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应用在手部肌腱断裂缝合术的创新方式_第1页
高频超声应用在手部肌腱断裂缝合术的创新方式_第2页
高频超声应用在手部肌腱断裂缝合术的创新方式_第3页
高频超声应用在手部肌腱断裂缝合术的创新方式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频超声应用在手部肌腱断裂缝合术的创新方式 人体四肢近关节处容易发生肌腱断裂损伤1,其中手部肌腱损伤高达30%2。肌腱损伤后不及时进行手术缝合术修复可致手部关节活动功能丧失,引起手部功能残损。肌腱手术断端的准确定位是保障术前确定手术切口位置,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和降低患者的术中手术感染机会的首要条件。肌腱断裂缝合修复术后肌腱修复过程中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术后患者创口极易发生肌腱再离断、肌腱粘连和吻合口瘢痕连接,因此患者肌腱断裂修复术后实时监测肌腱修复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但临床上一直缺乏直观准确的观察手段了解肌腱愈合过程中各期的变化,腱性连接还是瘢痕连接也难以辨别3,也难以及时明确术后患者肌腱粘连情

2、况,影响手术治疗方案的制订,进而影响患者手部功能的康复。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快速发展,已有报道高频超声可用于肌腱断裂术的诊断、定位和疗效观察3。为了解术前采用高频超声定位肌腱断裂断端和术后6个月内用此技术持续监测肌腱康复水平对肌腱断裂患者的康复状况的影响,本研究对东阳市横店集团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手外科就诊的98例手部肌腱断裂患者进行术前超声断端定位和标记,参照标记点设计手术切口,术中记录手术时间和术后患者康复情况,并与我院确诊但不进行手部肌腱断端超声定位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高频超声在手部肌腱手术断端定位对手术时间和术后患者康复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

3、9年3月2013年6月在我院手外科就诊经高频超声和术中探查确诊肌腱断裂、经术前超声定位确定手术切口并进行术后超声持续监测的98例患者为实验组。实验组,男65例,女33例;年龄1753岁,平均(29.50.33)岁;左手41例,右手57例;切割伤31例,电锯伤20例,碾压伤17例,砸压伤12例,挤压伤8例,铰轧伤7例,刀伤3例;拇指38例,食指24例,其他手指或合并多指36例;伸肌腱断裂38例,屈肌腱断裂60例。选择2014年16月在我院手外科确诊为肌腱断裂、未经术前超声定位确定手术切口及进行超声持续监测的48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4例,女14例;年龄1961岁,平均(30.10.46)岁;左

4、手18例,右手30例;切割伤21例,电锯伤15例,碾压伤8例,自发性断裂4例;拇指19例,食指11例,其他手指或合并多指18例;伸肌腱断裂20例,屈肌腱断裂28例。上述患者就诊时间最短为手外伤后30 min,最长为3 d。两组年龄、性别、部位、手指肌腱断裂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 使用仪器 采用ge voluson 730超声诊断检查仪,选用频率为1012 mhz的超声探头;仪器灰阶增强不宜过大,其调节基准以血管内血液呈无回声;能量输出可调至能显示部位的最低水准聚焦调节到所需观察的深度。 1.2.2 扫查方法和瘢痕连接判断 患者

5、一般取仰卧位或座位,充分显露受检部位。超声探头涂上耦合剂,依据临床医生的初步诊断,在患者手部损伤部位,沿肌腱周围有规则的纵、横扫查以显示肌腱的声像。为了提高声像质量,探头可适当加压来回反复的扫查,一般3次以上。仔细观察病变组织的形态、大小、结构、边缘、内回声以及与周围组织的相关系,记录肌腱吻合处瘢痕形成的范围,并嘱患者适度屈伸关节动态观测检测肌腱的滑动度。 本文转自专业提供代写物理教学论文和职称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点击进入 第一 论 文网 高频超声扫描检查过程中主要观察疑似手部肌腱形态和内部回声的改变情况,损伤肌腱与外周组织界限是否清晰,明确断裂程度和断端的距离和位置。高频超声纵切面

6、扫描显示为平行的细条状强回声间以少许细条状低回声束状结构,横切面显示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点状强回声间杂有少许点状低回声的团块样结构,与周边其他软组织回声相比更强的为正常肌腱;其中肌腱吻合处稍微增厚(10 mm,超声以短条状低回声和细小强回声的患者为肌腱轻度瘢痕连接患者;而肌腱修复连接性较差,吻合处明显增厚(5 mm),与周围组织分界较为模糊,超声以片状不规则低回声为主,夹杂多个分布杂乱的强回声,肌腱滑动度 1.2.3 手术时间记录和疗效判断 两组手术时间均以麻醉记录表中单根肌腱修复开始至结束时间为准。其中实验组分别在患者术后的2、4、8、12、16、24周进行超声监测,期间发现严重瘢痕患者则进行二

7、次手术,轻度瘢痕连接患者通过调整治疗方案以其恢复手部功能。对照组则采用常规功能康复训练,3周拆除石膏进行轻度手指伸屈运动,4周进行无阻力伸屈运动,6周后开始阻力伸屈运动。上述两组人群都在24周时采用超声仪沿肌腱方向对损伤部位肌腱进行扫查,并重点观察肌腱横切面和肌腱吻合处,记录肌腱连接部位,范围和内部回声,判断吻合处是腱性连接还是瘢痕连接,评价吻合处连接质量。同时选择肌腱吻合处的明显标志点进行肌腱滑动度分析以评价肌腱粘连程度。依据1975年美国手外科学会推荐的tam(total active motion,tam)手部功能系统评定方法4,结合每例患者检查情况,并评价半年手部功能恢复状况。此标准主要根据受伤手指掌指关节、近侧指间关节和远侧指间关节在握拳位时最大屈曲所形成的角度总和减去这些关节伸直受限的总和(对这些关节的过伸忽略不计)的差值来判断,并与侧边健康手指功能比较分析,tam正常值(度)=(90+110+60)-(0+0+0)=260,其恢复水平分4个等级,其中,tam等于或近似于侧键的100%为级,tam大于健侧的75%为级,tam大于健侧的50%小于75%为级,tam小于健侧的50%则为级。康复良好=级+级。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7.0对数据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