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案汇总7篇_第1页
桥教案汇总7篇_第2页
桥教案汇总7篇_第3页
桥教案汇总7篇_第4页
桥教案汇总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those smiling eyes scattered with the wind are like the emotional verses of a lonely poet, one after another, staggered.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桥教案汇总7篇 桥教案 篇1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其中会写“父、候、贫、困、欢、历。2.体会郑板桥劝舅父的七妙及汉字的构字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朗读、背诵课文难点:郑板桥劝舅父“巧”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前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句俗语,叫作“来硬的不行,就来

2、软的。”这句话就是说,当我们用一种方法不能解决问题的话,就应该用另一种方法解决。清代著名的画家为了阻止他的舅舅砍树,就采用了这个方法。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叫郑板桥巧劝舅父。(板书课题)郑板桥为什么要劝舅父呢?创怎样巧劝的呢?同学们学完课文就知道了。一、初读课文,读准字音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标出自然段。2.指名分段读课文。二、认读生字,指导书写1.板书生字。2.学生自学,说说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3.互相交流。用熟字加偏旁记住这几个生字的:“贫”是由“分”和“贝”组成,“砍”是由“石”和“欠”组成,历是“厂”和“力”组成,厌是由“厂”和“犬”组成,讨是由言字旁和“寸”组成的。“历”和“厌

3、”都是同一个偏旁“厂字头”,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4.教师范读生字.正音。5.对难字进行指导。(1)“候”(投影):中间的一竖不能写丢了,右边部分的笔顺是让学生描红练习。(2)“困”的部首是方框“口”,指导书写。5.学生在田字格中独立书写,教师巡视具体指导。三、学习生字,指导认读1.借助读音认读。2.不借助拼音认读。四、扩展词语,积累词语1.学生对生字组词。2.教师选出三个,将词语投影。3.齐读扩展的新词。五、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读文后,思考回答: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读中理解_,了解_所蕴含的道理。2.体会郑板桥劝舅的巧妙及汉字的构字特点。一、检查课文,寻入新课二、细读

4、课文,讨论交流1.学习第1自然段。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一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引导感知这段主要内容。(1)齐读第1句,回答:郑板桥是什么时候的人?干什么的?(清代人,画家)(2)齐读第2句,回答:舅舅为什么唉声叹气?因为家境贫寒。贫寒就是指家里十分穷,不好过日子。2.理解第2自然段。(1)男生齐读第2段,思考并回答,舅舅为什么砍树?院子中间有一棵树,构成了个“困”字,使家里贫寒。(2)词语训练。忽然:表示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与“突然”意思相近。(3)学生用“忽然”一词口头造句。3.领悟第3自然段。(1)女生齐读第3自然估,思考:舅父砍树,郑板桥是持什么样的态度?(2)投影示句

5、:通过比较,得出郑板桥知道舅父砍树,自己想留住树,而又不知如何劝住舅父不砍。“很”表示程度深。(3)指导朗读“想个什么办法,才能保住这棵大树呢?”4.感悟第4自然段。(1)教师朗读第4自然段,同学们边听边思考郑板桥想什么样的劝法。(2)学生齐读第1句。这一句写了什么?郑板桥想到了劝阻舅父的方法:利用舅父迷信的思想,砍树人就要坐牢。(3)舅父相信郑板桥的话吗?齐读最后一句。5.讨论:郑板桥是怎样想到劝阻舅父的?对学生提示如下:(1)院中有树,舅父认为是个“困”字,说明什么?(2)院中无树,郑板桥说是个“囚”字,说明了什么?三、讨论交流,感悟升华我们应向郑板桥学习什么?启发学生从两方面学习:1.用

6、心观察周围的事,遇事积极动脑筋想办法。2.机智灵活,不信迷信。四、课堂小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有了丰富的知识,遇事肯动脑筋思考问题,人才会变得聪明起来。五.拓展:课后了解家人和周围的迷信活动,想法劝说,看谁的办法最有效。板书设计:舅父: 困砍树巧劝 用迷信解迷信郑板桥: 砍树 囚_留树桥教案 篇2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15个,会写其中的8 个。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就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难点:理解内容。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磁带.课件。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7、.学生自由读课文,在不认识的字下面作记号。2.借助拼音,读准课文。3.指名试读课文。4.老师范读课文,再听录音朗读课文。二、识字写字,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2.指名学生读字。3.老师范读易读错的字。4.鼓励学生探究识记生字。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三、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课文的生字,希望同学们读准字音,记清字形。四、作业。辨字组词麦( ) 母( ) 径( )表( ) 每( ) 经(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15个,会写其中的8 个。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本课生字的音.形.义。难点:理解内容。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磁带.课件。教学过

8、程:一、复习巩固。1.用生字词卡片,指名读生字组成的词语。2.指名读课文。二、朗读感悟。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出示第一幅挂图。思考:(1)小桥有什么特点?(2)小桥真的会唱歌吗?2.学习第2.3自然段。(1)学生齐读课文。(2)思考:大麦和小芹对奶奶的话有什么看法?(他们不相信奶奶说的话,想亲自去看看)3.指导分角色朗读第4-9自然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4.齐读第10自然段,思考:小木桥两边的人现在怎么样?三、自由读全文,试着把课文的内容讲出来。四、总结全文。五、作业: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一( )木桥 一( )房子 一( )鱼 一( )树叶桥教案 篇3一、导入揭示课题在1935年的中国大地

9、上,发生了举世闻名的长征。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篇长征中的故事。二、读通课文,理清_脉络1、读通课文。2、交流朗读。3、出示泸定桥,泸定桥是一座怎样的桥呢?看插图。4、课文是怎样写泸定桥的,用 括出自由朗读,并说说泸定桥的情况。交流出示句子。桥险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组成的。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齐读,读出桥险的语气。重要性大渡河水流湍急,两岸都是高山峻岭,只有一座铁索桥可以通过。齐读,读出泸定桥的重要性。5、理清_脉络师:红军为了北上抗日,必须飞快地赶到泸定桥,夺下泸定

10、桥。快读,找到哪几节写了飞,哪几节写了夺。出示: 飞夺泸定桥 赶到 夺下交流:25 686、按事序分段。三、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抄写词语。桥教案 篇41.教学目的和要求teachingaimsanddemands: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几种打招呼的不同说法复习和学习一些外国小朋友的英文名掌握有关学习用品的英文名称和句子2.交际用语expressionsincommunication:hello,yourname,please?thisismynewbook.hi!impat.hisnameisbill.billismyfriend.nicetomeetyou.showmeyoupen.3.

11、重点朗读词汇keywordsandexpressions:apen,apencil,apencil-case,aruler,abook,abag,aneraser,my,you,his.男孩名字;sam,bill,alex,tom,ben,fan,dan.女孩名字;pat,lucy,ann,sue,may,jill,lan,kim桥教案 篇5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方法,掌握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和主要策略。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父母进行沟通的能力和选择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尝试换位思考,体会父母对自己的良苦用心和期望,正确对待父母的教育方式。教学重难点:掌握沟通的技巧

12、,实践沟通的技巧。学会换位思考,理解父母的用心。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景,凸现问题教师活动:播放电视剧家有儿女的主题曲,插入一些剧情照片。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这一家人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家人之间就没有亲情吗?学生活动:学生自由说说。设计意图:电视剧剧情再现,唤醒学生对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事情的回忆。活动二:探究新知爱的冲突,学会理解父母。教师活动:1、出示课本中的情景实例:(1)在我们家里,都是爸爸说了算。想让你做的事,不管你愿不愿意,都要按他的要求去做,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2)我有心里话,愿意跟妈妈说,因为妈妈更理解我。2、同学们的家庭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呢,请按下面提

13、供的形式写下来。算作是同学们的心灵档案。在我们家里:3、亲爱的同学们请想一想,父母的种种希望和要求,他们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再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要求自己的孩子呢?这叫做换位思考。如果我们的父母也能换位思考,那将出现怎样的境界呢?学生活动:学生完成上面的心灵档案和后面的思考题。师生小结: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可以叫爱的冲突。设计意图:由他人到自己,有生活到内心,通过回忆,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讨论,学会换位思考。为亲子之间的沟通扫除了心理障碍。活动三:分组讨论如何与父母之间进行沟通教师活动:1、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已经感受到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2、学会沟通,我们可

14、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表格中提供的实例,或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分组讨论。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方式妈妈偷看自己的日记我的妈妈总是爱唠叨爸爸布置的作业写完了,说话不算数,又布置了新的作业父母把我的朋友拒之门外学生活动:完成上面的表格。师生小结:有效沟通的基本要领:学会理解、学会尊重、学会沟通。注意沟通的时间、地点和方式。桥教案 篇6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朗读中感受洪水的危急、肆虐。在品读课文中感受老汉的“如山”形象。教学重点:在品读课文中感受老汉的如山形象。教学难点:理解“桥”的象征意义。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设计:一、 引入:孩子们,请静下心来,静静地看老师写,板

15、书桥。读读课题。师:有一个小村庄,曾有过一座窄窄的木桥,它陪着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这样平静地过了许多年。可是有一天黎明,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让这一切都改变了。这究竟是一场什么灾难呢?孩子们,你们都预习了课文,能告诉我吗?(山洪暴发了。)二、 教学新课:(一)、朗读课文,感受洪水的危急师:是啊,一场突如其来的山洪。让全村人都陷入了恐慌,自由读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写出了山洪的可怕?生读课文后汇报。课件出示句子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1)、女生读读这个句子,想一想,“咆哮”这个词在这里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大家看看这两个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都是“口”字

16、旁),看着这两个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听到了什么声音?(2)、男生读读这个句子,想想:山洪像什么?山洪像怎样的野马?山洪像一匹受惊的野马吗?(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能真实地感受到山洪的可怕)。师:这样一群受惊的野马,它们桀骜不驯,力大无穷。读读这句话,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场面?(让学生想象,感受万马奔腾、浩荡而来的场面,从而感受洪水的可怕。)(3)、齐读这个句子,理解“势不可当”的意思。师:这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山洪的可怕,还有哪些句子也写出了山洪的可怕?生汇报。课件出示句子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1)、师:一米高有多高?大家比一比,估计在你身体的哪个部位?(生纷纷用手

17、在自已的身上比划后得出结论。)(2)、师:“跳舞”这个词多美!但在这里,我们的感受是怎样的呢?(可怕,恐怖),因为洪水跳得是“死亡之舞”啊!(3)、指名读这个句子,相机指导朗读。将“一米高”和“跳舞”这两个词略重读。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洪水的可怕?生汇报。课件出示句子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生齐读这个句子,师:读着这个句子,你仿佛听到了什么?谁在笑?在怎样的笑?(得意、猖狂、)课件出示这三个句子,自由读读这三个句子,想想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应该怎样读?可以讨论。(洪水越来越近,情况越来越危急。在朗读时语气要由轻到重,语速要由慢到快。)学生汇报后,指导朗读。过渡:死神狞笑

18、着向人们逼近,此时此刻,只有那座桥是生的唯一希望。人们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地向木桥拥去。如果就这样拥去,大家想一想,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二)、品读课文,感受老汉的“如山”形象师: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谁出现了?(老汉)。师: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孩子们,快速默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描写老汉的句子,把你的感受批在旁边。可以写一个词语,也可以是一个短句。生汇报。课件出示句子a: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1)、咱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你读出了什么?(镇静、从容)(2)、从哪些词语中可以感受到老汉的从容、镇静?(不说话、盯着)(3)、创设情境朗读:师:倾盆大雨

19、中,面对你拥我挤的人群,生接读:老汉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师:山洪咆哮,死神一步步逼近,面对疯了似的人群,生接读:老汉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师:窄窄的木桥,跌跌撞撞蜂拥而来的人群,面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生接读:老汉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群,他像一座山。师:此时此刻,我想你们一定明白了这样一位清瘦的老汉为什么像一座山,他是一座什么山?(人们的靠山)过渡:是啊,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老汉就是村子里一百多号人生命的靠山,你认为文中还有哪些句子能让我们感受到老汉是人们的靠山呢?生汇报。课件出示句子b: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1)、咱

20、们一起读读这句话,然后我请你们来说说你读出了什么?生汇报。(2)、孩子们,看看这句话,短短十几个字用了三个感叹号!老汉的声音虽然是沙哑的,但却是铿锵有力的!想想,我们在读这句话时应该怎样读?(指导学生读时语速可稍慢一点,语气要有力!)师:孩子们,你们可真会读书,这句话告诉了我们老汉把生的希望留给了老百姓,把死的危险留给了党员,留给了自己,他的确是人们的靠山!那么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让我们感觉到他是人们的靠山?生汇报。课件出示句子c: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1)、孩子们,咱们来猜一猜,老汉为什么要单单把小伙子揪出来呢?生

21、汇报:a:因为他是老汉的儿子。师:你从哪儿知道的?孩子,你可真会读书,你真正读懂了这篇课文。b:小伙子是个共产党员。师:对,小伙子是个共产党员,他可能排在了什么地方?(2)、师:小伙子不光是老汉的儿子,他更是一位共产党员。所以老汉把他揪了出来,让他排到了后面!就这样,村子里的其它人都安全地撤离了,只剩下了老汉和小伙子。此时此刻,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老汉?(大公无私、顾全大局、不徇私情)过渡:在群众的心中,他是一位不徇私情的老汉,是他们的靠山。那么,在儿子的心中,他又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呢?生汇报:狠心的父亲。生汇报:不称职的父亲。师:是啊,曾经我也这样认为,可事实真是这样的吗?自由读读19、20自

22、然段。想一想老汉是位怎样的父亲?你从哪能里感受到的?生汇报,师相机指导。师:当儿子被洪水吞没的那一瞬间,老汉似乎想喊什么,孩子们,想一想,老汉会喊什么?谁能帮他喊出来?师:是啊,当村子里的其他人都安全了,只有老汉和儿子时,他就是一位普通的、平凡的父亲。他和我们每个人的父亲都一样,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儿子。他比谁都希望自己的儿子能活下来。这就是“父爱如山”。过渡:村民安全地撤离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老汉也在洪水中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三)、感受“桥”的深刻含义(1)、音乐响起,孩子配乐读最后几段。过渡;看不到美丽的小村庄,看不到窄窄的小木桥,看不到健壮的小伙子,也看不到如山的老汉,假如

23、你就是这被救的村民中的一员,你会对老汉说些什么?你会为老汉做些什么?生讨论后汇报。(2)、这篇课文以桥为题,你认为“桥”仅仅是指那座窄窄的小木桥吗?小结:是啊,桥不仅仅是那座小木桥,它更是老汉用自己的生命为村民搭建的生命桥、希望桥。桥教案 篇7教学目标:1、感受蝶恋花等词孤独凄清的意境和空虚惆怅的心境,体会作者因“不见所思”引发的伤离愁绪。2、鉴赏鹊桥仙淡而不伤的风格,体会此词从旧题材中提炼出新的主题,道人之所未道,善于议论,在议论中抒情,颇具创新的精神。3、领悟青玉案造语精工,巧用博喻的特色,记忆名句,深刻领会这些名句的意蕴。教学重点:1、领悟诗歌“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内涵,把握移情于景手法的

24、运用。2、体会活用前人文句的作用,鉴赏幽深婉约的意境,缠绵多情的内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古人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为伤别离,古人留下了多少让后人唱咏不尽的名篇佳作。二、推进新课:1、言情:1)言语之情。指心意。2)谈情说爱或描述男女情爱。 3).抒情。3、言情词的特色:一是深曲委婉,缠绵悱恻的相思离别之词;二是一些“缘事而发”、“即事名篇”,大胆讴歌纯洁爱情,深刻批判封建礼教的词;三是一些“言近旨远”、“寄慨遥深”之作;四是真挚动人的悼亡之作。三、学习课文:(一)、蝶恋花1作者简介:晏殊 (9911055),字同叔,谥元献,抚州临川(今属江

25、西)人。自小聪慧,少年以神童应昭,赐同进士出身。仕途显达,官至宰相。他喜欢宾客,乐于引荐人才,爱好文艺。他家常常尽日宴饮,宴必“歌乐相佐”,他的家庭实际就是一个文艺沙龙。据记载,他能诗能文,著作丰富,但对他来说最有成就的是词。现存词130多首,编集成珠玉词。晏殊的词,主要承袭晚唐、五代的遗风,多为遣兴娱宾而作,内容比较狭窄,大多是反映士大夫宴游嘉会的生活以及对良时易逝、欢事无多的感慨。描写男女相思、离情别绪的作品,是晏殊词另一主要内容。晏殊词的主要成就还是在艺术上。王灼说:“晏元献公长短句,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 (碧鸡漫志)“温润秀洁”四个字,较准确地概括了晏殊词的艺术

26、风格,而且作者的主张也正是这样。青箱杂记载了晏殊这么一段话:“余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惟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类是也。”在这里虽专道“吟咏富贵”,但也可代表他对词的表现手法的主要见解。他常用委婉手法,巧妙地运用景物暗示的能力去表现作品的主题。造语工妙,是晏殊词的一大特色。2基本解读:这是一首闺怨词,是一支思妇怀远的情歌。(主旨)1)“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来去。”写景,写思妇居住环境的景物,这是她清晨起来所目睹的景色。“菊”、“兰”,显得高雅,住处种有菊花、兰花,说明她生活在有一定身份的人家。菊“愁烟”,兰“泣露”,早晨的雾

27、气笼罩在菊花上,在她看来像是盖上一层忧愁的烟;兰花上的朝露,在她看来像是相思人洒的相思泪。“罗幕轻寒”,读到下文可知这“寒”是秋寒,但与其说是秋寒,不如说是人的内心的孤单造成的凄寒。“燕子双来去”用燕侣双飞,反衬自己的独处。2)“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这是思妇追述昨夜因相思而通宵不寐的情形。“离恨”是此词的眼睛,全篇只此两字点题。“明月不谙”,埋怨明月,是无奈,是自怨。“谙”,人格化的写法,月本无灵性,此处赋之以灵性,说月本来应该同情我的“离恨”之苦,可是她不。“斜光到晓穿朱户”,说明整夜没睡,“到晓”即从昨晚到天亮。“朱户”,补写其生活环境,从而暗示其身份。3)“昨夜西风凋碧树。

28、”思妇的视线又回到早晨的眼前景。“西风凋碧树”,昨晚这庭院里的树还是碧绿的,可经过昨夜一夜秋风的吹打,已凋零不堪了。这里语带夸张,极言西风摧残力之强。这是比喻,用“西风凋碧树”之烈,比喻相思对“我”的煎熬和摧残之甚。4)“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行为描写,通过行为细节的描写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相思是“无计可消除”的,“独上”、“望尽”都是在十分无奈的情况下,企图借以排解相思而发出的近乎下意识的行为。“独上”照应前面的“燕子双来”和“离恨苦”。“高楼”照应“朱户”,再补写其居住环境。“天涯路”,说明伊人离家很远。这望,并没有什么预定的目的,不是得到什么消息说他可能今天会回来,而仅仅是为了宽解一

29、下相思的痛苦罢了。可是望无所得,反而使相思更加强烈。5)“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望不可得,那就给他写封信,倒一倒内心深处的苦水,或许会得到某种慰藉,可是他的行踪不定,“山长水阔”,信往哪儿寄 ?无从寄,又加了层痛苦。6)小结:我国古代艺术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突出神似,不大注重形似。这个思妇的身材容貌如何,作者没有给读者作任何审美提示,全由读者自由联想。而她对丈夫的刻骨思念,这种思念对她的煎熬之苦,却给读者留下了极其鲜明而深刻的印象。3鉴赏要点:1)体会文人言情雅词的特点。它所表现的是普普通通的离愁别恨,是刻骨的相思。但整个行文都非常含蓄委婉。全篇只有“离恨苦”点题,其余都是间接地暗

30、示出来,让读者思而得之。2)行文高度凝练而流转自如,显示出作者驾驭语言的深厚功力。或借景抒情,或比喻,或衬托,或拟人,各种手法的运用自然妥帖,没有丝毫刀斧痕迹。通篇章法灵活而结构严整,前后照应,针线细密。例如,对抒情主人翁的身份,没有一个字直接道及,但从她的居处环境及其行为方式,读者自然可以思而得之。而她的居处环境,也没有一句作正面介绍,而是紧密结合她的行为心理的描写来逐步交代出来,处处都给读者留有一定的联想空间。(二)、学习鹊桥仙1作者简介:秦观 (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苏轼的交谊很深,但词风与苏轼大不相同。虽然也写有

31、少数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从总体看,他堪称标准的婉约词人。他流传下来的词作,只有90首左右,但由于这些作品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名篇佳作不少,历来都被视为婉约派的大家之一。从内容看,秦词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较窄,直接表现国计民生的重大题材的几乎没有,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情”、“愁”二字。秦观词表现爱情,大多真挚而高雅,不停留在色相的美好、感官的愉悦的浅层描写,而能够揭示出心灵深处的共鸣,在一定程度上,把爱情升华到美的高度来审视。“将身世之感,打并入恋情”,是秦词的又一显著特色。秦观很善于将仕途失意、人生困顿的感慨融会到离情别恨的描写中去。秦观因与苏轼的关系,一进入仕途,就被视为旧党的成员,在新党执政期

32、间,一贬再贬,最后远谪郴州 (今湖南)、雷州(今广东),一生坎坷不平,潦倒失意。这种身世飘零落拓的感慨,常常流露在爱情描写之中。2,基本解读:这是一首以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为吟唱对象的情歌。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从汉代以来,流传非常广泛,以这个故事为创作题材的诗歌,古来很多。牛郎和织女都是劳动青年,他们是很恩爱的一对,但是天帝竟然罚他们远隔银河两岸,一年只能在农历七月七日会面一次,而且当夜就要分开。这对仙侣的遭遇多么不幸,多么值得同情。天帝多么恨心,多么令人憎恶。古来关于这个题材的诗歌的主题大都在这些方面,但秦观的这首词却一反传统,不是表现对牛郎织女的同情,而是对他们进行热情的歌颂,从中表达了自己

33、超越常人的爱情观。1)“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这三句是描写牛郎织女七夕相会的情形。“纤云弄巧”,写景,云天之景。这绚丽的云彩,衬托着仙侣的美好相逢。作者还设想,这彩云是织女的巧手绣成的。“飞星”,指牛郎星和织女星。“传恨”,互相诉说长期离别的憾恨。这是“暗度”之后,相逢之时的情形。为适合词律,作此调整。“银汉迢迢暗度”,仙侣慢慢地度过鹊桥幽会,极富仙味。2)“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这是对牛郎织女相会的高度评价和颂扬。“金风玉露”,紧扣季节和时间,即初秋的夜晚,同时补一笔景物描写。“金”、“玉”显然带有褒扬和赞美的感情色彩。这冰清玉洁的背景,象征着爱侣心灵的高尚纯洁。词

34、人认为,这对仙侣,尽管一年才能见面一次,但是他们的爱情坚贞不渝,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历久不衰,而且恩爱弥笃。这样理想、圣洁、永恒的“仙爱”,相会一次,比凡俗的平庸之爱强得多。3)下片,写牛郎织女的离别。“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又是热情的赞美。这温柔缠绵的挚爱,就像那迢迢银汉之水既深且长。“如梦”,一是甜美,二是短暂,在此二者兼备。正当他们如胶似漆、难舍难分的时候,他们分手的时间到了。忍顾鹊桥归路”,哪能忍心回头看那回去的路呢 ?真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啊!但是不忍别,也不得不别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是词人对牛郎织女的爱情的热情歌颂,也是他申明的爱情观。在作者看来,爱情所追求的是

35、心灵上的最充分最彻底的契合。只要爱得深,爱得专一永久,即使不能朝夕共处,也同样是美满幸福的。3鉴赏要点:此词颇具创新精神。从旧题材中提炼出新的主题,道人之所未道。善于议论,在议论中抒情。上片和下片的歇拍两句,都是议论也都是抒情。这些议论,新颖独到,很能启迪人。与此相关,所抒发的情感也显得真挚高尚。三、青 玉 案1作者简介:贺铸 (1052一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因为为人秉性刚直,仕途不得志,始为武弁,后得苏轼的引荐,改任文职,一直沉沦下僚。官终太平州通判,58岁致仕,退居吴下(苏州)。贺铸博学强记,藏书丰富,

36、精通音律。所作词有五百多首,今存286阕(含残篇断句),在北宋词人中,存词数量仅次于苏轼。贺铸也是跟苏门关系密切的北宋婉约派名家之一。贺铸词的风格多样,其中有少数豪放词,可视为苏轼豪放词的继响,南宋爱国词的先声。其词集东山词(一名东山寓声乐府),又名贺方回词。2基本解读:这是一支描写单相思的痛苦的情歌。(主旨)抒情主体是男性。他对一位美人极其爱慕,但又揣摸不到对方究竟对自己有无爱意,于是他就被这种单相思折磨得苦不堪言。1)“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暗用曹植洛神赋对洛神的描写。“凌波”,即“凌波仙子”,在此是指抒情主体所倾慕的人。“不过横塘路”,她总是不从我的住地横塘这边经过。“但目送、芳尘去”,我每次都只能用目光送她远去。“芳尘”,她的长裙扬起的芳香的烟尘。饱含赞美之意。长期以来就是这样可望而不可即。2)“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她那美妙的青春年华,究竟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