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常态化实施管理策略_第1页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常态化实施管理策略_第2页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常态化实施管理策略_第3页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常态化实施管理策略_第4页
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常态化实施管理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扬帆远航,你准备好了吗?谈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常态化实施管理策略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课改中的亮点,其价值和理念得到广泛的认可,可是课程常态化实施面临着比其他课程更大的困难和曲折。笔者通过不断探索实践在校本层面上就解决课程教师、制定相关制度、构建管理体系和创建合理的研修方式以及整合课程的各个领域等方面论述课程常态化实施管理的策略。关键词:小学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常态化 校本化课改至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和理念得到广泛认可,课程的开发,充满着希望,因为她体现了新课改的一大活力与挑战,所以也更具魅力,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面临着比其它课程改革更大的困难和曲折。凡是参与过综合实践

2、活动课程实施的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功能普遍认可和赞赏,但是这样一门无法评价、没有激励机制、又没具体实施细则的课程难以成为常态课程。笔者发现在很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没有真正启动起来,我们看到的常常是一些“有头无尾”式的课:各级公开课和观摩课,如上了研究性学习的选题课或者开题课,却常常看不到下文;又如“有尾无头”式的:在各级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活动中获奖的课题,我们有机会看到课题组的小部分成员展示课题研究的过程,可是总觉得有作秀的感觉,却看不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于各级教育行政都有强势推进的措施,在大部分小学,综合实践课程都列入了课程表,但是在目前没有颁发正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

3、纲要,师资缺乏,管理评价体系还不够完善的情况下,综合实践课程在很多学校常常被“闲置”。 寄希望于制度政策立等解决当前的困境不现实,等待观望不可取。笔者就如何让综合实践课程“走下课表”,走向“常态与有效实施”,让学生真正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入社会等课程常态化实施问题就校本化层面不断地探索实践。一、 课程实施茫然中出发,探索中“启航”1、寻找试点,全面开发。在课改伊始,我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概念、内容(包括指定领域与非指定领域之间的关系)、实施、评价等问题通过一些培训有了初步的了解。在实践中我们也逐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发展道路。2004年以前我们努力发扬学校原有特色,结合综合实践活

4、动的特点与要求,将原先的班团队活动、传统节日活动等等加以改造和有机整合,开发综合实践课程。2005学校投石问路在一个年级段寻找试点,安排固定课时,由两名骨干教师为主导教师,为课程全面开发提供可借鉴的案例。2006年3至6年级全面开发综合实践课程,努力让课程的实施常规化。 2、在摸索中前进,在前进中跌倒中,在跌倒中寻找原因,再继续前进。四年多来,我们经历了艰辛的探索与实践。2006学年,我们将3至6年级的课程实施都交给了各班班主任,统一了全校的课时安排,组建了骨干教师的教研组。但是这样安排指导老师并不成功,一方面班主任任务过重,个别教师一人要承担4门功课,语文、思品、心理辅导(我校校本课程)和综

5、合实践,人力耗散过大,教师几乎在超负荷运转,也很难形成较好的研讨范围。另一方面这门课程不象常态教学中的语文、数学那样,有教材教参,有部分新加入的班主任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仍处于模糊状态,感觉每次主题内容的确定都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班主任都是语数老师,遇上质量检测、抽考等活动,常常顾此失彼,影响了课程的正常实施。这门课程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暂时的挫折也为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二、 建立领导机构,构建管理网络为课程实施“导航”。学校在起步阶段就建立了健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我们学校构建了如下管理网络:第一层级,综合实践活动型校本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统

6、一部署、协调学校各部门的工作,负责宏观上保证课程的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开发。第二层级,教学指导中心、科研指导中心、德育指导中心。教学指导中心专人负责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制定每学年学校课程实施计划,科研指导中心负责教研组管理;德育处协助教学指导中心、科研指导中心落实正班主任协助综合实践指导老师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一层级的配合相当重要,综合实践课程的指定与非指定领域的整合,与少先队工作的整合,都需要中层管理的协调。)第三层级,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负责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计划和落实。第四层级,正副班主任负责对学生小组课外活动作业的督促以及校外活动的指导与安全管理。这样四个层级的管理,形成学校内部的管理与教

7、学指导网络。三、加强师资建设,纳入常规管理为课程实施 “护航”1、选择比较稳定的兼职教师是前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再加上它实施起来空间上的广阔性和时间上的延续性,因此选择相对稳定的教师是课程常态实施的前提。在没有专职教师的情况下,我们遵循自愿原则,在学科领域的教师自由报名的基础上,重点挑出组织能力强、性格开朗、思维活跃的教师来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对这些教师培训有重点、分先后进行。在前面几年的实践中,培养了几名乐于实践、认真负责的骨干教师。07学年,我校撤销了由班主任来负责本课程,在选择师资上坚持以稳定为主,选了6名骨干教师任教,作为主导老师。3至6年级,安排了每

8、周一课时的固定课时由兼职老师主导。2、加强教研组建设和校本培训是关键。有了稳定的师资队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必须充分认识教师学习培训的紧迫性,通过实践我们认为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整合是教师培训学习最有效的途径。(1) 综合实践教研组长的培养 一名优秀的组长能带出一个优秀的学科团体。我们选拔组长的原则是:“责任心强、组织协调能力强、有一定教学理论功底的人。”在周课时安排上组长比别的老师减少两节,以便他有更多的时间去组织高质量的教研活动。(2) 综合实践兼职教师的培养我们从学校的财力和教师的意愿出发探索出三个“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学校尽量让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走出校门参加市、区、全国各级教

9、师培训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活动。同时,学校领导出面邀请县市、区教研员和专家来校指导年轻教师上课、参与教研组活动或给全员教师讲座。集中学习与自我研修相结合:学校定时组织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集中研讨学习,同时学校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渠道进行自我研修。实践操作与理论学习相结合:教研组“定时、定人、定主题”开展教研活动,研讨综合实践活动各阶段活动的组织方式,探讨教师指导策略。(3)全员教师的综合实践课程知识培训我们的综合实践教研活动分为大活动和小活动。大活动指市、区级的专家讲座,市、区级别一些骨干班研讨活动或研讨现场会要求全校教师都参加(或根据具体情况让班主任参加)。小活动指教研组内的研讨活动,一般一学

10、期10次左右,组内成员参加。3、纳入常规管理逐步完善相关制度是课程实施的保证。(1)纳入教学常规检查。学校开展教学月检制度,兼职两门的老师必须有次科教案,综合实践的任教老师的教学预案也纳入检查范围。学校开展作业检查时,综合实践课程要有班级活动剪影、学生活动记录等材料。把综合实践课程的管理纳入了教学常规管理中,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保证。(2)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常常需要带部分学生离开学校开展访问调查工作,如去附近的执法局、医院、自来水厂等等。学校制定了有关综合实践教师带学生外出的制度:综合实践主导教师提出书面申请,做简单方案,上面有学生的安全预案、人员的配备、以及要去的地点和时间

11、、需要学校提供哪些帮助等等。学校统一协调安排配合。三、 典型案例跟踪研讨的校本研修方式为课程实施开辟 “港湾”。 1、典型案例跟踪研讨方式校本研修中我们发现了一些棘手的问题问题一: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上琢磨,势必会使研修活动走向形式主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堂上只是教师对学生的一次集体指导活动,教师更多的是对学生的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指导,因此研修活动的主题也该放在活动过程的指导上,但是具体下课后怎样指导,由谁来指导? 问题二: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案例推广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渐渐凸现出来。老师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与众不同做为课程

12、实施的重要标准,单纯追求新的、与众不同的课程内容,认为案例内容与别人相同就是不理想的、不新颖的、不允许的,使用别人开发的案例更觉得心虚。一是忽视了课程的连贯性、系统性、稳定性,二是大量案例单纯追求新内容,缺少反复实践、论证,影响了精品案例的形成。三是我们对于综合实践活动很难形成年级段的目标的序列性。 解决途径:为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有效的实施,避免已开发过的案例资源的浪费和老师们的重复劳动,以及我们任教老师对各年级学生目标达成的序列性有个系统的了解,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修重点放在典型案例的推进上。经过教研组讨论决定从一个活动案例为切入点来试验逐步推进。如2006下半学年,组长选了一个非常

13、平实的四年级活动案例合理的早餐。关于学生中餐的活动主题,我们学校的好多老师上过开题课,可是具体怎样把整个活动主题做下来,教师在活动过程中如何宏观调控与及时跟进,再加上适时、适度、适当的指导呢?教研组就次对这个专题项目的整个过程进行了跟踪研讨。任教老师和教研组成员一块儿通盘考虑这个主题活动过程的开展始末,依据学生活动能力而预设了整个活动的安排,这次的整个活动一共安排8个课时,以下6次活动我们教研组一起参与听课研讨。活动预设表时 间上课内容指导重点、难点课下活动内容2006.9.29活动主题小学生早餐大调查,设计调查问卷怎样设计调查问卷怎样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组内成员如何分工分组,推荐组长。督

14、促各组开展调查问卷,对要调查的人员让各组进行统筹安排。2006.10.11活动主题路边早餐摊点销售情况的社会调查,设计采访稿访前怎样设计采访稿 如何记录采访内容 如何整理资料撰写调查报告督促各组利用课余时间到早餐点进行访问,教师事先踩点做好相关的安全防范工作2006.10.18活动主题早餐知识大搜索电脑、图书馆、报刊杂志等资料收集法怎样收集资料写感想请正副班主任一起利用午间时间带学生上电脑室,校图书馆,做资料收集和撰写感想2006.11.2活动主题设计一周的早餐交流各种食物营养设计一周的营养早餐食谱布置回家每人动手制作一份早餐,以各种形式呈现出来2006.11.23活动主题合理用早餐的倡议书指

15、导写倡议书注意倡议书的格式、内容等完成倡议书后进行评比2006.11.30成果展示课如何设计手抄报和电脑小报各个小组的成果在学生博客上展示这样的活动预案设计方便了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指导,不至于为无头无绪而繁杂无章。有了教师的宏观调控与及时跟进,再加上适时、适度、适当的指导,更利于学生在活动中主动探究、大胆创新,提高学生在活动中解决生成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样的典型案例跟进研讨方式,我们能发现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生活阅历、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差异,需要我们在不同的阶段要有不同的操作模式和实施方法。这样的典型案例跟进研讨方式做起来很辛苦,一位老师要上5次研讨课,但老师就一

16、种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探索一起成长的心态,就轻松多了。现在,我们综合实践课程的兼职老师已经养成了综合实践课也一定备活动预案的习惯,每次预案都详细分为课上的内容,与课下小组活动的内容。在不断的深入开展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急待解决,如指导教师、正副班主任、图书室管理员、计算机教师、后勤人员、等各类人员和处室的岗位职责,以及如何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等等问题。通过经典案例研修方式,我们逐渐积累了一些通过一线教师不断实践的案例,然后在本校推广。虽然不一定是精品,但一定具有可操作性,适合我们学校。比如我们开发的案例端午文化进课堂,每年的五月左右,五年级都会进行这样活动主题。还有如江心屿的古建筑

17、研究,如何过生日,让植物开口说话,合理使用早餐,节水从我做起等。2、网络研讨方式 网路研讨方式以其具有时空的超越性、学习成本的低廉、研修的可持续性,互动的有效性等特点,极大地提升了校本研修的效能。我校的网络研修方式体现为三种方式:其一,平台互动。06年07年的远程研修平台,我们组织所有任教老师观看视频课堂,阅读网络文本,学员参与编辑班级学习简报等方式实现网络对教师的引领。其二,论坛研讨。新思考综合实践活动网论坛为我们提供了和郭元祥、沈旎等专家共同互动研讨的好机会。其三,博客链接。我们学校的综合实践教研组里共同的平台上有我们学校的精品案例、评课、活动后反思、论文等栏目,我们通过论坛和各地相互链接

18、打通,达到资源共享,共同探讨的实效。五、整合指定与非指定两大领域为课程实施拓宽途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定领域包括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非指定领域包括学校传统活动、兴趣活动、班团队活动、个人与群体的心理辅导活动等。这两大领域具有相对独立性、不可替代性,但是,二者之间并非相互割裂、相互排斥,也没有主要领域与次要领域之分,而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我们和学校少先队工作联合,尽量整合指定与非指定领域。比如:我校三至流年级每学期值周一次,在周五下午必定安排社区活动,比如打扫社区卫生,教老爷爷老奶奶学电脑,送报纸,做文艺表演等等。活动前后班主任和学生分别要完成以下的小报告 体验小报告主题时间地点负责老师中队活动过程活动效果 小体验大收获老师的话: 亲爱的同学,参加了活动,肯定有不少收获吧!动动你的笔,将今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下来,好吗?活动报告:老师评:这样的社区服务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再如:我校2006年5月的专题教育活动“我最宝贵的一个需要关爱的世界”,我们通过了四个阶段活动来实施,第一阶段:调查行动,访问身边需要关爱的人;第二阶段:访问日记班级交流;第三阶段:少先队员募捐活动;第四阶段:用实际行动关爱社会弱势群体。还比如我校个体与群体的心理辅导活动、学校传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