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连加、连减课时1序号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根据连加、连减算式主动思考笔算过程并用竖式计算,学会用竖式笔算连加、连减,掌握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的笔算方式,并能正确地笔算。2、使学生经历连加、连减笔算方式的思考、计算过程,体会加减笔算在新背景下的应用过程,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培养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积累计算学习的经验。3、使学生在主动思考、尝试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主动思考、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课前准备教 学 过 程教学调整一、 引入新课1、回忆旧知。2、揭示课题。二、学习新课1、
2、学习例1。(1)竖式笔算。出示例1,让学生说说条件和要求的问题。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怎样列式?这是一道连加算式,你认为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你能用竖式算出这道连加算式的得数吗?请小朋友自己算一算,等会我们交流。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算法,说明列竖式计算时是怎样想的。引导:老师觉得可以这样算连加的和,(出示竖式连写的完整计算过程)请大家观察是怎样算的,你觉得这样写竖式有没有道理,有没有什么好处?那就请小朋友在课本上第1页找到连写的竖式,自己完成笔算,算出得数。(2)小结方法。上面两种竖式,计算过程相同在哪里?写法上不同在哪里?2、完成“试一试”。出示“试一试”的算式,说明是连减算式。引导:可以怎样
3、写竖式计算?先互相讨论讨论,再用竖式把得数算出来。交流计算过程和得数,明确先算的什么,再算的什么。三、组织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请小朋友先观察,这里计算的是哪两道题?两道竖式都是怎样写的?让学生在竖式上计算。2、做“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分小组进行练习,并指名板演。根据板演交流竖式写法和计算过程。3、做“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独立读题并解答在课本上,指名一人板演。交流列式和结果,并要求口答。根据哪两个条件求的一共摘了多少个?又根据什么求的还剩多少个?四、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加减混合课时1序号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主动用竖式计
4、算加减混合算式,学会加减混合的笔算,掌握用竖式笔算的过程,并能灵活应用口算和笔算正确地进行计算。2、使学生经历加减混合笔算的计算过程,体会加减口算和笔算在新背景下的应用,感受知识的综合应用,积累计算学习的经验,发展运算能力。3、使学生在主动思考、尝试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发展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认真计算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1、加减混合的笔算方法。2、计算时合理选择口算。课前准备教 学 过 程教学调整一、学习新课1、回忆旧知。小朋友回忆一下,上一课我们学习的什么?用竖式怎样计算的?2、学习例2。(1)列出算式。呈现例2,让学生说说条件和问题,并连贯地说出三个条件和问题。怎样列式?(2)竖式
5、计算。想一想,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小朋友把课本翻到第3页,用竖式算出这道算式的得数。你能行吗?学生笔算,指名板演。学生交流竖式怎样算的,明确先算加法,再连着写竖式算出得数。3、完成“试一试”。出示“试一试”的算式。让学生自己计算。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接下来你是怎样算的?讨论:在算出减法得数22后,用什么方法算要方便一些?你是怎样想到用口算的?4、回顾反思。上面两道题是关于什么内容的?你通过计算这两题,有什么体会和大家分享吗?二、组织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分组练习,指名板演。检查交流。2、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明白题意。这道题你能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可以用口算?学生口算并在里
6、填写得数,然后校对。3、做“想想做做”第3题。明确计算要求,让学生说说每题里哪一步可以用口算。学生计算,指名板演。交流。4、做“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交流算式,教师板书。完成后让学生口答问题。根据什么求的第一个问题?再根据什么求的第二个问题?哪位小朋友能连起来说说,先根据哪两个条件求的什么,再根据什么求现在一共多少棵?5、做“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弄清条件和问题。请小朋友想一想:先根据什么求第一个问题,再根据什么求第二个问题?想好后再和同桌互相说一说。让学生交流想的过程。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课时1序号3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页练习一,思考题。
7、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得数。2、使学生能选择笔算或口算的方法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提高合理运算的能力;逐步形成认真计算、追求正确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课前准备教 学 过 程教学调整一、揭示练习内容1、回忆内容。前两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笔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竖式怎样写要方便一些?什么时候可以用口算使计算方便一些?2、揭示课题。二、组织计算练习1、做练习一第1题。出示第1题。这里的题你想用笔算呢还是用口算?为什么想到都用口算?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交流得数。2、做练习一第2题。指名板演
8、,其余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交流计算过程和得数,分析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情况和原因。哪一步用了口算?你根据什么想到用口算的?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有什么体会?3、做练习一第3题。出示题目,让学生了解题意,明确要求。学生计算,把每次计算的得数填在括号里。交流得数,教师板书。三、完成思考题1、练习总结。能和同学说说你的练习收获吗?2、讨论思考题。(1)出示图:有两行苹果,第一行14个,第二行10个。从第一行拿几个放到第二行,两行个数就同样多?如果第二行8个呢?从比第二行多的个数里拿多少到第二行,就能使两行同样多?(2)出示思考题,让学生了解条件和问题,使学生明白要“交换两筐”使两
9、车苹果个数“同样多”。引导: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在小组里讨论,看看哪个小组想到的办法多。交流:让小组代表介绍交换哪两筐,怎样想的。在交流中明白不同的想法。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课时1序号4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3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把两种物体的数量摆得“同样多”的操作活动过程,学会并能正确地用“多的去掉”“少的添上”或“移多补少”的方法把两种物体摆得“同样多”。2、使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这类问题里大小不同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主动探索并了解把两种不同个数物体摆得“同样多”的不同途径,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初步感受和积累数学
10、学习直观操作活动的经验;初步体验几何直观,发展初步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等数学活动,从中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独立思考和反思交流等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把两种物体摆得“同样多”的方法。课前准备红圆片、蓝圆片和小棒。教 学 过 程教学调整一、回顾旧知,激活思维1、比一比。出示图片:一行苹果和一行梨,苹果10个、梨7个,一一对应地排列。比较苹果和梨的个数,可以怎样说?你是怎样看出苹果比梨多3个的?用虚线把苹果分为7个和多的3个两部分。2、说一说。请同桌小朋友看图上两个部分互相说一说:苹果比梨多几个,反过来怎样说?苹果比梨多3个,梨比苹果少3个,还能换句话说一
11、说吗?3、引入新课。二、解决问题,体验关系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出示例3图,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2、操作思考,解决问题。(1)引导操作探索。请小朋友用红圆片代替小军的彩珠,蓝圆片代替芳芳的彩珠,动手摆一摆。引导学生按条件摆出相应的圆片:红的8个,蓝的12个。比较:小朋友能比一比这两串彩珠的个数谁的多谁的少,和大家说说你比的结果吗?你是怎样看出多4个或少4个的?引导:现在知道芳芳的彩珠比小军多4个,小军的彩珠比芳芳少4个。那怎样让两串彩珠变成同样多呢?请大家想一想,动手摆一摆、移一移,再和同桌说一说怎样做的,看看谁想到的办法多。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与学生
12、合作交流。(2)交流理解。组织学生交流摆成“同样多”的方法。结合交流进行演示,使绝大多数学生理解怎样想的,初步感悟大小不同的两个数量间的关系。3、整理方法,感悟关系。引导;我们刚才摆出12个和8个两行彩珠,通过动手操作让两串彩珠变得同样多。你能再看看这里摆的圆片,整理一下解决这个问题有哪些方法吗?4、回顾反思,积累经验。引导:请小朋友回顾一下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哪些体会?比如用学具操作解决问题的活动有什么好处;解决问题的方法各是怎样想到的。每个人先思考思考,或者同桌说一说。你能说说自己的体会吗?三、组织练习,巩固内化1、做“想想做做”第1题。明确要求,让学生按要求摆出小棒,并用多、少说说两行小
13、棒根数间的关系。请小朋友看着这里的小棒,自己说说可以怎样让两行小棒同样多。让学生填一填。交流:你有哪些办法让两行小棒同样多?2、做“想想做做”第2题。(1)完成第(1)题。引导:小朋友能看出这里的两个条形表示什么吗?各表示多少个呢?请小朋友先说出题里的条件,再想想梨比苹果多几个,苹果比梨少几个,和同桌说一说。让学生先填空,再交流结果。(2)完成第(2)题。引导:这里两个条形各表示什么数量呢?请同桌小朋友说说知道什么条件,再独立思考,完成下面的填空。交流练习结果。3、做“想想做做”第3题。让学生说一说题里的条件和要求哪两个问题。第(1)题要怎样算?让学生填写算式并交流。鸡和鸭比一比,谁的只数多?
14、看第(2)题想一想,鸡卖掉哪一部分,剩下的只数就和鸭同样多?求卖掉多少只实际是求什么只数?小朋友想想要怎样算,把算式填写完整。交流算式,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用减法。4、做“想想做做”第4题。让学生说说条件和问题。学生解答第(1)题并交流。同桌讨论第(2)题要怎样做。交流:要两边同样多,你认为可以怎样做?四、回顾总结,概括内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课时1序号5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0页例4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并通过直观操作,联系加、减运算的含义,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解答。2、使学生经历解
15、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结合具体操作感悟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说明和解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初步的几何直观,发展形象思维和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积累借助直观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3、使学生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生成对解决问题结果要检验的初步意识,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重点难点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课前准备圆片教 学 过 程教学调整一、直观思考,激活思维1、看图思考、交流。引导:比一比图中和的个数,你能想到些什么?想到了可以和大家说一说。2、揭示
16、课题。我们对两个数量比较的问题,已经有很多的认识和经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利用上面的认识和经验,学习新的简单实际问题。(板书课题)现在来看一个生活里的具体问题。二、操作探究,学习新知1、呈现例题,了解题意。小英是个好客的孩子,她邀请好朋友小华和小平到家里做客。瞧,他们正在做花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条件。指名学生交流条件,教师板书。看了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2、操作探究,解决问题(1)请同学们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小华做了多少朵?在解决问题前请先思考一下,小华做的花是和谁比的?谁做的朵数多,谁做的朵数少?现在请小朋友用圆片代替花朵,先摆出小英和小华做的朵数,再
17、看看可以怎样算,好吗?操作:先摆谁做的,摆几个?大家和老师一起来摆一摆。第二行摆小华做的花朵。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小华做的花你能摆出来吗?小朋友可以先思考、讨论,再把小华做的花摆出来。交流:小华做的花你是怎样摆出来的?演示摆出第二行小华做的花朵,并追问:小华做的是怎样摆出来的?小华比小英多的3朵是哪一部分?你能看出在多少朵上再添上几朵就等于小华的朵数吗?请小朋友根据刚才摆的过程,看看这里摆的圆片先想一想,小华的朵数比几朵多3朵,求小华做了多少朵应该怎样列式解答,再在课本上列出算式。交流算式,教师板书。结合圆片图小结。求出小华做了14朵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查结果对不对呢?让学生根据结果算一算,小
18、华是不是比小英多做了3朵。并确认结果正确,要求学生口答。(2)回顾反思。小朋友回顾一下,求小华做了多少朵这个问题,我们通过什么活动看出要用加法算的?怎样看出要用加法的?(3)现在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小平做了多少朵?引导:小平做的花和谁比的?谁的朵数多,谁的朵数少?你也能用圆片来摆一摆,看看可以怎样算吗?请小朋友先摆圆片,再看着摆的圆片想一想可以怎样解答,然后在课本上列出算式算一算。交流:谁来告诉老师你是怎样摆的?为什么第二行最后要空出3个位置不摆圆片?你认为少的3个在摆出的图里指哪一部分?你是怎样算小平做的朵数的?请小朋友观察黑板上的圆片:谁做的朵数多,谁做的朵数少?小平做的比小英少3朵,求小平
19、的朵数为什么要用减法算?让学生看着图交流、倾听、表述。结合图片小结。你想怎样检验?引导检验并确认结果,口答。(4)比较。请小朋友观察摆的图片,想一想,这两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解答的方法不一样?小结。三、组织练习,内化新知1、做“想想做做”第1题。(1)学生按第(1)题要求完成画一画,并填一填,列出算式。交流:你是怎样画的?有几个?你是怎样列式的?为什么用加法算?(2)学生完成第(2)题,指名板演。交流:为什么只画3个?为什么这里要用减法算?2、做“想想做做”第2题。这里的条形各表示什么数量?让学生看图说出条件和问题,集体再把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引导:从图上看,你认为要怎样算?先把你的想法
20、和同桌交流交流,再把算式填写在课本上。交流并板书算式,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追问:从图上看,19棵添上几棵等于松树的棵树?所以用什么方法算?3、做“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读题,明确题意。谁走的格数多,谁走的格数少?求刘芳走了多少格要怎样想、怎样算?同桌讨论讨论。交流:谁走的格数多,谁走的格数少?刘芳走的格数少,求刘芳走的格数要怎样想?让学生列式。4、思考“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读题,看看有哪些条件,求什么问题。讨论:小玉和哪两人比的?求小玉浇的盆数要用哪个条件?为什么?四、回顾小结今天学习了两个数量比较时的简单问题。回顾一下,今天的两个数量比较,有哪两类情况的问题?小结:那再想想我们是用什么
21、活动解决这两类问题的?你有哪些体会,有哪些新的认识?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加减计算和实际问题练习课时1序号6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页练习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得数;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2、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算法,提高合理运算的能力;能表述相关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3、使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获得成功的乐趣;能积极参与数学练习,逐步形成独立思考、追求正确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课前准备教 学 过
22、 程教学调整一、计算练习1、揭示课题。2、练习计算。(1)思考练习二第1题。请小朋友看第1题里三小题,每一步都要用竖式吗?每题哪里可以不用竖式?学生交流哪些可以不用竖式笔算,为什么这些可以不列竖式算。(2)做练习二第2题。让学生观察前两小题,说说每小题要怎样算。要求学生口算得数,每次填在里。交流得数。怎样算出里的数?学生计算填写,然后校对结果。二、解决实际问题练习1、做练习二第3题。让学生读题,说说知道哪些条件,要求哪些问题。哪种旗最多,哪种旗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列式解答,指名板演。检查交流,明确算法。求红旗多少面和绿旗多少面为什么算法不一样?2、做练习二第4题。让学生读题,再交流。你认
23、为谁拍的最多,谁拍的最少?小朋友讨论一下:小军拍的比小芳少,他可能拍了多少下,最多拍了多少下呢?再想想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交流:小军最多拍了多少下?你是怎样想的?小强最少拍的多少下?你又是怎样想的?3、思考练习二第5题。让学生说说知道的条件。引导:根据条件能提出哪些问题?同桌互相讨论讨论,等会交流。学生交流问题,说说怎样算。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认识多边形课时1序号7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14页例1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能判断一个由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几边形,能按要求围出或剪出多边形。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中抽象出图形,
24、以及观察、实践操作等数学活动,进一步感受分类的思想,积累学习平面图形的初步经验;体会不同图形边数的特点,发展相应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课前准备小棒,钉子板,四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剪刀。教 学 过 程教学调整一、回顾引新二、学习新知教学例1。1、观察图案。出示例1的窗格图案。让学生说说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图案,再观察窗格上有些什么形状,说说对这样的窗格有什么感觉。2、分类认识。(1)找图形。你能从例1这个窗格图案上找出边数相同的图形吗?自己找一找,把你找的边数相同的图形描一描。请小朋友
25、看看你找到的是几边形的图形,和同桌说一说。交流:谁来指一指,你找到了哪些图形,各有几条边?(2)认识四边形。这里有你认识过的图形吗?老师为什么把这些图形画在一起呢?说明:这些图形都有四条边,像这样由四条边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追问:为什么把这类图形叫做四边形?还能从窗格图案里找到一些四边形吗?想一想,我们认识过的图形有哪些也是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为什么也是四边形呢?你能画一个四边形吗?试试看。(3)做“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各自判断后交流,并说明为什么三个图形是四边形,而另一个不是。(4)认识五边形和六边形。引导:有四条边的图形叫四边形,那么后面这两类图形中每个图形各有几条边呢?你认为应该叫
26、什么图形呢?大家讨论一下。交流:你认为这两类图形各叫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3、回顾反思。引导:请小朋友回顾一下,今天又认识了哪些图形?这些图形是按什么分类的?三、练习内化。1、做“想想做做”第2题。让学生说明图里围出的各是什么图形。指名板演围图形,其余学生分别围一围并交流围出的不同图形。结合交流说说围成的是几边形。2、搭一搭、围一围。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这样的多边形,现在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用最少的小棒搭出指定的图形,看看搭出这些图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要求:用最少的小棒搭出四边形。围一个四边形最少要几根小棒?说说你的想法。要求:增加小棒变成五边形,看谁动作快。最少用几
27、根小棒就能围一个五边形?想一想:围六边形至少需要几根小棒?3、做“想想做做”第3题。要求:先数一数这些图形各有几条边,照样子写在图形上,再填表。学生独立完成。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把这些图形分成了几类,各有多少个。4、出示机器人图案。请仔细观察机器人,看看有哪些是你已经认识的图形,按今天的学习内容可以把这些图形分成几类?学生交流,指一指图里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5、做“想想做做”第4题。(1)让学生明确第(1)题的要求。出示两张四边形纸片,让学生想想怎样剪成两个三角形,怎样剪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学生操作剪图形,教师巡视。交流剪的图形。(2)让学生明确第(2)题的要求。出示正方形纸
28、片,要求学生想想怎样可以剪下一个三角形。学生操作剪下一个三角形。展示交流:你是怎样剪的?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6、做“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找一找、数一数,能找到几个就找几个;然后交流自己找到了几个四边形。 总结学生的观察方法,指导找四边形的方法。 四、总结评价交流:今天我们又去了图形王国,你有哪些新收获?你是怎样学习这些知识的?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课时1序号8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5页例2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实践活动,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能指出平行四边形和围出平行四边形。2、使学生经历从直观、操作中抽象出平行四边
29、形的过程,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并能操作再现平行四边形的形状,积累通过多种感官学习平面图形的初步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使学生逐步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培养独立思考、主动交流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认识。难点:建立平行四边形的直观表象。课前准备三角尺、钉子板、小棒、长方形框。教 学 过 程教学调整一、创设情境,直观认识1、.观察图形。出示一些包括三角形、四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五边形的图形。提问:你准备把这些图形怎样分类? 引导:按照边数可以分成三类。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能说说这些四边形共同的特点是什么吗? 说明:有四条边的图形是四边形,但四边形也有各种各样的
30、形状。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特殊的四边形,请小朋友看下面的情境。(出示例2) 2、学习例题。 (1)这是生活里常见的情境。小朋友能在这些情境中找出四边形,用手沿四条边指一指吗?(指名指一指)你也找出这样的四边形了吗?在课本例2的图上用铅笔描出这样的四边形。小朋友在生活里一定也看到过这样的四边形。哪位小朋友说说,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四边形? (2)操作。请同桌小朋友拿出三角尺,每人找出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这样的四边形吗?拼一拼,拼成功的小朋友举手告诉老师。 你能到黑板上拼一拼,把你的拼法介绍给大家吗? 肯定学生的正确拼法,给予鼓励。 说明:小朋友都拼出了刚才生活里
31、见到的那种四边形。像这样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板书:平行四边形)让学生集体读两遍:平行四边形。(3)抽象出图形。 引导:小朋友现在知道了,这样的四边形叫平行四边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图形。(完成课题板书)老师现在想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你觉得平行四边形这四条边要怎样画才对? 画图:小朋友想法真不错!现在看老师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上下两条边方向要完全一样(画一组对边),左右两条边方向也完全一样(画另一组对边)。这个图形就是平行四边形。二、练习巩固,内化新知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完成练习。哪些是平行四边形?第一个为什么不是平行四边形?说说你的理由。第四个为什么也不是呢? 2、做“想想做
32、做”第3题。 让学生在图里找到平行四边形,再画一画。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所画的平行四边形。 3、做“想想做做”第2题和第4题。 引导:老师为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个材料袋。咱们来打开材料袋看一看里面有什么。 要求:你能选用其中的一些材料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来吗?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比比哪个组想到的办法多。 你们想用什么办法做平行四边形? 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展示自己做的平行四边形:方格纸上画的、钉子板围的、小棒摆的。 交流中,结合用小棒摆的方法,要求说说可以用几根围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围一围、看一看,呈现4根、6根、8根围的平行四边形,想想相对的两条边用的小
33、棒根数有什么要求。 4、做“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木条做的长方形,让学生观察拉成平行四边形。 学生操作拉一拉,注意观察,同桌说说有什么发现,再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三、回顾过程,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能回顾说说认识平行四边形的过程吗?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认识图形练习课时1序号9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17页练习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别相关图形是什么图形,能动手操作做出平行四边形。2、使学生在折、分、拼、剪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相关图形的特征;感受图形的变化,体会图形间的联系;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发展空间观
34、念。3、使学生在操作图形的活动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好奇心,具有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培养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直观特征。课前准备长方形纸,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其中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倍,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和长方形的长、宽对应相等),方格纸。教 学 过 程教学调整一、引入新课小朋友,我们这一单元学习的什么呀?你都认识了哪些图形呢? 引入:这一单元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板书:平行四边形)内容主要是认识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这一单元的内容。(完成课题板书)通过练习,要能比较快地说明
35、一个图形是什么图形,能根据要求自己做出平行四边形。二、组织练习1、图形分类。 (1)出示线段围成的各种图形,除了多边形和平行四边形,还有以前学习过的长方形、正方形。 引导: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里的图形,能按边数分类吗?同桌互相讨论一下。交流:你把这些图形分成了哪几类? 在四边形这类图形中,你认识过哪些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几边形? (2)方格纸上画图。 请小朋友拿出方格纸,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交流所画图形,有错的改正。 2、做练习三第1题。 让学生在教师的具体指导下,用长方形纸依次照样子折出图形,同桌互相说说每次折成的是什么图形,感受图形的变化和联
36、系。 要求学生看课本上折的图形填一填,互相说说各是几边形。 交流填写结果,并提问:第一行五边形折过之后为什么还是五边形?第二行六边形折过后为什么还是六边形? 引导:还能继续折出另外的图形吗?同桌互相折一折,每次说说你又折成了几边形。 学生操作,互相交流。3、做练习三第2题。你能说出下面各是什么图形吗?你能在图里画直线把图形分成几个三角形吗? 请小朋友先想一想,如果分成三角形,每个图形最少能分成几个三角形,再自己试着画直线分分看。(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每个图形你分成了几个三角形?(展示学生的分法) 现在再比比谁分成三角形个数最少。 观察:一边分成三角形个数比较多,一边分成三角形个数最少。现在仔
37、细比一比,你发现分成三角形个数最少的都是怎样分的?4、做练习三第3题。 请小朋友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教师出示)请把这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交流:拼成了吗?谁上来把你的拼法做给大家看一看? 每人除了刚才的拼法,还想到不同拼法吗?自己拼拼看,看你能找到几种拼成平行四边形的方法。 交流:找到了几种拼法?谁来把三种拼法都拼给大家看看? 5、做练习三第4题。 (1)教师出示钉子板,上面有两个不规则四边形。 钉子板上两个图形是平行四边形吗?你能改一改,把它们变成平行四边形吗?(指名学生操作演示) (2)课本上第4题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如果不是,你也画一画,把它改成平行
38、四边形。 交流:你是怎样改的?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6、做练习三第5题。 让学生看两次各是怎样折、剪、拼的。 请小朋友照样子操作,分别拼成平行四边形,然后学生交流展示拼法和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刚才是照课本的样子剪和拼的,现在你能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用不同的方法折一折、剪一剪,再拼成平行四边形吗?同桌共同商量,想想办法,动手试一试。 学生合作思考、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想到办法了吗?把你的拼法展示给大家一起学习学习!(展示沿图形中间剪斜线的拼法) 7、做练习三第6题。 让学生了解题目要求。 学生尝试拼平行四边形,教师巡视指导。 你是怎样拼成平行四边形的?到黑板上拼一拼,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还能拼
39、成其他图形吗?拼拼试试,看看拼出的图形有哪些你认识过的。指名一些学生拼一拼,看看有哪些是学过的图形。三、练习总结 今天练习了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这一单元,回顾一下练习活动,你觉得今天的练习有没有趣?你觉得有趣在哪里呢?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有趣的七巧板课时1序号10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19页认识七巧板、拼图和“你知道吗”。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分类和拼图等活动,认识七巧板,初步学会用七巧板拼成一些简单的图形或图案,进一步体会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特点。2、使学生在拼图活动中,了解用七巧板组合图形的不同拼法,体会图形的变化,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
40、思维3、使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体验七巧板的“巧”和用七巧板拼图的“趣”;感受我国古代数学文化的智慧,初步体会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用七巧板拼不同的图形。难点:用七巧板创造性地拼成不同图案。课前准备认识过的纸片图形,七巧板。教 学 过 程教学调整一、欣赏图案,初感有趣 1、再现图形。 我们已经认识了许多图形,现在老师拿出不同的图形,请大家一起说说它们的名称。 2、欣赏图案。小朋友已经认识了很多图形。如果把我们学过的图形中的几种聚集在一起,可以成为数学上一种有趣的“玩具”。这种玩具变化无穷,能拼成各种美而的图案。大家来看一看。(出示拼图) 上面拼成的各是什么呢?你知道是用什么拼成
41、的吗? 有许多小朋友知道是七巧板拼成的啊,真不错!现在老师再用它来拼一个图案给大家看一看,想看吗?(教师在黑板上随手用七巧板拼一个图案。) 观察:大家说说现在又拼出了什么? 3、引入课题。 哎,它还真能变!你觉得玩七巧板有趣吗?七巧板为什么会这样巧妙、这样有趣呢?你又会用它拼哪些漂亮的图形呢?今天我们就来自己拼一拼、玩一玩,看看它有多巧,有趣在哪里。(板书课题)二、操作实践,体验有趣 1、活动一:比比想想,认识七巧板。 (1)了解来历(“你知道吗”)。 什么是七巧板,它是哪国人发明的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2)比比想想。 (出示七巧板)这就是七巧板,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七巧板。 请你仔细观察七巧
42、板,你能发现七巧板的哪些秘密呢?比如,有几块呀,有哪些图形呀,有没有形状、大小相同的呀。先和同桌说一说。 能把你发现的七巧板的秘密和大家分享一下吗?谁来说一说? 现在大家来整理一下,七巧板有几块,分别有哪些图形?哪几块形状、大小完全相同?请小朋友拿出来大家看一看。 2、活动二:想想拼拼,感受奇巧。(1)选两块拼图。请小朋友选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出一个你认识过的图形。 学生拼图后展示、交流,看看拼成了哪些图形。 你看拼图多有意思!同样的两个三角形,竟然拼出了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这几种图形。如果让你任意选两块,你想想可以拼出哪些认识过的图形呢?自己想一想、试一试,行吗?(学生拼图,教师巡
43、视) 学生拼图后交流、展示,让学生说说分别拼出什么图形。 用两块就能拼出这么多种图形,如果用三块拼,你觉得拼成的图形会是怎样的情况呢? (2)选三块拼图。 现在请小朋友自己选三块图板拼一拼,拼好图形同桌先交流,看看可以拼出哪些认识过的图形,是不是拼出了更多的图形。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交流。选三块拼和选两块拼比,你感觉哪种的变化多、拼法多? (3)任意选择拼图。 请大家任意选四块、五块或六块、七块来拼一拼,和同桌交流,看看你的拼法多不多,并且说说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你选了哪几块,是怎样拼的,能到黑板上交流一下吗?(指名一些学生演示拼一拼,同时可以让其他同学补充演示不同的拼法) 你
44、对选更多的块数拼图形有什么体会? 3、活动三:拼拼说说,激情生趣。 (1)模仿拼图。 还记得开始大家看到的用七巧板拼成的图案吗?(显示开始呈现的图案)现在让你照着拼这样的图案,你能行吗? 请小朋友选一个图案,照着拼一拼,看看能不能拼出来。 学生照着拼图案,指名上黑板照着拼,然后欣赏自己和同伴拼的图案。 (2)想象拼图。 哎,一副七巧板,竟然可以拼出像鱼、羊、狐狸等这些美丽的图案,有趣吧!那你还想用七巧板拼出哪些不同的图案或图形呢?有信心自己试着拼一拼吗?小朋友自己想想、拼拼,看看谁聪明! 学生拼图案或图形,拼成的可以到黑板上摆一摆,让大家欣赏。 (3)反思交流,说说体会。 请小朋友回顾上面拼图
45、活动过程,和同桌说说七巧板“巧”在哪里,你对七巧板拼图有哪些体会。 让学生说说对七巧板“巧”的体验,用七巧板拼图的体会。三、课堂小结,延伸有趣 小朋友已经看到七巧板“巧”在可以拼出很多有趣的图形、图案,可以变化无穷;“巧”在你说不清它有多少种变化,你想不到它会变化成怎样的图形、图案。只要你肯动脑筋,它就会拼成你意想不到的漂亮的新图形、新图案。小朋友课后可以再开动脑筋,和同学一起玩一玩、拼一拼,拼出更多、更好的图形、图案。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认识乘法课时1序号1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22页例1、例2,“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现实情境,经历把几个几相加表示成乘法算式的学习过
46、程,初步认识“几个几”和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知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2、使学生经历由具体情境中“几个几”的实物抽象成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形成“几个几”的观念,发展观察、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3、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感受乘法来自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对与数学有关的生活现象产生一定的兴趣;培养积极思考、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认识“几个几”和乘法的含义。难点:乘法含义的理解。课前准备小棒教 学 过 程教学调整一、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1、学习例1。出示例1鸡、兔情境图。(1)认识“几个几”。请小朋友
47、仔细看一看,图里兔子每堆有几只?鸡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找到这幅图,同桌互相数一数,兔有几个2只,鸡有几个3只。交流:兔有几个2只?谁来数给大家看一看?小朋友大家一起看图,跟老师一起来数。鸡有几个3只?我们再来数一数,好吗?(2)列出加法算式。兔子有多少只?你能列式计算吗?鸡呢?请小朋友自己列出两道算式,算出结果。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这两道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第一道算式是几个2相加得多少?第二道算式是几个3相加得多少?现在请小朋友看算式一起说一说。2、完成“试一试”。请小朋友动手摆小棒,每堆摆2根,摆5堆。仔细观察,你摆了几个2?5个2一共是多少呢?请小朋友在课本上填写算式,并完成下面的填
48、充。交流算式和填充。根据摆的5个2写出了什么算式?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如果添上一个2根,有几个2?写怎样的加法算式?如果现在去掉3个2根,还有几个2根?加法算式怎样写?表示什么意思?3、学习例2。(1)引入乘法算式。有几张电脑桌,每张电脑桌上有几台电脑,要求什么问题?你能数一数、填一填吗?请小朋友看下面填充和算式填写要求,数一数、填一填。小朋友怎样填写的,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样的算式是什么算法?小朋友回顾一下刚才的学习过程,我们是根据什么写出乘法算式4乘2和2乘4的?(2)读乘法算式,认识各部分名称。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两道乘法算式:第一道读4乘2等于8,第二道读2乘4等于8。
49、乘法算式和加法算式一样,各部分都是有名称的。乘法里这个符号叫乘号,等号前面的数都叫乘数,等号后面的数叫积。同桌互相在算式上指一指、说一说,哪个是乘数,哪个是积。这里算式中哪个数是乘数,哪个数是积?4、完成“试一试”。出示“试一试”。谁来说说图的意思?你能自己数一数,再填写下面的括号和算式吗?试一试。你是怎样填的?比一比加法和乘法算式,你认为用哪个算法做起来要简便一些?二、组织练习,内化新知1、做“想想做做”第1题。先让学生观察:左边是什么,每串有几颗;右边是什么,每束有几朵。请小朋友先数一数、填一填,再在下面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能行吗?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板书。左边为什么要写成36=18
50、和63=18?右边乘法算式是根据什么写的呢?2、做“想想做做”第2题。(1)让学生明确先摆圆片再写算式。做第(1)题:学生摆圆片,指名板演。交流摆圆片的结果,说说是几个几,并集体数一数。学生填写算式,完成后交流。(2)做第(2)题:学生先摆圆片,再填写算式。说说摆了几个几。(3)分别摆出6个2、3个5,每次让学生说乘法算式。(4)你还想摆出几个几?你想摆几个几,就用圆片摆出几个几。摆好后,和同桌说说摆了几个几,用乘法算式表示是几乘几。交流:你摆的几个几,乘法算式是什么?3、做“想想做做”第3题。同桌互相读一读、说一说。按算式次序指名读和说。4、做“想想做做”第4题。小朋友已经能读乘法算式了,那
51、能不能根据读法来写出算式呢?完成在横线上。三、全课总结,体验收获1、回顾交流今天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知道了哪些知识,学会了什么?你是怎样数出“几个几”的?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列出乘法算式?2、课堂小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认识乘法练习(一)课时1序号1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24页练习四第1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看情境列算式和交流等活动,加深理解乘法的含义;能根据“几个几”的具体事物写出加法和相应的乘法算式,并能说明理由。2、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乘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感受加法和乘法的联系;初步体会观察事物的不同角度和方法,培养初步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3、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事物的联系,初步体验观察事物的数学角度;培养独立思考、互相交流的意识和习惯。教学重点难点乘法的含义。课前准备小棒教 学 过 程教学调整一、揭示课题1、观察“几个几”。出示几组“几个几”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分别说一说各是几个几。要求几个几一共是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算?2、引入练习。二、组织练习1、做练习四第1题。出示第1题“摆一摆”,明确要求。让学生摆出2个3,交流是怎样摆的。2个3一共是多少?要求学生先摆5个2,再摆2个5。检查交流,5个2和2个5有什么不同?师生共同数一数5个2、2个5。5个2一共是多少?2个5呢?你还想摆出几个几?自己先想好摆几个几,再摆一摆;摆好后和同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及工期管理办法
- 新民警教育管理办法
- 旧机电进口管理办法
- 寺庙功德箱管理办法
- 千级无尘室管理办法
- 北京机动车管理办法
- 员工感恩金管理办法
- 某医院招聘管理办法
- 村级饮水员管理办法
- 哈尔滨概算管理办法
- 2024年2个娃儿的离婚协议书模板
- 旅行社合作协议三篇
- 《微机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全套教学课件
- 高速公路收费人员操作规范DB41-T 610-2016
- 人教版九年级(初三)物理全一册全套课件
- 2025高考物理步步高同步练习选修1第一章 动量章末检测试卷(一)含答案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课件(2024年新版教材)
- 前程无忧国企招聘笔试题库
- 学校物业管理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中国绿色算力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
- 版茶叶购销合同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