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_第1页
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_第2页
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作者:日期:加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每个人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有些人当时是不知道如 何入手和解决的,盲目乱猜只会浪费时间,得出的结论也不全面。 那要很好地解决问题,该用什么分析方法,怎样分析,什么顺序, 怎样层层剥笋地解决问题呢?因此, 重视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能 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一、具备分析问题能力的必要性人为什么要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呢 ?说到底是因为社会复杂, 用一句哲学的行话说,就是社会生活时时处处充满着矛盾、问题 和困难,这些矛盾、问题和困难时时处处都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 意志,既需要我们有尽可能多的理论、知识、经验,也需要我们有 不畏挫折的意志和品

2、质。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从容应对。 一个人要干成一件事情,或者说要获得人生的成功,坎坷挫折是不可回避、无法避免的。人才成长的历史规律是:谁经历的坎坷 越多、谁遇到的困难越多、谁遭受的打击越多、谁就可能成长得 越好,做出的成就越大。现在“ 80、90、00后”,成长于改革 开放年代,赶上了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好时代,比起我们,他们 当中无论家庭有多么困难, 也都算没有吃过多少苦,特别是没有 吃过多少物质生活匮乏之苦。吃苦少,磨练就少,就很难经得起 挫折。因此,人要全面发展才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人来源于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首先 要有理论,有了深厚扎实的理论,才能有判断力、预

3、见力。不论学什么专业,具备分析问题能力,终生受益。学什么专业也不能学 得太单调了,要在学好专业的同时,兼顾别的理论,把知识面尽 可能拓宽一些,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理论的判断力、预见力。判断 力和预见力对人生极为重要。人的一生也是判断的一生,选择的 一生,每个人都一直在判断,一直在选择,平常的日子我们要判 断,要选择,关键的时刻更是要判断,要选择,而且,选择的正当 与否决定着成败。不管是学文学理还是学工的, 不管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 我们的学生不光要把课本上的东西学懂弄通,更要把这个世界学懂弄通,学懂弄通课本上的东西,目的就是为了读懂弄通世界。 因此,让他们要有世界眼光,要有世界胸怀。树立世界眼

4、光,形 成世界胸怀,对于学生来说,就要到图书馆去,多读书,读几本奠 基的书,在这个基础上,前伸后延,博古通今,弄清哲学从哪里来 的,向哪里去;这个世界从哪里来,往哪里去。清华杨振宁教授 曾经讲过中国和美国教育的思路的差别,中国的知识传授是从古到今,人类从猴子开始讲到怎么变成人;美国的教育从今到古, 从最近发生的事件开始讲,逐步引导学生慢慢往历史上走,往根 子上走。不管“从古到今”还是“从今到古”,博古通今是一条 定律。我们的教育一定要找到根子上去,根深才能叶茂。寻找思 想理论之根、经验创造之根。找不到根就扎不下根 ,没有这个理 论之根,可能身处知识海洋却一滴水也不曾拥有。我们的学生要 用人类的

5、全部知识来营养自己, 全面发展自己;我们的教育也应该打开学生的思路,把这个现实世界给学生,把知识世界给学生, 同时把学生推向世界,推向知识的海洋。千万不要把这个世界弄 成一本书、一片纸、一个观点,再用这些狭隘片面的观点教育人。? 具备分析问题能力的人必将是思想活跃 ,在思考中、交流中、 运用中掌握正确思想方法的人。我们的教育应该在课堂教学以外 还要组织一些学习小组,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学生与老师要经常 在一起讨论,不同观点之间交流碰撞,大家共同提高,大家看到感兴趣的书要相互赠送。大家要经常问问对方某本书看过没有。 实际上每位学生和老师就是一本书,你对这个问题见解深一些,他对那个问题见解深一些,相

6、互交流,大家共同深化。思想产品 和物质产品在消费上品性正好相反,物质产品在消费中减少,思 想产品在消费中增加。人最怕的就是封闭,交往圈子越小,思想就越圭封闭,胸怀就越狭小,眼界就越狭隘,这样的人怎么走向社 会呢?怎么能经得起困难的考验!怎么经受得住挫折的考验!怎 么经得住打击的考验! ?只要大家老老实实地读书,就会学远学深,就能成为佼佼者,就和别人不一样了。当然,不要死 读书,思想要活跃起来,要思考着学习,运用着学习。比如经常写 日记就是个好习惯,把我每天看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事都记下 来,有时候也难免记下发牢骚、讲怪话的消极情绪,但这确实是 自己当时思想的真实写照。现在有了电脑就更方便了,晚

7、上写一点,早上起床写一点,有些东西可以记下来,也可以用照相机拍 下来存在电脑里,虽然点点滴滴,但天长日长,意义就大了,通过这种方式,把历史连接起来,把思想火花捕捉下来,把自己的经验 凝聚起来。人类的知识就是这么日积月累、形成体系的。读书学习,就要学会分析事物,分析矛盾,分析问题。比 如说学点哲学大有好外,哲学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理论,但不 是学了哲学就自然会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还要自觉地把哲学当 作方法论学,当作智慧学,否则就只能会说一些不知所云的生僻 概念。毛泽东主席非凡的判断力、预见力,与他精通哲学不无关 系。毛泽东主席的哲学不是教条而是方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 界的智慧。学习哲学,就

8、是要学思想方法,这才是智慧,而且是大 智慧。可能人类遇到的问题和事件不一样 ,但是,背后是有规律 可循的。凡是判断正确的都是因为找到了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大 家想一想,邓小平又是怎么判断香港回归的?想明白了, 就把我 们党的立场学到了,也把谈判的基本方法学到了 ,把哲学的根基 学到了。再比如公共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学什么?除了 了解一些具体事件、中华民族的历史、共产党的历史、中华人民 共和国的历史以外,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看看历史人物是怎么判断 形势的,怎么处理历史事件的,怎么改变天下、扭转乾坤的。要 学这些东西,这样才能学出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学出智慧来。二、掌握分析问题方法的有效性世界是由许

9、多事物构成的,万事万物都处在矛盾中间,斗争中间,变化中间。事物是错综复杂的,斗争是尖锐激烈的。要在 这种情况下明确主次、分清敌我,区分真假,弄清事实,认清方向,干好工作,就必须善于分析,明辨是非,抓住要害。? 事物 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把一个事件搞清 楚,要把一个人、一个团体、一项工作、一个运动搞清楚,就必须在矛盾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中考察一切 ,这样才能得出一个正确 的结论。马克思就是这样研究问题的。“他不仅看到事物的表面, 而且深入到事物的深处,在相互作用和反作用中来考察一切组成 部分。他分出每一个组成部分并探寻它发展的历史。然后他由事物而考察它的环境,观察后者对前者和

10、前者对后者的相互作用。 接着又回头去探讨所研究的事物的起源、变化、进化以及它的完成的革命,最后甚至探究它各种各样的作用。”研究商品的全部 过程就是一个光辉的范例。从实际出发,详细地占有资料。分析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 上的,对一个事物没有完全地了解,要得到明晰的、正确的结论 是不可能的。马克思解剖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从商品开始,是他对资本主义社会周密观察的结果。 资本主义社会里的一切产品都 是商品。不仅各种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都是商品,连人的劳动力也成了商品。在这里,社会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商品成了资 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在商品中已经包含着资本主义一切矛盾的萌 芽。材料掌握得多了,事情弄清楚了,

11、就会发现线索,明确主攻方 向。马克思周密地观察才选择了商品。?层层剥皮,把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暴露出来。层层剥皮也就是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感情、策略、过程、阶段、斗争往往给事物披上一层时装。分析时,我们要揭掉时装,把矛盾的各个方面 都暴露出来。马克思研究商品时,透过了你产我买、你卖我买的 现象,暴露出了商品矛盾的各个方面。例如:商品的使用价值和 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时间;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总之,他从物看到 了人,蒙在商品之上的假象就剥掉了。历史地看,把矛盾各方面的起源、斗争、变化搞清楚。只把 矛盾暴露出来,还不能认识矛盾,

12、要真正认识矛盾,必须研究矛 盾的历史,起因是啥,开始怎样,中间发生了哪些矛盾和斗争, 后来发生了哪些量和质的变化, 现阶段又有些什么新特点, 这些 问题搞清楚了,有利于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马克思研究商品,既注重了现状,又追溯了历史,使人对商品有了充分地了解。 矛盾 的内部斗争推动事物发展,分析问题要注重研究矛盾内部斗争。不忽视外因,重视环境对事物的影响。事物的发展在其内部的 矛盾性,但是外因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如果只看到事物内部的 矛盾和斗争,忘记或者疏忽环境对事物的影响,也是不能正确认 识事物的。研究商品,如不同重工业的发展 ,社会大生产的形成 和生产高度集中联系起来,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商品对

13、资本主义的 作用。? 从各个角度考察相互作用,弄清彼此联系。矛盾是互 相联系、互相斗争、互相促进的。分析矛盾,研究事物,要从各个 角度去看相互作用,这样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从单方面去看,往往搞错。要使自己全面地看问题,就要从本人、本专业、本时期的狭隘圈子里跳出来,站高一点,看全一点。古代有一位诗人 到庐山去,“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来看去还 是“不识庐山真面目”。最后,他反复想才得出了一个结论:“只 缘身在此山中”。这个故事说明了看问题要全面看。要全面看,不但要站高一点,还要看全一点。什么是“全”?就是考察事物 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反作用,正确理解事的因果关系。马克思由商 品进而联系

14、到货币,全面考察相互的作用和相互的反作用, 就是 一例。抓住主要矛盾,发现事物的实质。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 定的。牵牛要牵牛鼻子,分析问题要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抓住 了,事物的实质就弄清了。综上所述,中国的教育必须要重视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 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运用接受学习,老师应同时把握好“引” 和“导”的度,避免“满堂灌”,避免机械重复的“讲”和“练”;老师还应正确把握教学中的“教、扶、放”的关系,把 科学的思维方式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去,使学生产生更广泛的迁移,以教法启发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培养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只有 在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中,老师应着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