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面的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分析.doc_第1页
最全面的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分析.doc_第2页
最全面的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分析.doc_第3页
最全面的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分析.doc_第4页
最全面的中医内科学重点笔记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科重点笔记一、考研及面试需记的知识点,比较全面的中医内科精华部分,重点知识点记忆二、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三、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及疫疠之气所致,其 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 。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 脏腑经络病、气血津液病 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二、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一) .萌芽阶段(殷周时期)(二) .奠基阶段(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三) .充

2、实阶段(魏晋至金元时期)(四) .成形阶段(明清时期)明代,薛己的内科摘要是首先用“内科”命名的著作,王纶在明医杂著中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完素,杂病用丹溪。明清时期,杂病和外感病的理论有很大的发展。杂病方面,景岳全书,杂证谟主张“人体虚多实少” ,慎用寒凉攻伐; 赵献可强调命门之火; 叶天土有 “久病人络”之论。这一时期的专病论著明显增多,如慎柔五书理虚元鉴疟论疏血证论中风论等,对中医内科学的形成均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温病学家的成就,如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首创卫气营血辨证,成为后世诊治温病的准绳;薛生白的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发挥,充实了温病学说的内容;吴鞠通的温病条辨提出三

3、焦辨证,完善了内科热病学术体系,为中医传承做了大贡献.三、中医内科学疾病学要点疾病的发生形式、轻重缓急、病证属性、演变转归等,往往也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或制约。(一)体质因素(二)病邪因素(三)情志因素(四)行为因素(五)时间因素:大多疾病一般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变化规律。(六)地域因素:诸病源候论瘿候说:“诸山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作瘿病”,指出瘿病的发生与水土有关咳痰色白而稀薄者,属风、属寒;咳痰黄而稠者属热;咳痰白而粘者属阴虚、属燥;咳痰清稀透明呈泡沫样者属气虚、属寒;咳嗽喉痒,痰为泡沫状者,属风痰咳嗽;咳痰粉红呈泡沫样者属阳虚血瘀络伤; 咳吐铁锈色痰或痰中带血或血痰,

4、 多为肺热或阴虚络伤;咯吐脓血腥臭痰,则为热壅血瘀之肺痈 .1内科重点笔记又如腹痛部位不固定,多为气滞腹痛;腹痛固定,痛如锥刺,多为瘀血腹痛。 自胸至腹皆痛, 脉沉而紧,苔黄腻者,为大小结胸症 ;大腹疼痛,多病太阴; 痛连胁肋,肝脾不和;少腹疼痛,痛在厥阴;少腹硬满急痛,漱水不欲咽,或如狂喜忘,大便色黑,此蓄血腹痛;脐周阵发剧痛而腹柔软,或有吐下蛔虫者,多为虫痛。如果但头汗出:即病人仅头部或头颈部出汗较多,余处无汗。兼见面赤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者,是上焦邪热循经上蒸所致;头面多汗,兼见头身困重,身热不扬,脘闷,苔黄腻者,是中焦湿热循经上蒸所致;若见头额汗出如油,四肢厥冷,气喘,脉微者,为虚阳上

5、越,津随阳泄的危象。半身汗出:是指病人仅半侧身体有汗,或为左侧或为右侧或为下半身有汗,而另一侧则经常无汗,无汗侧为患侧,多由经络阻闭,气血运行不周所致,可见于中风、痿病及截瘫等病人。发现手足心汗,是指手足心出汗较多,多为脾胃有病或肝经郁热累及于脾,脾不主津,津淫于四末。按神昏的浅深程度可分四个层次,依次为神识恍惚、神志迷蒙、昏迷、昏愦(一)治疗原则: 治病宜早、标本缓急、扶正祛邪、脏腑补泻、异法方宜攻下法:可分为寒下、温下、润下及逐水等法。习惯上将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理胃肠视为和法的应用范围。第一节感冒感冒又有伤风、冒风、伤寒、冒寒、重伤风等名称。早在内经已经认识到感冒主要是外感风邪所致。感

6、冒之病名,则首见于北宋仁斋直指方,诸风篇病机为卫表不和,肺失宣肃,辨证要点:1辨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3辨常人感冒与虚人感冒2辨普通感冒与时行感冒治疗原则 1解表达邪 2宣通肺气 3照顾兼证第二节外感发热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是指感受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之气,导致营卫失和,脏腑阴阳失调,汉伤寒论为我国第一部研究外感热病的专著,金代刘完素对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主火热论,认为外感热病的病因主要是火热病邪,清代叶香岩纱感温热篇对外感热病的感邪、发病、传变规律、察舌验齿等诊治方法都有详细的阐述,创立了外感热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纲领。薛生白湿热病篇对外感湿热发病的证治特点作了详细论述

7、,吴鞠通温病条辨对风温、湿温等各种外感热病作了条分缕析的论述,不仅制定了一批治疗外感热病行之有效的方药, 同时创立了外感热病的三焦辨证理论。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创立,标志着温病学说的形成,从而使外感热病的理论和临床实践臻于完善。外感发热的病机是外邪入侵,人体正气与之相搏,正邪交争于体内,则引起脏腑气机紊乱,阴阳失调,阳气亢奋,或热、毒充斥于人体,发生阳气偏盛的病理性改变外感发热的辨证要点是辨识热型。1发热恶寒:提示病证在卫表。2壮热:肺系邪热及暑热病邪所致发热。2内科重点笔记3寒热往来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寒时不热,热时不寒,一日数次发作。提示病位在少阳、肝胆,或由疟邪所致的病证。4潮热:

8、多见于阳明腑实证、湿温证以及热人营血证等5不规则发热见于时行感冒、风湿热所感等外感发热以清热为治疗原则分类第三节 湿阻湿阻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运化功能减弱,以脘腹满闷,肢体困重,纳食呆滞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外感病。古代又称为“湿证”、“湿病”、“伤湿”。宋重订严氏济生方,诸湿门指出治湿病“唯当利其小便”。明景岳全书杂证谟,湿证对湿证的病因有出于天气者、有出于地气者、有由于饮食者进行了论述,提出“辨治之法其要惟二,则一曰湿热,一曰寒湿” 。【病因病机】1感受湿邪: 2脾虚生湿:湿阻的病位在脾,因脾为湿土,不论外湿、内湿伤人,必同气相求,故湿必归脾而害脾。湿阻的基本病机是湿邪阻滞中焦,升降失常,运化障

9、碍。有湿邪从寒而化,亦有从热而化的病理变化趋向。形成湿邪寒化和热化的不同病理变化的主要条件:( 1)感邪性质或环境。 2)体质差异。(3)脾胃状态。(4)治疗用药。湿阻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重、闷、呆、腻、濡。湿阻的辨证要点在于分清寒热治疗原则: 一是祛湿,一是运脾。如芳香化湿、苦寒燥湿、淡渗利湿等使湿去脾健,慎用汗下之法,忌用滋腻之品。治疗湿阻,方药应以轻疏灵动为贵,分证论治1湿困脾胃治法:芳香化湿。方药:藿香正气散2湿热中阻治法:清热化湿方药:王氏连朴饮3脾虚湿滞治法:健脾化湿。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第四节 之痢疾痢疾是因外感时行疫毒, 内伤饮食而致邪蕴肠腑, 气血壅滞,传导失司,以腹痛腹泻,里

10、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具有传染性的外感疾病。痢疾,古代亦称“肠游” 、“滞下”等,含有肠腑“闭滞不利”的意思。内经称本病为“肠游” ;汉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并治将本病与泄泻合称“下利” , 制定了寒热不同的白头翁汤和桃花汤治疗本病,开创了痢疾的辨证论治,唐备急千金要方称本病为“滞下” ,宋严氏济生方正式启用“痢疾”之病名:金元时期,丹溪心法明确指出本病具有流行性、传染性:疫毒的传播,与岁运、地区、季节有关。痢疾病位在肠,病机重点是肠中有滞,即湿热,寒湿、疫毒、饮食壅滞肠中,妨碍传导,凝滞气血,脂膜血络受损;3内科重点笔记而泄泻病位在脾,病机重点是脾失运化,湿浊内生,清浊不分,

11、混杂而下。辨证要点1,辨实痢、虚痢2识寒痢、热痢治疗原则 1祛邪导滞 2调气和血: 3,顾护胃气:治疗痢疾之禁忌:如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以免重伤阴津,戕害正气等,总之,痢疾的治疗,热痢清之,寒痢温之,初痢则通之,久痢虚则补之。寒热交错者,清温并用;虚实夹杂者,通涩兼施。赤多者重用血药,白多者重用气药。始终把握祛邪与扶正的辨证关系、顾护胃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第二章肺病类肺病证的基本病机是由于感受外邪或痰浊等导致邪气壅阻,肺失宣肃, 或劳倦久病等导致肺气阴亏虚,肺不主气。肺病证的治疗要点。1. 宣降肺气 ;2.扶正祛邪, 3重视调护第一节(咳嗽)明代,景岳全书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

12、两类,外感咳嗽病变性质属实,为外邪犯肺,肺气壅遏不畅所致,其病理因素为风、寒、暑、湿、燥、火,以风寒为多,病变过程中可发生风寒化热,风热化燥,或肺热蒸液成痰等病理转化。内伤咳嗽病变性质为邪实与正虚并见,其病理因素主要为“痰”与“火” ,但痰有寒热之别,火有虚实之分,痰可郁而化火,火能炼液灼津为痰。,辨证要点 : 1辨外感内伤, 2辨证候虚实咳嗽的治疗,除直接治肺外,还应从整体出发注意治脾、治肝、治肾等外感咳嗽一般均忌敛涩留邪,当因势利导,内伤咳嗽应防宣散伤正,注意调理脏腑,顾护正气。【鉴别诊断】咳嗽要与 1哮病、 2肺胀 3肺痨 4肺癌进行鉴别分证论治正所谓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

13、,病久则咳喘并作。要注意外感咳嗽慎用敛肺止咳之法, 以免留邪为患; 内伤咳嗽慎用宣散之法以防发散伤正。第二节(哮病)直至元代朱丹溪才首创 “哮喘” 病名,阐明病机专主于痰, 提出“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的治疗原则,明,医学正传进一步对哮与喘作了明确的区别。隋诸病源候论称本病为“呷嗽”哮病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每因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而引触,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肺气上逆,痰气搏击而发出痰鸣气喘声。每次发作的诱因,如气候变化、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过度等俱可诱发,其中尤以气候因素为主。4内科重点笔记证治汇补哮病说: “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

14、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哮病发作的基本病理变化为“伏痰”遇感引触,邪气触动停积之痰,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痰气壅塞于气道,气道狭窄挛急,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而喘促,痰气相互搏击而致痰鸣有声哮因寒诱发,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属寒痰为患则发为冷哮;若因热邪诱发,素体阳盛,痰从热化,属痰热为患则发为热哮。或由痰热内郁,风寒外束,则为寒包火证。寒痰内郁化热,寒哮亦可转化为热哮。哮因寒诱发,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属寒痰为患则发为冷哮;若因热邪诱发,素体阳盛,痰从热化,属痰热为患则发为热哮。或由痰热内郁,风寒外束,则为寒包火证。寒痰内郁化热,寒哮亦可转化为热哮。辨证要点 1辨虚实 2分寒热发作时治标

15、,平时治本是本病的治疗原则。分证论治。第四节之喘证历代中医文献也称 “鼻息” 、“肩息” 、“ 上气 ”、“ 逆气”、“喘促 ”等。. 至金元以后充实了内伤致喘的论说,辨证则以虚实为纲京岳全书喘促把喘证归纳为虚实两大类:病因病机一、病因1. 外邪侵袭2. 饮食不当 3. 情志所伤4. 劳欲久病2. 基本病机 外感、内伤,导致 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气无所主,肾失摄纳二、 病机1. 病位 主要在肺和肾,与肝、脾有关2. 基本病机 外感、内伤,导致 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气无所主,肾失摄纳 3. 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 重证每多影响于心一、辨证要点 1. 辩虚实 2. 实喘辨外感与内伤 3. 辨病位三、

16、证治分类( 第五节 肺痈多发于青壮年,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1. 肺痈病名 首见于金贵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3. 备急千金要方创用苇茎汤以清肺排脓,活血消痈,为后世治疗本病的要方。8.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肺痈论将肺痈分为初起、已成、溃后三个阶段, 在治疗上提出:初起解散风邪,或实表清肺; 继则滋养肺阴,或降火益阴;脓成平肺排脓;溃后补肺健脾病因病机一、病因1. 感受风热2. 痰热素盛 3. 劳累过度、正气虚弱二、病机1. 病位在肺,病理性质属实、属热2. 基本病机 邪热郁肺 ,蒸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为瘀,而致痰热与瘀血互结,5内科重点笔记酝酿成痈,血败肉腐化脓,肺络

17、损伤,脓疡内溃外泄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热壅血瘀 。血瘀则生热,血败肉腐而成脓3. 病理演变过程有四期 (1) 初期 ( 表证期 ) (2) 成痈期 (3) 溃脓期 (4) 恢复期溃脓期是病情顺逆的转折点 :(1) 顺证 溃后声音清朗,脓血稀而渐少,腥臭味转淡,饮食知味,胸胁稍痛,身体不热,坐卧如常,脉象缓滑(2) 逆证 溃后音哑无力,脓血如败卤,腥臭异常,气喘,鼻煽,胸痛,坐卧不安,饮食少进,身热不退,颧红,爪甲青紫带弯,脉短涩或弦急肺叶腐败之恶候3. 影象学检查: X 线检查可见肺野大片浓密阴影,其中有脓腔及液平面,或见两肺多发性小脓肿。也可作胸部 CT扫描。4.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发现

18、病因、明确病原体,并可据之进行细菌药敏试验。若为支气管肿瘤,可摘取作活检。二、治疗原则( 一 ) 祛邪为原则 清热解毒,散结消痈、化瘀排脓 ( 二) 审病程,分阶段论治注意事项 不可早用补敛 ,以免留邪本病不可滥用温肺保肺药 ,尤忌发汗损伤肺气 ;还应注意保持 大便通畅 痈脓流入胸腔者重 :如迁延转为慢性 ,病程在 3 个月以上,经内科治疗,肺部脓腔仍然存在,有手术指征者,可转外科处理三、证治分类第六节之肺痨肺痨是由于正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以及形体逐渐消瘦为临床特征,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性疾患。肺痨有“三性”、“四大主症”:三性 传染性 ( 痨虫感染 )慢

19、性 ( 绝大多数由渐而起,呈急性发作者极少)虚弱性 ( 见全身虚弱不足之症 )重点四大主症 咳嗽 ( 久延不已的慢性咳嗽 )咯血 ( 轻者为痰中带血,重者大口咯血)潮热 ( 下午发热,傍晚为著,子时后减轻,上午凉爽)盗汗 ( 寐中汗出,寤时汗戢染然而止)自宋代始以“痨瘵”统诸称, 直到宋代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始以“痨瘵”定名,元葛可久 十药神书 是我国现存 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 。历代中医对肺痨的认识,大约可分为三个阶段:(1) 汉以前认为本病属于虚劳、虚损的范畴;(2) 从汉至唐代,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3) 宋代以后对病因病机认识及理法方药日趋系统完善。医学正传劳极确立了杀虫与补虚的两大治疗

20、原则,一、病因( 一 ) 感染“痨虫” ( 二) 正气虚弱1. 禀赋不足2. 酒色劳倦 3. 病后失调4. 营养不良痨虫感染 是发病的重要 条件,正虚是发病的 基础;6内科重点笔记2. 病位 主要在肺 ,可以影响整体,传及脾肾等脏3. 病理演变过程初起肺阴亏损为主;继则阴虚火旺,或气阴两虚, 久延病重阴损及阳阴阳两虚1. 实验室检查:结核菌检查 痰中找到结核杆菌 是确诊肺结核的主要依据,也 是制定治疗方案、考核疗效、随访病情的主要治标 。X 线检查为早期诊断的主要方法,并能判断病变的性质、范围、部位、发展情况和治疗效果。 X 线表现有浸润、干酪样变和空洞形成,均属于活动性病变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受

21、过结核菌感染,并不一定表示患病; 强阳性可作为判断活动结核的参考条件 。一、辨证要点 1. 辩病性、病位 2. 辨四大主症基本原则补虚培本,抗痨杀虫三、证治分类第七节之肺胀1. 灵枢经脉篇 首先提出肺胀病名 ,丹溪心法咳嗽篇 提出肺胀病理是痰瘀阻碍肺气所致 ,可用四物汤加桃仁 等治疗,开活血化瘀治疗肺胀之先河。病因病机一、病因1. 久病肺虚 2. 感受外邪3. 痰挟血瘀1. 基本病机2. 病位主要在肺,继则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早期 由肺及脾、肾多属气虚、阴虚晚期肺、肾、心为主可气虚及阳,或阴阳两虚3. 病理因素痰浊、水饮、瘀血,且互为影响,相间并见(1) 病理因素以痰为先(2) 阳虚阴盛,

22、气不化津(3) 久病由气及血,可致血瘀(4) 痰浊、水饮、瘀血交错为患诊查要点2. 诱因:外感、劳倦过度、情志刺激、炎热、酗酒3. 临床表现: 咳、喘、痰、胀、瘀5. 体征:桶状胸,双肺闻及哮鸣音、痰鸣音、湿性罗音;心音遥远; 胸部叩诊呈过清音。二、相关检查2. 心电图: 右心室肥大,电轴右偏,顺钟向转位,出现肺型P 波。3. 血气分析: 低氧血症或合并高碳酸血症, PaO2 , 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P(A-a)O2 增大。4. 肺功能测定:(1) 正常人 20-30 岁残气容积 (RV) 及残气容积占肺总量 (TLC) 百分比小于或等于 25%, 6070 岁者小于或等于 40%,如超

23、过标准时提示残气量增大,肺泡过度膨胀。(2) 最大通气量: 正常男性约 104 升,女性 80 升,如低于预定值的 80%,则表示阻塞性通气障碍。7内科重点笔记(3)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及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 (FVC)百分比为 83% 10%,低于 70%时表示阻塞性通气障碍。(4) 最大呼气中段流速 ,正常人为 2-4 升 / 秒,肺气肿时低于 1.5 升。(5) 最大呼气流速容积 (MEFV)曲线的峰值与V50/V25(V50V25 分别代表50%、 25%肺活量最大呼气量 ) 减低。(6) 闭合容积占肺活量百分比(CV/VC%)及闭合容量占肺总量百分比(CC/

24、TLC%)增大。一、辨证要点肺胀的本质总属标实本虚,必须要分清标本主次,虚实轻重。二、治疗原则基本原则 根据标本虚实, 分别选用祛邪扶正三、证治分类第八节 肺痿是指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 为主症,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1. 肺痿,首见于张仲景 金贵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病因病机一、病因 1. 久病损肺 2. 误治津伤二、病机1. 基本病机 热在上焦,肺燥津伤,或肺气虚冷,气不化津,以致津气亏损,肺失濡养,肺叶枯萎2. 病理性质有 寒、热之分 ( 肺燥津伤、肺气虚冷 )3. 病位在肺,与脾、胃、肾等脏密切相关张口短气,喉哑声嘶,咯血,皮肤干枯,脉沉涩而急或细数无神预后不良二、相

25、关检查1.X 线检查:是最可靠的诊断方法, 可观察病变程度、范围,明确病因。肺萎陷:肺叶容积缩小,密度增高,临近肺叶向胸膜移位。纵隔向患侧移位,横膈升高。一、辨证要点 : 辨虚热与虚寒二、治疗原则补肺生津 虚热清热生津,以润其枯虚寒温肺益气而摄涎沫注意事项 时刻注意保护津液,无论寒热,不可妄投燥热之品,以免助火伤津,即使虚寒肺痿,亦必须掌握辛甘合用的原则。重视调补脾胃肾为气之根,司摄纳,补肾可以助肺纳气慎用祛痰峻剂:肺痿属虚,故一般忌用峻剂攻逐痰涎,犯虚虚实实之戒三、证治分类第二章心系病证第一节(心悸)金贵要略和伤寒论中称“惊悸”、“心动悸”、“心中悸”、“心下悸”。宋严用和济生方首次提出“怔

26、忡”之病名。王清任首倡活血化瘀治疗本病,以血府逐瘀汤治疗本病有殊效:四、病因病机(一)病因1. 体虚劳倦2. 七情所伤3. 感受外邪4. 药食不当8内科重点笔记(二)病机1. 基本病机 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邪扰心神心神不宁。2. 病位 心,与肝脾肾肺密切相关(一)辨证要点1. 辨虚实:2. 辨病位:3. 辨脉象变化4.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三、证治分类第二节之胸痹心痛” 之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 。其后灵枢五邪 也有心痛之病名,又有“卒心痛 ”、“ 厥心痛 ”( 素问谬刺论) 、“ 真心痛 ”( 素问厥论)“ 胸痹 ”首见于金贵要略明王肯堂 证治准绳 首次明确对心痛与胃脘痛作了鉴

27、别,并强调用大剂的桃仁、红花、降香、失笑散等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死血心痛,开活血化瘀治疗心痛之先河。一、病因1. 寒邪内侵2. 饮食失调3. 情志失调 4. 劳倦内伤5. 年迈体虚1. 主要病机 心脉痹阻2. 病理性质 有虚实两端,且常相兼为病3. 病位 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4. 病机转化 可由实致虚,或因虚致实诱因:劳累过度、抑郁恼怒、饮酒饱食、感受寒冷等。一、辨证要点1. 辨标本、虚实 。2. 辨病情轻重二、治疗原则汉张仲景奠定了胸痹辨证论治的基础 ,列栝楼薤白白酒汤、栝楼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人参汤、乌头赤石脂丸等方,以温通散寒、宣痹化湿为治。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用苏合香丸治卒暴心痛

28、,今仍常用。明清时代补充了活血化瘀疗法:王肯堂证治准绳用失笑散及大剂红花、降香治死血心痛。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用血府逐瘀汤,医宗金鉴用丹参饮治疗胸痹心痛,至今沿用不衰。1. 基本原则: 发作期祛邪治标缓解期扶正治本注意事项 补中寓通,通中寓补,通补兼施,不可浪补、猛攻( 扶正不碍邪,祛邪不伤正) 在发病后的3-4 天内,警惕并预防脱证的发生,一旦发现脱证之先兆,必须尽早投用益气固脱之品。三、证治分类第三节之不寐一、病因1. 饮食不节 2. 情志失调 3. 劳逸失调 4. 病后体虚基本病机情志所伤,饮食失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阴虚不能纳阳,或阳虚不得入于阴2. 病位心,

29、与肝 ( 胆 ) 、脾 ( 胃) 、肾密切相关3. 病理性质 临床虚多实少二、相关检查临床采用多导睡眠图来判断:1. 测定其平均睡眠潜伏时间延长( 长于 30 分钟 ) ;2. 测定实际睡眠时间减少 ( 每夜不足 6.5 小时 ) ;3. 测定觉醒时间增多 ( 每夜超过 30 分钟 ) 。眼快动睡眠期相对增加。9内科重点笔记一、辨证要点:1. 辨虚实 2. 辨脏腑二、治疗原则治疗大法补虚泻实,调整脏腑气血阴阳三、证治分类第四节 ( 癫狂)癫狂病名首见于内经多发于青壮年,约半数在20-30 岁发病。一、病因 1. 七情内伤2. 饮食失节3. 先天不足1. 基本病机由七情内伤,饮食失节,禀赋不足痰

30、气郁结,或痰火壅盛脏气不平,阴阳失调,闭塞心窍,神机逆乱2. 病位心,与肝、胆、脾、肾关系密切3. 病理因素痰、气、火、瘀一、辨证要点1. 区分癫证与狂证之不同2.辨病性虚实三、证治分类第五节痫病内经称“胎病”,属“巅疾”范畴;千金要方称为“癫痫 ”。明代医家对癫、狂、痫作了明确的划分。一、病因1. 七情失调 大惊大恐气机逆乱肝肾受损阴不敛阳而生热生风2. 先天因素3. 脑部外伤 4.其它二、病机1. 病机关键痰浊内阻,脏气不平,阴阳偏盛,神机受累,元神失控病机特点顽痰阻闭心窍,肝经风火内动2. 病理因素以痰为主常因风、火触动痰浊,痰瘀内阻,蒙蔽清窍而发病基本病理因素风、火、痰、瘀,3. 病位

31、主要在心肝,与五脏有关,但与脾肾密切相关4. 病机转化取决于正气的盛衰、痰邪深浅发病初期痰瘀阻窍,肝郁化火生风风痰闭阻、痰火炽盛实证易于康复日久不愈损伤正气首损心脾,继损肝肾虚实夹杂难以治愈二、相关检查1. 脑电图:是最有效的检查工具,发作期阳性率为80%。在发作期描记到对称性同步化棘波或棘慢波等阳性发现。一、辨证要点1. 确定病性2. 辨病情轻重10内科重点笔记二、治疗原则发作时治标清肝泻火,豁痰熄风,开窍定痫平时治本补虚益气养血,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宁心安神三、证治分类第六节之痴呆明张景岳首次在景岳全书杂证谟中立“癫狂痴呆”专论,对其病因病机、症状描述、治疗预后作了较详论述。病因病机一、病

32、因1. 年迈体虚2. 情志所伤3. 久病耗损二、病机1. 基本病机髓海不足,神机失用2. 病位脑,与心、肝、脾、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本虚阴精、气血亏虚标实气、火、痰、瘀内阻于脑3. 病理性质多属本虚标实一、辨证要点1. 辨虚实 2. 辨脏腑二、治疗原则治标开郁逐痰、活血通窍、平肝泻火治本补虚扶正、填补肾精配合移情易性,智力和功能训练与锻炼三、证治分类第七节厥证厥证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1. 厥证的病名首见于内经明代医学入门外感寒暑首先明确区分外感发厥与内伤杂病厥证。一、病因1. 情志内伤 2. 体虚劳倦 3. 亡血失津 4. 饮食不节 5. 暴感外邪二、病机1

33、. 基本病机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2. 病变脏腑主要在心、肝,涉及脾、肾4. 预后取决于正气的强弱、病情的轻重、抢救治疗是否及时、得当。辨证论治一、辨虚实2. 分气血二、治疗原则基本原则醒神回厥实证开窍、化痰、辟秽而醒神虚证益气回阳救逆三、证治分类第三章脾胃系病证第一节胃痛11内科重点笔记1. 胃痛首见于内经。3. 明代以前医家,多将胃痛与心痛混淆,明代医家王肯堂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始明确加以区分。叶天士强调“久痛入络”,景岳全书强调了“气滞”这一因素,病因病机一、病因1. 外邪犯胃2. 饮食伤胃3. 情志不畅4. 素体脾虚二、病机1. 基本病机胃气郁滞,胃失和降,不通则痛2.

34、 病位胃,与肝脾关系密切,涉及胆、肾一、辨证要点1. 辨虚实 2. 辨寒热3. 辨在气在血二、治疗原则基本治则 理气和胃止痛,立足于“通”( 通则不痛 )注意事项:1. 忌滥用解热镇痛药物,尤其忌长期服用,以免刺激胃黏膜。2. 忌不辨证用药;饮食伤胃忌用补益药物。三、证治分类第二节痞满2. 痞满病名首见于伤寒论5. 张景岳景岳全书痞满:将痞满分为虚实两端病因病机一、病因1. 感受外邪 2. 内伤饮食 3. 情志失调二、病机1. 基本病机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情志失调等导致肝脾胃功能失调,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而发痞满2. 病位胃,与肝脾密切相关。一、辨证要点1. 辨虚实 2. 辨寒热二、治

35、疗原则基本法则调理脾胃升降、行气除痞消满三、证治分类第四节噎膈至宋代严用和在济生方中首先提出噎膈病名,病因病机一、病因1. 饮食不节2. 七情内伤3. 久病年老二、病机1. 基本病机 痰、气、瘀交阻于食道、胃脘,以致食道狭窄2. 病位 食道 ,属胃气所主。病变脏腑关键在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12内科重点笔记三脏之经络皆通过于食道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 辨病期与虚实2. 辨标本主次二、治则治法基本原则开郁理气,滋阴润燥注意事项:治标顾护津液,不可过用辛散香燥之品,存得一分津液,留得一分胃气。治本保护胃气,不可多用甘酸滋腻之品三、证治分类第五节呃逆病因病机一、病因1. 饮食不当2. 情志不遂

36、3. 体虚病后二、病机1. 基本病机 胃失和降,膈间气机不利,胃气上逆动膈2. 病位在膈 ,关键脏腑在胃 ,与肺、肝、脾、肾密切相关一、辨证要点1. 辨生理病理2.辨虚、实、寒、热3.辨病深临危二、治疗总则理气和胃,降逆止呃三、证治分类第六节腹痛1. 内经最早提出腹痛的病名,4. 李东垣将腹痛按三阴经及杂病进行辨证论治强调“痛则不通”的论点。5. 王清任、唐容川提出血瘀病机,治疗以理气活血为主。病因病机一、病因 1. 外感时邪 2. 饮食不节 3. 情志失调 4. 阳气素虚 5. 气滞血瘀二、病机1. 基本病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不通则痛脏腑经络失养,气血运行无力,不荣则痛2

37、. 病位在腹,病变脏腑涉及肝、胆、脾、肾、大小肠、膀胱等,并与足三阴、足少阳、手足阳明经及冲、任、带脉密切相关,上述经脉均循行于腹部。病位在腹,有脐腹、胁腹、小腹、少腹之分3. 病理因素有六端寒、热、虚、实、气、血,一、辨证要点1. 辨腹痛的性质2. 辨腹痛部位基本原则以“通”立法三、证治分类第七节泄泻李中梓医宗必读泄泻 提出著名的治泻九法: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病因病机一、病因13内科重点笔记1. 感受外邪:寒、暑、湿、热2. 饮食所伤 3. 情志失调 4. 病后体虚 5. 禀赋不足 6. 命门火衰二、病机1. 基本病机脾胃受损,运化失司,小肠无以分清别浊,大

38、肠传化失司,水反为湿,谷反为滞,合污而下,发为泄泻2. 病理因素湿邪,病机关键脾虚湿盛3. 病位在肠 ,关键病变脏腑为脾 ,与肝、肾密切相关一、辨证要点1. 辨虚实寒热 2. 辨证候特征 3. 辨轻重缓急 4. 辨泻下之物二、治则治法基本治则运脾化湿注意事项1. 暴泄不可骤用补涩,以免闭门留寇2. 久泻不可分利太过,以防劫伤阴液。3. 寒热错杂,或虚实并见者当温清并用,虚实兼顾4. “健脾”与“运脾”灵活运用三、证治分类(第八节便秘仲景对便秘已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提出了寒、热、虚、实不同的发病机制,设立了承气汤的苦寒泻下,麻子仁丸的养阴润下,厚朴三物汤的理气通下,以及蜜煎导诸法,为后世医家认识和

39、治疗本病确立了基本原则程钟龄的医学心悟大便不通将便秘分为“实秘、虚秘、热秘、冷秘”四种类型,便秘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有外感寒热之邪,内伤饮食情志,病后体虚,阴阳气血不足等。本病病位在大肠,并与脾胃肺肝肾密切相关分证论治。第四章肝胆病证第一节胁痛有关胁痛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景岳全书胁痛将胁痛病因分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并提出以内伤为多见。临证指南医案胁痛对胁痛之属久病人络 者,善用辛香通络、甘缓补虚、辛泄祛瘀等法,立方遣药,颇为实用,一、病因 1. 肝气郁结: 2 跌仆损伤 3. 饮食所伤 4. 外感湿热 5. 劳欲久病二、病机胁痛的基本病机为肝络失和,其 病理变化可归结为“不通则痛”与

40、“不荣则痛”两类。其病理因素,不外乎气滞,血瘀、湿热三者,“不通则痛”属“不荣则痛”。一、辨证要点1. 辨在气在血2. 辨属虚属实二、治疗原则以疏肝和络止痛为基本治则14内科重点笔记三、证治分类第四节鼓胀鼓胀病名最早见于内经鼓胀病因比较复杂,概言之,有酒食不节、情志刺激、虫毒感染、病后续发 四个方面形成。本病的机理,主要在于肝脾肾受损,气滞血结,水停腹中病变脏器主要在于肝脾,久则及肾喻嘉言曾概括为“胀病亦不外水裹、气结、血瘀。”若饮食不节 ,或服药不当 ,或 劳倦过度 ,或 正虚感邪 ,病情可致恶化。一、辨证要点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证。临床 首先应辨其虚实标本的主次 ,标实者当辨气滞、血瘀,湿的

41、偏盛,本虚者当辨阴虚与阳虚的不同。二、治疗原则: 治当攻补兼施,补虚不忘实,泻实不忘虚。第二节黄疸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把黄疸分为黄疸、谷疸,酒疽、女劳疸,黑疸五种,元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又进一步把阳黄与阴黄的辨证施冶加以系统化,程钟龄医学心悟创制茵陈术附汤,至今仍为 治疗阴黄 的代表方剂: 景岳全书黄疽篇提出了“胆黄”的病名,认为“胆伤则胆气败,而胆液泄,故为此证。”初步认识到黄疸的发生与胆液外泄有关。 清沈金鳌沈氏尊生书。黄疸篇有“天行疫疠,以致发黄者,俗称之瘟黄,杀人最急”的记载,对黄疸可有传染性及严重的预后转归有所认识。 病因病机 黄疸的病机关键是湿,一、病因1. 外感湿热疫毒 2. 内伤饮

42、食、劳倦 3. 病后续发二、病机黄疸的病理因素有湿邪、热邪,寒邪,疫毒、气滞、瘀血六种,但其中以湿邪为主,黄疽形成的关键是湿邪为患,黄疸的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胆黄疸的辨证,应以阴阳为纲,黄疸的治疗大法,主要为化湿邪,利小便。三、分证治疗第五节头痛头痛一证首载于内经,在素问风论中称之为“首风”、“脑风”,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头痛的见症,李东垣东垣十书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一、病因1. 感受外邪 2. 情志失调 3. 先天不足或房事不节 4. 饮食劳倦及体虚久病 5. 头部外伤或久病入络病机外感头痛以风邪为主,且多兼夹它邪,如寒、湿、热等。内伤头痛之病机多与肝,脾、

43、肾三脏的功能失调有关。辨证要点.1. 辨外感头痛与内伤头痛15内科重点笔记2. 辨头痛之相关经络脏腑三、证治分类(引经药的应用 :太阳头痛选用羌活、蔓荆子、川芎;阳明头痛选用葛根,白芷、知母;少阳头痛选用柴胡,黄芩、川芎;厥阴头痛选用吴茱萸、藁本等。4. 真头痛:真头痛一名,首见于难经,第六节眩晕1. 、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认为眩晕属肝所主,与髓海不足、血虚、邪中等多种因素有关。2. 、汉代张仲景认为, 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3、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主张眩晕的病机应从风火立论。4、丹溪心法头眩中则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提出了痰水致眩学说。5、景岳全书眩运强凋指出“无虚

44、不能作眩。一、病因1. 情志抑郁: 2. 年高肾亏 3. 病后体虚 4. 饮食不节 5. 跌仆损伤,瘀血内阻二、病机基本病理变化,不外虚实两端。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 本病的病位在于头窍 ,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 。一、辨证要点1. 辨相关脏腑 2. 辨标本虚实二、治疗原则眩晕的治疗原则是补虚泻实,调整阴阳。三、证治分类第七节中风内经中没有中风的病名在卒中昏迷期间称为仆击,大厥、薄厥;半身不遂者则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风痱等病名。在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 ,多从“内虚邪中”立论。千金方小续命汤和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大秦艽汤,均为代表方

45、。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期,突出以“内风”立论,是中风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张元素认为病因是热,刘河间则主“心火暴盛”。李东垣认为属“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元代王履提出“真中”、“类中”病名。明代张景岳认为本病与外风无关,而倡导“非风”之说,并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同代医家李中梓将中风中脏腑明确分为闭,脱二证。至清代叶天士始明确以“内风”立论,临证指南医案中风 进一步阐明了“精血衰耗 ,水不涵木 肝阳偏亢 ,内风时起”的发病机理,并提出滋液熄风,补阴潜阳,以及开闭、固脱等法。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一、病因1. 内伤积损2.

46、劳欲过度3. 饮食不节4. 情志所伤5. 气虚邪中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病位在心脑,与肝肾密切相关。16内科重点笔记病机虽然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 虚 ( 阴虚、血虚 ) ,火 ( 肝火,心火 ) ,风 ( 肝风、外风 ) 、痰 ( 风痰、湿痰 ),气( 气逆、气滞 )、血 ( 血瘀 ) 六端。先兆症状 。发病之前多有头晕,头痛、肢体一侧麻木等先兆症状。辨证要点1. 辨中经络、中脏腑2. 中脏腑辨闭证与脱证3. 闭证当辨阳闭和阴闭4. 辨病期二、治疗原则中经络以平肝熄风,化痰祛瘀通络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多为虚实兼夹,当扶正祛邪,标本兼顾,平肝熄风,化痰祛瘀与滋养肝肾,益气养血并用。中

47、脏脏闭证,治当熄风清火,豁痰开窍,通腑泄热;脱证急宜救阴回阳固脱;对内闭外脱之证,则须醒神开窍与扶正固脱兼用。三、证治分类第九节疟疾而疟疾之名,则首见于内经,晋代 肘后急方治寒热诸疟认为其病因是感受山岚瘴毒之气,并明确提出青蒿为治 疟要药。一、病因本病的发生 ,主要是感受“疟邪” ,但其发病与正虚抗邪能力下降有关 ,诱发因素则与外感风寒,暑湿,饮食劳倦有关,其中尤以暑湿诱发为最多。二、病机疟疾的病位总属少阳 ,故历来有“疟不离少阳”之说。一、辨证要点疟疾的辨证应根据病情的轻重,寒热的偏盛,正气的盛衰及病程的久暂,区分正疟、寒疟、瘴疟、劳疟的不同。二、治疗原则疟疾的治疗以祛邪截疟为基本治则,三、

48、证治分类第一节水肿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对于水肿的治疗,素问汤液醪醴论提出“平治与权衡,去菀陈整 开鬼门,洁净府”的治疗原则,这一原则,一直沿用至今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以表里上下为纲,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种类型。该书又根据 五脏发病的机制及证候将水肿分为心水、肝水、肺水,脾水,肾水。在治疗上又提出了发汗、利尿 两大原则: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水肿 中首次提出了水肿必须忌盐,并指出水肿有五不治:“一、面肿苍黑,是肝败不治;二、掌肿无纹理,是心败不治;三,腰肿无纹理,是肺损不治;四、阴肿不起者,是肾败不治;五、脐满反肿者,是脾败不治。宋代严用和将水肿分为阴水、阳水两大类。一、病因1. 风邪袭表 2. 疮毒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