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氧化还原反应(高三总复习)_第1页
专题2--氧化还原反应(高三总复习)_第2页
专题2--氧化还原反应(高三总复习)_第3页
专题2--氧化还原反应(高三总复习)_第4页
专题2--氧化还原反应(高三总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二氧化还原反应一、考点、热点回顾(易混点)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1)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凡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发生改变。(3)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反应前后是否有转移。(4)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关键要看反应前后元素的是否发生改变。2、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特征化合价升高化合价降低实质电子电子反应物性质性性过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结果被被产物3.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置换反应- -定是 ;复分解反应- -定是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 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 生成的分解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4

2、. 反应规律强氧化剂+强还原剂t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弱还原性)(弱氧化性)在同一反应中:(1) 氧化和还原总是同时发生、同时存在,有氧化必有还原;(2)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5. 氧化性、还原性判断规律(1) 从元素的价态考虑:最高价态一一只有氧化性,如 Fe时、HSQ KMnO等;最低价态一一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i、s2-等;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 27 S、C1 2等(2) 根据金属活泼性判断: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对应离子的氧化性越弱。+2+3+2+汁2+Ag Hg F e Cu H F e金属活动顺序表:单质还原性:按金属活动性顺

3、序表的顺序依次减弱。(3)根据非金属的活泼性判断: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单质氧化性:F2 CI2 B2 I 2 S离子还原性:S I BrCl F(4) 通过化学反应规律判断:强氧化剂+强还原剂t还原产物 +氧化产物(弱还原性)(弱氧化性)女口: CI2+ H2ST 2HCI+ S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Cl2 S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H2SHCI(5)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女口: 2Fe+3Cb t2FeCl3, Fe+4FeS,可得出氧化性 Cl2S。(6)由反应条件的难易比较:是否加热、有无催化剂及反应温度高低或反应物浓度。MnO+4 HC

4、I(浓)tMnCI2+CI2 f +2H2O (浓、加热)KCIQ+6HCI(浓)t KCI+3CI2 f +3HO (浓、不加热)2KMn(4+16HCI(浓)t2KCI+2MnCl2+5Cl2f +8H2O (不加热)氧化性:_KMnQ KCIO3 MnO6.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常见氧化剂: 非金属单质:如 CI2、Q、Br2等。 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如浓H2SQ、HNQ KMnO Mn0 KCIQ、bCO等。 某些金属性较弱的高价态离子:如 _FeS Ag:Cu2+等。 过氧化物:女匚NqQ、H2Q等。(2)常见的还原剂: 活泼金属单质:如K、Na、Mg Al等。_ 2 _

5、非金属离子及低价态化合物:如S 、H2S、I_、CO SO、H2SQ、NSO等。 低价阳离子:如 Fe2+等。 非金属单质及其氢化物:如H、C NH等。7、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单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一一电子得失守恒)(1)一般氧化还原反应H2SQ (浓)+CtSO2 f +CO f +H2O(2)部分氧化还原反应Cu + H2SQ (浓) tCuSO4+SO f + H2ONH3 +Cl 2NH4CI+N2Cu +HNO3 (浓) tCu(NO3) 2+NO2 f +H2O(3)归中反应(同一元素)归中反应的原则:只靠拢,不交叉H2SO (浓)+HStSO2+SJ +H2OKCIO3+

6、HCI tKCI+CI2T +H2ONH4NOTN2T +HOf +HNO(4)歧化反应(同一元素)NO+_H2CTHNO NOS+_NaOITNaS+_NazSO+_H2O二、典型例题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先后规律例题:在Nal、KCI、MgBr2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氯水,当溶液中有Br2生成时,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的离子是。A. CI- B . Br-C . I- D .不能确定变式1加深理解类1. 已知反应:Fe+ Cu2+t Fe2+ Cu; 2Fe3+ Cur 2Fe2+ + Cu2+ 则 Cu2+、Fe2+、Fe 3+的氧化性由强到 弱顺序为。2. 已知反应:CI2+ 2KBrr

7、2KCI + Bq; Bq+ 2KIt2KBr +丨2则Cl、Br 、I 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 顺序为。变式2拓展综合类3. 已知:2FeCl3 + 2KIt2FeCI2+ 2KCI + I 2,2FeCl2+ CI2T2FeCb。判断下列物质的氧化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 Fe3+ CI2 I2B. Cl2 Fe3+ I2C.丨2 Cl2 Fe3+ D. Cl2 丨2 Fe3+4. 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B和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D。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 C 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可判断 A、B、C

8、 D E依次是。A.Fe、Cu Al、Ag、MgB. Al、Cu、MgAg、FeC.Mg Cu Al、Ag、FeD. MgAg、Al、CuFe考点二、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基本规律一一先后规律电子得失总数相等例硫代硫酸钠可作为脱氯剂,已知25.0mL 0.100 mol L -1 NazSQ溶液恰好把224mL(标准状况下)Cl 2完全转化为Cl-离子,则SQ2将转化成 。2-2-2-A. S B SC SOD SQ变式1加深理解类1 . 24毫升浓度为0.05摩/升的NatSQ溶液,恰好与 20毫升浓度为0.02摩/升的bCdO溶液完全 反应生成NSQ,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

9、 +6 B . +3C. +2D. 02. 某金属单质跟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假定只产生单一的还原产物,当参加反应的单质与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 : 1时,还原产物是 。A. NO B . NOC. N2OD. N2变式2拓展综合类3 . 38.4毫克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 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 22.4毫升(标准状况),反应消耗的HNO的物质的量可能是3A. 1.0 x 10- mol B3.1.6 x 10- mol C . 2.2x 10-3molD3.2 .0 x 10-mol4 .在反应8NH+3CI2T6NHCI+N2 中,若有 1molCl2参加反应,则被氧化的 NH质

10、量为A.136gB.45.3gC.34gD 11.3g三、课后练习1 .配平下列万程式(若还没完成请写完整)P+CuSO +H2OCu + H3PO +H2SQK 2020+ HCltKCl+CrCl3 +Cl2 +H2OCr2O72-+I-+ H +t Cr 3+ I2 +Mg+ HNO3(稀)tMg ( NO) 2+NH4NG+H 2OK 2Cr2O+ KI+H2SQTCr 2 (SQ)3+K2SQ+I 2+H 2O2.(双选)下列各组离子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2+ + 2-2-+ +2-A . Ca 、 Na、 S 、 COB. NH、 H、 S 、 NOC . Cu2

11、+、K+、OH、Cl-D. Fe2+、X、H、MnO3 . 24毫升浓度为0.05摩尔/升的NaSO溶液,恰好与20毫升浓度为0.02摩尔/升的/CmO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 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 . +2B. +3 C . +6D. 04. MO7X-与s2-在酸性溶液中反应 皿&-+彳扌+也廿 2MT+3S +7HO,贝U M的化合价是 。A . +6 B. +4C. +3 D. +25. (双选)已知常温下在溶液中发生(1) 2A2+B2 2A3+2B-; (2) 16H+10Z-+2XQ- 2X2+5Z2+8FbO; (3)2B+Z2 B2+2Z-反应,由此推断下列叙述正

12、确的是 。A . X2堤XQ-的还原产物B. Z2在(2 )、( 3)中均为氧化剂C .反应Z2+2AT 2A3+2乙可以进行D.微粒氧化性:XQ-Z2 A3+B26.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C金属阳离子被还原不一定得到金属单质B. 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一定被还原D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是阳离子7硝酸铵受热分解生成氮气、水和硝酸的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氮原子与发生还原反应的氮原子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 5: 3 B . 5: 4 C. 5: 8D. 3: 5&已知黑火药爆炸反应为2KNQ+S+3C 3CQ +N +&S,贝U 1mo

13、l KNO3可氧化碳的质量为 。A. 6 克 B . 12 克 C . 18 克D. 15 克2223+29.已知AQ可与B反应,B被氧化,产物为 B单质,酸根离子被还原,产物为 A,且知AQ的浓 度为0.3mol/l的溶液100ml,与浓度为0.6mol/l的B的溶液150ml恰好完全反应,则n值为。A. 4B. 5C. 6D. 710 .高锰酸钾和氢溴酸溶液可以发生下列反应:KMnO+HBr Br2+ MnBh+KBr+HO,其中还原剂是 。若消耗0.1mol氧化剂,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 l 。(写详细过程)11. 0.3mol硫化亚铜与硝酸反应,若生成Cu ( NO) 2、NO

14、S和 HO,那么在参加反应的硝酸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之比为 。(写详细过程)12.在反应 P+CuSO+HO CusP+HPQ+HSQ中,当有 5mol Cu2+被还原时,被氧化的磷质量为 _g,转移的电子数目是个。1. 略;2. BD 3. B; 4. A; 5. AC; 6. C; 7. A; 8. D; 9. D; 10. HBr; 0.5mol/L ; 11. 1 : 3; 12. 62; 10NA;【iii过程与方法 B级能力提升】1. 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2+3 十2-2+-一A . Fe、Fe 、SQ、ClB. Ca、Ag、NO、BrC . H、Mn

15、Q、I 、KD. H十、AIO2、Na、Cl2. 下列各组物质在常温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H2S 与 SOB.浓 HNO与NOC.浓H2SQ与NqSQD.浓HbSQ与Cu3. 在下列反应中,H2Q作还原剂的是 。A . H2S + H2QTSJ + 2H2QB. H2C2 + PbQ 宀 PbQ + Q2T +H2QH2O2 + H2SOT H2SQ + H2OC . 4fQ + PbS T PbSC4 十 4fOD4. NaH能和NH反应,其离子反应式为: 论是。A . NH3具有还原性BC . H2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H + NH t NH/ + H4 ,根据上述反应事实可

16、以得出的正确结.H 一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5下面化学方程式系数配得正确的是 A. 2KMnO+ IIH2S + 5H 2SAK2S04 + 2MnSO十13SJ + I6H2OB. 2KMnO+ 8H2S+ 4H 2SQt K2SQ +2MnSQ+9S J + 12出0C .2KMnO+ 5H2S+ 3H 2SQt K2SQ +2MnSQ+S J + 4出0D .2KMnO+ 5H2S+ 3H 2SQt K2SQ +2MnSQ+5S J + 8H2O6某溶液能使酚酞试纸变红,则该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A . Na+、Al3+、Br-B. K S2-、SO2-C.

17、Na+、AIOJ、SQ2-D. K+、CaT、Fe3+7某元素单质1摩尔跟4摩尔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不可能的是 。A. +1B. +2 C. +3D. +4& 一定条件下,SO与HS的混合气体共2.5mol,充分反应后测得还原产物比氧化产物少16g,则原混合气体中SQ和H2S的质量比为 。A . 16: 17 B . 8: 17 C . 17: 32 D . 17: 489.铋酸钠在酸性溶液中可以把皿斤氧化成MnO-,在调节铋酸钠溶液的酸性时,如只能提供下列物质,最好选择。A .稀硝酸 B .氢硫酸 C .盐酸 D .硫酸氢钾10 .将3.48Fe3Q克完全溶解在100ml 1

18、mol/L硫酸中,然后加入KaCG溶液25ml。恰好使溶液中Fe2+ 全部转变为Fe3+, 62O2-全部转变为Cr3+,则K2Cr2O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A . 0.05mol/L B . 0.10mol/L C . 0.20mol/L D . 0.30mol/L 11 .某温度下,将 Cl2通人Na0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1 O3、NaC1O的混合液,经测定Cl 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 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 比为。.11: 312 .为了消除工业废气和汽车废气中NO的污染,可通人适量氨气将 NGX还原为N2与水,

19、现有含NO和NO混合气体3.0 L,用同温同压下3.5 L NH 3恰好使该混合气体完成转化成N2,则混合气体中NO和A. 21 : 5NO的比值.1: 3.1: 2.1: 113 .工业上从含硒的废料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硫酸和硝酸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再与盐酸共热,硒酸转化为亚硒酸(HCI + HzSeQ t H2SeO + C12 + H2O),通SO于亚硒酸溶液中,有单质硒析出。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fSeQ氧化性弱于C12B.亚硒酸氧化性强于亚硫酸C . SeQ还原性强于 SQD .析出 1mol Se ,需 HSeO、SQ、HbO各 1mol14. 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2FeCl3 + Cu宀2FeCl2+CuC1。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 .烧杯中有铜无铁B.烧杯中有铁无铜C 烧杯中铁、铜都有D烧杯中铁、铜都无15. 已知含有a mol的FeB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氯气,当溶液中有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