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业有限公司避难硐室应急预案_第1页
煤业有限公司避难硐室应急预案_第2页
煤业有限公司避难硐室应急预案_第3页
煤业有限公司避难硐室应急预案_第4页
煤业有限公司避难硐室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山西介休鑫峪沟左则沟煤业有限公司避难硐室应急预案山西介休鑫峪沟左则沟煤业有限公司避难硐室应急预案山西介休鑫峪沟左则沟煤业有限公司二0一三年左则沟煤业有限公司审批表名 称审 批 意 见签 字总 经 理总工程师安全副总通防副总生产副总机电副总调度室主任避难硐室应急预案 为全面贯彻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安监总煤装【2011】15号)文件要求,确保补充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井下避难硐室在安全避险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一、为实现演练活动统一指挥、分级分责、快速响应,特成立演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

2、设技术组、调度组、监控组、安检组、机电组、后勤保障组。 (一)应急预案领导小组 组 长:孟永生(总经理) 副组长:孙士彪(总工程师)、刘建明(通防副总)、马俊成(安全副总)、赵瑞元(总工程师助理)、范俊杰(机电副总) 成员:陆道忠、刘恩光、陆晓辉、陆成、周成、景培成、李玉伟、唐咸松、王志勇调度值班人员及其相关人员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应急预案活动全过程的组织领导;负责审批决定演练的重大事项;负责监督、检查、指导演练方案的制定和落实;生产调度员负责做好电话汇报记录,必要时启动录音电话对汇报内容录音等。 (二)六个小组分工如下1、技术组技术组负责分析矿井各采区技术资料,制定、会审、完善演练方案;指导

3、执行单位制定、完善、培训演练安全技术措施;演练结束后负责组织编写演练总结报告,填写演练评审表等。 2、调度组 (1)、应急预案的所有准备工作的协调处理。 (2)、统计、汇总应急演练中出现的情况 (3)、协调和处理井下反映的各种问题,保证应急演练的顺利完成。3、监控组监控组负责避难硐室监控设备正常运行,负责维护通讯设备,保障通讯广播系统运行正常;4、安检组 安检组负责了解掌握假想事故区域通风系统、巷道布置、供电线路等情况;演练23项抢险救护课目;写出抢险救护总结报告等。5、 机电组 机电组负责对机电设备正常使用与运行,负责维护通往演练区域运人运料设备运行,负责演练区域停送电措施执行6、后勤保障组

4、后勤保障负责保障演练所需物资供应; 二、应急预案的具体实施(1)详细使用流程如下: 1、首次使用该系统(第一批人员进入避险系统)a.第1批进入避难硐室的人,打开舱门,会有气幕在门的四周形成。进入过渡舱后,立即按下位于喷淋旁边控制阀,会有空气喷淋在头部上方喷出,用于清洗进入硐室内人员身上的灰尘及有毒气体。b. 打开所有高压氧气瓶阀门,该阀门位于气瓶的顶端;按方向旋转减压器的阀柄(位于气瓶嘴处),同时观察低压表压力(位于减压器上,远离气瓶嘴的那个),调节压力控制在0.3mpa以下。c.打开生存室门,进入生存室,关闭生存室门,旋开供氧系统控制阀,然后根据供氧系统控制阀侧面的说明以及当时的人数调节供氧

5、流量,流量调节阀位于流量计的下方。d.从座位底下取出二氧化碳吸附剂(粉红色),取出一氧化碳吸附剂(灰色),撕开封口,将二氧化碳吸附剂(粉红色)和一氧化碳吸附剂(灰色)分别倒入空气净化器内的抽屉内,并铺平。抽屉位于空气净化器内,且有标识。e.操作完毕,在座椅上休息。2.再次使用该系统(是指后面的人使用)a.进入过渡室,关闭过渡室门,立即按下位于喷淋旁边控制阀b.打开生存室门,进入生存室,关闭生存室门,然后根据供氧系统控制模块侧面的说明以及当时的人数重新调节供氧流量,流量调节阀位于流量计的下方。c.操作完毕,在座椅上休息。3.降温除湿系统操作a.完成上述1步后,室内应安排值班人员,通过舱内测试仪表

6、,监测生存室内的大气环境。b.当发现生存室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和一氧化碳浓度超过设定值时,启动空调及空气净化系统使其工作。c.开启直流风机控制按钮。d.值班人员根据室内的温度,控制调速按钮的开启、关闭及旋转保证室内的温度不超过35及各项参数规定的要求。e.当值班人员观察到二氧化碳吸附(原粉红色)变为粉白色,也就说二氧化碳吸附剂颗粒大部分变为白色时,或者二氧化碳测试仪检测到主舱二氧化碳浓度到9000ppm时,将抽屉中的二氧化碳吸附倒出至二氧化碳吸附剂垃圾箱内,更换新的二氧化碳吸附剂,二氧化碳吸附(粉红色)在座位底下。f.当使用进行到后期,风机不转动时,且降温除湿系统降温效果明显下降,可旋

7、转调速电机控制按钮。4、压力保证:避险人员进入避难硐室后,应随时观察压力传感器,确保避难硐室内维持正压+(100-500)pa。当压差小于100pa时,应启动压风系统或补气系统,压差达到200或小于500pa时停止;当压差大于500pa时,应启动手动泄压阀泄压,低于500pa时关闭手动泄压阀。注意:避难硐室内部所有系统是为避难硐室提供生命保障支持的仪器设备,为室内内的避难人员生存提供必需的环境生存条件,在无专业人员指导的情况下请勿擅自更改或移动。使用流程如下图1所示:升高无或氧气浓度低于18.5%避险需求打开硐室门喷淋人员进入过渡室人员进入生存室压风操作者有保持压风供氧启动气瓶供氧系统温度操作

8、者启动降温除湿净化系统等待救援操作者根据参数变化适当调整各系统图1 避难硐室使用流程(二)详细的操作流程如下避险人员应由进风侧硐室入口进入,回风侧出口门仅作为备用应急出口使用。进入硐室的第一批避难人员在开启相应进入方向各系统后,必须进入避难硐室另一侧打开另一边的相应系统。警示:当生存硐室内氧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人呼吸要求(氧气浓度为18.5%至22%,一氧化碳浓度小于24ppm,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的安全浓度后,方可取下配戴的自救器。一、硐室外1.在发生煤矿灾难无法升井脱险时,避难人员根据矿井避灾路线图提示进入避难硐室暂时脱离灾害威胁。2.硐室外单向排气阀,请查看是否堵塞。二、

9、进入硐室1.通过防爆密闭门上的观察窗口查看过渡室是否有其他人在进行喷淋冲洗。注意:如果有人正在操作,请等待操作结束进入主硐室门后,硐室外的人方可打开过渡硐室门进入。2.确认过渡硐室无人后,旋转门把手(顺时针为打开,逆时针为关闭)打开过渡硐室门进入过渡硐室。防爆密闭门打开的同时,如果压风管道没被破坏,风幕系统自动打开。3.当一组人员进入后立即从里面把过渡硐室门关闭。4.关闭防护门后开启喷淋阀门。三、压缩空气幕及喷淋(无压风情况下)1.当人员打开硐室门后,如果压风管道没有气(气幕不喷气)首先打开所有空气瓶阀门(注意:要把阀门打开到位)2. 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为正压时减压器已经预设气压至0

10、.8mpa,请勿改动!如果压力低于0.8mpa,调整减压器使低压表数值到0.8mpa。3. 调节二次减压阀到0.6mpa左右4. 打开喷淋控制球阀,空气由喷淋向外喷出进行清洗,过程大约2060秒(注:每次过渡硐室洗气人数不得超过12人)四.进入生存室1.当一组人员喷淋结束后,开启生存室的密闭门。2.密闭门开启后过渡室人员快速进入生存室,并关闭生存室密闭门。 五、压风供氧1.在压风管路完好的情况时首先采用压风供氧,开启压风出口三滤装置后的阀门,听到消音器发出声音确认有风送出表示此时压风供氧开启。(硐室内一共2个压风供氧出口均需开启) 2.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为正压时减压器及流量均已设置好

11、,请勿改动!设置参数为:压力输出0.2-0.3mpa,流量为8m/分钟。3.压风“三滤”装置设置有自动排污口,请勿随意触碰,防止堵塞。六、压缩氧供氧系统 在压风管路被破坏的情况下启用压缩氧供氧系统。 1.完全打开每一个氧气瓶(蓝色)阀门(逆时针为打开,顺时针为关闭) 2.检查压力表是否为正压状态,如为正压时减压器已经预设气压至0.3-0.4mp,请勿改动!如果压力低于0.3-0.4mp,调整减压器使低压表数值到0.4mp。3. 打开供氧控制箱上的控制球阀4. 根据0.5升/分钟/每人,按总人数调节供氧箱供氧流量。七、正压维持系统1.在压风管路没有压风的情况下,打开硐室中空气瓶组的空气瓶阀门。2

12、.调节空气管路二级减压阀到0.3mpa3打开手动补气管路,根据硐室内外压差调节补气量。八、空气净化及降温除湿系统1.硐室中配有2套蓄冰空调和2套空气净化系统。2.打开压缩空气瓶阀门,调节每个瓶的减压阀出口压力至0.6mpa3.打开空气总阀,调节空气管道减压阀至(0.3-0.4)mpa;可跟据实际需要调节压力控制气动马达风压4.打开控制管路的空气流量控制阀调节空气流量;可跟据实际需要调节流量控制气动马达的转速。5.使用过程中如果压差超过500pa打开手动泄压阀,提高泄压速度由2组直流调速风机带动6.1从座位下或储物箱内取出一箱二氧化碳吸收剂(4包12公斤),打开真空包装。6.2将吸收剂放入净化器

13、的药剂箱内。注意:当生存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无法降至1%以下,或者吸收剂颜色变为白色(原为粉红色)时更换二氧化碳吸收剂。(生存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由二氧化碳传感器显示)6.3从座位下取出一盒一氧化碳催化剂,打开真空包装。6.4将催化剂放置在净化器的药剂箱中。请勿更换或移除。当生存硐室内一氧化碳浓度无法降至24ppm以下时再更换一氧化碳吸收剂。(生存硐室内一氧化碳浓度由一氧化碳传感器显示)警示:当生存硐室内氧气、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浓度达到人呼吸要求(氧气浓度为18.5%至22%,一氧化碳浓度小于24ppm,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的安全浓度后,方可取下佩戴的自救器。6.5从座位下或储物箱中取出一盒干

14、燥剂,打开真空包装。3.7将干燥剂放置在净化器的药剂箱中。当硐室内湿度持续上升至70%左右时,更换干燥剂。九、环境监测系统在硐室侧面设置有甲烷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氧气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可通过读取各个传感器读数来确认生存硐室环境。十、通讯电话防爆电话可以直接与矿调度指挥中心进行通话,以便救援人员及时了解硐室内情况。启动救灾通讯电话,和矿调度指挥中心取得联系,并及时、准确地汇报遇险人员数量,健康情况、硐室内设备运行及事故发生情况等相关信息,并保持和救援指挥中心的联系。十一、卫生间 1.卫生间坐便使用完毕后踩下踏板,完成机械打包后关闭坐便。 2.储便盒装满后抽出,把里面打包好的塑料袋取出放到指定位置。十二、其它物品在座椅下面配备有矿泉水、压缩干粮、急救包、担架、常用工具。注意:食品为军用压缩饼干,一包250克(约为5200千焦)每人每天1块。饮用水为矿泉水,一瓶550毫升,每人每天饮水量为1500毫升。十三、避难硐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