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下税收缺口规模测量_第1页
中国地下税收缺口规模测量_第2页
中国地下税收缺口规模测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地下税收缺口规模测量 【摘要】固定比率法因为需要选择某一年作为研究基期假定该年地下经济规模为零,将该年度的货币比率k值作为k0代入现金比率模型进行测算,所以存在一定的缺陷。并且,现金比率模型一般基于地下经济全部采用现金支付的假设条件下,所以会对地下经济规模造成低估。本文基于固定比率法的基本模型进行部分修正,估算我国从1994年到2013年的地下经济规模。 【关键词】税收 税收测量 固定比率法 税收估算模型 1刘华,张伟伟,廖福刚.基于现金比率模型改进的我国地下经济规模测算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1). 参考文献 1allingham.m.g.sandmo,a.income tax

2、evasion:a theoretical analysis 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72. 2yitzhaki,s,a note on income tax evasion:a theoretical analysisj.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74 3yitzhaki,s,on the excess burden of tax evasionj.public finance quarterly,1987. 4贾绍华.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 5梁朋,梁云.关于我国地下经济规模的测

3、估与思考.财贸经济,1999. 6贾绍华.我国税收流失的测算分析与治理对策探讨.财贸经济,2002. 7罗春梅.治理税收流失的制度研究.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院学报,1999. 8杨碧云.避税和避税的形成原因、经济影响和治理对策研究,2003. 9刘芳.避税避税及影响因素的经济分析,2004. 10李文.避税的经济分析j.涉外税,2002(12). 11程侃.地下经济、个税流失与再分配效应j.福州大学学报,2014. 12刘华,张伟伟,廖福刚.基于现金比率模型改进的我国地下经济规模测算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7. 13谷成.税收遵从的理论模型与政策引申j.财贸经济,2009. 14伍云峰.我国税收流失规模测算j.当代财经,2008. 15李庭.我国避税问题的模型研究与防治对策j.税收征管,2011. 16宋旭光.中国税收流失问题研究.2006. 17王玉霞.我国避税行为的经济学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