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总复习主题二法律教育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八上)课件新人教版精编版_第1页
中考政治总复习主题二法律教育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八上)课件新人教版精编版_第2页
中考政治总复习主题二法律教育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八上)课件新人教版精编版_第3页
中考政治总复习主题二法律教育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八上)课件新人教版精编版_第4页
中考政治总复习主题二法律教育第四单元交往艺术新思维(八上)课件新人教版精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理解文明 交往的个人意义和社会价值。 2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与宽容,尊重、帮助他人,与人为善。 3领会诚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正确认识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 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4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生活中的竞争,敢于竞争, 善于合作。 5知道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做到平等待人,不凌弱 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 视他人,富有正义感。 1为什么要讲礼貌?(礼貌有何重要性) (1)礼貌是尊重的具体表现。礼貌反映我们自身的素质,展示我们的风采。我 们讲文明、有

2、礼貌,包含着对他人的尊重、宽容、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 质;这些优良品质是友好交往的道德基础。 (2)礼貌是人文明的体现。是否文明礼貌,绝不只是个人私事,也不是无足轻 重的小事,它表明一个人是否具有道德修养,影响到人际关系的质量和社会 风气的好坏,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考点拓展:为什么说“礼貌是尊重”? (1)礼貌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规范,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 道德准则。礼貌体现了对他人的尊重。 (2)礼貌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人的行为则体现社会性,人在社会中生 存必须遵守一定的规范,礼貌就是其中之一。客观上讲,以礼待人是维系人际关 系的一条纽带。 (3)对人有礼

3、貌是尊重他人的具体表现。礼貌待人首先意味着平等待人,即每一个 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不歧视他人,不中伤他人,不强求他人。从根本上讲, 这就是尊重他人的具体体现。 (4)礼貌待人也意味着宽容别人。对他人表现出来的行为能够悦纳、谦让,即理解 他人,认可他人,珍视他人的个性,给他人的个性留下广阔的空间,这正是尊重 他人的真正表现。 (5)礼貌待人意味着与人友好相处。在与人交往中,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 挚的态度是友好待人的直接表现,体现出对他人的尊重。 误区警示:有人说,讲究礼仪对人是一种约束;也有人说,讲究礼仪对人的情 操是一种陶冶。 点拨:(1)对人来说,讲究礼仪既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陶冶。

4、 (2)礼仪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 按照礼仪行事就会得到肯定的评价。 (3)注意礼仪的人,会表现得举止优雅、彬彬有礼,会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无论 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都能起到陶冶身心的作用。 2对人有礼貌的表现是什么? 对人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语言文明 、态度亲和、举止端庄是与人友好交往的必备素养。 3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举止文明、动作优雅、姿态潇洒、手势得当、表情自然、行 为检点、仪表端庄、着装得体、讲究卫生等。 4为什么要讲礼仪?(讲礼仪有何重要性?) (1)讲礼仪不仅关系到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接关系到周围的人 ,关系到我们

5、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2)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 ,会使我们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 5怎样把自己培养成讲礼仪的人? 社交礼仪的掌握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地学习、观察 和思考。只要我们注意日积月累,就一定能够成为习礼仪、懂礼仪、讲礼仪的 人。 误区警示:讲不讲文明礼貌是个人的私事,与他人无关,影响也不大。 点拨:在交往过程中,不讲文明礼貌的行为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同时又影响 了社会风气的转变,在国际交往中,还会影响到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尊严。所 以,讲不讲文明礼貌决不只是个人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大事。 6怎样对待

6、传统礼仪习俗和少数民族礼仪习俗? (1)对待传统礼仪习俗,不能拘泥于烦琐礼仪,应以科学的态度,继承其精华 ,剔除其糟粕,把传统礼仪与现代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做到与时俱进。 (2)与少数民族交往时,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礼仪习俗,要“入乡随俗”。尤其 不能违反民族禁忌,因为这会伤害民族感情,妨碍交往,影响团结。 7竞争有哪些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1)积极作用: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它给我们以直接现实 的追求目标,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我们的潜能,提高学习 和工作效率;使我们在竞争、比较中,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性, 提高自己的水平;能让我们的集体更富有生气,丰富我

7、们的生活,增添学习和 生活的乐趣。 (2)消极作用:竞争可能使某些获胜者滋长骄傲自大情绪,使某些失败者丧失 信心,产生自卑感;竞争的压力可能引起我们心情的过分紧张和焦虑;更严重 的是,当虚荣心作怪的时候,会把别人的成绩看作一种威胁,出现怨恨别人超 过自己的忌妒心理。 考点拓展:竞争的特征。 (1)强制性:从宏观上讲,在社会生活中竞争是普遍存在的。不管你承认不承 认、喜欢不喜欢,竞争总是以其特有的强制性在人们的身上发生作用。 (2)排他性:排他性是竞争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它是竞争中的一方排斥另一方 的行为。“利己”与“排他”是竞争的主要方面。 (3)风险性:既然有竞争,就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有时还要

8、承担因失败所导致 的责任。风险是由多重因素决定的,如实力大小、对手强弱、目标高低等。 (4)严酷性:竞争的严酷性表现为优胜劣汰,失败者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 还要付出一定的物质代价。 (5)平衡性:竞争不仅仅是一决高下,竞争与合作是相辅相成的。平衡的结果 就使得事物在竞争与合作中求得发展。误区警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竞争就 不能有合作。 点拨:(1)认为竞争就是你死我活,竞争就不能有合作,割裂了竞争与合作的 关系。 (2)合作与竞争,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而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方面,团体的通力合作鼓励各个成员间相互竞争;另一方面,成员间相互 竞争促进团体竞争力的提高。 (3)我们

9、学会在合作中竞争,才能达到充分地合作和合理地竞争。竞争与合作 的和谐交融,会使我们的集体更强大,使我们每个人更快地进步。 8怎样认识忌妒心理? 忌妒是竞争的副产品。有时它还是人们进取的动力,但忌妒心理是一种微妙 、强烈而又隐蔽的消极情绪,是拿别人的成绩惩罚自己的消极心理,对我们的 发展有很大的危害。 9竞争应遵循哪些原则? 公平原则;道德和法律准则。 误区警示:在竞技比赛中,不管采取怎样的手段,只要能获胜就可以。 点拨:(1)竞争是有规则的,这一规则对所有参与竞争的人都是一视同仁的, 而这一规则就是公平。任何一种竞争都应该是公平竞争,对每个竞争者来说, 应本着公平的原则参与竞争。违背公平竞争原

10、则,在竞争中采取不正当的手段 ,就可能会触犯我们的基本准则道德和法律,进而产生严重的后果。 (2)这种心理的产生是因为没有正确的竞争态度,把取得胜利当成证明优异的 唯一标准和获得自尊的唯一源泉,把别人的成就看成是一种威胁和挑战,形成 了不健康的忌妒心理。所以,这种心理也是不利于我们健康成长的。 10参与竞争的目的是什么? 超越自我、开发潜能,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工作效率,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11合作的核心是什么?合作有何重要意义?(为什么要合作?) (1)合作的核心是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2)合作的意义:只有与他人合作,才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 ,达到个人和群体之间共同的目的;合作

11、是事业成功的土壤。任何事业的成功, 都需要良好的合作;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并能 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精诚合作会使我们分享到成功的愉悦,互助互 惠能让我们取得更大的胜利。 12合作与竞争是怎样的关系? 合作与竞争不是水火不容的关系,两者是统一的,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竞争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竞争。 13在合作中竞争的要求是什么?(怎样在合作中竞争?) (1)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 (2)要善于找准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与他人竞争。 (3)树立正确的成败观,不以成败论英雄。 误区警示:“在竞争中合作”的最终目的是打败对手。 点拨:(1)没有

12、合作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的,因为没有参照 系。同样,合作也离不开竞争,没有竞争的合作只是一潭死水。合作是为了更好地 竞争,合作得越好,力量就越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2)我们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原则。竞争对手不能相互排斥,造成两 败俱伤,而要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才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14在竞争中合作有何要求?(怎样在竞争中合作?) (1)我们在竞争中合作应体现“双赢”的原则。竞争对手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这是竞争中合作的真谛。 (2)无论是竞争与合作,都要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3)要形成团队精神。 15团队精神的含义、表现和核心是什么? (1)含义:指团队

13、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 体精神。 (2)表现:在学校,团队精神体现在校风、班风以及各种各样的活动之中。在 社会,团队精神则体现在敬业和与同事的精诚合作之中。 (3)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的利益服从团队的利 益。 16为什么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宽容?(宽容的必要性) (1)因为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需要尊重彼此的个 性。我们不能因为存在矛盾就拒绝合作,回避交往。“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是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2)“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人都会犯错误,所以人人都需要宽容。 误区警示:人们常说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所

14、以在生活中我们要宽容 地对待别人,但对自己决不能宽容。 点拨:(1)严于律己与宽容自己并不矛盾,严于律己并不等于苛求自己,宽容 自己也不是要放纵自己,所以二者并不矛盾,都有利于促进自己的发展。同时, 宽容包括宽容他人和宽容自己。 (2)宽容自己,才能使自己走出失败的阴霾,重塑信心,给自己更多的认可, 激励自己走向成功。宽容自己是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严于律己是对自己的要求 和约束。所以说严于律己与宽容自己的角度是不同的。 17宽容有什么意义?(宽容的重要性) (1)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扬人之长,谅人之过, 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 (2)宽容是一种境界。一个人真诚地

15、宽容别人的过失,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个 层级;一个人学会了宽容,他就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 (3)宽容利人利己。宽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宽容 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18宽容要讲究哪些策略?(如何学会宽容?) (1)宽容并不意味着是非不分、爱憎不明;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宽容 ,是有原则的,不是盲目的。 (2)宽容要讲策略。当我们受到别人无意的伤害时,要善于宽容别人的过错, 切不可冤冤相报、以牙还牙;在可能的情况下,还要以我们的宽容感化当事人, 使其改过。 (3)对待家人、朋友、同学,不能斤斤计较,而要宽厚待人,与人为善。当然

16、 ,我们决不能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问题上不能让步。 (4)我们不仅要宽容他人,还要宽容自己,悦纳自己。 误区警示:宽容就是软弱,不讲原则。 点拨:宽容绝不是无原则的宽大无边,而是建立在自信、利于助人和有益于 社会基础上的适度宽大,必须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对于绝大多数可以教育好的 人,宜采取宽恕和约束相结合的方法;面对那些蛮横无理和屡教不改的人,则不 应手软。从这一意义上说“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乃是应有的态度。 19如何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 上。 (2)“己欲立而立人,

17、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是:我们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 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我们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忽视他人的存 在,更不能牺牲他人的利益来谋求自己的利益。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也 应该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别人。 (3)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实质所在。 误区警示:如果是自己喜欢的事,就一定要说服好朋友和自己共同喜欢。 点拨:(1)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哪怕是自己最喜欢的事,也不要强求别人和我们 一样喜欢,因为那样违背了“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原则。换位思考、与人为 善的实质,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它是对交往对象的 切身关注,深入对方

18、的内心世界。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相信只要我 们清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对题中观点的错误也就一目了然了。 (2)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和尊重的态 度。把我们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对方的感受,要设身处 地地想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接受这种对待。所以即便是自己喜欢的 事,也不能强加在别人身上。 20怎样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换位思考的实质是什么? (1)换位思考、与人为善,就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2)人与人之间少不了谅解,谅解是理解的一个方面,也是一种宽容。 (3)换位思考是人对人的一种心

19、理体验过程。换位思考的实质是对交往对象的切 身关注,深入对方的内心世界。它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关爱。 (4)只有理解他人,才能与人为善。 2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哪些方面? (1)人与人之间的平等,集中表现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2)在人格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具有独立意识的主体,都有做人的尊严,都 不容轻视。 (3)在法律地位上,我们每个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平等的履行法定 的义务。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上 的平等。 22怎样做到平等待人?(平等待人体现在哪些方面?) (1)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互相取长补短,是我们应该采取的正确 态度。

20、 (2)平等对待那些处于不利地位的人,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提 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23尊重从我做起,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尊重他人、社会和自然?) (1)尊重他人。我们要做到礼貌待人、平等待人、诚信待人、友善待人、充 分理解他人。 (2)尊重社会。要遵守社会规则,承担起对社会的责任。爱护公共环境和设 施、维护公共秩序,践行道德、遵纪守法;等等。 (3)尊重自然。我们应当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 念,为建设美丽中国尽己所能。 24什么是诚信? “诚”就是内诚于己,诚实无欺、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 ”就是外信于人,有信用、讲信誉、守信义。 25为什么要讲诚

21、信?诚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不讲诚信的人可以欺人一时,但不能欺人一世,一旦被识破,就难以在 社会上立足,其结果是既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为人诚实,言而有信,能 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是自身道德的升华。 (2)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 人们崇尚的行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 。 26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承诺”? (1)承诺是一件严肃的事。轻易承诺而不兑现,是一种不良品质。我们在没 有把握答应别人的要求时,不要轻易许下诺言,要学会拒绝;一旦有所承诺 ,我们应该努力兑现。 (2)诚信做人体现在一点一滴的小事之中,我们做大事的同时也要拘

22、小节, 把做事与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考点拓展:为什么不要轻易许诺? (1)一个人许诺的结果会出现两种情况,要么是兑现自己的诺言,这就是诚 信;要么就是不兑现自己的诺言,这就是欺骗。 (2)许诺应该是深思熟虑的结果,因为它涉及对他人的责任,具有道德评价 的意义。只有在审慎考虑自己能力以及付诸努力的前提下许诺,才是一种明 智的选择;那种不考虑自己的能力也不准备付诸努力的随意承诺,是不负责 任的,也是不道德的。 (3)一个人一旦对某人某事有所许诺,就应该不惜一切去兑现诺言。当然, 这种许诺的前提应该是正义的事、道德的事,而不是干邪恶的勾当。许诺的 事不应该有大事小事之分。不兑现诺言是一种恶劣的品质

23、。 27诚实与信任是什么关系? 坚持诚实,就会赢得信任。诚实是信任的前提,对人诚实自然就会获得人 们的信任,对人不诚实就会产生信任危机。信任的基础永远是诚实。 28诚信守则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1)坚持实事求是,是诚信做人的守则之一。诚信的基础是尊重客观事实。 实事求是地表达事物的本来面目,是诚实守信的出发点。 (2)在涉及利益冲突的问题时,我们应该站在多数人利益一边。 (3)在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冲突时,我们应该站在长远利益一边。 (4)在情与法的冲突中,我们应该站在法律一边。 (5)要讲诚信的智慧,注意尊重他人隐私,还要注意在特定情景中的“善意 的谎言”。 误区警示:对事负责与对人守信是两回

24、事,因此把自己分内的事情做好就 可以了,对人可以不讲信用。 点拨:(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做人要“对人守信、对事负责”,也 就是要求我们“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因为这是一个人得以立足于社会、 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由此可以看出,题中的观点是片面的,只认识到要“ 对事负责”,但没有认识到“对人守信”也是一个人与别人交往中必不可少 的素质。诚信不是一句空话,它落实到我们具体行动中,就是要以一种积极 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件事、每一个人,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生活。 (2)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信的基本要求。恪守信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即表现为一种积极负责的态度。“做老实人,办老实事”是人们崇尚

25、的行 为准则,实实在在做事是个人得以立足、事业得以成功的保证。如上述观点 那样,做一个不守信却对事负责的人,也绝对是不可能的。因为敷衍了事、 弄虚作假,只能骗人一时,无法欺人一世,而且什么事情也做不成。 29怎样处理讲诚实与尊重他人隐私的关系? (1)“以诚待人,以信交友”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我们应当恪守诚实的 品德。 (2)尊重隐私是待人坦诚的前提,是维持良好关系、有效沟通的基础。尊重 他人隐私,是我们在交往中应有的品德。 (3)当二者发生冲突时,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坚持原则,权衡利弊,按照 实际情况妥善处理。 30怎样正确理解“善意的谎言”?(为什么说善意的谎言并不违背诚实的 道德?)

26、(1)诚实与说谎是水火不相容的。做诚实的人就不应该说谎。 (2)在特定的交往情境中,有时需要我们隐瞒事情的某些真相,说些“善意 的谎言”。但这并不是出于个人“私利”,而恰恰是维护对方利益的需要。 从根本上说,“善意的谎言”不违背诚实的道德。 31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诚信的核心是什么? 严格遵守诚信守则。还要展示诚信中的智慧。诚信的核心是善。 考点拓展:怎样理解“诚信做人到永远”的必要性? (1)尽管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在不断地加强,但社会转型时期人们因道德上 的迷茫导致的弄虚作假、坑蒙拐骗、损人利己现象不可避免,这些现象对中 学生的影响不可轻视,所以讲究诚信做人已经成为关系到中学生健康成长的 一

27、件大事。 (2)中学生正处在半幼稚半成熟、半依赖半独立、半封闭半开放的心理发展 阶段。他们情绪波动大、易冲动,在朋友面前会轻易许诺,但难以兑现;成 人感的产生,使他们有爱面子的心理,为保全面子有时不惜弄虚作假;对问 题认识肤浅,使他们容易被欺骗和欺骗人。所有这些现象都要求对中学生加 强诚信教育。 1(2016襄阳)春秋战国哲学家管仲说:“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 于戈兵。”这句话启发我们,生活中要( )(导学号69892049) A重视亲情B善于沟通 C调适心理 D礼貌待人 2(2015江苏泰州)举止文明,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的基本要求之一,它不但体现 着个人的素养,有时也关乎国家的形象。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