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的由来及传说故事_关于小年的来历故事_第1页
小年的由来及传说故事_关于小年的来历故事_第2页
小年的由来及传说故事_关于小年的来历故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年的由来及 传说故事 _关于小年的来 历故事“小年 ”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小年是怎么来的 ?关于小年有哪些 传说故事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小年吧 !小年是相 对于春节大年而言,因各地习俗不尽相同,小年具体的日子也略不相同:大部分省份,特 别是广大的北方地区称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节为小年 ;江浙一 带部分地区称正月初五 为小年 ;而国内 为数不少的地区称正月十五元宵节为小年 ;也有的地方把冬至叫小年。不 过在全国范 围内流传最为广泛的小年 节,指的是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节。小年节是整个春 节活动的开端,是春 节前一系列准 备活动的

2、初始。其主要活 动有两 项:祭灶和扫尘,所以小年 节又称祭灶 节、灶王 节、谢灶、祭灶。全国大部分地区,特 别是北方地区均有与祭灶相关的歌 谣。比如以下 这两首在晋 东南和豫北地区民 间广为流传的歌谣:二十三,打 发老爷上了天 ;二十四, 扫房子 ;二十五,蒸 团子;二十六,割下肉 ;二十七,擦 锡器;二十八, 沤邋遢 ;二十九,洗脚手 ;三十日, 门神、对联一齐贴。二十三,祭灶关 ;二十四, 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打酒割肉;二十七, 杀只鸡;二十八, 杀只鸭;二十九,蒸 馒头 ;三十儿贴门旗儿 ( 春联);大年初一,撅屁股作揖。灶神信仰在我国民 间由来已久,由于家家有灶台,而且

3、人人离不开,因此民 间就产生了这样一个传说:玉皇大帝在每家派遣了一位 监督员,就是灶神,又称灶王、灶王 爷、灶君,他会 监督考察每家每年的所作所 为,到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 这天就回天 宫向玉皇大帝汇报。正如南宋范成大祭灶 诗里说的: “古 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玉皇大帝根据灶神的 汇报来决定 对这家的奖罚。 处罚的手段就是减少人的寿命。按照晋代葛洪的说法,罪 恶大的要 罚去三百天的寿命,小错误要罚两天。平白无故地丢掉几百日的寿命,这种惩罚实在让人畏惧。另外,天帝还可以根据灶神的 汇报,不定在你生活的哪一处对你施展惩罚,令人防不 胜防。第二年新年,灶神就再回来 继续监 督这家的作 为

4、。由于灶神掌握着自家的命运,怕灶神在玉皇大帝面前 说坏话,因此百姓 对灶神恭恭敬敬,平日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如不用灶火 烧香,不得 击灶,不将刀斧置于灶上,不在灶前 讲怪话、发牢骚、哭泣、呼 唤、唱歌,不将 污脏之物送入灶内燃 烧等等,名目繁多。祭灶就是 为恭送灶神升天言事而 举行的仪式。祭灶 节就是民众在腊月二十三为欢送灶神升天 举行的一系列活 动。至于为什么要在二十三 这天祭灶,在民 间广泛流 传着这样的故事:据说,古代有一 户姓张的人家,兄弟 俩哥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东街请,西坊邀,都夸 奖他垒灶手艺高。日久天 长出了名,方 圆千里都尊称他 为“张灶王 ”。这张灶

5、王也怪,不管到 谁家垒灶,如遇 别人家有 纠纷他爱管闲事。遇上吵 闹的媳妇他要劝,遇上凶婆婆他也要 说,好像是个老 长辈,左邻右舍有了事都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 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 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 张灶王一去世,张家可乱了套,原来 张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 现在他走了,而弟弟只会 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 过家务。几房儿媳 妇都吵着要分家,画 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 脸。有一天,他 终于想出个好点子。于是在腊月二十三日 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 师忽然把全家人喊醒, 说是大哥显灵了。他将儿子媳 妇全家老小引到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 飘动着的烛光

6、,若 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 “我梦 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 为 九天 东厨司命灶王府君 。你 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 闹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 们在闹分家,很气 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 惩罚你们。 ”儿女媳 妇们听了这番话,惊恐不已,立即跪地连连磕头,忙取来 张灶王平日 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 恳求灶王 爷饶恕。从此后, 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 妇们再也不敢撒 泼,全家和睦相 处,安宁度日。 这事给街坊邻友知道后,一传十,十传百,都赶来 张家打探虚 实。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 显灵

7、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 验。所以当 乡邻来找画 师探听情况 时,他只得假 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 给邻舍。如此一来,沿 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 贴上了灶王像,代代相 传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 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祭灶 风俗逐渐流传后,自周朝开始皇 宫也将它列入祭典,在全国立下祭灶的 规矩,成为固定的仪式了。河南腊月二十三祭灶的习俗则伴有一 则凄凉的民 间传说 。时 候,一 对老夫妇仅 有一子,两人把儿子当掌上明珠,十分疼 爱。但因家中 贫困,只得忍痛 让儿子到煤 矿去挖煤,平日格外想念。 这天,老太婆吩咐老 汉到煤矿看看。路上老 汉遇到一个光脚走路的人,两人越说越熟,

8、闲谈之中,老 汉得知此人是受 阎王指使,来 矿上收回一百名 矿工。老汉心急如焚,乞求他留下自己的儿子。光脚的人慷慨 应允,嘱咐他不要告 诉别人。见了儿子,老 汉假装得病,儿子侍奉左右,一直无法下井。不久,煤 矿出了事故,老 汉赶忙把儿子 领回家里。转眼三年 过去了, 这年腊月二十二夜里,老 汉想起当年的惊 险,忍不住 对老伴说了。谁知此话被灶君听 见了,二十三晚上,灶君上天后, 对玉帝讲了这件事。玉帝 恼羞成怒,立即惩罚了光脚片的人,并收走了老 汉的儿子。 为此,每到腊月二十三 这天,人 们敬灶君吃灶糖,希望他到天 宫后不要再搬弄人 间是非。久而久之,人 们就都在腊月二十三祭灶。江淮一带的传说

9、则说 灶王爷不是神,只是个好吃 懒做的野鬼,白天藏在野地里,一到晚上就跑到百姓家 偷吃东西。 “土地 ”和 “门 神”都奈何不了他,只得想了个 办法,让他到百姓家当灶王 爷,在锅台上吃些残羹冷 饭。可是没 过多久, 这野鬼就不 满足了,便放出 话来吓唬老百姓说:“我要在腊月二十三上天奏事,谁好谁坏,全凭我 说了算。 ”人 们为了让灶王爷上天后不 说自己坏 话,就在腊月二十三这天晚上,在 锅台上供两 块豆腐、一 块麻糖,让他吃了嘴 软嘴甜,在玉皇大帝面前多说好话。其实祭灶习俗由来已久,早在先秦 时代已有相关 记载。据 说灶神在夏朝 时就已 经成为民间尊崇的大神,祭灶位列 “五祀 ”之一。春秋 时流行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 ”的谚语 ,就是说与其祭祀奥神向他献媚,不如祭祀灶神。孔子给他的弟子 们的解释是 “不那 样,就会得罪老天 爷。 ”也就是 说,如果不 讨好灶神,他就会向上天告你的恶状。汉代人还用黄羊祭灶。清代的 枟敬灶全 书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