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医学院省特色专业 药学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_第1页
徐州医学院省特色专业 药学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_第2页
徐州医学院省特色专业 药学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_第3页
徐州医学院省特色专业 药学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_第4页
徐州医学院省特色专业 药学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徐州医学院省特色专业药学专业建设工作总结报告自2008年药学专业被遴选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以来,我校对药学专业的特色专业建设高度重视,倍加珍惜。按照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专业建设与管理的意见(苏教高200167号)和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特色专业遴选、管理和验收实施办法(苏教高200338号)的文件精神,药学院不断加强对药学特色专业建设与管理。通过建设,药学专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步和发展。一、 专业建设方案与工作目标的执行和完成情况以“药学服务”的现代药学教育理念为先导,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为根本,以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为动力,以实施教学质量工程为抓手,以教学

2、基本条件建设和内涵建设为保障,我校努力实现专业与学科建设同步发展,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融素质、知识、能力为一体的医药兼备型药学人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已将本专业建设成为国内有一定影响的特色鲜明的本科专业。具体汇报如下:(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合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当前传统的“化学-药物”模式正在向“生物-医学-药学-社会”模式转变,“以人为本,药学服务”的理念已经被广泛接受,社会对医药兼备的复合型药学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药学服务是药学和医学的完美结合,而非简单相加。药师良好的医学背景使其与医师有较多的共同语言,与医师共同制定药物治疗方案,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

3、用,减少其不良反应。此外,当前高水平的新药临床研究数量急剧增加,国际大型制药企业在国内的临床试验机构也与日俱增,迫切需要有系统医学背景的复合型药学专业人士从事临床监察员的工作。据此,我们准确把握社会对医药兼备的复合型药学人才的需求,将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为“培养具有较扎实的药学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临床医学专业相关基础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够从事临床合理用药、治疗药物监测、新药临床评价及其它药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药学人才”。这一“医药兼备”的人才培养定位充分体现了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和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二)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结

4、构合理的师资队伍1分层次设定培养目标,有针对性进行培养 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采取不同培养方式和措施,对省级、校级骨干教师分层次设定培养目标,提出培养计划并采取倾斜政策。对普通教师根据“填平补齐”原则,制定个性化培养目标和计划。2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立足自身培养 为每位青年教师指定一位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态度严谨的高级职称教师为指导教师,负责教学理念培训、教学方法指导、查看备课笔记和教案;安排资深教师的示范性和指导性教学、安排青年教师试讲、资深教师听课及有针对性的指导。3积极安排参加教学技能竞赛和对外交流,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各类各级的课件比赛、教案评比、讲课比赛和授课基本功

5、比赛等。积极安排青年教师参加重要学术会议,扩展视野,近三年来,共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80人次。4实施岗前教育,强化专业培训 根据专业特点和课程要求,安排青年教师参加国家级培训和省级培训。使青年教师牢固树立了“以人为本、药学服务”的理念,对医药兼备人才的理解得到质的提升,职业素质和业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5鼓励攻读学位,提高学历层次 按照师资培养计划,有计划、有目的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使研究生学位比例逐步达到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要求,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占58.6%,45岁以下教师中具博士学位者占38.6%,35岁以下教师具硕士学位占96.6%。6积极引导开展科研工作,提高科研能力 积极引导青

6、年教师从事药学方面的科研工作,青年教师全部参加高年资教师的科研课题组,多数青年教师独立承担市厅科研课题。(三)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努力构建药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教学改革是学校各项改革的核心,我们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逐步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健康成长的人才培养体系。1. 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医药兼备药学人才培养的课程新体系(1)以药学为核心,以医学为重要补充,优选医学课程,调整药学课程,增设应用型课程课程设置是保障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的基石。传统的药学教育以药品提供作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在药品开发研究、质量控制、生产流通等环节的能力为主,对药品应用与应用结果关注不足,针对药学专业的实践

7、课程少,不能满足当今药学行业发展对高素质的复合型药学人才的需求。因此药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也势在必然。我们认为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并不是药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的简单拼接,而应以专业特色为导向,根据临床药师培养的要求,优选医学课程,调整药学课程,增加应用型课程,形成了循序渐进、有机结合、互相融合的知识体系。 优选医学课程,为药学生的未来的临床服务工作打基础根据医药兼备复合型药学人才培养要求,我们认为药学生学一些医学主要课程是必要的。为此,我们在临床医学专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中优选出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基础、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课程,这些课程从医学体系的上下游逻辑关系上看是相

8、互关联的,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获得完整系统的医学基础和临床知识,具备与患者和医师交流沟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为今后可能从事的药学服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调整药学课程,适应药学人才培养需求为培养医药兼备的复合型应用型药学人才,使学生具有药物合理使用和评价的能力,我们在保留药学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对部分课程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如弱化了无机化学课程、增加了临床药物监测课程等。所有这些调整都是围绕着临床合理用药这个中心而设计的,并不是简单的削减。如物理化学课程的内容,我们在药物化学、药剂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将其中涉及到物理化学的知识与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来进行讲授,以使其更加切合我

9、院药学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增设应用型社会药学课程,强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为满足药学专业的培养要求,我们开设了glp/gcp/gmp/gsp教程、医院药学、药事管理学、科研思路与新药开发、药物经济学、药学综合技能实验等实用型社会药学课程,以促进应用型药学人才能力的培养。(2)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发挥精品课程引领示范作用本专业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的重点,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发展优势,从药学主干课程入手,加强精品课程建设。如临床药理学为基础药理学与临床药物治疗学的桥梁学科,具有药学与医学高度结合的特点,是药物研发与药学服务的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通过临床药理学的理论教学,可以将学生的药学知

10、识与临床知识进行有效的串联,从而更好的体现医药兼备之人才特征;通过病房见习、药物动力学实验、新药期临床试验见习、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及治疗药物监测实验等环节的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学生人际交流沟通及实践创新能力,树立“药学服务”的理念。在教学中,我们注重学生药学服务理念的培养,突出临床用药评价技能的训练,使他们具备与患者和医师交流沟通的知识结构和技能,为今后可能从事的临床药学服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通过上述建设措施,该课程于2010年该课程被批准为省精品课程。正是在该课程建设的引领下,我们建成了一批校级精品课程,2004年至2010年,共有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生物

11、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化学8门课程被评为校精品课程。上述精品课程的建设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搭建了良好平台,为其他课程的改革和发展起了引领和带动作用,在本科教学中也发挥了示范作用。2.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为培养具备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从事体内药物测试分析、药物合理利用与药品管理、新药临床评价、临床药学研究、临床用药监测初步能力的复合型药学人才,我们对部分药学课程内容进行了调整:为强化学生对合理用药及临床药物监测方法的理解,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与临床药物监测课程有机结合;药剂学在教学中强调各剂型的体内外质量评价指标及临床应用,适当压缩药剂学基础理论;将生药

12、学与天然药物化学两门课程进行调整,将其整合为“天然药物”一门课程,增加临床药学服务所必须掌握的药理学,药效学知识内容,并结合临床实际天然药物和中成药使用情况进行重点药物的编写讲解;将药理学教学与药物化学教学有机结合,使药学教育在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授课方法上真正融入医学教育之中,改变药学教育和医学教育各自形成的独立体系,使药学生不仅在宏观上具有医药两方面的知识,而且能够在微观上将医和药系统地、有机地结合,实现实际意义上的医药合一,在完成指导临床用药、患者用药咨询的同时,能够胜任新药研发、临床药物检测和相关临床药学服务的临床药师,同时为强化文献检索、实验流程、方案设计环节,药理学教学突出药物作用

13、机制的分析。3. 积极探索教学新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我们积极探索能够体现药学专业特色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改革。如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室的建立、问答式教学方法的使用、抛锚式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在改革过程中取得了肯定的教学效果:为提高学生对药物作用的理解、强化交流能力,临床药理学课程采用“问题为中心”教学法授课;为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科研思路与新药开发课程运用了“抛锚式情境教学方法”对原有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进行了改革;为培养药学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及表达能力,天然药物化学、临床药理学课程采用教师主导、部分章节学生上讲台授课模式;在各门课程教学中广泛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同时我们

14、还建立了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室,为学生在课后自主学习提供了多种学习软件和丰富的学习内容。4. 重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1)加强教学及科研实验室建设,搭建药学专业实践教学新平台 为满足药学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要求,我们构建了教学与科研的两个实验室平台。教学平台以药学实验中心为依托,以基础课教学为根本,以满足学生基本技能与基本实验技能与理论的教学,该平台已于2009年被江苏省教育厅批准为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目前该示范中心建设点拥有实验室的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实验室37间,单价大于800元的仪器设备720余台(套),仪器设备总价值约1003.6万元,生均设备约26906元。以专

15、业课程实验室及相关教师科研实验室为骨架,整合2007年与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建立的校企合作实验室“医药生物技术校企合作实验室”,搭建科研实验平台,以满足教师的科研需求及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该实验平台拥有实验室约740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400余万元,并于2010年被确定为校级重点实验室新药与临床应用重点实验室,同时该平台重要组成部分药物分析研究室被徐州市科技局立项为市级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药物体内及体外质量控制公共服务平台。(2)科学整合实验教学课程、改革教学方法,构建药学专业实验教学新模式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和良好科研作风具有重

16、要意义,为此我们将相关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构建了具有徐州医学院特色的实验教学新模式。 整合关联实验课程,构建一体化实验教学模式根据药学相关课程的关联程度以及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逻辑关系,分别将有机化学及药物化学2门课程的实验整合为有机药物化学步进实验,分析化学、药物分析、临床药物监测3门课程的实验整合为药物分析化学实验,上述两门实验课程讲义均按照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篇、应用篇、提高篇的构架进行编写,其中药物分析化学实验讲义已编写完毕,即将于2011年由东北大学出版社出版,有机药物化学步进实验正在编写及实践中。通过上述实验课程的整合,理顺了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教学上的逻辑性,有效地实现了专业

17、基础课教学为专业课教学服务的教学规律,真正实现了一体化实验教学模式。 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实行基础训练综合设计实验研究三层次的一体化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各门学科知识的能力,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前期实验教学主要以基础训练为主,实验内容则要压缩验证性实验,保留部分能反映学科特点、具有代表性的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内容紧随基础训练实验之后,体现学科的综合性和知识的综合性,锻炼学生掌握知识的综合能力;在实验教学的后期,安排综合性强的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主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药理学实验项目大部分为设计性实验。药剂学课程实验教学后期开设了综合设

18、计性试验“维生素c注射液的稳定性加速实验”,具体做法是:将学生分成实验小组,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并提交预习实验报告,老师在实验过程中进行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重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药物分析课程开设了“加替沙星含量的测定”和“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等综合设计性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全面了解从文献查阅、制定实验方案到实验,再到撰写报告(论文)的整个科研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实验的兴趣,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锻炼机会。 率先在省内独立开设药学综合技能实验课程目前,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已成为当前药学学科发展的显著特征,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药学人才,迫切需要药学实验课程

19、教学内容和模式的综合化改革。为此,药学院以江苏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以及校级重点实验室新药与临床应用重点实验室、徐州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药物体内及体外质量控制公共服务平台为依托,打破单一的依附理论课的实验教学模式,强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间的融合,开设了药学综合技能实验,并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单独计分。该课程在学生下点实习前统一开设。将有机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制剂学等实验贯通于若干个实验中,要求学生既要掌握药学基本操作技能,又要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强化综合技能训练和综合设计实验,既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验问题能力的过程

20、,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的途径。经过四年多的实践,现已建立了四个成熟的综合实验,包括萘普生、阿司匹林、后马托品、三黄片等综合实验,供学生自主选择,目前药学综合技能实验课已逐渐成熟,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毕业生的普遍好评。(3)走校企结合之路,坚持产学研结合,培养学生研发创新能力我们与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建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于2007年合作共建成“医药生物技术校企合作实验室”,并以此为基础于2010年建立了校级重点实验室新药与临床应用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是以应用基础研究与新产品开发相结合的研究单位,直接针对市场需求选题,同时为药学专业学生开放,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21、学生以兴趣小组或科技创新团队的方式进入实验室,有针对性的培养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独立创新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通过药物合成、新药筛选等高新技术开发应用基础研究性课题,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能力和素质,使学生尽早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为日后药学服务打下坚实基础。如学生已利用此科技创新平台进行自主创新,参与教师实用新型专利发明5项。(4) 重视临床实践,有针对性进行临床和药学实践训练,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临床药师作为能够解决临床药学实践环节问题的应用型人才,需要接受大量具体的临床实践训练,并将临床实践与临床用药具体知识相结合。因此药学专业的毕业实习为期 1 年,其中包括临床科室轮转、药学实践以及论文

22、设计与实验研究三个阶段。 临床轮转实习阶段临床轮转实习的目的不仅按照医学生的模式学习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学习如何书写处方,更重要的是学习掌握患者整体状况的能力和技巧、学习各科室的用药常规,和医生讨论用药方案,推荐最佳个体化治疗方案。另外还要培养面对面接待病人的能力,学会如何接待患者。轮转实习中,要求学生至少跟踪位病人的情况,负责检查和解决所有药学相关性问题,协助医生筛选最佳治疗方案,及时向指导老师报告每一变化和问题,例如药物相互作用和副反应等。通过轮转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琢磨提高临床药师的特殊技能,使学生毕业后基本能独立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临床轮转实习的科室包括外科、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消

23、化内科、神经内科、血液科、肿瘤内科、内分泌科、肾脏内科等)、妇产科、儿科等。每个科室轮转实习结束后,学生必须向指导老师提交一份包括病例分析和用药分析在内的总结报告。教师根据轮转实习期间学生的报告、表现及其参与程度进行评估,严格执行,汇总成绩在毕业成绩中占一定比例。 药学实践阶段药学实践主要包括药品信息、药品管理、调剂、制剂、药品检验、治疗药物监测以及指导临床用药等。学生要接受药品信息培训,不仅要理解药品信息中心(药学资料室)在向医院其他部门提供信息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不同药学相关委员会的作用,如药事管理委员会,而且要在门诊药房和病区药房熟悉工作环境及各种药品信息,能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询,达到

24、使用、检索、评价、提供药品信息。学生还要接受调剂训练,学会如何处理处方和核校错误;学习静脉营养液体及化疗药物的配制;学习为患者提供咨询等等。或者参与药物浓度分析,学习有关的药物监测服务,根据药物浓度分析结果和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而安全合理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近些年来,我们和有实力的国内外医药企业的临床研究机构合作,如quintiles(昆泰)医药发展(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杰诚医药科技、牛津(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普瑞盛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博林格-殷格翰医药发展(上海)有限公司等,学生在医院完成了临床轮转实习后,进入这些制药企业在华研发中心从事临床研究的监察员工作,药学实践强化了学生的

25、药学功底,为其参与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和写毕业论文作了坚实的铺垫。(5)认真抓好课题研究,重视毕业论文设计,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实行实验室向高年级学生开放制度,坚持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相结合,让学生通过省、校、药学院三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自选课题、教师科研课题开发等形式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对专业知识的了解及学习兴趣。这些措施有利于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综合的实践操作技能。在实习环节,每个学生实习过程中的指导老师由校内和校外指导教师组成。校外指导教师由该实习生的实习单位确定,校内指导教师在下点实习前根据实习单位的性

26、质及毕业设计的方向由药学院教学委员会指定。校内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实习生毕业设计的开题报告及课题设计的合理性和意义、论文写作规范等方面的指导和审查工作以及课题完成过程中遇到困难给予指导、并负责论文答辩等,学生毕业论文质量明显提高,近三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共发表论文48篇,获江苏省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优秀团队奖2项、三等奖3项。(6)改革学习效果评价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行考核形式的多样化理论考试:如临床药理学课程进行了考核形式的改革,该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结业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形成性考核以课堂提问、讨论和课后作业的形式记分,占课程总成绩的20%;期末结业性考核占课程总成

27、绩的80,形式为闭卷考试。课程总成绩满分为100分(形成性考核期末结业性考核),60分为及格。实验考核:药学专业与医学专业实验相比,其特点是对量的概念和基本操作的要求高,而分析化学和药物分析两门实验课是对这方面能力培养的关键课程,因此,我院于2004年开始对专业课程实验课,如药物分析、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进行独立考核,单独计分,制定了完善的实验考核标准,有效地提高了同学们的基本技能和操作水平,2009年,将有机化学及药物化学实验整合成有机药物化学步进实验;将分析化学、药物分析、临床药物监测等课程实验整合成药物分析化学实验,并分别单独设课、单独考核、单独计分。论文写作:药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

28、对学生的实习实行全程考核,包括期初、中期、末期考核,并写出详实的考核记录,学生最终提交的毕业设计由校内及校外导师共同把关,从课题选题、实验的开展、论文的写作等方面进行全程指导,有效提高学生毕业设计的质量。 考核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既考察学生对药学专业知识的掌握,更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探究的方法与能力、科学的行为与习惯等方面的进步。 学习效果评价主体的全员化 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并对教师的教学状况提出自己的看法;学校教学主管部门、药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教师等多方参与评价;转变教师评价角色,教师不再充当裁判员角色,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激励者和调控者,教师从中也得到相应

29、的提高和发展。 教学督导评价长效化 本专业长期坚持教学督导制度,聘请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熟悉教学规律、处事公正且享有较高威信的离退休教授和教学管理专家组成督导员队伍。教学督导以听课及参加集体教学活动为主要形式,定期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备课、上课、实验、考试等教学环节的实施情况,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及时向教学主管部门反映,帮助中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发现和推广先进的教学方法;指导和参与教学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各类教学评建、评估等具体工作;参与抽查调研期末考试试卷和毕业论文等有关教学质量监控工作。(三)加强学科建设,重视科学研究,专业与学科建设同步发展1、重视研究生教育,提高学科水平。目前,药学院已与

30、南京医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生。学科带头人印晓星教授为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2009年以药学为重要支撑的麻醉学科被批准为博士授权建设点。2010年,药学一级学科获批为硕士授权点。2、打破行政壁垒,凝炼学科方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进一步打造特色,培育优势。新建了新药与临床应用校级重点实验室。3、加大对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理学等学科的建设,其中药理学和药物分析学分别被评为校级重点学科。上述学科建设有力的促进专业建设。4、建立了徐州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药物体内及体外质量控制服务平台,并于2010年获得徐州市科技局的项目资助。(四)健全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教学质量监控工作药

31、学院不断创新教学管理模式,在教学管理队伍的合理化、规章制度的健全化、教改活动的正常化、学风建设的制度化等方面大胆改革与创新,形成了一套完整、高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并严格执行,以实现药学人才的培养目标。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为加强在教学管理方面的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提高教育决策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指导和实施教学改革、培养优秀人才,我们于2002年即成立了“药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制定了药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章程。从教材的选用、教案、教研室集体备课、实验课集体备课、预实验、课堂教学纪律、考试及试卷分析到教学工作委员会督导检查、教研室主任听课、学生反馈教学质量等

32、各个环节做了相应的规定。同时为了提高教师对教学的重视程度,积极提倡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提高师生参与科研的兴趣,我们还制定了药学院教师教学基本素质要求及考核办法 、药学院教师授课守则、药学院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度有关规定等相关制度;制定了徐州医学院药学院科研工作管理及奖励办法、关于成立徐医药学院科研工作小组的通知、关于成立徐州医学院药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 、药学院在校本科生介入科学研究管理办法等制度。为了提高实习生和带教老师对毕业课题和答辩的重视程度,切实保证实习生的实习质量,我们制定了药学专业实习规定、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暂行规定、药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流程及

33、细则、徐州医学院药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及答辩规定、药学院实习生实习情况反馈制度等相关制度。通过认真严格执行这些规章制度,使得我院药学专业的教学各个环节得到了很好的质量监控,从而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五)营造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坚持素质、知识、能力协调发展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为药学专业成功培养出7届具有较扎实的药学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医学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人际交流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临床合理用药、治疗药物监测、新药临床评价及其他药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药学人才。学生理论功底较雄厚,全国英语四、六级通过率较高。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34、,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因此,药学院每年吸引了大批国内外的大型医院、知名企事业单位来校招聘,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和择业的机会。药学院毕业生多从事医院药师和临床监察员工作。学生就业质量高,适应面广,历届毕业初次就业率均为60%74%,年终就业率95%98%。迄今为止,毕业生有在上海瑞金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南京鼓楼医院等大型医院从事临床药师工作,也有在美国惠氏公司从事临床研究工作,还有数位毕业生在医药企业中担任产品研发部门的负责人。这些单位大多反映我们的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理论、较强的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充分肯定了学生既懂医又懂药的特点。学生在科研和创新能力也获得了很大的提高

35、,立项以来药学专业学生共获各级各类课题资助16项,学生获得江苏省级以上奖励29项、获得江苏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优秀设计团队2项、优秀本科毕业论文三等奖3项。2008年以来。我院有7名学生参与教师科研创新并获得5项专利。二、改革与建设工作成效及基本经验(一)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水平不断提高获批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后,药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培养、积极引进,师资队伍数量稳步增长,使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梯队更为合理。1、专业带头人印晓星教授,博士,南京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药学一级学科带头人。现任徐州医学院副院长、药学院院长。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普通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36、2004年获中国药理学会servier优秀青年药理学工作者奖;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现任江苏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江苏省药理学会新药临床前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药学会理事、全国高等药学教育研究会理事、全国高等学校临床药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等。长期以来致力于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其药物防治以及相关天然药物的研制与开发。主持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糖尿病肾病早期肾小球系膜细胞中一氧化氮产生的正反馈机制及其对足细胞功能缺失的增敏作用(30973572)”、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茶氨酸的二肽化合

37、物脑神经保护生理活性研究(bk2009523)”、江苏省研究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ros生成的正反馈作用机制(cx09s_036z,导师)”、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银杏叶提取物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作用及分子机理(03kjb360143)”、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药物体内及体外质量控制公共服务平台(xx10a052)”。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项,2007年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证书编号:2007-hjc-1-9-1,排名第1),2008年获淮海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证书编号:2007-1-9-r1,排名第1),2009年指导的本科毕业论文获江苏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优秀团队

38、(排名第1)。分别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及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临床药理学国家级教材各1部,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教材治疗药物监测与个体化给药1部,参编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麻醉药理基础专著1部。近5年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 收录的学术论文13篇。作为专业建设负责人,于2007年曾先后受邀参加第一届中国制药医学大会(北京)及第三届临床药师论坛(西安)作大会发言,交流医药兼备的复合型药学人才培养模式。2007年12月6日健康报和2007年11月9日第42期医药经济报分别对印晓星教授进行了专访,并刊登了题为培养临床药学人才应分两步走和临床药师培养体制走向规范两篇报道,详

39、细报道了我校医药兼备复合型药学人才的办学模式和教改经验。2、2008年以来,有计划选送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内名校攻读博士学位,迄今为止已送出教师7名,顺利毕业3名,目前正在攻读博士研究生4名。引进博士后及博士8名,其中海外留学归来博士3名。目前,药学院专任教师数量达到5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4人,占教师总数58.6%(其中教授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3.8%;副教授2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4.8%),35岁(含)以下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者占96.6%;45岁以下教师中具博士学位者占38.6%。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6名。3、专任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40、”入选者2人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1人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3人次,第二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人次,中青年科学领军人才1次;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1人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人次;校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人次。(二)教学改革力度大,教学成果显著,有力促进专业建设1、加大精品课程建设力度,2008年来获省级精品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2、2008年来,获江苏省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优秀团队2个,江苏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三等奖3项;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师课件奖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江苏省大学生挑战

41、杯三等奖2项(指导教师)。共发表教学论文27篇。3、深化实验教学,教学实验室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被遴选为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2010年建成校级重点实验室新药与临床应用重点实验室,2010年建成徐州市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药物体内及体外质量控制公共服务平台。4、2008年来获省级教改课题2项、校级教改课题16项。5、2008年来,药学院教师主编已出版教材2部,参编已出版教材10部。主编即将出版专著3部。药学专业选用近三年出版教材的比例为80%。6、在上述建设成果的支撑下,以医药兼备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药学专业于2008年获批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三)科研及学科建设

42、成果显著,科技实力大幅提升。1、科研成果显著,科研水平明显提高。2008年以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3项,市厅级课题18项,校级课题35项,横向课题15项。发表论文143篇,其中sci收录58篇。2、2008年以来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8项,市厅级奖励3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5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中国药学会第三届药师周论文三等奖1项。(四)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社会声誉好。1、学生生源充足,质量优良。我校药学专业培养医药兼备复合型人才,受到社会用人单位及相关兄弟院校专家的首肯。我们每年都开展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对07、08、09年的毕业生就业质量调查显示,药学

43、专业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每年都有很大的提高。08年用人单位的反馈中认为我院药学专业的毕业生,95%以上具备很好的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团队精神和知识水平;70%以上具有很高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80%以上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综合处理问题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等;40%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在江苏省招收的新生录取分数线平均超出本省最低控制分数线20分以上。2、2008年以来,学生获得专利5项、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优秀论文奖1项、江苏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14项、江苏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团队2项、江苏高校优秀本科毕业设计三等奖3项、江苏省十佳诚信之星1名、江苏省大学生

44、课外科技学术作品三等奖1名、江苏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十佳”规划之星1名、江苏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苏北赛区一等奖2名。3、2008年以来,药学专业学生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8篇。尤其是2008级汤安邦同学通过参与教师科研撰写的3篇论文stimultaneous chemical fingerprint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ginkgo biloba extract by hplc-dad发表在sci收录期刊analytical and bioanalytical chemistry(该论文于2010年全国大学生药苑论坛上获得优秀论文奖),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rutin 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