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_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_第1页
第2课_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_第2页
第2课_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_第3页
第2课_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_第4页
第2课_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皇帝制度的建立,郡县制的全面推行2、难点: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基础知识梳理:一、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 1.统一原因: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 主要原因: 变法,国力强大。 2.统一过程:秦王 从 年到 年先后灭掉 六国,完成统一,定都 ,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首创皇帝制度 确立 称号,总揽天下大权。从此,“ ”成为中国古代最高统治者的称谓,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作

2、用:皇帝制度以 显示权力不可转移,以 体现地位不可僭越。 2.中央官制 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相互关系:在 、 、 方面 、 ,军政大权集中于 。决策先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和诸卿 ,最后由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君主决策的失误。3.郡县制的全面推行 郡:最高 行政机构。 县;是郡的 行政机构,管理 事务。 作用:实现中央对 的直接有效控制。三、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积极作用:为维护封建统一提供条件。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消极作用:大大加强统治人民的力量,使人民处境日益恶劣;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加速秦朝灭亡。 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

3、本格局。要点剖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含义1、含义(1)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专制主义制度是与民主政体相对立的一个人或少数人独裁政权的组织形式,体现在帝制的终身制和皇位世袭方面,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专制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是:相权不断得到削弱,直到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君权向绝对性和独断性方向发展。(2)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与地方分权相对立,地方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但二者不能完全分开,中央对地方拥有统率权,地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在中国古代

4、的表现是:a、财政上:财源由中央垄断。B、行政上:中央直接任免官吏。c、司法上:法由帝颁,律由国掌。d、军事上:皇帝总揽军权。e、意识形态上:实行文化专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特点1、原因(1)经济上,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封建经济的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证生产发展。(2)政治上,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3)思想上,法家“集权”理论的影响。2、特点(1)皇权的至高无上;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2)皇帝直接任免各级官吏;皇帝从决策到行使权力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3)皇权借助于神权来巩固和加强;

5、以文化专制来巩固政治专制。(4)中央和地方、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伴随于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异同政治制度分封制郡县制不同点盛行时期商周等早期社会秦以后的各个朝代划分标准血缘关系地域差异官吏产生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无封地机构特点、作用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之外,另拓展周朝疆域,但易发展为割据势力中央政府属下的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共同点、都是为了巩固统治阶级的统治、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都在维护国家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特别提醒:在分封制下,受封诸侯拥有世袭特权,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税的独立性,为分裂割

6、据制造了条件;在郡县制下,郡县都属于由皇帝控制的地方行政机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听命于中央,地方上没有特权,缺少独立性,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典型例题: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A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史论共享:郡县制建立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巩固练习:A组1秦始皇推行郡县制,郡守和县令的产生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2下列官职符合秦朝选官制度的是 ( )A.丞相是世袭的 B.郡守是皇

7、帝任命的 C县令是地方推荐的 D郡守可以任命县长3秦朝建立了“三公九卿”,其中三公中没有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廷尉4秦朝时期,为了更好地监察、监督文武百官,在中央设置了 ( )A.左丞相 B.右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5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始于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6秦王赢政自以为“功过五帝”、“德高三皇”,这是因为他 ( )A.开创了秦国历史B.灭六国,实现大统一C.开创了“始皇帝”之名D.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7秦朝皇帝制度的特点不包括 ( )A.皇位世袭 B.皇权至上 C受到三公制约 D皇权神圣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其议帝号“古有天皇,有地皇,

8、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日“朕”。王日:“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日:皇帝。他如议。”制日:“可。”自称始皇帝,后世以计数。材料二始皇为人专任狱史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材料三廷尉李斯议日:“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始皇日:“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一一以上均引自史记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王”指的是谁?他主张“议帝号”的主要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中,体现了“始皇帝”怎样的治国之道?(

9、3)材料三讨论了哪两种制度?结果如何?(4)综合三则材料,概括出中央集权制度有何突出特点?B组1下列关于中央官职职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B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C太尉负责全国军务D太尉负责监察百官2下列关于郡县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秦始皇时开始推行全国B郡、县都是地方统治机构C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D秦朝在地方只设郡、县两级秦朝时期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据此回答1112题。3下列关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秦朝是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时期B.顺应了历史的发展,带有明显的进步性C.影响深远,被后世所沿用D.这一制度直接导致秦朝的

10、灭亡4下列关于中央集权制的作用及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使秦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C保证了中国的长期统一和稳定,彻底消除了分裂因素D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融合5(2006上海)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费侯卫而为之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 ) A推行分封制 B.设立郡县制 C.废除郡县制 D废除行省制6在全国范围内废分封、行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是从秦朝开始的,并延续了两千多年,但秦朝却“二世而亡”。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古人就有不同的看法。材料一夏、商、周

11、、汉封建(分封)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材料二秦有天下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郡县之法,已在秦先。秦之所天者六国耳,非尽灭二代之所封也。 一王夫之读通鉴论 请回答: (1)关于秦朝灭亡的原因和郡县制的功过,材料一、二、三各是怎样评述的?(2)你认为郡县制的推行与秦朝的灭亡有无关系? 结合上述材料,应如何正确看待制度创新与王朝兴衰的关系?参考答案:A组1、D 2、B 3、D 4、D 5、D 6、B 7、C8、(1)秦王赢政,(2)(3)分封制和郡县制,结果是秦朝实行郡县制。B组1、D 2、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