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教学设计2_第1页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2_第2页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2_第3页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2_第4页
《石钟山记》教学设计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石钟山记教学设计2篇一:石钟山记优秀教案 教案12 3 4 5 篇二:石钟山记教案2 石钟山记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2.了解记叙、说明、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教学设想 过去的教学经验证明,将本文当作游记来讲是讲不好的,将苏轼此举上升到“实践精神”,也显得不甚恰当。本文是一篇考察记,开头说作者对郦说和李说的怀疑,正是交代考察的缘起;中间记“游程”也是先访寺僧,后游绝壁,按照考察记的要求来安排教学的各个环节,才会显得顺理成章。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余方心动欲还古之人不余欺也”这一部分。突出这个重点,可以带动文章的全局。 对“预习提示”中“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

2、考察”一句要作点解释苏轼是在六月江水上涨之时去的。不可能看出山形。要防止学生因此引起思想混乱。 本课拟用三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完成练习第一题,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段,完成练习第二题。 第3课时:诵读第3段,总结全课。向课外延伸:学生自读俞樾文章(春在堂随笔第七卷第17条)。 说明练习第三、五两题已在总结课上处理,第四题删去,有关翻译的练习拟放在高中二年级进行。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 2.比较下列各组句子的语气有什么不同,然后朗读全文,要读出语气。 3.划分本文结构。准备口答练习第一题。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这篇课文跟我们刚学过的游褒禅

3、山记有相同之点吗?请说出主要的。(都有记游的内容,都有相当多的议论成分,“记”和“议”又都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指出:能看出这些相同点,说明同学们能够举一反三,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些不同点,而且是很大的不同。这一点现在先不讨论,但同学们在诵读过程中要认真加以领会。现在请看“预习提示”的第2段。 提问:“未能进一步从?形?的方面作全面考察”这句话是对苏轼的批评吗?(是。)这个批评是不是严了一点? 教师作解释(内容见“教学设想”)后,进一步指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一开始不完善是难免的。苏轼的论断被人们承认八百年之久, 二、教师示范背诵全文和学生齐读全文。 要求学生在听教师背诵的过程中给难

4、字注音,并认真品味每句话的语气。 教师背诵完毕,出示小黑板,再次正音: 蠡() 枹() 铿() 磔磔() 噌吰() 罅() 窾坎() 莫() 镗鞳() 识() 无射() 指出哪些是通假异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正音后学生齐读全文。 三、划分结构和探究主旨。 说明本文说的是石钟山命名的来由,文中的叙事因此而发,议论也因此而发,用的是卒章显志的写法,全文的结构都是为“显志”服务的。作者的“志”即文章的主旨在最后一段说得十分明白,首先抓住作者的“志”,全文结构就可以一目了然。据此,这一项内容拟采用“倒析法”,也就是从最后一段着手分析,先探究文章主旨。这种分析是纲要式的,目的是使学

5、生获得一个统率全文的初步概念,然后在诵读过程中逐步加深体会。 1.主旨的分析。 提问:先将最后一段读一遍,从中找出两句话来说明作者的意图(“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文章开头提的正是这两个人关于石钟山山名来由的说法,前后对照,可见作者用心;这两句被置于文末,正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提问:作者这一“叹”一“笑”,有什么深刻含义?(郦元是经过实地考察的,然而“言之不详”,所以使人有“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之疑,) 提问:作者依据这两件事提出了怎样的观点?(反对臆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提倡实地考察“以小舟夜泊壁之下”。)

6、 至此,教师应提示学生对“预习提示”的末句作相应的修改。 2.结构的分析。 现在再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依据这个主旨给全文作出恰当的布局的。 学生概括第1段大意。(“对石钟山命名缘由的两种说法表示怀疑”。) 问:)作者对郦说用“人常疑之”,对李说则用“余尤疑之”,从这里可以看出什么问题来?(“人常疑之”,我未必疑,或疑信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仅据文字表面意思,又难以肯定;“余尤疑之”,疑的程度胜过他人,有否定之意,而又拿不出证据可见对郦、李二说的态度是不相同的。)指出: 学生概括第2段大意。(通过实地考察证明李说纯系臆测,而郦说是正确的。) 问:这段话中哪些语句是对上述二说的表态?(对李说“笑而不信

7、”;对郦说“古之人不余欺也”。)为什么说郦元没有欺骗他?(作者发现声源有两处,一是山下石穴罅,一是中流之大石,都是因“水石相搏”而发声。)至此可以指出:全文的结论,即由这里所说的事实导出。 3. 板书: 说明在分析主旨和结构时,可依次写出,最后用线连结如图,不要等到分析完毕再写。 四、诵读第1段。 1.学生齐读一遍。 2.教师领诵一遍,并作简释、简评。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此句与下句合为第一层,为下文质疑张本。按:湖口县有石钟山二座:上钟山在城西,下钟山在城东。下钟山即苏轼作记处。作者引水经而不释,笔法何等简洁。 “郦元以为声如洪钟”由此导出第二层。 “是说也而况石乎”“也”字作

8、一顿,以示将有所论。“人常疑”,作者未必疑,恨无证耳。“以钟磬置水中”是“常人”的类比之法。“疑”之所由生也,亦“不耳闻目见”之过。 “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于潭上”叙事何等简洁。由此句至段末为第三层。 “扣而聆之余韵徐歇”作者如此描写,颇有讥李之意。李文辨石钟山记今已不可见(文苑英华不收),估计是作者转述,有意作夸张描写。 “自以为得之矣”他人未必信,一句话写尽俗人情态。为下文“笑陋”张本。 “然是说也,余尤疑之”“余尤疑”三字为一篇之骨。全文重在“笑李渤之陋”。 “石之铿然有声音何哉”驳得有力。 3.学生练习背诵。 提示先分层练习,后连贯练习 4.检查背诵。 说明这一段语气有变化。教师在检查中

9、如发现学生没有读出语气,应再次领诵。检查方式可以多样化。 五、留作业。 1.课后试将第1段默写一遍。 2.准备背诵第2段。 3.准备口头回答练习第二题。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分组默写第1段(各组只默写一小层)。 二、诵读第2段。 1.学生齐读这一段。 2.教师范读,加简释及评语。 段首至“因得观所谓石钟山”叙述考察机会到来的缘由,仅14字,何等简洁。 “寺僧使小童笑而不信也”此即李渤之故智。李文误人之深,于此可见。“固”,这里应训“当然”、“本来”,引申为“自然”之意。作者不写亲访寺僧问山名来由,而直书小童择石而叩之,又省却不少笔墨。 “至莫夜月明此鹳鹤也”此数句写景。问学生:

10、有哪些细节?(大石、鹘、鹳鹤。)渲染了怎样的气氛?(阴森恐怖。)要求学生将作者的描写语划出来(“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磔磔云霄间”“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余方心动欲还如钟鼓不绝”妙在“欲还”而未还。“大声”突如其来,伏下文“恐”字。“如钟鼓”,点出山名来由,照应开头“声如洪钟”。 “舟人大恐。”舟人既“恐”,作者焉得不“恐”?但忽悟郦元所云,又继之以喜,喜而后“察”。前此所有之“疑”顿失。 “徐而察之而为此也”具体道出“水石相搏”之状。为“叹郦元之简”伏笔,下句亦然。 “舟回至两山间如乐作焉”又一“水石相搏”之状。问学生:“噌吰”与“窽坎镗鞳”有别乎?(前者出自绝壁下,有共鸣,显

11、得雄浑;后者出自大石中,风来时则有,一吞一吐,节奏鲜明。) “因笑谓迈曰不余欺也”作者将长子迈写入文中,其意在此迈是他的宏论的第一位听众。以此结束考察过程,恰到好处。“古之人”,指郦元。 3.学生讨论层次划分,然后分层练习背诵。 说明这一段是诵读的难点。为了便于学生记诵,除了划出大的层次而外,还可以板书行文顺序。待学生能基本上背出这一段后,拭去板书,再做检查。板书形式如下(括号中的话可略而不书): 第一层(段首至“此鹳鹤也”)发现声源之前篇三:石钟山记优秀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把握课文重点字词及句式。 2.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3.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

12、有无”的深沉价值。 教学重点:重点字的词类活用、判断句式、宾语前置句。 教学难点: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第一课时(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前半部分) 教学目标: 1. 熟读第一自然段,掌握第一自然段的重点实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 2. 明确作者的质疑和态度。 教学重点: 1. 理解“焉、鼓、是、鸣”等词语的意义。 2. 掌握省略句等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质疑的。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提到苏轼相信同学们对他并不陌生,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一说你眼中的苏轼是什么样子的?()是的,苏轼,

13、一个如此响亮耀眼的名字,作为苏门之子,他与父亲苏洵一起扬名,甚至可以说是父因子显,光耀列宗;作为一个重情的丈夫,一首不朽的江城子令多少人为之潸然泪下;作为兄长,那首我们非常熟悉的为子由而作的水调歌头将手足情推向极致,那么作为父亲的苏轼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看来大家对这个不是很了解,没关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石钟山记中去看一看苏轼是怎样身体力行教育孩子的。 二文本解读:第一自然段 (一)郦元的观点 1.首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的时候要注意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水经云,一二读”. 明确: (1) 纠正读音:彭蠡(l) 郦(l)元钟磬(qng ) 铿(kng)然 (2)提醒学生下列句子

14、的停顿必须注意: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然/是说也 2.好的,在这一自然段中,出现了哪几个人,他们分别是谁? 明确:郦元、李渤、余(苏轼) 3. 这三个人,郦道元是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李渤生活在唐朝,而苏轼是北宋文坛最具盛名的大文豪,究竟是什么事情有那么大的号召力让这三个大人物穿越时空,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先留一个悬念,现在先来做一件事翻译。请同学们从左往右依次翻译课文第一句到“而况石乎”这一部分的内容。 (1)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明确: 水经:魏晋时的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著名的水经注就是郦道元对其作的注。 石钟山:位于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 ,有南北两山,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

15、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举例:烛之武退秦师:焉用亡郑以倍邻?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阿旁宫赋:盘盘焉,囷囷焉。 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 (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明确:鼓:名词作动词,振动。(补充A击鼓;例:一鼓作气。B弹秦。例:令赵王鼓瑟。) 搏:击、拍。 洪钟:大钟。 (3)是说也,人常疑之。 明确:是:指示代词,这、这个。 补充例子:动词,表判断。 形容词,正确的。例:辨清是非 (4)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明确: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今以钟磬置水中:省略句。省略“于”字,应为“

16、今以钟磬置于水中”。古文中常省略介词“于、以、自”,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介词常省略。 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况?乎:固定句式。(又)何况?呢?(补充:不亦?乎) 4. 好的,现在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从我们翻译的这部分内容来看,主要是围绕什么事情 来展开的? 明确:石钟山得名由来 5. 这一部分中写的是谁的观点?他通过什么来判断这座山叫石钟山的?他认为是山的形 状像种还是.? 明确:郦元。他认为石钟山得名是由于水和石山互相拍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来作出判断的。即以声音作为判断依据(水石相搏说)。 6. 对于郦道元的观点,苏轼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今以钟

17、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说明苏轼对于郦道元的观点是有所怀疑的,“人常疑之”未必疑,或疑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又难以肯定。 小结:好的, (翻译: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 (二)李渤的观点 1.至唐李渤始放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明确: (1).至:到。 (2)始:才,方才。(补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开始) (3)得:得到,找到。补充:六国论:此言得

18、对、合适。 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具备。 (4)得双石于潭上: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让它作了状语。又称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补充:青,取之于蓝,而清于蓝。 (5)通假字:扣叩;函胡含糊 2.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铿然有声之石:定语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者) (2)所:代词,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处所等。 (例:桃花源记: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名:名作动,命名。 (翻译: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

19、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也就是说他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叫石钟山是因为,用石头敲打的时候,山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 4. 同样的,对于李渤的这种说法,苏轼持什么态度呢? 明确: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5. 他更加的怀疑,理由在哪里? 明确: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 6. 作者写郦元对石钟山的看法是“人常疑之”,而对李渤的看法是“余尤疑之”,“人常 疑之”与“余尤疑之”可不

20、可以互换? 明确:“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表明苏轼与一般人观点不同。他尤其怀疑李渤的观点,而郦道元的观点他不是完全否定,对吧? 小结:对于石钟山名字的由来,苏轼对郦元和李渤他们的观点表示了自己的疑惑,说明他在知晓前人的观点时,并不是盲目的相信,而是有了一定的思考,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质疑)精神。关于苏轼的质疑还有一段典故:他在被贬黄州期间有闲与长子苏迈一起读书作文,谈古论今。一天,父子俩谈起鄱阳湖畔石钟山的名称由来。苏迈从水经注等古书中找到许多说法,苏轼都觉得牵强不可信,苏迈还想继续钻故纸堆,被其父阻止,苏轼认为,做学问不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妄下结论;要获得真知,必须到实地考察。于是就

21、有了苏轼父子夜探石钟山,实地查访其得名原因的亲身体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跟随着苏轼父子泊舟月夜绝壁,看一看将会有什么新奇的东西等待着我们。 (三)板书设计: 第二自然段: 1.下面老师请两位同学来给我们朗读第二自然段。第一位同学读到“此鹳鹤也”,剩下的就由第二位同学来完成。其他同学要认真听。 正音:硿硿(Kng)磔磔(zh ) 窾坎镗鞳(kun kn tng t ) 莫(m) 射(y) 识(zh) 2.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1)自:从。 (2)舟行:动词宾语前置。行舟 (3)适:到去。 (4)因:副词,于是,就。(补充:

22、依靠、凭借。例:因人之力而弊之) (5)得表示情况允许,有“能够、可以”的意思。与第一自然段的“得”不一样。 (6)所.者:者作结构助词,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人、事、物。 (交代访石钟山时间和缘由) (译文:元丰七年农历六月丁丑那天,我从齐安乘船到临汝去,正好大儿子苏迈将要到饶州德兴县做县尉,送他到湖口,因此能够看到这座叫做“石钟”的山。) 3.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1)使:命令,让。 (2)其:指示代词,其中的。 (3)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4)固:本来。 (小童扣石) (译文:庙里的和尚叫小童拿一柄斧头,在杂乱的石壁中间选择一两处敲打它,

23、发出硿硿的响声,我仍旧笑笑,并不相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判断句和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2.明确作者对石钟山命名的认识。 3.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一第二自然段 1.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1)莫:通假字,通“暮”。 (译文:到了晚上,月色明亮,我单独和迈儿坐小船,到绝壁下面) 2. 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 (1)搏:扑,抓。 (2)然:的样子。 (3)且:连词,并且、而且。 (4)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又有咳且笑若老人者定语后置,于山谷中

24、状语后置。 (绝壁下所见闻:大石、栖鹘、鹳鹤) (译文:大石壁在旁边斜立着,高达千尺,活象凶猛的野兽、奇怪的鬼物,阴森森的想要扑过来抓人似的;山上栖息的鹘鸟,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在高空中磔磔地叫着;还有象老头子在山谷中咳着笑着的声音,有的人说:“这就是鹳鹤。”) A B这样看来,苏轼这次考察应该说是是冒着极大风险的,因为所到之地阴森恐怖。那么,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明确:这篇文章总体上是议论文,而议论文中加入这样一段描写,而且是一段阴森森,让人毛骨棘然的描写则能使议论不显乏味,能引人入胜,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使读者紧跟作者思路,也很想知道这种景象出现的原因。作者在发现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之前,先写大石、栖鹘、鹳鹤等景物,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状形、摹声、绘态。观察的角度:由上(视觉)到下(听觉)。着重描写石钟山月夜境界幽深,怪异恐怖,说明一般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