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航安全评估报告_第1页
通航安全评估报告_第2页
通航安全评估报告_第3页
通航安全评估报告_第4页
通航安全评估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概况概述宁波市镇海区,古称姣川。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段,长江三角洲南翼,东屏舟山群岛,西连宁绍平原,南接北仑港,北靠杭州湾。现辖二镇四街道,共66个行政村,总人口万人,陆地面积236km2,海岸线长21km。是宁波市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镇海区地理位置独特,素有“浙东门户”、“海天熊镇”之称,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外交往重要口岸。如今,镇海港口吞吐量达1200 万吨以上。 2008 年区属生产总值完成亿元,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亿。 镇海已成为杭州湾沿岸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由于人口的增长, 建筑用地不断增多, 耕地面积急剧减少, 一直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且日益突出。至2000 年底,

2、镇海区共有耕地万亩,人均占有量为亩,约为全国人均耕地的 1/2 ,制约了镇海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且随着区内一些大型企业和工程的兴建发展,工业用地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有不断减少的趋势,为了扭转这一被动局面,实现耕地的动态平衡,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海涂资源。镇海区围垦局规划开发建设镇海区泥螺山北侧围垦工程,于 2007 年 4 月委托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和浙江广川广川咨询有限公司, 对该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工作。研究单位于 2007 年 6 月编制完成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北侧围垦工程项目建议书; 2009年 4 月 14 日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甬发改农经,【 2009】 172 号关于同意宁

3、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北侧围垦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2009 年 10 月研究单位编制完成 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北侧围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稿)。本工程实地概况见下列图片( 1 1、 1 2、 13、 1 4、 1 5、 1 6)。围垦工程前沿线水深-5m 左右。工程实施后,附近海域的地形、水流和泥沙条件发生了改变, 随之该海域航区的通航环境也将发生变化, 对水域的通航条件造成一些影响。因此,根据国家海事主管机关的要求,我院受镇海区围垦局的委托,根据国家海事主管机关关于水上、水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和船舶航行安全的规定, 对该水域的水文条件变化、 泥沙冲淤情况、 船舶航行安全状况等进行分析论证,提出通

4、航安全咨询报告。评估依据主要文件( 1)镇海区围垦局关于镇海去泥螺山北侧围垦工程项目通航安全评估的委托书和协议( 2010 年 5 月);( 2)宁波市镇海区泥螺山北侧围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咨询稿)(2009年 10 月);( 3)钱塘江河口综合规划 (送审稿),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2003 年 12月;( 4)浙江省滩涂围垦管理条例,浙江省人大法制委员会,浙江省围垦局,1997 年 1 月;(宁波市滩涂资源调查和滩涂围垦总体规划);(6)宁波市20032007年滩涂围垦总体规划,宁波市水利局, 2003年 7月;( 7)有关部门的其它资料。有关规范和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行政许

5、可条件规定交通部令2006 年第一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1984 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施工作业通航安全管理规定;(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国内(1969) 1 号 1986 年 12月 16 日);( 5)浙江省航道管理办法(交通部1995 年 10 月 23 日 );( 6)宁波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安全监督管理规则(2000 年) ;( 7) 宁波水上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浙江省政府令67 号 1995 年 10 月 31 日) ;( 8)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 9)海堤工程设计规范(sl435-2008);( 10

6、)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上、下册)(月);( 11)浙江沿海及主要港口航行指南及浙江沿海及主要港口航行示意图浙江海事局编著的 2008 年版;( 12)有关其它规范和规定。评估内容评估主要内容为: 镇海区泥螺山北侧围垦工程项目造成该海域水流条件的变化、 滩涂地形条件的变化从而影响通航条件, 以及该工程施工时期对海域通航的影响等,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通航安全评估管理办法进行通航安全评估第二章 你建项目基础资料和工程内容工程地址及水文、气象工程地理位置镇海区泥螺山北侧围垦工程项目,位于宁波平原的东北部,杭州湾南岸出海口,属镇海区澥浦镇管辖。工程东濒灰鳖洋,东南接新泓口围垦工程,西连已建的泥螺

7、山围垦工程, 西北与慈溪市分界线接壤。 围区由北围堤、 东围堤及已建成的泥螺山围垦工程围堤及新泓口围垦工程北直堤形成, 围区总面积万亩。 围区主要作为镇海物流枢纽港的大宗货物海、 铁联运的发展用地和后备基地。 整个围区海域滩涂面自西向东倾斜,高程由降至。详见高程区域图(附图一)。工程气象镇海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受冷暖气团交替控制和杭州湾海水调节,冬暖夏凉,气候温暖湿润。据镇海站资料统计,气象特征如下:( 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极端最高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月均气温以 7 月份最高:月多年平均气温1 月最低: ( 2)降雨本区雨量充沛,全年降水课分三期。 4 月 15 日至 7 月 15

8、日是梅雨期,温暖空气与北方来的冷空气相遇,形成连期阴雨天气;7月16日至10月15日为台汛期,冷空气衰退,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台风袭击频繁,形成强烈的台风暴雨; 10月16日至次年4月14日为非汛期,受冷高压控制,天气稳定少雨,当北方 冷空气南下时,伴有雨雪。多年平均降水雨量1401mm最大年降水雨最小年降水雨最大一日降量(3)风况本地区常风向为nw向,频率为11%,强风向为ne偏北和nw向,最大 风速s, nw向极大风速达s,详见表2-1.表2-1镇海气象站(19711976年)风速风向统计表风向风向频 率平均风速m/s最大风速m/s风向风向频 率平均风速m/s最大风速m/sn84s414n

9、ne78ssw89nne43sw39ene41wsw113e72w212ese105wnw518se711nw1123sse610nnw1021c5多年平均雾日雾日多出现于东、春季节,一般延时短,凌晨雾发至上午十时前消散。热带气旋于寒潮根据海洋局出版的1983年1997年热带气旋年鉴(原台风年鉴)资料 统计分析,热带气旋在15年中,由西北太平洋菲律宾和硫球群岛附近形成气旋 影响镇海区共37次,平均每年次。从浙江登陆的有 5次,近中心最大风力均在 10级12级。其中#8310和#8615两次强台风对本地区影响最大,临近气象站实 测到风力在12级以上,其风速分别为38m/s和32m/s,风向为nn

10、e向和nnw i寒潮,11月2月份是本地区受寒潮影响的大风多发季节,由寒潮引发的大风其风向较为稳定,大多在 wnwnnw向范围内,其最大风力一般小于 9级,即表 明寒潮大风强度要弱于台风。水文(1)潮汐甬江口左岸镇海沿海海区潮汐属不正规半日潮。(2)潮位(国家85基准面)最高潮位最低潮位多年平均高潮位多年平均低潮位多年平均潮位年最大潮差多年平均潮差(3)泥沙甬江口笠山断面1975年至1976年进行过含沙量观测,可代表灰鳖洋含沙量,见表22表2-2甬江口笠山站和海皇山、滩浒站月含沙量月份123456789101112观测时间甬 江 口19751976海 皇 山19811982滩 浒1992199

11、3(4)波浪镇海大游山海洋水文站波浪观测资料见表2-3.表2-3波浪性质及特性表区域姓名波浪性质波图特征周期特征资料年 限风浪频 率涌浪频 率平均波 高(m)取大波高(m)平均周期最大周期(s)杭州湾 南镇大游 山80%20%8590工程水文(1)设计暴雨。计算成果见表2-4.表2-4设计暴雨计算成果表时段平均量 雨(mm)cv各频率设计雨量(mm)1%2%5%10%20%1h451231098975606h742091841501259924h1083202792261861453d148426372303251198(2)设计洪水。按20年一遇排涝标准,设计洪水位由设计暴雨推求,计算式为:

12、 qm=x hi/ t x f式中:r汇流时间(h) , hi某时段净雨量(mm), f积水面积(k m2).为,围区北为 k m20qm一一某时段洪峰流量(m 3/s)。计算成果见表2-5。表2-520年已建设计洪水过程线单位m 3/s时 段 (h)南区北区时段南区北区时段南区北区10025492002650003002751004008520050029530060030540070031550080032560090335700100345811355912366013376114386215396316406417416518426619436720446821456922467023

13、4771244872(3)设计潮位统计分析各观测站不同重现期设计高低潮位见表2-6.表2-6各观测站不同重现期设计高低潮位重现期镇海水文立占(m)大游山海洋站(m)海皇潮位站(m)说明(年)高潮位低潮位高潮位低潮位高潮位低潮位9711 号100口风取同50潮位,镇20海站为大10游山为。5考虑到镇海站位于甬江口内,水位受上游径流影响较大,工程区潮位值采用大游 山于海皇山站的内插值,见表-7.表2-7工程区有同重现期设计潮位值频率1251020工程区高潮位低潮位(4)设计潮型设计标准。施工渡汛期潮型频率10年一遇高潮位;堵口潮型取非汛期 5年一遇 频率高潮位;排涝潮型取多年平均最高高潮位。(5)

14、速见表2-8表2-8工程各风向组设计风速单位:m/s重现期nnneneeneeesenwnnw100502010设计波浪要素风推浪风推浪采用浙江省海塘工程技术规定中推荐的莆田公式计算,其深水风浪要 素见表2-9。表2-9深水风浪要素表堤段与堤 线法 向夹 角不利风向计算 风速 m/s风区长度(m)计算 水深 d(m)平均波长(m)平均 周期 (s)平均 波长 (m)重现期东堤南0neene3400050东堤北0neene3100050北围堤45nwnnw2500020各堤段不利风向堤前波要素表见表 2-10。表2-10各堤段不利风向堤前波要素表(风推浪)堤段夹角不禾i风 向堤前 水深m平均 波

15、身h1%h2%h5%h13%l 前(m)极限 波身是否 破碎重现期东堤 南0nene否50东堤 北0nene否50北围 堤45nnnw否20浪推浪各堤段堤前波要素表见表2-11重现期50年一遇20年一遇围堤东围堤北围堤东围堤北围堤滩地高程潮位h平均h1%h2%h4%h5%h113%波向(。 )3034931349t (s)l(m)破碎波高表各2-11堤素表堤 波刖 要(浪推浪)注:波向为波浪平向,正北方向为 0 ,角度按顺时针计。风推浪与浪推浪计算成果比较见表示2-12。表2-12风推浪与浪推浪计算成果表堤段不 利 风 向堤前 水深m平均 波身h1%h2%h5%h13%l 前(m)极限 波身是

16、否 破碎方法东围堤 (2%)否风推 浪是浪推 浪北围堤 (5%)否风推 浪否浪推 浪堤前设计波要素确定。计算结果显示,浪推浪波要素大于风推浪,从工程安全角 度考虑,采用浪推浪计算成果。地质概况地形地貌工程区处于钱塘江和甬江出海陆口交汇内侧, 为回水淤积区,属较稳定的淤涨型 海涂。围区海涂开阔,高程在间,近岸处地势较陡,平均坡度约;高程以下 地形平坦。近年来,由于新泓口围垦工程建设,淤涨较迅速。工程地质条件经可研地质勘察,该围区堤基土层勘探深度以浅,主要分布有5个地质层,10个亚层。北围堤工程土层划分见表2-13表2-13北围堤工程土层划分表层号土层名称层顶标高(m)层厚(m)分布 范围1淤泥局

17、部 分布2淤泥质粉局部质粘土缺失粉土全场 分布夹淤泥质粉 质粘土全场 分布1淤泥质粉 质粘土全场 分布2组砂局部 分布1粉质粘土局部 揭露3粉质粘土 夹粉土局部 揭露东围堤工程土层划分见表2-14 表2-14北围工程土层划分表层号土层名称层顶标图(m)层厚(m)分布范围1淤泥全场分布2淤泥质粉质粘 土全场分布粉土全场分布夹淤泥质粉质粘 土局部揭露1淤泥质粉质粘 土全场分布2细砂局部揭露1粉质粘土局部缺失3粉质粘土夹粉 土-3096局部揭露1粉质粘土局部揭露2粉土局部揭露隔堤(排涝河道)工程土层划分见表 2-15 表2-15隔堤(排涝河道)工程土层划分表层号土层名称层顶标高(m)层厚(m)分布范

18、围1淤泥局祁分布2淤泥质粉质粘 土局部缺失粉土全场分布1淤泥质粉质粘 土全场分布1粉质粘土局祁分布3粉质粘土夹粉 土-29.9局祁分布1粉质粘土局部揭露2粉土局部揭露地质勘测结论与建议(1)工程区域构造基本稳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设防烈度叩度,场地土为 软弱中软土;按vi度抗震液化判别,场地内浅部粉土不发生液化;(2)该围区土层勘探深度以浅范围内,土层可划分为 5个大层,共10个亚层;(3)各堤段浅层地基土均为淤泥质土,工程地质条件差,天然地基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需采取工程措施;(4)抗滑稳定和沉降是围堤工程首要的地址问题,建议采用土工布加碎石垫层 加固方案,并在堤外脚抛石镇压,施工中应

19、严格控制加荷速率;(5)堤基2层淤泥质粉质粘性土和层粉土抗冲刷性较差,建议对潮流淘刷 地段采取必要的消浪防冲措施;(6)围区地下水赋存类型为第四系松散孔隙潜水型,除 1粉质粘土为极微透 水层外,其它土层均属微弱透水层,其中 2细砂层为中等透水性,对堤基固结 排水较为有利,建议进行固结稳定计算;(7)围区地表水化学类型为c1-na+型,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分解类碳 酸型中等腐蚀,对普通水泥具有结晶类硫酸盐型强腐蚀;(8)天然建材中块石料储量丰富,石质较好,可满足设计要求,但无砂砾料场 分布,需向外购买商品砂。工程设计方案概要工程等级和设计标准(1)工程等级。本工程为中型工程,等级为田等。东围堤

20、、水闸为主要建筑,为 3;北围堤为过 渡性建筑,为4级;海浦牌排涝河道为次要建筑,为 4级;围堰等零时建筑,为 5级。(2)设计标准。东围堤挡潮标准50年一遇高潮位设计,堤顶高程允许部分越浪;北围堤挡潮标准20年一遇高潮位设计,堤顶高程允许部分越浪;海浦大闸挡潮标准100年一遇高潮位设计;海浦大河防洪标准20年一遇高潮位设计,滴定允许部分越浪;施工渡汛标准按汛期10年一遇高潮位设计;龙口合龙按非排汛期5年一遇高潮位设计;围区排涝标准按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当天排出设计;围堰渡汛标准按10年一遇高潮位设计;交通隔堤渡汛标准按5年一遇高潮位设计。工程平面布置及规模(详见附图 3)本工程由东围堤、北

21、围堤、交通隔堤、海浦大闸、海浦大河及滨河景观组成。提线方案(见附图2) o经比较推荐方案二。方案一:东围堤平行老安闲布置,距老岸线175km,南端与新泓口围垦东顺堤工 程相连,北端与慈溪市分界;北围堤沿镇海于慈溪市分界布置。方案二:东围堤沿新泓口围垦工程东顺堤往北延伸至钱塘江河口综合规划南岸岸线,然后沿钱塘江规划岸线继续往北至慈溪市分界;北围堤沿镇海于慈溪市分界布置。堤线方案主要指标比较见表2-16。表2-16堤线方案主要指标比较表在舁 厅p内容力杀一力杀一1围区面积亩万亩2堤线总长7817m8760m3堤线总投资47155万元52980万元4母山投资万元/亩万元/亩5总体布置堤线顺直,围垦

22、面积小,单位面 积投资大,围垦 效率低围垦卸积大,滩 涂资源充分利 用,单位面积投 资省,围垦效率 高排涝闸及海浦河(见附图4)根据宁波市区河道整治规划,因海浦闸淤积,将外移。设计水闸总净宽为80m (16孔x 5m),闸底高程。设计流量 850m3/s。海浦河外延段20年一遇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见表 2-17.表2-17海浦河外延段20年一遇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表桩号0-5001000150020002470海底高程m洪水位 m备注按宁波市区河道整治规划河道正常水位为围堤设计(见附图5、6、7、8)(1)堤顶图程各堤顶高程根据有关规定计算结果见表 2-18表2-18波浪爬高及堤顶(防狼墙顶)高程位

23、置设计 频率p (%)设计 潮位hp波浪 爬高f (%)安全 加高 h计算 防狼 墙顶 高程设计采用备注防狼 墙顶堤顶 高程高程东围 堤北 段2四角 空心 快护 面灌砌 石护 面东围 堤南 段2四角 空心 快护 面灌砌 石护 面北围 堤5四角 空心 快护 面灌砌 石护 面(2)地基处理采用塑料板排水固结方案。在软土地基中设竖向的塑料排水板,以缩短地基排水 神渗径,加速地基固结速率,快速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大堤护面护面采用四角空心板护面,以适应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同时使消浪效果更好,波浪爬高较低,从而使堤顶设计高程降低,减少投资。围垦断面各围垦断面详见附图5、6、7、8。围堤整体稳定围堤稳定分析采用

24、瑞条分法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19。表2-19围堤稳定分析计算成果典型 断面时期内坡外坡xyrkminxyrkmin东堤施工 期-34142810运行 期-34142810北直 堤施工 期-3917269运行 期-4039269施工期和运行期的各项安全系数均能满足规范要求。围垦沉降估算围堤沉降计算按分层总和法,计算结果见表2-20.表2-20围堤最终沉降量计算成果断面位 置最终沉降内河侧堤顶外海侧子堤平 台内侧闭气土 方平台 中心堤顶内 边线滴定中 心镇压平 台内侧镇压平 台外侧东堤589412911319227北围堤120202250250121:50海浦水闸(见附图9)(1)水闸结构。水闸

25、功能是排涝兼挡潮,平时操作由启闭闸门子自排,闸上设 交通桥(公路r级荷载标准)与堤顶道路相连接。采用胸墙式结构。闸室为钢筋 混凝土平地板单胸墙式整体结构,长。(2)消能措施水闸出水流速较大,连接段软土地基冲刷较严重,为避免水闸附近堤脚冲刷,设 置消力池消能。消力池长22m,深,底板厚。然后接长12m,厚的c20灌砌块石 海漫,再结长21m,厚的干砌块石海漫。消力池末端及海漫部分,下铺 20m厚 碎石垫层、15m厚粗砂垫层,300g/m2无纺土工布一层。稳定计算水闸稳定计算成果表见表2-21.表 2-21 水闸稳 定计算 成果表闸室整 体稳定 及基底 应力不 均匀系 数均满 足规范 要求。河道及

26、 隔堤(1)堤闸名工况偏心距 e(m)基底应力(kn/m2)不均匀系 数抗滑稳 定系数最 大 应 力最小 应力完建 情况/潍浦p=1% 外海 高潮 位河水内高位位顶高程经设计计算堤顶高程见表2-22.表2-22隔堤堤顶高程成果表设计设 计波浪安全计算堤设计士频率(潮)洪爬高加高顶局zp取用.p(%)水位f(%) h堤顶 高隔堤20/河道 海岸5考虑 隔堤河道 北岸5较局(2)河道及隔堤断面排涝河道面宽150m,设计河庭高程,河道与隔堤间设置150m宽的景观带。北 隔堤提防采用直立复合式断面,堤顶路面工程,路面采用 c30碎厚20cm,下铺 15cm厚5%水泥石屑稳定层和石渣垫层。河道稳定沉降计

27、算见表2-23、2-24、2-25。表2-24河 道北 堤最断面位置最终沉降围区侧堤顶河道侧闭土方坡 脚土方平台 中堤顶内边 线堤顶中心高程平台坡脚河道北堤088118124980单位:cm终沉降计算值表2-23河堤稳定分析计算成果典型 断面河道侧围区侧x:y1 rkminxyrkmin河道-12320122河道 北堤-146123表2-25河道南堤最终沉降计算值断面位置最终沉降围区侧堤顶河道侧围区侧坡 脚高程平台堤顶内边 线堤顶中心观景平台 中高程平台河道北堤0106143148140112原位观测(1)原位观测项目主要为地表沉降观测、分层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孔隙水压力观测、水位观测等。

28、具体不知入下:地表沉降观测7个点;分层沉降观测3孔,最大深度25米;孔隙水压力观测4孔;测斜2孔,最大深度25米;水位观测2孔。原位观测项目控制指标日沉降量不大于10mm;日侧向位移不大于 5mm ;地基超静孔隙水压力不大于荷载所产生应力的60%。第三章 拟建工程水域通航安全状况分析 工程所处水域航道条件工程海区航道概况本工程位于杭州湾南部, 通过金塘水道连接东海海域, 形成自金塘水道至杭州湾内的潮汐通道。 海域平面呈喇叭状, 自大沙湾与大浦口山连线开始, 至镇海澥浦与大鹏山连线, 海域宽度从5km 放宽到 21km。 金塘水道窄而深, 狭窄处为 3km,水道平均水深为50m,至甬江口一带,水

29、深尚有20m40m,至潍浦一带海域,海 域宽阔平坦,岸滩部分水浅,航道部分水深约 78m。工程附近海域航道水深较 浅,适合于 5000 吨级以下船舶航行。杭州湾海域主要航路南方来船过金塘大桥, 途径大长坛山西侧转向驶入金山航道, 抵达独山港区, 或继续前行, 或玉盘山南侧抵达乍浦港区。 具体航路为: 外海至独山港区进港航路jxg01, (jxg01-1、 jxg01-2) 、 外海至乍浦港区进港航路jxg02, (jxg02-1、 jxg02-2) 。详见 2008 年出版的浙江沿海及主要港口航行指南和航行示意图。本工程有关的航路航法 锚地嘉兴港区主要锚地有:陈山锚地、乍浦港区临时待泊锚地、独

30、山待泊锚地、菜荠山锚地、白塔山锚地。镇海港区主要锚地有:七星锚地、金塘锚地。航行注意事项( 1) 由长江口至乍浦港区的金山航道位于滩浒山水域附近, 深吃水船舶需候潮进出港。 杭州湾水域退潮转流很快, 特别是大潮讯, 船舶应掌握好过浅滩时机, 尽可能在高潮前通过。( 2) 进出港船舶应在航道内沿航道中心线靠右侧航行, 航道以外水域存在较多渔网、鱼栅,航行条件不够理想。船舶从长江口经金山航道到嘉兴港,潮流方向与航道存在一定的夹角, 在涨落潮期间潮流急, 流压差大, 需密切注意潮流方向及流速变化。 进行避让时, 应充分考虑风流压差对船舶航行产生的横移, 及早 采取避让措施,确保安全。( 3) 所有进

31、出港船舶应密切注意潮流对船舶航速影响, 根据实际情况, 及时调整航速。一旦估计不足或疏忽对航速的考虑,极有可能同它船造成紧迫局面,甚至酿成事故。( 4)航路穿越中石化海底输油管道,管道附近有警戒标志,有独警1 号、独警 2 号灯浮,各航船须高度重视,不得从事影响管道安全活动或作业。( 5) 宁波至独山港区航路与金山航道存在交叉, 船舶航经交叉水域时须加强瞭望,谨慎驾驶,注意避让。( 6)小型出船舶在大长坛山灯桩以西水域航行时应特别注意该航路水深较浅,且航路上存在较多渔网,须特别注意避让。临近水域其它水工设施条件港口码头杭州湾南岸慈溪至镇海段, 由于海域平面形态呈喇叭状, 自大沙湾与大浦口山连线

32、始,至镇海滞浦与大鹏山连线,海域宽度从 5km放宽到21km。金塘水道窄而 深,水道平均内深为50米,至甬江口一带,水深尚有 20m40m,至潍浦一带海 域,海域宽阔平坦,岸滩部分水浅,航道部分水深约7m8m。建造码头成本较高,因此正规码头港口基本上没有建设。本围堤工程下游紧接“新泓口围垦工程”。新泓口围垦工程顺堤长,围垦方案总面积 ,该工程已建成,通过竣工验收。自本工程下游(东南侧)约 处建有镇海港区,目前有#18、 #17 泊位, #17 泊位为 5 万吨级液体化工码头,泊位长349m,桩基结构, 码头前泥面高程, 拟兼靠 8 万吨级船舶, 工程于 1997 年建成投产;2003年在#17

33、泊位西北侧建成#18泊位,码头泊位长340m,亦为桩基结构,码头前泥面高程。宁波港务局计划在#17、 #18 泊位间拟建#19 泊位。本工程至慈溪一带岸线, 目前还是一片空白, 没有码头建设, 水上航运几乎为零,有时偶有小渔船活动,亦是为数有限;黄砂船活动相对比较频繁。镇海、金塘至乍浦航道有船舶航行,航线航道距本工程约5km。桥梁金塘大桥位于本工程东南向, 距本工程东围区端部约 3km。 大桥呈弧形走向,起自镇海新泓口闸至舟山金塘岛岛杵山, 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主通航孔通航净空高度51m,通航净空宽度544m,可双向通航5万吨级海轮;东通航孔通航净空 高度,通航净空宽度121m,单向通航300

34、0吨级海船;西通航孔通航净空高度 17m,通航净空宽度126m,双向通航500吨级海船。水下管线( 1)中石化股份有限公司杭州湾海底输油管道1 组共 3 条,是甬沪宁进出原油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南起慈溪半掘埔闸,本至平湖市白沙湾,全长,离本工程最近距离约40km,没有影响。( 2)镇海新虹口闸附近至舟山册子岛间有一条原油管道,该管道在金塘大桥西侧铺设 ;( 3)大黄蟒山至金塘大浦口6 条电力海缆;( 4)镇海澥浦至舟山马目一条海底光缆;( 5)镇海岚山水库至舟山马目一条跨海输水管线;( 6)镇海招宝山至定海马目西江嘴一条海底通讯电缆。上述这些管道管线深埋海底, 本工程建设后, 局部地段略有冲淤

35、, 对上述建筑物的安全影响甚微。锚地距本工程较近的锚地是金塘锚地, 面积有5km2, 地质为泥质, 水深 15m23m,为引航、 待泊、 避风锚地; 七里锚地, 面积有 , 地质为泥底及泥沙, 水深 6m10m, 亦为引航、待泊、避风锚地。上述锚地距本工程约有 20km,本工程建设对锚地 附近的水流条件没有变化,不会改变船舶安全锚泊条件。水上安全事故分析和安全管理情况水域交通事故发生原因分析( 1)港口经济的发展,水上总运量和危险品运量逐年快速增长,航行密度增加,事故风险增大。( 2)小型船舶是事故发生的主体。60%以上的事故是由500 总吨以上的小型船舶造成的。由于抗沉性较差,90%左右的沉

36、船和人员死亡失踪事故也是由这类船舶造成的。船舶的种类主要是杂货船、运沙船及渔船。(3)运沙船仍是辖区最主要的不稳定因素。运沙船事故沉船和死亡失踪两项指标分别占全年的50% 40%,在所有类型船舶中属最高。(4)客船事故社会影响大。06年发生了 5起涉及客运船舶的事故,虽然这些 事故损失并不大,但涉及旅客多达数百人,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5)部分船员安全生产意识差,对水域的靠泊特性不了解、不掌握,航行技 术不过关。(6)自然因素等突发事故。如每年冬春季节,是大雾多发季节,又是水运繁忙季节,由于能见度差,容易发生事故。近期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情况(1) “五站一中心”的vts系统宁波海事部门已实施以

37、“虾峙门一峙头一大榭一北仑山一游山” 五站一中心的海 上交管系统,即“宁波vts工程”,通过雷达联网和信息中心站对峙门至金塘水 道内进出港航道、锚地以及港区内船舶靠离码头进行信息化动态管理、跟踪,建设成一个现代化的海上交管系统,保证各类船舶的航行更加安全通常。表3-4 宁波港vts雷达站站址名称建设地点坐标覆盖区虾峙门站一虾峙岛n29 44 40,e1220 18 12桥管区峙头站峙头山n29 54 17,e1220 07 39桥管区和 海管区大榭站大榭岛n290 57 15,e121 57 43港管区和 桥管区镇海站游山n290 58 39,e121 45 01港管区北仑交管站北仑山n290

38、 56 30,e121 51 57港管区和 海管区北仑vts中心北仑n290 54 30,e121 51 18(2)宁波海事局还建有vhf通信系统,配备有近30艘海事巡逻船。第四章拟建工程对水域通航环境影响分析拟建工程对周围水域环境的相互影响潮流数值模拟本工程海域进行了二次潮流数值模拟,一次为新泓口围垦工程,一次为本 工程(泥螺山北垦工程)。提供了报告成果与结论性意见。为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潮流现况潮流为非正规半日潮流,表征潮流类型的比值为。影响本域水的涨潮流主要来自 金塘水道;而落潮流主要来自杭州湾,经灰鳖洋下泄影响本工程水域。 潮流基本 沿等深县走向作东南一西北向的往复流动,流向呈放射状。

39、潮汐潮流模型依据和网格布置采用丹麦水利研究所mike21模型进行数值模拟。mike21hd采用交替方向隐格式(adi)求解二维浅水潮波方程。计算区大区西北为杭州湾北岸、东南至象山港口门以南一六横岛一虾峙门一珞珈 山连线,将杭州湾口门海域及整个舟山列岛中南海区全包在内。模型验证第一次验证采用龙山、新泓口、沥港、大榭岛 4个潮位站;第一次验证采用产潮 港、澈浦、大目涂、珞珈山等12个潮位站资料。潮位和潮流的验证结果结构表 明,模型与原型的吻合较好,达到了较好的相似性,使用的模型基本能反映工程 附件海区的实际情况,流场计算验证的结果可靠,符合规范jtj233-98的要求。本围堤工程后水域潮流、泥沙冲

40、淤影响(1)潮位变化(资料摘自新泓口围垦工程潮流数值模拟)当新泓口附近围垦工程和本围垦工程实施后,海区大潮、小潮潮位变化见表 41。表41工程实施后海区大、小潮位变化表大潮小潮测位测点局局潮位 一低低潮位r局局潮位低低潮位沥港龙山新泓口甬江口表中数据说明,围垦工程的兴建对距工程较远的镇海港区潮位略有影响,高 高潮时增加3cm,低低潮时减低2cm。影响很少。(2)流场变化(资料摘自新泓口围垦工程潮流数值模拟)围垦工程实施后,工程附件变化主要表现为:北堤北面流速减小,大潮涨潮最大流速减幅为s落潮最大流速减幅为s;南直堤南面区域,涨潮最大流速减幅 为s,落潮最大流速减幅为s;顺堤东面附近水域,除个别

41、测点落潮流速减小,其 余测点流速增大,大潮最大涨潮流速增幅为s,最大落潮流速增幅为s;镇海区泊位附近流速有所减小,大潮最大涨潮流速减幅为ss,最大落潮流速减幅为s s;小潮最大涨潮流速减幅为ss,最大落潮流速减幅为sso从计算的流场图看,围垦工程附近流态发生变化,北堤上游区域出现回流, 在镇海港区流态基本没有变化。泥沙冲淤计算结果(资料摘自泥螺山北侧围垦工程数拟)本项目南、北两块围垦区之间为海浦大闸泄洪通道,如大闸开闸泄洪将对 围垦区工程后,海堤外侧冲淤情况有一定成都的影响。 且闸门开闸时间视汛期内 河水位高低而定,具有一定的随机性。泥沙冲淤计算和分析,分枯水期(闭闸)、丰水期电(开闸)、综合

42、枯、丰水期的全年冲淤变化三种情况进行。根据镇海区 多年雨汛时间,本次冲淤变化计算时按枯水期(闭闸)8个月、丰水期(开闸)4个月计算,开闸设计流量为 850m/s。工程后年冲淤强度见下图及表4-2年冲淤强度包络面图表4-2工程后年冲淤强度包络面积表年淤强度单位为(m/a)年淤积强度回积(km2)年淤积强度面积(km2)年淤积强度回积(km2)2围垦工程实施后,围垦区北堤与原堤岸线的夹角处北向1000m内淤积最大, 淤积强度为a; 1000m2000m内淤积强度为 m/a ; 2000m3000m内淤积 强度为 m/a; 3000m4000m内淤积强度为a; 4000m外淤积强度小于为 m/a。围

43、堤东直堤南段与新泓口围垦区连接处, 淤积强度为a。东直堤前沿200m 内(除闸门位置)普遍淤积强度m/a。围垦区东角北前沿存在一个冲刷区,冲刷强度m/a。新泓口东堤前沿有微冲,冲刷强度为m/a。闸门口微冲,冲刷强度为 m/a。本项目所涉及的其它海区,基本呈冲淤平衡态势。工程达 到冲淤基本平衡的时间为35年。综合枯、丰水期泥沙冲淤计算,工程后最终冲淤强度见下图。外移后的潍浦大闸闸门口处基本以冲为主,所以不影响其正常泄洪功能;本项目以南紧临新泓口围垦区,相接处的淤积区将延伸至新泓口东堤前沿 600m外呈 絮状分布,年淤积强度为a;工程建成后冲淤影响基本只限于围垦区北、东、 东北、东南向,对镇海及甬

44、江口的各泊位码头造成的冲淤影响甚微。但工程建成造成整体岸线外移将导致该海区淤积情况发生变化。根据悬沙扩散模拟的结果:在围垦堤线(东直堤、北直堤、北隔堤、南隔堤)周 围200m范围内泥沙浓度增量最大,约为m3o泄洪通道内泥沙浓度增量约为 kg/m3。围垦区内泥沙浓度增量约为kg/m3。龙口位置泥沙浓度增量约为kg/m3。围垦区的外围南向7km北向和5km东向的海域内均不同程度受围堤施工 造成对的悬沙影响,泥沙浓度增量为kg/m3。大潮悬浮泥沙影响范围最大外包络线图表4-3泥沙倾入后海域最大泥沙增量等值线包络面积增量(mg/1)(km2)10-100100-150150水动力和冲淤变化对周边海域敏

45、感点的影响(1)对工程围堤稳定性的影响本工程东北角前沿存在一个流速增大区,工程后流速增大s,年冲刷强度最大可达。工程后达到冲淤基本平衡的时间约 35年,围垦区东北角前沿最大冲 刷强度可达46m。如此大的冲刷强度将对围堤的稳定性带来一定的影响,建设单位在该段海堤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工程后冲刷对该海堤破坏性的影响。(2)对新潍浦大闸排涝的影响工程实施后,海浦大闸外移至东堤上,由于受海浦大河排水影响,闸门口有微 冲,冲刷强度a将有利于海浦大河的排水。(3)对慈东水闸的影响慈东水闸位于北围堤北侧且紧临北围堤,工程建成后,北围堤与泥螺山围垦东 围堤现形成夹角,造成慈东水闸处潮流流速明显减小,夹角处北向 10

46、00m内平 均流速减小s,造成慈东闸闸口前沿年淤积达,最终淤积达左右。目前慈东 水闸是一个预留的封闭水闸,没有开通,因此,在目前不会对该水闸产生任何的 影响。一旦慈东水闸要启用,必须对水闸东面水道进行疏浚,才能保证慈东水闸 的排水功能。对新泓口闸的影响新泓口大闸位于项目部南侧约 7240m。工程后造成的与其相接处的淤积区将延伸 至新泓口东堤前沿600m外呈絮状分布,年淤积强度为a;东堤前沿600m内 有微冲,年冲刷强度为 m/a;新泓口大闸门口偏冲,冲刷槽汇入紧临对的东 北角冲刷区,年冲刷强度 m/a。因此,对新泓口闸不会产生影响。拟建工程与通航有关问题的影响围垦工程对航道、航线与过往船舶的影

47、响根据冶金工业部于2003年2月以及2009年7月中冶沈勘测工程技术有限 公司在项目附近实测的水深地形图, 通过叠图分析,得出近6年来工程所在海域 淤涨变化。近6年来,工程所在海域淤涨现象明显,淤涨速率较快,在项目北侧 慈东闸附近0m等深线外推约200m,等深线外推约180m;南侧原海浦大闸附近 0m等深线外推约320m,等深线外推340m。本围垦工程按钱塘江规划岸线布设,围堤最远处离岸约2270m,航道中心线离围堤前沿线约5km以外,围堤前沿线水深约5mo如上述所说对围区范围附 件海域地形有少许变化外,对金塘水域和杭州湾水域航道现状基本没有影响。杭州湾南岸,码头基本处于未建设状态,慈溪水域行船稀少。工程对镇海至杭州湾 南岸嘉兴港航线以及金塘水道至北方航线和过往船舶基本上没有影响。 围垦工程对跨海大桥的影响本工程水域有两座跨海大桥,一座是杭州湾跨海大桥,位于本工程西北向, 距本工程约60km,相去甚远,本工程建设不会引起该桥水文条件变化,而造成 不良影响;其次是金塘大桥,该桥位于本工程东南向,距本工程南围区端部约, 桥位处潮位在不同潮汛变化在12cm范围内,靠近堤岸处流速变化甚微,略有冲 淤;大桥通航孔距本工程较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