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结构图_第1页
古诗鉴赏结构图_第2页
古诗鉴赏结构图_第3页
古诗鉴赏结构图_第4页
古诗鉴赏结构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古诗鉴赏结构图【精品文档】古诗鉴赏一、体裁四言五言古体诗 七言杂言隋唐时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词(亦称“乐府诗”)诗 绝句:四句,首联近体诗 颔联(今体诗) 律诗:四联八句 必须对仗(格律诗) 颈联 尾联排律:多于八句小令:58字以内从篇幅上看: 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可配乐歌唱句式参差不齐,可长可短从形式上看: 有词牌、题目词 分上下阕,或称上下片又称“诗余”古典诗歌 “长短句” 调有定格“曲子词” 从格律上看: 句有定数“填词” 字有定声“倚声” 内容:多描写闺情相思,反映对大婉约派: 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 柳永、李清照等 风格:明快、妍丽、

2、清新。从风格上看 内容:描写广阔的社会人生,抒发 爱国情怀,描写农村生活。豪放派: 苏轼、辛弃疾等 风格:写景状物,谈禅说理小令:一支曲牌构成的散曲。最短的有16字,称“十六字令”。从篇幅上看: 套数:两支以上同一宫调组成的曲子。散曲 配乐曲演唱的唱词从形式上看: 有宫调、曲牌、题目曲 句式更加灵活多样,语言更趋通俗化 又称“词余” 关汉卿 杂剧:元曲四大家 白 朴(供演出的剧本) 马致远 郑光祖二、类别 写景抒情诗从艺术手法上分 即使感怀诗 咏物言志诗 写景抒情诗: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把握其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咏史怀古诗: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

3、哀思或托古讽今);游赏送别诗:是借对春光流逝抒发韶华易逝、壮志未酬的感慨,或表达对亲朋、好友、爱人的无限思念之情;羁旅行役诗: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耳闻眼见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家乡的怀念;山水田园诗:是诗人把山水景物、田园风光以及人文景观作为对象,加以生动形象的描摹刻画,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从表现内容上分 的生活,使之成为世人抒发情怀、表情达意、寄托理想、娱乐遣兴的有声有色的画卷;(题材) 咏物言志诗:一般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比兴等手法,托物寓意,借题发挥,由此及彼,抒情言志;边塞羁旅诗:反映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或讽刺并劝

4、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赠友送别诗: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难离或劝勉之情;闺怨诗: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谈蝉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对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这类诗往往有不食人间烟火之空灵境界。三、鉴赏要点1、知人论世、知人论诗(要结合诗人的有关资料来分析,其中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具体的创作背景等)人物形象(指叙事诗中人物或抒情诗抒情主人公):(一)形象 2、分析描写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细节,关注反映只有理解诗 心情的词语;分析诗中描写的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歌的形象, 地点、

5、天气、周围景物等);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景或物:分析诗中描写叙述了物体的哪些方面,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作者创作背景并进行理性的有关人的品质或理想的深层分析。(二)表达技巧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烘托或对比衬托(动静相衬、以有声衬无声)、虚实相生、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欲扬先抑、照应、象征、衬托、比兴、借古抒怀或借古讽今、化用典故、联想和想象等;借景抒情: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大漠

6、古道、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触景生情:因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油然而引出某种情感的抒发,这体现在作品中常常是情与景的一致,情与景的融合。缘情写景:诗人用某种感情看待某一景物或场景,在其笔下,这一景物或场景也染上了某如: 种感情的色彩。如欧阳修蝶恋花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情景分列:在诗词中,写景部分和抒情部分界限很清,表面看来,情与景是并列的,是分开的,实际上,情景一致,情景交融。如杜甫的表现手法 寄情于景:有的诗词,表面看全是写景,实际上亦有情在,是寄情于景。如韦应物的滁州西涧

7、 直抒胸臆:不加修饰,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表现出鲜明的态度。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托物言志:托物言志是诗歌散文中经常运用的表现手法,即作者借助对某种事物的刻画来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或某种品格志向,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如周敦颐爱莲说对比烘托:对比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则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一是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李白赠汪伦。烘托包括两种: 二是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衬托,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化用典故: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借用典故

8、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古诗很讲究用典,这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借古讽今: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如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奢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前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联想和想象: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融在一起,梦游天姥吟留别即为典型的诗篇。比兴象征: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也称“比兴”。比兴能用具体的常见的事物表达那些不很常见的事物,从而使读者易于理解;能

9、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使其形象鲜明;还能避免叙事或说理的质询直白的语气,使之委婉含蓄。如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表现手法 虚与实: 文艺作品在写到较为复杂的事情时,往往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使作品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歌中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清,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的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在中国画中,实是指图画细致丰富的地方。而在诗歌中,“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如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10、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渲染与白描:渲染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面着意描写。如赵师秀的约客、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欲扬故抑:指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而后透露出自己的真实意图。如辛弃疾破阵子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如李白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叙述描写说明表达方式 议论 开宗明义直接抒情 开门见山画龙点睛抒情 写景抒情咏物言志间接抒情怀古咏史即事感怀 比喻:(包括“通感”)用一事物比方另一事物。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

11、为简洁。比拟: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或把人物化、把物人化、把甲物乙物化。 作用: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夸张: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 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对偶: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便于吟诵;表意凝练,抒情酣畅;用于诗词,有音乐美。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反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义。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12、修 辞 作用:加强语气。设问: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 作用: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借代:不直接点出要说的人或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或名称来代替。 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双关:双关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一种修辞方式。作用:谐音双关,生动又活泼,起隐语或讽刺或幽默的效果;语义双关,婉转、含蓄或讽刺等。互文:就是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作用:对称和谐,含蓄、互补,扩大了意义的容量;使诗文音调明

13、快,增强了诗文的音韵美。反复: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作用: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 长短句间杂:读起来错落有致,好似大珠小珠落玉盘。音 韵 叠句、讲究音韵: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读起来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美。(三)语言 从语音上分析:有音乐、和谐之美; 语言类别特点: 从语义上分析:由精练、形象、情意之美; 从语法上分析:由语序颠倒、词语错位、语句跳跃、成分省略等现象,常常造成特别的艺术效果。 炼字,着重分析该字词(一般为形容词、动词、数量词)的表达效果,对主旨所起的作用。炼句着重分析该句的情感哲理所在,对主旨所起的作用。语言层面鉴赏注意: 物象描写中的动

14、与静、声与寂、情与理等方面的相互映衬、烘托。语序倒置的强调意味。意象名词的罗列(其作用是描写更像特写镜头,能营造出特定的意境)。等等 平淡:也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质朴无华、平易近人,但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工丽:既讲究词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可以借助对仗来理解。直率:语言毫不隐讳,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直接写出。含蓄:也称委婉。抒情或叙事,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自己去仔细体味。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常见语言风格特点: 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悲慨:即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