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_第1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_第2页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以来,创新教育这个问题摆在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创新源于问题,问题则推动发展。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新课标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要有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使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育艺术,就是最高准则地让学生提出问题。”那么,在农村的语文实际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敢于、乐于发问。创设问题情境,不但能引起学习需要,同时问题本身也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定向,它能有效地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但因为农

2、村小学地处偏远,学生知识面狭小,学习主动性不强,更为严重的是不发问,怕发问,怕发的问题是偏离主题的。所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发现问题,进而提出问题尤为重要。这得由教师具体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到独立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渐进过程。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教学目的设置与学生的原有认知发生冲突,但又与学生新近发展区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与求知欲望达到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徘”状态,激起学生积极思维和探究欲望。创设情境可采用贴近活、比较演示、故事诱导、图片观访、游戏等方式,让学生感到喜闻乐见而又贴近生活实际。课堂上设置让学生感到互相尊重、理解、和谐的学习气氛。即时表扬、鼓励学生发问,即使是一

3、些简单的问题,偏离主题的问题,幼稚可笑的问题都要给予鼓励,尤其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达到解除学生不发问,怕发问,怕发的问是偏离主题的心理负担,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二、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让每位学生都参与提问,感受成功喜悦 新课标强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是学生的引路人,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在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师不能把学生看着是一个容器,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要充分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倾听,审时度势,即使是个别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明显的偏现象,也要积极地协助,而不要嘲讽要充分地尊重学生,保护其自尊心和求知欲。尽量找出学生提出的问题的闪光

4、点,并即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被尊重的欢乐,进而养成乐于提问的习惯。针对学生各种奇怪的想法,我们客观地因势利导,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情景,学生就会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真实的想法提出真实的疑问。 三、培养敏锐的发问水平,使学生善问 “学则需疑,疑则进也。”教学中,能以学生提出问题教学为主,就会取得事半功倍,这也是创造的起点,培养这个起点,本人在从教学实践中得出以下几点与大家交流。 1、找问题的题眼 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学生就会提出这样的问题:(1)谁向谁借?(2)为什么借?(3)如何借?这个系列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理解上的冲突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有了求解疑问的心理,就

5、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2、抓中心词句 同样是草船借箭,其中有这样一句:“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学生由此提出:(1)诸葛亮敢于用草船借箭,他算对了什么?(2)从周瑜说的 “神机妙算”又说明了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3、揭示矛盾 如穷人一文中:“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过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桑娜一动也不动。”为什么桑娜一动也不动呢?是什么原因呢?我启发学生动一番脑筋来解决这个矛盾。学生的思考从偏离走向准确,从浅薄走向深刻。可见,对矛盾实行质疑是解决问题的动力。 4、比差别 如海上日出一课中:“太阳像负着

6、什么重担似的,一纵一纵的使劲向上升。”学生这样问:“为什么不用挑而用负呢?不过采用讨论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祖国文字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5、找准感兴趣的部分 田忌赛马中,学生会问:“为什么同样的马,调换一下出场的顺序就反败为胜了呢?”这能够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展开热烈的讨论来解决。 四、激发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传统的教材,难、烦、偏、旧,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学生一旦走出课堂,剩下的仅仅繁重的作业,根本上没有任何问题。不过这仅仅片面的教学观,其实,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在满足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问题,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

7、出办法解决。才是现代语文的教学观。这就必须要求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具有巧妙的结课艺术、设计拓展性练习的水平。在给一节课下结束语时,有意识地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幻想。如观潮一文,我们今天,已经身临其境了,也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可作者为何还要写潮来前,吵来后呢?在结称象一课时,教师可留下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反映人的智慧的故事,请课后去寻找。”从而达到问题出课堂的目的。 实践证明,只要转变了教育观点,适当的启发,适时的引导,合理的结课,高效的设计,学生是能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而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自己提出问题,比教师主观的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只有让学生“靠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