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江苏省苏州市立达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年初三调研试卷 化 学 2014.05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第1页至第5页,第ii卷第5页至第8页,共五大题36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2答选择题(第i卷)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相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

2、题;3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a40 cl35.5第i卷(客观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4年“地球一小时”的主题是“蓝天自造”,号召更多人关注空气污染,推动解决方案,应对雾霾找回蓝天。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城市道路定时洒水 b广泛使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 c加强建筑工地扬尘控制 d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的秸秆和垃圾2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放入足量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白醋 b食盐 c味精 d食用油3sb2o5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用x

3、来生成该阻燃剂的化学方程式为: x2h2o2sb2o5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的化学式为 asbo2 bsb2o3 chsbo3 dh3sbo44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氮气含量最多,氮气可以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 b空气是成分固定不变的气体 c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过多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 d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所以松脆的食物长时间放在空气中易变软5下列有关金属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埋在潮湿、疏松、透气的酸性土壤中的铸铁管容易被腐蚀 b在空气中灼烧铜丝,其表面会变黑 c铜、银等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常温下所有金属是银白色固体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7物质的俗名

4、与化学式相对应正确的是 a消石灰:cacl2 b烧碱:na2co3 c熟石灰:caco3 d生石灰:cao 8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取用了过多的粉末状固体,只需用药匙将多余的固体放回原试剂瓶即可 b溶液中仍有少量硝酸钾固体没有溶解,只需稍稍加热液体即可 c鸡蛋清中不小心滴到了少量乙酸铅溶液,只需加些水就能将不溶物溶解 d过滤后的滤液中仍有少量不溶性固体,只需用玻璃棒将其转移出即可9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不正确的是10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浓盐酸挥发 b干冰升华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d水沸腾11苏州洞庭碧螺春茶享誉国内外。绿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抗 癌等功效,其化学式

5、为c76h52o4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单宁酸分子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38:26:23 d一个单宁酸分子中含26个氢分子12正确的操作能保证化学实验的安全顺利进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将氢氧化钠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b点燃一氧化碳气体前,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c测定稀盐酸的ph时,应先润湿ph试纸 d稀释浓硫酸时,先在烧杯内倒入浓硫酸,后缓缓加水并搅拌13世界上每年有上万家庭发生火灾,造成了极大损失,如果掌握一些家庭安全知识和紧急灭火措施,就能避免火灾。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a油

6、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用明火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c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14据新华社5月3日电:科学家在粒子加速器中,用钙离子轰击放射性元素锫,成功生成117号元素。关于该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钙离子轰击元素锫,生成117号元素的过程为化学变化 b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117g c该元素原子核内有117个质子 d,该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715下列有关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五个氢原子:h5 b三个水分子:3h2o c两个钙离子:2ca2 d四个铵根离子:4nh16下列化学方程式和事实相符并书写正确的是 a实验室检验二氧化碳:2naohco2h2ona2co3 b双氧水分解

7、制取氧气:h2o2h2o2 c实验室制氢气:znh2so4h2znso4 d工业炼铁原理:3cofe2o32fe3co217以下是某同学对化学实验现象观察的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b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硝酸,微热后,出现黄色不溶物 c灼烧聚乙烯(pe),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d氧化铜粉末中加入稀硫酸,微热后,液体变成蓝色18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d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的 三种溶

8、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19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下列有关酸、碱、盐的生产或应用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常用于生产氯气、烧碱、做调味品b草木灰(含k2co3)与化肥硝酸铵不能混合施用,会降低肥效c纯碱既可从内陆盐湖提取,又可用“侯氏联合制碱法”生产 d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可以干燥所有的气体20某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离子个数比如右图所示), 其中x可能是 amg2 bcu2 cohdco3221金属防锈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美化环境。下列钢铁制品经过如下处理后,防锈效果最差的是 a经常在表面涂油的大型钢制机械 b涂上防锈漆后的“辽宁号”

9、航母舰体外壳 c擦洗干净后长期存放在室外的大型铁制农机具 d经过“烤蓝”,在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的钢制枪管22如右图所示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若药品为高锰酸钾,则试管口需塞一团蓬松的棉花 b加热药品时要先预热再集中加热 c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就收集气体 d该方法收集的气体比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水蒸气含量多23在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金属析出。则滤渣中所含金属是 acu bfe、mg cfe、cu dmg24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配制溶液时,搅拌可以增大固体溶质的溶解度 c饱

10、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融雪剂的原理是利用某些物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低于025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是 a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g b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氯化钠36g c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水与氯化钠的质量比为100:36 d20时,将36g氯化钠溶解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26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加热50g高锰酸钾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小于高锰酸钾的质量 b100g冰溶解后得到相同质量的水 c10g食盐完全溶解在50g水中,得到60g食盐溶液 d一杯水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水

11、分蒸发了,质量减少了27,下面是某同学对课本中图表资料情况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直接查出元素的化合价 b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判断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c利用元素化合价表,可以帮助书写物质的化学式 d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判断某些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28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l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cuso4、nacl、kno3 bna2so4、nh4cl、kcl cnaoh、nacl、nano3 dk2so4、agno3、nacl29下列除去混合物中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方法中,不合理的是30右图是稀hci和naoh溶液反应的ph变化曲线,以下 说法正确的是

12、 a该反应是稀盐酸滴入naoh溶液中 ba g是指加入氢氧化钠固体质量 ca点溶液的中的微粒为h、cl、na db点溶液呈碱性,可用酚酞或硫酸铜溶液检验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31 (10分)请用线段连接有对应关系的相邻两列间的点。32(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填空。 (1)利用直流电分解水可获得氧气: ,从能量转化角度考虑,该反应中吸收 能转化为 能。 (2)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反应后金属表面出现 色固体。 (3)某些工厂利用稀盐酸清洗铁制品表面的铁锈(主要成分为氧化铁): ,该反应属于 基本反应类型。 (4)将少量硫酸铵晶体与熟石灰混合研磨: (5)亚硫酸(h2so3

13、)在空气中逐渐氧化形成硫酸 ,亚硫酸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将 (填“增大”或“减小”)。33(5分)2014第十七届“东方水城”中国苏州国际旅 游节于4月11日开幕。本届旅游节以“爱在苏州, 乐享生活”为主题,开展了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 (1)“苏州范儿”的开幕式。作为传统项目的游船在古运河上呈现,而游船的主要框架结构为钢铁,属于 材料。(2)“国际范儿”的马拉松比赛,在准备剧烈运动前可适当补充些葡萄糖,若血液中缺乏葡萄糖则可能引起 疾病。另外,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谷类食品中所含的淀粉(c6h10o5)n能与水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葡萄糖(c6h12o6)。请你写出相应的化学方

14、程式: (3)“低碳生活,快乐旅游”骑游苏州活动。通过自行车骑游苏州,有效减少了co2、so2、co的排放,这些物质中会造成酸雨的是 ,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的是 。34(4分)今年我市初中化学实验考查的内容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下列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本题答案并不唯一) (2)在取用固体步骤中,托盘天平的指针略微向右偏移时,可进行 操作直至恰好平衡。 (3)将3.0gnacl固体溶解在47.0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若将10g15%的nacl溶液稀释成该浓度的溶液,则需要加入 g的水。35(5分)某制药公司生产一种钙

15、片,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测定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取5片钙片碾碎后全部转移至锥形瓶中,进行如下实验(假设钙片除碳酸钙之外的成分不与盐酸反应)(1)请根据实验数据,粗略计算每片钙片中含碳酸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注意格式) (2)小顺同学认为该方法测定的二氧化碳质量可能偏大,理由是 小利同学认为该方法测定的二氧化碳质量可能偏小,理由是 (二氧化碳在酸性溶液中溶解度极小,可忽略不计)36(6分)纳米材料在绝大多数同学眼里都非常神秘。某化学学习小组决定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自己动手实验,制备化学性质极为活泼的纳米铁粉。【实验原理】 (1)用硫酸亚铁、草酸(h2c2o4)两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来制备草酸亚

16、铁(fec2o4)(溶解度较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焙烧草酸亚铁:fec2o4 fe2co2 【操作步骤】 (1)草酸亚铁晶体的制备现有烧杯、玻璃棒、药匙、滤纸、托盘天平、铁架台、硫酸亚铁、草酸等实验用品。为分离获得反应后的不溶物,缺少的玻璃仪器是 。若配制的硫酸亚铁溶液略呈黄色,可能原因是 。(2)纳米铁粉的制备将一根玻璃管在酒精喷灯上烧制成如图所示形状,向其中加入黄色草酸亚铁晶体。当草酸亚铁粉末受热完全变黑,立即将管口部分放在火焰烧熔封闭,这样便得到了高纯度的纳米铁粉。分解草酸亚铁的实验中所产生的co2对于该实验步骤所起的作用是 。指导老师提醒同学们应准确把握玻璃管的烧熔封闭

17、时间。你认为烧熔过早、过晚的后果分别是 , 。2014年初三调研试卷 化 学 2014.05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题 号12345678910答 案ddbbdddbac题 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 案dbacbcccdd题 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 案cccdbaabcd31 (10分,每条线段1分)。 物质类别物质化学式物质用途单质 co2 电池电极酸 c 制作饮料碱 ch3cooh 食醋成分盐 nh3h2o 治疗胃酸过多氧化物 nahco3 氮肥通电32. (每空1分)(1)2h2o = 2h2 + o2 电

18、能 化学能(2) fe + cuso4 = cu + feso4 红(3) fe2o3 + 6hcl = 2fecl3 + h2o 复分解反应(4) (nh4)2so4 + ca(oh)2 = caso4 + 2nh3 + 2h2o(5) 2h2so3 + o2 = 2h2so4 减小33. (每空1分)淀粉酶(1) 金属(2) 低血糖 (c6h10o5)n + nh2o = nc6h12o6(3) so2 co34. (每空1分)(1)adf(答全得1分)(2)用手轻轻敲打手腕(3)6% 1535.(5分)(1) 解:产生二氧化碳质量为:m(co2) = 405.3g - 402.0g = 3.3g(1分) caco3 + 2hcl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