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1页
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2页
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3页
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4页
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引言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数量和运动员人数已经达到相当规模,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有所提高,在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然而,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在招生、文化学习、训练、竞赛以及就业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严重制约了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工作的建设和发展,并影响我国竞技体育事业的快速、科学发展。研究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现状、问题并提出我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科学培养对策,对促进高水平运动队的良性发展和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继续保持竞技体育的优势地位,推动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

2、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现状 高水平运动员的高考录取线一般远低于统考线,使得该群体成为学生工作中的一个特殊对象,他们的成长、学习经历比一般参加统考的高校学生丰富,思想也比一般的学生成熟。加之因其体育专业特征所形成的不同于一般学生的为人处世的态度,从而更凸显出这个群体的特殊性。在这个群体中,部分学生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道德修养好,综合素质高,在学习训练中都是佼佼者,是学校群体活动的骨干,但另一部分则思想觉悟低,甚至有不正确的动机和目的,把运动成绩作为上大学的跳板,入学后不求上进,训练情绪低落,运动成绩下降,文化成绩不甚理想,游离于群体之外,境况让人担忧。具体表现为: 第一,

3、学习动因不足,学业情况不佳。首先,学习动因不足,学习主动性较差。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运动员对学习处于被动、不自觉状态,大部分高水平运动员没有自觉学习专业文化知识的习惯。其次,上课出勤率低、旷考、补考现象严重。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比赛、训练及运动员自身懈怠等原因,高水平运动员上课出勤率较低。课业成就感不足,课程不及格所占比例较大。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高水平运动员出现过旷考或不及格现象。最后,学业成就动因缺乏,学习上获得荣誉较少。相对于运动专业上的辉煌成绩,高水平运动员在学业所获得的成就感就显得卑微,据调查,极少部分运动员在学习上获得过各级奖学金、知识竞赛等荣誉。 第二,交友范围狭窄,社交状况堪

4、忧。首先,交友范围窄。多数高水平运动员经常和队友在一起,有时会和自己的几个老乡来往,很少跟本专业的非高水平运动员来往。其次,人际关系紧张。一方面,高水平运动员与普通生之间存在偏差性的认识,容易产生不良对抗。高水平运动员认为普通生对他们存在着很大的偏见。认为他们“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鲁莽”等,因此对普通生也存在一些敌视等不良心态。具体表现在,集体活动中的分群与不作为,混住宿舍内极易产生纠纷,情况严重的要历经多次调解才会有所改善。部分高水平运动员出现心理异常.经咨询沟通后,仍长时间无法适应大学生活。另一方面,高水平运动员各队间及本队内也存在矛盾,体现在足球队员、篮球队员互看不对眼,队内竞争较大等方

5、面。 第三,成就动机模糊,就业质量不高。2005年以前全国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率可达95%以上,但2005年以后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成就动机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他们能否成功。随着高水平运动员入校门槛的降低,更多的运动员将训练作为升学的手段,存在“混”大学的心理,因此很难在训练上获得成就感,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拉大了他们与成才之间的距离,形成了“专业不专,特长不长”的局面。加之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许多运动员步入社会后只能从事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对业务性较强的工作难以适应,压力较大。高水平运动员在学业、社交、就业上出现的管理问题不仅影响该群体,而且给其所在专业的普通生学习及社交

6、的管理带来诸多困难。 三、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体育体制改革尤其是竞赛体制的改革遇到了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由于现存的竞技体育组织管理体系相当牢固,竞技体育部门的发展过快,高等院校的竞技体育难以正常成长,发育十分不健全,高校竞技体育不仅没有竞赛市场,也很少培养出优秀的体育人才,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窘况。同时高教体制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高度统一,高度集中,使得从属于高教体制的高校体育只适合于开展体育教学、课外活动、业余训练等。竞技体育的发展无法寻求自身的增长点,高校的竞技运动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业余水平。总结这些困境,我们认为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主要面临三个方面的问

7、题。 第一,文化教育与运动训练的不协调。计划经济时期所建立起来的“三级训练网”人才培养体系是借助于国家政府的强制性制度安排得以建立和实施的,具体表现为:政府运用行政手段由上而下地构建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系统。这一系统虽然以各级“体育学校”或“竞技体育学院”等教育类组织命名,但其特定的组织功能仍然是培养、选拔和输送高层次的运动员,因此在运动训练与文化教育的实践配置、师资配置、财力配置、物资配置等方面都呈明显的“失衡”局面,对运动训练与竞赛上的投入远远高于文化教育。尽管国家体育行政部门曾多次发文,要求各培养单位加强运动员的文化学习,并已引起了部分单位的重视,但就总体而言,这种“失衡”现

8、象仍然普遍存在。由这种“失衡”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直接反映为不利于运动员自身素质的均衡全面发展。 第二,出路不畅导致体育后备人才大量流失。与过去业余体校招生时的门庭若市相比,目前多数体校的招生工作困难重重,面临着生源紧张的困境,其严重影响了地方体校向各省市、国家高水平专业队输送新鲜血液的能力。而造成该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在于专业运动员退役后的安置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由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们观念的转变,现在很多退役运动员由于缺乏基本的劳动就业技能,在就业时竞争能力严重不足。很多退役运动员长期安置不出去,滞留于运动队,占据人事工资指标,致使新运动员不能及时入队,直接影响了优秀运动队的人员更新。目前

9、我国退役运动员的安置状况十分紧迫。不少亚洲和全国冠军退役后不得不看大门、看车棚,或者干脆找不到工作。此外长期向极限挑战的专业训练往往会致使运动员留下不同程度的伤病。种种不利条件使得家长们越来越不愿意送孩子进入体校和专业队。这个问题对于竞技体育的影响越来越大,将会直接导致今后我国奥运会上出现竞技人才危机。 第三,管理和流动法规与体制机制不健全、不规范。高水平运动员人才培养系统具有资源高消耗的特点,其表现在人力资源的高淘汰、物化资源和信息资源的高依赖。因此,财力资金的投入是该系统存在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由于现阶段我国后备竞技人才的管理和流动法规不健全和不规范,投资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极大地

10、影响了投资者的积极性。在一些地区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由于资金不足而导致基层教练员队伍不稳定、训练质量低下,造成大批具有较好运动潜质的青少年运动员由于缺乏科学化的训练而过早地退出训练队伍。同时,由于对经济利益的过度追求和在选材、输送、交流等环节上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各种“灰色交易”现象屡禁不止。这种新旧体制转换时期所出现的国家总体目标和资金投入、各投资主体的目标和投入与效益产出的“失衡”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高水平运动员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 四、加强我国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主要对策 第一,加强文化教育,积极做好高水平运动员的职业规划。随着市场经济的步伐,一些在旧有体制下成长起来的运动员逐渐不能适

11、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过分强调竞技体育成绩忽视文化教育导致运动员片面发展、文化水平较低。国内学者研究认为:一些运动员成了大学生,但是往往很少光顾学校,只是到最后拿到一张“注水文凭”,体教结合的结果仍然是只体不教。教育有教育的培养体系,体育有体育的培养体系,这两方面一直并行至今,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好的结合方式。近年来退役运动员出现生存问题也说明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一直没有解决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方面的学训矛盾、经费不足、九年义务教育重视不够和质量不高、有文凭没水平等问题仍然突出。加强竞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实行“体教结合”,发展多种形式的培训计划是进一步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前提。 第二,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和心

12、理疏导工作。高水平运动员的智力、精力都很高,可塑性较大,如能创造一些必要条件促使其在学习上出现良性循环,那么他们完全可以向好的方面转变。一方面,学校要做好高水平运动员思想认识上的工作,明确入校的双重目的,以求学为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努力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加强教练及辅导员对高水平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他们在大学生活中更好地发展和提高自己。同时,要加强高水平运动员的心理疏导工作。一方面,加强对高水平运动员心理方面问题的诊断和治疗,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因心理问题而出现社交中的各种问题。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立足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不仅重视他们的训练成

13、绩,还要对他们的生活饮食、学习、恋爱等方面予以关心和统筹兼顾,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缓解学训矛盾,使他们集中精力参加训练。 第三,认真做好就业工作,拓展出路。国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是解决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就业的基本条件。只有国家的经济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才能提高更多的就业岗位,创造就业的机会。用人单位要更新人才观,注重毕业生的综合能力。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引导、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落实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相关政策,最大限度地从政策上消除一些制度性的鸿沟壁垒,为大学生创造公平的就业竞争环境。拓宽就业渠道,支持高校毕业生多元化就业。对到偏远、贫困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提供政策上得大力支持,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高校要细化就业指导工作,开设专门针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指导讲座,加强对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求职就业技能的培训,使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清晰当前的就业形式,就业定位准确,在就业中少走弯路。提高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就业率。 第四,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首先,加强物质激励。必要的物质激励可以调动运动员参与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在平时的管理中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反对平均主义,对于训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