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春教授诊治顽痹琐谈_第1页
朱良春教授诊治顽痹琐谈_第2页
朱良春教授诊治顽痹琐谈_第3页
朱良春教授诊治顽痹琐谈_第4页
朱良春教授诊治顽痹琐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朱良春教授诊治顽痹琐谈 关键词 益肾壮督蠲痹通络;顽痹;朱良春 中图分类号r25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2(b)-076-02 朱良春生于1919年,江苏镇江人,毕业于上海中国医学院。师事章次公先生,得其真传,从医70载,历任南通市中医院首任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院及长春中医学院客座教授。1987年12月,国务院授予其“杰出高级专家”,1990年又确认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 概述 顽痹是类风湿性关节炎,近年来称其是“异质性”、“慢性”、“进行性”侵袭性疾病。该病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主要病理变化为关节

2、滑膜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滑膜翳形成、间质受损、软骨及软骨组织的侵蚀,导致关节结构的破坏及功能丧失,而且可以累及心肺、血管与关节外组织器官,如出现皮下结节、血管炎、心脏病变、结缔组织病变、胸膜病变等,致残率极高,国外医学界称之为“不死的癌症”、“关节肿瘤”。 2 病因病机 2.1外邪袭入,杂至为患 此为痹症发生的外因条件。外因指风、寒、湿、热等邪。杂至即病,邪多以风寒或湿热混杂的形式合而致痹。如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2.2 正气不足,腠理疏豁 此乃痹症发生的内在因素。正气(包括营卫之气、经络之气、肾中精气和督脉之阳气)不足,难以抵御外邪和驱邪外出,腠理疏豁,外邪方可乘隙

3、而入。如灵枢五变曰:“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 2.3 经络闭阻,气血不通 此乃痹症发生的病理关键。因邪气入侵之后,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甚则不通而发病。如景岳全书风痹:“着痹者闭也,以气血为邪所闭,不得运行而病也。” 2.4 顽痹发展特点 痹症若失治、误治,病延日久,病邪变化深入,必然殃及胫骨,如湿凝为痰,血停为瘀或与风、寒、湿、热等邪相合,交阻于筋脉,附着于骨骱,致使病情逐渐加重(如关节肿大变形、曲伸不利),有的甚至累及脏腑,进一步发展成脏腑痹(如心痹);或气血亏耗、肝肾虚损、筋骨失养,呈现正虚邪恋,虚实混杂,缠绵难愈的病理状态。终而出现“四久”:久痛入络、久痛多瘀、久痛多虚、久必及肾

4、,酿成顽痹。 3 辨证方法 3.1 辨主症 3.1.1辨疼痛如疼痛呈游走状,走注无定,则为风痛,因风性善行,内经称之为“行痹”,多为风邪偏盛所致。如疼痛较剧,曲伸更甚,得温稍舒,遇寒加重,因寒性凝滞,并主收引,内经称之为“痛痹”,多为寒邪偏盛所致。若肢体酸痛,有重着之感,尤以下肢多见,甚则关节肿胀,则为湿痹,因湿性重浊趋下,为有质之邪,内经称之为“着痹”,多为湿邪偏盛所致。如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痛不可近,得凉稍舒,遇热加重则为“热痹”,多由风寒湿邪郁而化热或感受风热湿邪所致。若患处初始得凉颇舒,稍久以温为适,则为热中有寒之证。 3.1.2 辨肿胀 关节肿胀必有湿邪,其病发初期湿气较甚,尚未

5、成痰,故漫肿无边,压之柔软;若病延日久,肿势不消,湿邪内停,气血不畅,湿凝为痰,血滞成瘀,痰瘀互结,附着于关节,则关节肿大,触之较硬;若兼有疼痛,则为痰瘀痛。 3.1.3 辨僵直、拘挛 关节僵直、拘挛,多为痰瘀胶结为患,若兼有疼痛,亦为痰瘀痛。 3.2 辨舌脉 3.2.1辨舌象舌苔白腻而浊者为湿盛,并见浮黄者为湿热,因浮黄即提示湿将化热;苔白腻而质淡者为寒湿。无论舌苔如何,只要舌质红者,均为阴虚、血虚之象。如舌边见有瘀斑或衬紫者,均为血瘀之象。若舌尖红、口干、舌燥,则为郁久化热之兆;口干欲饮、舌红苔燥黄为郁久化热已成之候。 3.2.2辨脉象湿盛之脉多沉细而濡;湿热之脉则缓大或濡数;浮缓湿在表,

6、沉缓湿在里,弦缓为风湿相搏;虚涩为寒湿郁滞;脉沉而细为中湿、为湿痹、为阳虚;阴虚者多见弦细,有时带数;夹痰者每见濡滑;夹瘀者则见濡涩。 4 顽痹的辨治 朱良春教授认为,顽痹以病程长,骨节肿痛、僵直变形为特征,由于其病变主要在骨,骨又为肾所主,而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又与肾有密切联系,故宜益肾壮督治其本,蠲痹通络以治其标。益肾壮督即补益肾气,温壮督阳。阳气旺盛即可驱邪御邪,又可强筋健骨,使病患易于趋复;蠲痹通络即以大队虫蚁搜刮之品为主,蠲除风、寒、湿、痰、瘀之邪,疏通气血通行之道。结合舌苔、脉象的体征,方用“痹通汤”(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协定处方)随症加减,熟地黄、仙灵脾、鹿衔草、全当归、鸡血藤、

7、蜂房、蕲蛇(或乌梢蛇代)、地鳖虫、僵蚕、蜣螂虫、炮山甲、全蝎、蜈蚣、广地龙、甘草等,共入汤剂。每日服1剂,同时服浓缩益肾蠲痹丸(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制剂),每次4 g, 3次/d,饭后服用,妇女经期或妊娠期忌服。 阴虚患者药后有口干、咽燥现象,可用沙参、麦冬、石斛各10 g代茶泡饮。个别患者药后有肤痒或皮疹现象,为动物异体蛋白质过敏所致,轻者用徐长卿15 g、地肤子30 g煎汤服用,重者须停药。 5 辨病用药 辨病用药即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针对西医病种的病程变化、检验数据和临床特征,选择疗效独特、针对性强的中药进行治疗,如此可扩大治疗思路并提高临床疗效。例如: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8、常用仙灵脾、穿山龙、熟地、露蜂房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骨质侵蚀改变的特点,用骨碎补、补骨脂、地黄、苁蓉、蜂房、狗脊等可防治骨质侵蚀和促进骨质修复。 对血沉增速,c-反应蛋白、黏蛋白和抗“o”增高,类风湿因子阳性,证属风寒湿痹者多选用川乌、桂枝等,风热湿痹者多选用草、寒水石、虎杖,如此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又可降低化验指标。 增生性关节炎是关节软骨退行变性,继而引起新骨质增生的一种进行性关节病变,用地黄、骨碎补、补骨脂、鹿衔草、威灵仙可延缓关节软骨退变,抑制新骨增生,同时,颈椎增生用大剂量葛根,腰椎增生则用川续断,以引诸药直达病所。 以上辨治随证加减,辨病用药多项内容,在临床实践中尚

9、须相互参酌和配合应用。此外,亦要因人而异、因地而异、因天气变化季节殊变而定,因证制宜,如此方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6 典型病例 患者,女,36岁,2004年3月26日初诊。患者近半年来双手指关节肿胀、疼痛,晨僵活动受限及双下肢沉重、胀痛、怕冷,得温稍舒,在当地医院作x线,双手指关节片示:软组织肿胀,骨质疏松。查肝肾功能正常,抗“o”正常,血沉60 mm/h,c反应蛋白正常,类风湿因子阳性(滴度150),免疫球蛋白igg 18.3 g/l(正常616 g/l),血常规红细胞4.21012/l,血红蛋白12 g/l,白细胞5.2109/l,血小板100109/l,余各项均正常。叠服中西药均未见效

10、,纳可,便调,口干不欲饮,舌质红衬紫,苔薄白腻,脉细小弦,此乃筋脉痹阻,寒湿入络。治宜温经散寒,益肾壮督,蠲痹通络。方用痹通汤加川桂枝10 g,生熟地各20 g,宣木瓜20 g,穿山龙30 g,青风藤15 g,生水蛭6 g,羌独活各15 g,生熟苡仁各30 g,蔻仁5 g,凤凰衣6 g,莪术6 g,每日1剂。浓缩益肾蠲痹丸4 g/次, 3次/d,服药30 d后,来电告知,双手指关节肿胀疼痛减轻,双下肢重着不止,夜寐少安,怕冷感仍有。朱教授附嘱,上方加片姜黄20 g,炙麻黄6 g,晚蚕砂15 g(包)、珍珠母30 g。续服中药60剂。后述双下肢重着,畏寒怕冷感减轻,夜眠安。 7 体会 顽痹的辨证论治,宜以益肾壮督、蠲痹通络法贯穿疾病治疗全过程。临证外感、六淫、七情、劳伤随证治之,兼寒湿者,治以益肾壮督、温经散寒,药用痹通汤加制川乌、制草乌、桂枝、片姜黄、熟附片等。沉寒痼疾者加麻黄;夹湿者加苡仁、泽泻、蔻仁等。血瘀者加水蛭、桃仁、红花。双足踝水肿,加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指端麻木者加白芥子、灵磁石。口干苔腻加胆星、竹沥夏。头昏耳鸣者加杞子、菊花、天麻、川芎等。失眠者加枣仁、夜交藤、川连、肉桂等,酌情应用。骨椎退变者加骨碎补、补骨脂、鹿角片。胸闷心悸者加丹参、薤白头、降香。肤痒者加地肤子、白鲜皮。血细胞减少者加牛角腮、仙鹤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