设计计算1)池

22、子总有效容积v: v=qmaxt60=1200/86400360=2.5m32) 水流断面面积a a=qmax/v=1200/86400/0.1=0.139m23) 池子总宽度b b=a/h2=0.139/1=0.139m4) 池长l l=v/a=2.5/0.139=18m5) 每小时所需空气量q q=dqmax3600=0.11200/864003600=5 m33.13初沉池计算1、设计参数废水流量q=1200m3/d;中心管内流速v0=0.03m/s;污水由中心管喇叭口与反射板之间的缝隙流出流速v1=0.02m/s;表面水力负荷q=2.5m3/(m2.h);沉淀时间t=1.5h;上升速度

23、v=u0=2.5m/h=0.00069m/s;圆锥底部直径为0.4m;2、计算草图图3 竖流式沉淀池计算草图 3、设计计算1)中心管截面积f1与直径d0 f1=qmax/v0=1200/86400/0.03=0.463m2 d0=2)中心管喇叭口到反射板之间的间隙高度h3 3) 初沉池面积f2和池径d m2 a=0.463m2+20m2=20.463m2 4) 沉淀池的有效水深h2 3600*0.00069*1.5=3.726m5) 反射板直径d2 d2=1.3d1=1.3*1.35*0.786=1.38m6) 污泥斗高度h5 h5=7) 沉淀池的总高度h, 取池子保护高度h1=0.3m,缓冲

24、层高度h4=0.3m h=h1+h2+h3+h4+h5=0.3+3.726+0.213+0.3+3.363=7.9m3.14 隔油池计算1、设计参数废水流量q=1200m3/d;表面水力负荷q=1.2m3/(m2.h);污水在隔油池中的水平流速v=10.8m/h;污水在隔油池内的设计停留时间t=1.5h;隔油池工作水深h1取1.5m;隔油池池水面以上的池壁超高h2取0.5m2、计算示意图图4 平流式隔油池结构示意图3、设计计算1)隔油池表面积 m2 2)隔油池的过水截面积 m23) 隔油池的总体积 24) 隔油池的有效长度 5) 隔油池建筑高度 h=h1+h2=1.5+0.5=2m3.15 气

25、浮池计算1、设计参数废水流量q=1200m3/d;悬浮物浓度sa=150mg/l;气固比a/s=0.008;溶气效率f=0.9;水温20; 溶气压力(绝对) 0.3mpa ;水温20大气压下空气在水中饱和溶解度cs=18.7mg/l 空气密度 1.164;分离室表面负荷为7m3/(m2.h)2、设计计算1)气浮所需空气量qg空气释放量:设水温校正系数k=1.2所需空气量2)溶气罐设过流密度i=1000m3/(m2 d)直径设罐顶底封头高度为0.1m溶气罐高3) 气浮池计算设接触室上升速度为10mm/s接触室表面积分离室的表面积设分离室的平均水深h为3m气浮池的净容积设气浮池有效水深3m,长度l

26、=3m ,宽度b=3m3.16 sbr反应器计算1、设计参数进水浓度cod=400mg/l(原水500 mg/l,经沉淀、气浮后);bod=200 mg/l(原水300 mg/l,经沉淀、气浮后);污泥负荷ls=0.3kgbod/(kgmlss.d);排出比m=4;有效水深h=5m;安全高度=0.5m;mlss浓度ca=3000mg/l;sbr反应池数n=2。2、设计计算1)运行周期计算a.曝气时间 ta:b.沉淀时间ts:设沉淀时间ts为1hc.进水时间td=1hd.排水时间tb=1hf.周期数n的确定:一个周期所需时间tcta+ts+td+tb=1.3+1+1+1=4.3h取6次则一天为6

27、个周期2)反应池容积v反应池容积反应有效水深h=5m必要的水面积a=400/5=80m2设计池长a=10m,池宽b=8m,高h=5m3) 需氧量 aor按去除1kgbod需要1kgo2计算aor=1200(20020)10-31.0=216kgo2/d4) 供氧量 sor取计算温度20,cl=1.0mg/l,=0.9,=0.95,ea=10%设曝气头距池底0.2m,则淹没水深为4.8m,空气离开反应器时氧的百分浓度为每池供氧量:sor=235/2=117.5kgo2/d=4.9kgo2/h5) 供风量6) 上清液排出装置设计每一池的排出负荷:qd=qs/(n*n*td)=1200/(6*2*1

28、)=100m3/d每个池子设计2台排出装置,每台负荷为qd= qd/2=100/2=50m3/d。考虑流量变化,设计变化系数为k=1.5qd”= qd*k=50*1.5=75m/d7)污泥计算剩余污泥量qw=a*lr-b*sa其中:a为细胞合成系数,取值0.6;b为细胞自身氧化系数,取值0.075;lr为利用的营养物质;sa为构筑物内原有细胞物质。wv=(0.6*1200*2000.075*0.75*3000*400)1000=76.5kg/d每日排泥量qw= 76.5/0.75=102kg/d假定排泥含水率为p=99.2,则排泥量为:m3/d污泥龄ts=fxv/ wv=0.75*3000*4

29、00/76.5/1000=11.76d3.17 消毒池计算1、设计参数废水流量q=1200m3/d;水力停留时间t=0.5h=30min;平均水深为h=2.0m;隔板间隔b=1m2、计算草图1000100010004200cm图5 接触消毒池工艺计算图3、设计计算1)接触池容积v=qt=120030 /60/24=25 2)接触池底面积底面积a=v/h=25/2=12.5 隔板数采用两个,则廊道总宽b=(2+1)1=3m接触池长度为l=a/b=12.5/3=4.2m实际消毒池容积=34.22.0=25.2池深取2+0.3=2.3m(0.3m为超高)3.2 污泥处理部分3.21重力浓缩池计算1、

30、设计参数污泥含水率pw=99.2%;固体通量m=27kg/m2.d;入流污泥量qs=12.75m3/d;有效水深h=3m;超高h1=0.5m;缓冲层高度h2=0.3m;坡度i=5%;污泥斗倾角=60; 2、计算草图d1图6 重力浓缩池计算草图d2hi=0.05dh3、设计计算1)污泥固体浓度c=1200*(199.2%)=9.6kg/m32)浓缩池总面积a=qsc/m=12.75*9.6/27=4.5 m2. 取a=5 m23) 设两组重力浓缩池,则浓缩池直径:4) 浓缩池工作层高度h1=h1+h=3+0.5=3.5m5) 污泥斗设计计算:设污泥斗为圆锥形,污泥斗底部直径d1=1m,污泥斗上口

31、直径d2=1.5m污泥斗高底部坡度高度h3=(d-d2)*i/2=(2.5-1.5)*0.05/2=0.025m6) 浓缩池总高h=h+h1+h2+h3+h4=3+0.5+0.3+0.025+0.5=4.325m3.21污泥脱水车间设计污泥脱水车间设计在室内,安装两种装置,一是污泥离心脱水机,二是加药机。离心脱水机配制2台,加药机配置一台。整个污泥车间设计车间长a=8m;宽b=6m;高h=4.5m。第四章 主要设备选型及经济核算4.1 主要设备选型列表1)污水处理站的主要设备有:粗格栅、细格栅、提升泵及附属设备、鼓风机、隔油池辅助设备、气浮池辅助设备、sbr反应器、消毒池辅助设备、重力浓缩池控

32、制设备、污泥加药机、污泥脱水机、配电设备、管道、其他测量设备等。1.粗格栅:本设计计算的栅条宽度为224mm,所以选用有效宽度为300mm的gsly-300。设两台,一备一用。2.细格栅:本设计计算的栅条宽度为215mm,所以选用有效宽度为300mm的gsly-300。设两台,一备一用。3.提升泵:本设计污水流量为1200m3/d=50m3/h,所以选用流量为50m3/h的50qw50-20-7.5。设两台,一备一用。4.鼓风机:曝气沉砂池每小时需5m3空气,气浮池每小时需25升空气,sbr反应池每小时需6.26*60=375.6 m3,取380m3,所以共需5+0.025+380=385.0

33、25m3,按400 m3/h选型。选用流量为400m3/h的d400-1.5,设两台,一备一用。2)附属设备设计1. 中控室、检验科设计3层楼房,设有中控室,检验科,食堂,会议室,贵宾室等。2.鼓风机房设计1层楼房,设有鼓风机房,配电机房和办公室。建在sbr反应池旁。3.气浮车间设计1层楼,建在气浮池旁。设有气浮控制调节室,加药室。4.消毒车间设计一层楼,建在消毒池旁,内设控制调节室,加药室。5. 污水提升泵房设计一层楼,建在粗格栅之后,细格栅之前。3)主要设备选型列表序号名称型号数量1粗格栅gsly-300两台,一备一用2细格栅gsly-300两台,一备一用3提升泵50qw50-20-7.5

34、两台,一备一用4鼓风机d400-1.5两台,一备一用4.2 经济核算4.21 污水处理站工程初步经济核算1)土建费用序号名称数量总造价(万元)1粗格栅与提升泵土建部分10.72细格栅10.33沉砂池12.54初沉池145隔油池126气浮池147sbr反应池2128消毒池159重力浓缩池2610鼓风机房12.511污泥车间1612综合大楼12013道路及景观14合计692)设备费用序号名称数量单价(万元)总价格(万元)1粗格栅20.512细格栅2123提升泵及附属设备2124隔油池辅助设备1115鼓风机21.536sbr反应器216327气浮池辅助设备1228重力浓缩池控制设备2129污泥加药机

35、23610污泥脱水机23611消毒池辅助设备21212其他测量设备8813管道9914配电设备5合计813)工程估算序号名称计算方法费用(万元)1土建费用692设备费用813设计费(69+81)*5%7.54安装费81*10%8.15调试费81*5%4.056运杂费81*4%3.247不可预见费1.28税收1.6合计175.694)员工设计设计该厂为三班制运行,每个车间人员不交叉,每班共设员工7人,则共设员工21人。设置领导干部3人。因此工厂总人数为24人。(下图为工作安排表)工作场所工种每班人数车间总人数每人每月工资(元)办公室工程师(领导干部)135000中控室普通员工133000检验科普

36、通员工133000鼓风机房普通员工133000脱水车房普通员工133000气浮车间普通员工133000提升泵房普通员工133000厂区内保洁员131500合计7.35(万元)5)污水处理站运行费用1.药品费用:根据经验药剂费为0.5元/m3废水。2. 电费:工业电价约1元每度,设计工厂耗电量为1度/m3。则每立方米的废水处理电费为1元。3.总运行费为:1+0.5=1.5元/ m3废水。由于每日处理1200m3废水,则每日废水运行费用为1200x1.5=1800元。4.22 环境效益分析1)每天处理1200吨污水,则一年处理1200*365=43.8万吨污水。2)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站前的cod是4

37、00 mg/l,出污水处理站是60 mg/l,减少400-60=340 mg/lcod,一天减少1200*1000*340/1000000=408kgcod,一年减少365*408150吨cod。所以该污水处理站建成后,初步预算一年可消减150吨cod。对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五章 污水处理站的总体布置5.1平面布置设计1.粗格栅粗格栅实际平面尺寸为2.101m0.224m。设计2台格栅机并排放置,考虑到检修及查看,在格栅周围设置道路,道路平均宽1m,因此格栅处总尺寸为4m3m。2. 提升泵房根据泵的实际大小以及附属仪器设置并设置道路,则平面尺寸为5m5m。3.细格栅粗格栅实际

38、平面尺寸为2.08m0.215m。设计2台格栅机并排放置,考虑到检修及查看,在格栅周围设置道路,道路平均宽1m,因此格栅处总尺寸为4m3m。4.沉砂池 沉砂池实际平面尺寸为18m0.139m,考虑到检修及查看,在格栅周围设置道路,道路平均宽1m,因此格栅处总尺寸为20m2.5m。5.初沉池初沉池实际平面尺寸为总高度为7.9m,池径5.11m, 考虑到检修及查看,在格栅周围设置道路,道路平均宽1.5m,总高度设为8m,加上道路宽度,直径设为8m。6.隔油池 隔油池实际平面尺寸长为24.3m,高位2m, 考虑到检修及查看,在格栅周围设置道路,道路平均宽1.5m,所以总长为28m,高2m。7.气浮池气浮池实际尺寸为333m, 溶气罐直径0.486m,高2.5m, 溶气罐设在气浮池长度延长线处,气浮池与溶气罐之间的距离设计为1.5m,溶气罐前还设置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