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知识_第1页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知识_第2页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知识_第3页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知识_第4页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 置基本知识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主要内容 1、辐射源的主要应用、辐射源的主要应用 3、放射突发事件救治体系简介、放射突发事件救治体系简介 2、放射突发事件的分类与分级、放射突发事件的分类与分级 4、放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放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1、 辐射源的主要应用 主要主要 应用应用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辐射源 放射源 射线 装置 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除研究堆和动力堆核燃料循环范畴的材 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料以外,永久密封在容器中或者有严密 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2、包层并呈固态的放射性材料。 (含开放性放射性同位素)(含开放性放射性同位素) X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线机、加速器、中子发生器以 及含放射源的装置及含放射源的装置 主要主要 应用应用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辐照加工辐照加工 主要主要 应用应用 放射性工业探伤放射性工业探伤 测厚仪、料位计测厚仪、料位计 放射肿瘤治疗放射肿瘤治疗 核医学、放射诊断与治疗核医学、放射诊断与治疗 反走私无损检测反走私无损检测 核动力、核燃料企业与设施核动力、核燃料企业与设施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2 2、放射突发事件的分类与分级、放射突发事件的分类与分级 分类分类 分级分级 放射性

3、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放射突发事件的定义 放射突发事件是指由于放射性物质或放射突发事件是指由于放射性物质或 其他放射源造成或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其他放射源造成或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 影响或严重损害的突发事件。影响或严重损害的突发事件。 分类分类 分级分级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放射突发事件分类放射突发事件分类 (1 1)核事故)核事故 指核电厂或其他核设施的放射性物质的释指核电厂或其他核设施的放射性物质的释 放可能或已经失去应有的控制,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可能放可能或已经失去应有的控制,达到不可接受的水平。可能 发生核事故的核设施包括核电厂、各种类型的核反应堆、核发生

4、核事故的核设施包括核电厂、各种类型的核反应堆、核 燃料处理厂等。燃料处理厂等。 (2 2)放射事故)放射事故 是指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或者射线装是指放射性同位素丢失、被盗或者射线装 置、放射性同位素失控而导致工作人员或者公众受到意外的置、放射性同位素失控而导致工作人员或者公众受到意外的 、非自愿的异常辐射。发生放射事故的放射源包括、非自愿的异常辐射。发生放射事故的放射源包括X X线装置线装置 、主要用于工业和医学的密封源(如、主要用于工业和医学的密封源(如60 60钴、 钴、137 137铯、 铯、192 192铱辐照 铱辐照 源),以及核医学和科学研究中使用非密封源等。源),以及核医学和科

5、学研究中使用非密封源等。 (3 3)放射恐怖事件)放射恐怖事件 是指恐怖主义分子利用核辐射来进行是指恐怖主义分子利用核辐射来进行 恐吓、威胁和破坏的事件。恐吓、威胁和破坏的事件。 分类分类 分级分级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核事故核事故主要是指核设施的核燃料转换、富主要是指核设施的核燃料转换、富 集过程中操作失误而发生的临界事故;核集过程中操作失误而发生的临界事故;核 设施异常释放事故。设施异常释放事故。 其对人员的主要危害是气载放射性物其对人员的主要危害是气载放射性物 质的辐射所产生的外照射,或沉降到地面质的辐射所产生的外照射,或沉降到地面 或其他表面上形成的沉积物所产生的外照

6、或其他表面上形成的沉积物所产生的外照 射;吸人事故释放的气载放射性物质所产射;吸人事故释放的气载放射性物质所产 生的内照射;食人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生的内照射;食人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 物或水所产生的内照射。物或水所产生的内照射。 (从对受害人员救治而言,核武器试验或(从对受害人员救治而言,核武器试验或 核战争的危害与核事故的性质相似而是严核战争的危害与核事故的性质相似而是严 重程度不同)。重程度不同)。 分类分类 分级分级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放射事故是放射突发事件中最常见的一类。其主要放射事故是放射突发事件中最常见的一类。其主要 是由于是由于放射源、放射性材料、放射性污染

7、严重物件放射源、放射性材料、放射性污染严重物件 的丢失或被盗、误置、遗弃;密封源或辐射装置的的丢失或被盗、误置、遗弃;密封源或辐射装置的 辐照室的进人失控;密封放射源或包容放射性物质辐照室的进人失控;密封放射源或包容放射性物质 的设备或容器泄漏;各类误照等原因所引起的。的设备或容器泄漏;各类误照等原因所引起的。 工作人员和公众可直接受到来自放射源或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可直接受到来自放射源或辐射 装置的辐射所产生的外照射;被误置、丢失、遗弃装置的辐射所产生的外照射;被误置、丢失、遗弃 或被盗放射源或放射性污染严重金属物件进一步通或被盗放射源或放射性污染严重金属物件进一步通 过废金属回收、熔炼和加工

8、成金属制品进人社会生过废金属回收、熔炼和加工成金属制品进人社会生 活所产生的照射。吸人事故释放的气载放射性物质活所产生的照射。吸人事故释放的气载放射性物质 和食人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物或水所产生的内照和食人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食物或水所产生的内照 射。射。 我国将我国将放射事故分为放射事故分为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事故和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事故和 丢失放射性物质事故,并对它们进行分级。丢失放射性物质事故,并对它们进行分级。 分类分类 分级分级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人员受超剂量照射事故分级 受照人员及部位 受照剂量(mGy) 一般 事故 严重 事故 重大 事故 放射 工作 人员 全身50

9、5005000 局部或单个器官500 500020000 公众 成员 全身5 50 1000 局部或单个器官5050010000 分类分类 分级分级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丢失放射性物质事故分级丢失放射性物质事故分级 ( 表中各级值应乘以毒性组别修正因子表中各级值应乘以毒性组别修正因子f, 对极毒组对极毒组f0.l,对高毒组,对高毒组f=1,对中毒、低毒组,对中毒、低毒组f=10 ) 放射性物质 形态 放射性活度(Bq) 一般事故严重事故重大事故 密封型 4106 (0.1mCi) 4108 (10mCi) 41011 (10Ci) 非密封型 4105 (0.01mCi) 41

10、07 (1mCi) 41010 (1Ci) 分类分类 分级分级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放射恐怖事件放射恐怖事件是指恐怖分子为了达到其政治、是指恐怖分子为了达到其政治、 经济、宗教、民族等的罪恶目的,通过威慑经济、宗教、民族等的罪恶目的,通过威慑 (恐吓)使用或实际使用能释放放射性物质的(恐吓)使用或实际使用能释放放射性物质的 装置(包括简陋的核爆装置和装置(包括简陋的核爆装置和“脏弹脏弹”)或通)或通 过威慑(恐吓)袭击或实际袭击核设施(包括过威慑(恐吓)袭击或实际袭击核设施(包括 重大的放射源辐照设施)引起放射性物质的释重大的放射源辐照设施)引起放射性物质的释 放,导致显著数

11、量人群的心理、社会影响或一放,导致显著数量人群的心理、社会影响或一 定数量人员伤亡,从而破坏国家公务、民众生定数量人员伤亡,从而破坏国家公务、民众生 活、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等的恐怖事件。活、社会安定与经济发展等的恐怖事件。 分类分类 分级分级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导致辐射损伤的放射事故和核事故导致辐射损伤的放射事故和核事故 应用领域应用领域放射源或放射性核素放射源或放射性核素身体受照部位身体受照部位可能损伤人数可能损伤人数 辐照加工钴-60、Cs137全身、手l3 探伤铱-192、铯-137手、其他部位l10 仪表测量铱-192、铯-137手、其他部位l2 医学诊断X射线机手

12、、面部(眼晶体)1-10 治疗钴-60、铯-137、加速器 全身、手及其他部 位 l10(极少多于10) 研究广谱源,包括反应堆 手、面部及其他部 位 l3(堆可能多于3) 废源钻ho、艳一137及其他源手及其他部位l20(极少20)多于 核反应堆裂变产物全身、甲状腺l500(受影响可能更多) 分类分类 分级分级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常见的放射源和(或)设施及照射方式 组别源和(或)设施外照射污染混合照射 核临界装置有有有 反应堆有有有 核燃料转换、富集、元件生产有有有 放射性同位素生产、加工有有有 核燃料后处理厂有有有 辐照装置 粒子加速器有(a)(a) X射线发生器有无无

13、 密封源(完整)(b)有无无 密封源(泄漏)有有有 核医学实验室有有有 体外测定实验室有有有 源的运输有有有 放射性废物(管理)有有有 分类分类 分级分级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与辐射应急相关的主要照射途径 外照射 内照射 源或设施 吸入烟羽中的放射性核素 烟羽吸人再悬浮的放射性核素 地面的放射性核素 污染 食入污染的食物和水 皮肤和衣服的放射 性核素污染 食入来自被污染物的放射性核素 通过皮肤及伤口的吸收 分类分类 分级分级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救治救治 体系体系 3.3.救治体系救治体系 简介简介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核辐射医疗救治的特征

14、核辐射医疗救治的特征 (1)事故的辐射性质及其所致剂量的测定和评价是 确定救治方案的重要依据 (2) 必须进行污染管理和放射防护的管理 (3) 对内照射和污染创伤进行特殊处置 (4) 放射防护技师的协助 救治救治 体系体系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核辐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的核辐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的 运行原则运行原则 (1)(1)“以人为本以人为本” (2) (2) “平战结合平战结合” (3) (3) 多学科、多专业人才合作多学科、多专业人才合作 (4)(4) 充分利用现行急救医疗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充分利用现行急救医疗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体系应急体系 (5)(5) 建立人员和技

15、术协作的网络建立人员和技术协作的网络 (6)(6) 进修与培训进修与培训 救治救治 体系体系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由核辐射医疗救治的 特征及救治体系的运行 原则,决定了省级核辐 射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基 本结构 救治救治 体系体系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4、放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放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 现场现场 处置处置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放射突发事件的特点放射突发事件的特点 (一)事件突发,地点难以预定。 (二)事件大小、影响范围及后果有很大差异。 (三)事件发展迅速,全过程呈阶段性。 (四)事件可有多种照射途径,源项、后果及伤情复杂。 (五)

16、事件可造成明显的社会心理影响与后果。 (六)事件应急处理的专业技术性强,投入力量大,持续 时间长 。 现场现场 处置处置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放射事故报告 发生或者发现放射事故的单位和个发生或者发现放射事故的单位和个 人,必须尽快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环人,必须尽快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环 境保护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上述各级境保护部门和公安机关报告。上述各级 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视事故的类型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视事故的类型 和等级各自逐级向上级行政部门报告。和等级各自逐级向上级行政部门报告。 现场现场 处置处置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放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基本内

17、容放射突发事件现场处置基本内容 以人为本,生命第一。以人为本,生命第一。 放射卫生专业人员配合和协助医疗救治人员迅速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放射卫生专业人员配合和协助医疗救治人员迅速对伤员进行现场急救 或者护送伤员到指定的医疗机构救治。或者护送伤员到指定的医疗机构救治。 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放射卫生专业人员配合和协助有关人员撤离可能受到健康影响的有关放射卫生专业人员配合和协助有关人员撤离可能受到健康影响的有关 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封锁现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封锁现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 现场检测,现场检测,确定核辐射性质确定核

18、辐射性质 放射卫生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检测和样品采集,确定核辐射性质,为剂放射卫生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检测和样品采集,确定核辐射性质,为剂 量估算和确定人员救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量估算和确定人员救治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消除现场的辐射污染消除现场的辐射污染 放射卫生专业人员配合和协助有关人员的人员,采用科学方法和依据放射卫生专业人员配合和协助有关人员的人员,采用科学方法和依据 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彻底清除现场污染。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彻底清除现场污染。 发生放射恐怖事件或放射源源丢失、被盗事故时,放射卫发生放射恐怖事件或放射源源丢失、被盗事故时,放射卫 生专业人员认真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调查、侦破

19、。生专业人员认真配合公安机关、进行调查、侦破。 现场现场 处置处置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现场应急的准备工作现场应急的准备工作 目的:目的:防止事故扩大并尽量缩短工作人员在事故现场的时间,以减少辐射 照射总剂量。 (1)根据现场报告,初步弄清事故类型,确定事故影响范围。 (2)(启动应急预案)制定事故处理方案。按照事故类型、辐射场强度( 包括气溶胶浓度和表面污染)、人力物力的情况等制定处理程序和各具体 步骤的要点,其中必须包括人员在事故现场允许停留的时间,辐射防护及 监测方案,“三废处理方案,并必须坚决执行。 (3)准备好处理事故中所需的一切物资,如个人防护用品、防护屏、操作

20、机械、去污药品、“三废处理设备、剂量监测仪表和其他测量设备等。 选择剂量防护仪表时要注意其所能测定的辐射类型和量程范围。在强场 下处理事故时,最好使用个人剂量报警仪。 (4)要选择对事故现场比较熟悉和经过培训并技术比较熟练的人员为现场 处理人员。一切人员在进人现场前要明确职责,在安全防护上必须服从指 挥和命令。 (5)(在处理较大事故时应)建立应急处理领导小组,其基本任务是查清 事故发生原因,制定现场处理技术方案,指挥和完成现场处理,做出事故 评价,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防犯措施等。 现场现场 处置处置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现场检测与处理的主要内容 (1) 外照射监测 (2) 表

21、面污染监测 (3) 空气污染监测 (4) 样品采集 (5) 放射性污染的去除 现场现场 处置处置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1) 外照射监测 外照射种类:主要是外照射种类:主要是 和和X X射线,有时也有中子和射线,有时也有中子和 辐射。辐射。 外照射检测目的:确定外照射的种类、强度、来源等,以估算外照射检测目的:确定外照射的种类、强度、来源等,以估算 事故中受照人员的剂量、确定现场警戒区域的范围、确定事故事故中受照人员的剂量、确定现场警戒区域的范围、确定事故 处理方法及人员操作时间、辐射消除程序和方法等。处理方法及人员操作时间、辐射消除程序和方法等。 主要检测设备:便携式主要检

22、测设备:便携式 谱仪、谱仪、 X X 巡测仪、个人剂量巡测仪、个人剂量自动报警仪自动报警仪 器、热释光外照射剂量检测元件、处理放射源专用机械手、辐射防器、热释光外照射剂量检测元件、处理放射源专用机械手、辐射防 护屏、辐射防护服、通信联络设备等。护屏、辐射防护服、通信联络设备等。 上述的检测设备并不是在任何场合都必须使用,究竟使用哪种上述的检测设备并不是在任何场合都必须使用,究竟使用哪种 仪器和工具,要视现场情况而定。仪器和工具,要视现场情况而定。 报警仪的报警阈值、现场外照射检测方法和程序必须制定预案报警仪的报警阈值、现场外照射检测方法和程序必须制定预案 。如现场的具体情况必须更改检测预案,须

23、报告现场指挥,经同意。如现场的具体情况必须更改检测预案,须报告现场指挥,经同意 后方可执行。后方可执行。 现场现场 处置处置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2 2)表面污染检测)表面污染检测 表面污染种类:、 辐射均有。 检测目的:确定放射事故有否造成表面放射性的污染、如有污染则测定污染的范 围、污染的程度并评价造成工作人员内照射的可能及程度,事故对周围环境和公众的 放射性影响,为制定医疗救治方案和行政部门作出事故处理决断提供科学依据。另外 为制定全面洗消方案提供依据。 检测仪器:表面污染检测仪、擦试滤纸及其容器、便携式谱仪、 X 巡测仪、个 人剂量自动报警仪、辐射防护屏、辐射防护服

24、、通信联络设备等。 同样,上述的检测设备并不是在任何场合都必须使用,究竟使用哪种仪器和工具 ,要视现场情况而定。报警仪的报警阈值、现场外照射检测方法和程序必须制定预案 。如现场的具体情况必须更改检测预案,须报告现场指挥,经同意后方可执行。 注意事项: 表面污染检查的方法,通常是用仪器进行直接测量。对不能直接测量地方(如 凹槽、角落或窄小空间处)可用擦拭法。估算污染程度时,要注意考虑擦拭系数。 表面污染检测必须仔细谨慎,不能麻痹大意。特别对工作人员穿戴的鞋、手套 和工作服袖口,清洁用的抹布或拖布,承放放射性物质容器的承托物等要认真检查。 为了防止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凡污染区域的任何人员(包括检测人

25、员)和物品 ,只有经过检测,其污染程度低于规定的控制限值时才允许离开现场或携出。 现场现场 处置处置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3)空气污染检测)空气污染检测 空气中核素辐射种类:、辐射均有。 检测目的:确定放射事故有否造成空气放射性的污染、如有污染则测定污染 的范围、污染的程度并评价造成工作人员内照射的可能及程度,事故对周围环境 和公众的放射性影响,为制定医疗救治方案和行政部门作出事故处理决断提供科 学依据。 检测仪器:空气放射性核素检测仪、辐射防护服、通信联络设备等。 现场检测点的必须事先确定,如现场的具体情况必须更改检测预案,须报告 现场指挥,经同意后方可执行。 现场现场

26、处置处置 (4)样品采集)样品采集 为全面评价事故现场的放射性污染程度,除上述外照射检测、表面污染检测 和空气污染检测外,根据需要,还应采集现场的各种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如现 场的垃圾、水样、土壤、树叶和青草等。 采集的样品必须装入专用容器,进行编号并记录采集的地点、时间等数据。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5) 放射性污染的去除 放射性污染是工作场所放射性气溶胶和 内外照射剂量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 工具、防护用品和环境的污染,如果不及时 加以控制和清除,就会蔓延扩大,有的后果 可能很严重。 现场现场 处置处置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去污的一般原则 要尽早去污

27、。因为污染时间较短的放射性物质容易去除,单次去 污效率较高,也可减少污染的扩大。 要配制合适的去污试剂。不同种的试剂,其去污作用也不同,应 选择去污效果高、费用低、操作安全的去污试剂。 要合理选择去污方法。一般的去污方法有浸泡、冲刷、淋洗、擦 拭、超声波等,应根据污染物件的特点、污染元素和表面介质的性质、 去污设施和废物(包括废液)处理的条件等因素选择。 在去污过程中要防止交叉和扩大污染。去污程序一般应由污染较 弱处开始,逐渐向污染较强处伸展。去污剂和擦拭材料均不能反复使用 ,擦拭物每个擦拭面也不能在不同地点来回擦。 要认真处理去污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和废液。 去污时要做好安全防护。去除大面积污染

28、时,应划出“禁区”, 严禁任何人随意出人。去污人员首先应注意外照射防护,有时需要采用 简单的工具和设备;要注意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以防止内污染。 现场现场 处置处置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体表去污 对体表去污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洗涤剂,不能采用有机溶剂(乙醚、 氯仿和三氯乙烯等)和能够促进皮肤吸收放射性物质的酸碱溶液、角质溶 解剂及热水等。一般可用软毛刷涮洗,操作要轻柔,防止损伤皮肤。 常用的皮肤去污剂有5种; l)EDTA溶液 2)高锰酸钾溶液 3)亚硫氢酸钠溶液 4)复合 络合剂 5)DTPA溶液 6)5次氯酸钠溶液 在没有较有效的去污剂时,也可用普通肥皂,这时清洗的次数可

29、以适当 多一些。有时,在普通方法洗涤后用橡皮膏或火棉胶粘贴也有很好的去污 效果。一般在污染处贴揭45次能将极大部分污染去除掉。 去污完后,应在涮洗过的皮肤上涂以羊毛脂或其他类似油脂,以保护 皮肤,预防龟裂。 头发污染时,可用洗发香波,或3柠檬酸水溶液,或EDTA溶液洗头。 必要时剃去头发。眼睛污染时,可用洗涤水冲洗。伤口污染有时也会发生 ,这时应根据情况用橡皮管或绷带像普通急救一样先予以止血,再用生理 盐水或3双氧水冲洗伤口。 所受的污染很强时,要做外科切除手术。 现场现场 处置处置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常用皮肤去污剂及其配方 去污剂名称配 方 EDTA溶液 10克EDTAN

30、a4(乙二胺四乙酸四钠盐,络合物), 溶于100毫升蒸馏水 高锰酸钾溶液6.5克KMnO4溶于100毫升蒸馏水 亚硫氢酸钠溶液4.5克亚硫氢酸钠溶于100毫升蒸馏水 复合络合剂 5克EDTANa4、5克十二烷基磺酸钠、35克无水碳 酸钠、5克淀粉和1000毫升蒸馏水混合 DTPA溶液 7.5克DTPA(二乙撑三胺五乙酸,络合物)溶于 100 毫升蒸馏水中,pH3 5次氯酸钠溶液 现场现场 处置处置 放射性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置基本 知识 设备表面去污 设备表面污染的去除工作,在操作上虽不需像对待体设备表面污染的去除工作,在操作上虽不需像对待体 表去污那样轻柔,去污剂的选择也少些禁忌。但是设备表表去污那样轻柔,去污剂的选择也少些禁忌。但是设备表 面的性质(如材料种类、形状大小、光洁程度、可否拆卸面的性质(如材料种类、形状大小、光洁程度、可否拆卸 、放置状况和设备的经济价值等)极为复杂,因此对它去、放置状况和设备的经济价值等)极为复杂,因此对它去 污时选用的试剂和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污时选用的试剂和方法也是多种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