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课程与教学目标_第1页
第四讲课程与教学目标_第2页
第四讲课程与教学目标_第3页
第四讲课程与教学目标_第4页
第四讲课程与教学目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讲第四讲 课程与教学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与功能 第二节 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三节 生成性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四节 表现性课程与教学目标 第五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与功能 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 (一)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总体设想,反映国家、社会对教育的总体要求和期望。 (二)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具体要求,是具体化了的教育目的。 (三) 课程与教学目标 课程与教学目标是国家或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安排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以及要求学生达到的程度

2、,是培养目标的分解,是师生行动的依据。 (四) 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u三者是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 u教育目的决定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u课程与教学目标依据培养目标来制定,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教育目标纵向结构: 教育目的(总的培养目标)(应然) 具 培养目标(具体培养目标) 体 课程与教学目标 化 单元目标 课时目标(教学活动目标)(实然) 二、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 (一)为课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二)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 (三)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 (四)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依据第二节 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 一、行为目标的含义与构成要素

3、 行为目标是一种可以通过具体观察或测量学习者行为来表示的对教育效果的预期。行为目标的表述一般包括三个构成要素:1.核心的行为;2.产生的条件;3.行为表现标准等。例,行为目标表述:u在10分钟内,幼儿能完成一幅简单的拼图;u借助计算器,学生能够准确算出计算结果;u利用字典,学生能够在10分钟内拼写出15个英语单词。 二、行为目标的特点 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三、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 行为目标取向在本质上是受科技理性所支配的,它体现了唯科学主义的教育价值观,它以对行为的有效控制为核心。 四、有关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理论 (一)泰勒的课程目标理论 (二)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1.布鲁姆等

4、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1)认知领域:包括知识的掌握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六个主层次。 (2)情感领域:包括兴趣、态度、习惯、价值观念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分为:接受(留意)、反应、估价、组织、性格化等五个主层次。 (3)动作技能领域:包括感知动作、运动协调、动作技能的发展。分为:反射动作、基本动作、知觉能力(动觉、视觉、听觉、协调)、体能、(耐力、韧性、力量)敏感性、有意沟通等。 2.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本特征:u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u教育目标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u教育目标分类领域层次过多、分类过细。 3.建立课程目标体系,必须考虑三个方面问题

5、: (1)学习者的心理结构(情感、认知、动作技能的结构); (2)教育内容的范畴和结构(语文、数学等学科); (3)学习者的心理水平。 在实际操作时,由于发展水平(心理年龄)可以通过教育内容的深浅不同和发展要求的高低不一而间接反映出来,因此,可以将这一维度“隐藏”在另外两个维度之中,将三维立体建构模式用两维平面模式表示出来。 心理发展水平心理 认知结 情感构 动作技能 语文 数学 英语 (教育内容的范畴和结构) 课程与教学目标结构的二维思考图情感认知动作技能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第三节 生成性课程与教学目标 一、生成性目标的涵义 生成性目标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与教学目

6、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 代表人物:斯滕(坦)豪斯 二、生成性目标的特点 生成性目标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 三、生成性目标的价值取向 生成性目标是对实践理性的追求,它强调学生、教师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正是在这种交互作用中不断产生出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四)生成性目标的价值与缺陷 1.价值: 消解了行为目标取向所存在的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二元对立。 当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被内在统一起来之后,课程与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中所产生的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课程开发者和教师强加的目标。学生有权利决定什么是最值得学习的,当学生从事与自己的目标相关联的

7、学习的时候,他们会越来越深入地探究新的知识。 例1:设计小学语文课多姿多彩的花 以研究性学习为导向将教学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现问题。活动目标:知道春、夏、秋、冬的常见花卉;积极动脑,乐意主动参与探索问题、研究问题。 第二阶段,研究问题。活动目标:激发研究问题的兴趣,形成团结合作精神;学会搜集网上信息,并进行研究、讨论;在观察实践中培养研究自然的兴趣。 第三阶段,交流研究成果。活动目标:在交流研讨中学习他人的研究成果,充实自己的研究成果;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讨论、探究的乐趣。 例2:寻找春天(小学一年级) 教学目标:结合语文课的内容,仔细观察,找出春天的特征,体

8、会到春天是美好的;要求运用春天的知识和观察结果,有层次、有顺序地说话。 活动过程的设计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启发谈话,激发观察兴趣。 第二,组织教学,简要提出要求。 第三,分小组活动。 第四,全班集合交流。 第五,朗诵春天来了 第六,歌曲演唱春天在哪里 第七,活动小结 2.缺陷: 过于理想化,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首先大多数教师没有受过与学生进行有意义对话的训练。 其次,很多教师也可能不运用这种互动性教学方法,因为这需要额外的计划和努力。 最后,学生有时并不知道学习什么对他们是最好的。 总之,基于生成性目标的课程与教学太开放了,师生可能很难找到适切性。第四节 表现性课程与教学目标 一、表

9、现性目标的涵义 又称为非行为目标、一般性目标、描述性目标等。是一种非特定的、较广泛的目标,它描述的是学习者身心的一般发展,比较适合表述中远期目标或表述难以用具体行为来表述的情感态度类目标。 最早提出者是艾斯纳。 二、表现性目标的特点 旨在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创造性,强调个性化。 三、三、表现性目标的价值取向 本质上是对解放理性的追求。 艾斯纳给出的表现性目标的例证: 1.解释失乐园的意义; 2.审视与欣赏老人与海的重要意义; 3.通过使用铁丝与木头发展三维形式; 4.参观动物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 四、表现性目标的价值与局限性 (一)价值:u 反对把课程目标技术化的倾向,明确提出教育及课程本质上的价值问题;u 以人的自主发展作为课程目标取向的根本,注重人的自主性、创造性、个体性、注重课程情境的具体性;u 不主张完全消解行为目标,注意吸收行为目标所表达的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内容;u表现性目标的表述采取了一种开放式的形态,不强求统一的规格和标准,重视课程活动及其结果的个体性、差异性。(二)局限性: 不容易操作 五、对于这三种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理解: (一)课程与教学需要目标; (二)任何一种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都有各自的针对性; (三)三种目标可以相互补充。 第五节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 (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