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解析PPT学习教案_第1页
谏太宗十思疏解析PPT学习教案_第2页
谏太宗十思疏解析PPT学习教案_第3页
谏太宗十思疏解析PPT学习教案_第4页
谏太宗十思疏解析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 谏太宗十思疏解析谏太宗十思疏解析 高考延伸高考延伸 斯亦伐根以求木斯亦伐根以求木茂茂,_。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怨不在大,可畏惟人;_, 。 忧懈怠,忧懈怠,_; 虑壅蔽,虑壅蔽,_ _ _; 总此十思,宏兹九总此十思,宏兹九 德德, , , , , , _, , , _ ,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塞源而欲流长也塞源而欲流长也 载舟覆舟载舟覆舟 所宜深慎所宜深慎 则思慎始而敬终则思慎始而敬终 则思虚心以纳下则思虚心以纳下 简能而任之简能而任之 择善而从之择善而从之 则智者尽其谋则智者尽其谋 勇者竭其力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信者效其忠 第1页/

2、共44页 2021-8-15 第2页/共44页 2021-8-15 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水可以载舟,亦可覆舟。 唐太宗唐太宗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 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 一镜矣!一镜矣! 第3页/共44页 2021-8-15 鹞死怀中鹞死怀中唐太宗的故事唐太宗的故事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 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 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 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 延时间。太宗

3、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思考:唐太宗与魏征的关系如何? 第4页/共44页 2021-8-15 魏征: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隋字玄成。唐朝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隋 末参加李密义军末参加李密义军, ,掌管文檄。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检校侍中掌管文檄。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检校侍中 。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领导周、隋各史的修撰工作,书成,升任左光禄大夫, 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封郑国公。魏征敢于犯颜直谏,所言多被太宗采纳。有诗 文流传于世。文流传于世。 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

4、宗自制碑文,并据史载:贞观十七年,魏征病卒。太宗自制碑文,并 为书石。对侍臣说:为书石。对侍臣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 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 一镜矣!一镜矣!” 第5页/共44页 2021-8-15 解题解题 本文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时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本文是魏征于贞观十一年时写给唐太宗的奏章。太宗登基之初,励精图治, 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政策比较正确,国内出现了百姓富足、社会安定、国力渐强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 。后

5、来,太宗开始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苑囿,魏征便不断用前代兴亡的。后来,太宗开始追求珍宝异物,兴建宫殿苑囿,魏征便不断用前代兴亡的 历史教训提醒他。这一年就连上四次奏章。本文为其中一篇。历史教训提醒他。这一年就连上四次奏章。本文为其中一篇。 谏谏劝谏;劝谏; 太宗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 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之一,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贞观之治”; 十思十思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是本文内容,即十条值得深思的情况; 疏疏奏疏,古代臣下向君

6、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奏疏,古代臣下向君主议事进言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议论文。 第6页/共44页 2021-8-15 课文体裁: 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疏:疏通事理,分条陈述。作为一种文体, 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属古文体的奏议类,专指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 的奏疏。的奏疏。 文心雕龙文心雕龙章表章表“章以谢恩,奏以按章以谢恩,奏以按 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第7页/共44页 2021-8-15 思思 人君当思人君当思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为什么思为什么思 思些什么思些什么 分析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解

7、决问题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十思,垂拱而治诚能十思,垂拱而治 整体思路整体思路 第8页/共44页 2021-8-15 1 1) 求求: :追求,想要。追求,想要。 之:取消独立性。之:取消独立性。 2 2) 根本:古根本:古根,今根,今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本质。 3 3) 流:泉流,名词。流:泉流,名词。 4 4) 其:他们。其:他们。 5 5) 而:却而:却 6 6) 固:稳固固:稳固 7 7) 虽虽: :虽然(不能讲成虽然(不能讲成“即使即使”,此句自谦)。,此句自谦)。 8 8) 神器:帝位。重、大:形容词作名词,重权、神器:帝位。重、大:形容词作名词,重权、 重位。

8、重位。 9 9) 念:考虑。念:考虑。 1010) 以:而以:而 1111) 亦:也。以:而,却。亦:也。以:而,却。 1212) 流:水流,名词。流:水流,名词。 第9页/共44页 第10页/共44页 人君人君当当神器之神器之重重 ,居域中之,居域中之大大, 将将崇崇极天之极天之峻峻, 永保无疆之永保无疆之休休, 不念居安思危,不念居安思危, 戒奢戒奢以以俭,德不俭,德不 处处其厚,情不其厚,情不胜胜 其欲,斯亦伐根其欲,斯亦伐根 以以求木茂,塞源求木茂,塞源 而而欲流长也。欲流长也。 第11页/共44页 2021-8-15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

9、者,必浚其泉源;者,必浚其泉源;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 而求木之长,而求木之长, 排比句排比句 排比句排比句 第12页/共44页 2021-8-15 简析简析 1 1、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正面阐述:三个排比句,两个作比喻,一个明事理, 浅显易懂。浅显易懂。 2 2、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反面申述:紧扣上层三个排比来申述,加上一个反问, 简洁有力。简洁有力。 3 3、提出结论:由

10、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提出结论:由人君地位说起,结合开头的比喻,从反 面提出自己的观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 中心论点:居安思危中心论点:居安思危, , 戒奢以俭戒奢以俭 第13页/共44页 2021-8-15 思考题: 1 1 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本段开头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证明了什么观点?证明了什么观点? 答:比喻论证答:比喻论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答:答:“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居安思危,居安思危, 戒奢

11、以俭戒奢以俭” 2 2 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作者认为人君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 第14页/共44页 2021-8-15 1 1)元首:指帝王。)元首:指帝王。 2 2)繁:多。盖:大概。)繁:多。盖:大概。 3 3)取:攻取。守:保卫。)取:攻取。守:保卫。 4 4)盖:因为。以:来。)盖:因为。以:来。 5 5)既:已经。得志:实现愿望。)既:已经。得志:实现愿望。 6 6)以:而,表并列。物:别人。)以:而,表并列。物:别人。 7 7)骨肉:至亲之人。行路:名词。)骨肉:至亲之人。行路:名词。 8 8)虽:即使。之:代人民。)虽:即使。之:代人民。 以:用。以:用。 9 9)貌:

12、表面。而:然而。)貌:表面。而:然而。 第15页/共44页 元首,承元首,承 天天命,莫不命,莫不 忧忧道著,道著, 功成功成德衰。德衰。 有善始者实有善始者实 ,能,能终者盖终者盖 。岂其取之。岂其取之 易易守之难乎守之难乎 ?昔取之?昔取之有有 余,今守之余,今守之 不足,何也?不足,何也? 第16页/共44页 第17页/共44页 2021-8-15 1 1 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概括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 简析: 2 2 以以设问引出分析论证,用引出分析论证,用“殷忧殷忧”和和“得志得志”的不的不 同心态说明同心态说明能否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3 3 用古人

13、的论述以用古人的论述以水和舟水和舟的关系比的关系比民和君民和君的关系,的关系, 切中要害,令人警觉。切中要害,令人警觉。 (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第18页/共44页 2021-8-15 1 1 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作者认为得天下之君王为何易失人心? 答: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 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答: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2 2 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作者如何肯定了人民的力量? 思考题思考题: 第19页/共44页 2021-8-15 1 1)诚:(如果)真的

14、。)诚:(如果)真的。 2 2)思:想到。安:使动用法。)思:想到。安:使动用法。 3 3)高危)高危: :(地位)高高在上充满危机。(地位)高高在上充满危机。 4 4)惧:担心。)惧:担心。 5 5)下:动词居于)下:动词居于之下。之下。 6 6)乐:意动用法,以)乐:意动用法,以为乐。为乐。 7 7)以为:以(之)为。度:限度。)以为:以(之)为。度:限度。 8 8)虚:使动用法,使)虚:使动用法,使谦虚。谦虚。 9 9)谗:动词作名词,说别人坏话的人。邪:形容词)谗:动词作名词,说别人坏话的人。邪:形容词 作名词,邪恶的人。作名词,邪恶的人。 1010)正:使动用法,使)正:使动用法,使

15、端正。端正。 1111)无:同毋,不要。)无:同毋,不要。 1212)宏:使动用法,使)宏:使动用法,使光大。光大。 1313)简:选拔。能: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简:选拔。能:形容词作名词,贤能的人。 1414)善: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建议。)善:形容词作名词,好的建议。 1515)尽:形作动,用尽。)尽:形作动,用尽。 1616)效:献出。)效:献出。 补充注释:补充注释: 第20页/共44页 第21页/共44页 虑壅蔽,虑壅蔽, 则思虚心以纳下;则思虚心以纳下; 想想邪,则思邪,则思身身 恶;恩所加,恶;恩所加, 则思无因喜则思无因喜赏赏 ;罚所及,则思无;罚所及,则思无 因怒而滥刑。

16、因怒而滥刑。此此 十思,十思,九德,九德, 能而任之,择善能而任之,择善 而从之,而从之, 第22页/共44页 第23页/共44页 2021-8-15 简析简析: : 1 1、提出、提出“十思十思”的内容的内容: : 3 3、做到、做到“十思十思”的好处:的好处: 人尽其能,垂拱而治. 戒骄傲(第3、4条) 戒奢侈 (第1、2条) 戒纵欲(第5、6条) 戒轻人言(第7、8条) 戒赏罚不公(第9、10条) 2、君王按、君王按“十思十思”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去做会有怎样的结果? 答: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答: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并用,垂拱

17、而治。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第24页/共44页 2021-8-15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 1.1.必必固固其根本其根本 固,使动用法固,使动用法 2. 2.载舟载舟覆覆舟舟覆,使动用法覆,使动用法 3.3.则思知止而则思知止而安安人人 安,使动用法安,使动用法 4. 4.则思则思正正身以黜恶身以黜恶正,使动用法正,使动用法 弘,使动用法弘,使动用法 6. 6.何必何必劳劳神神苦苦思思劳、苦,使动用法劳、苦,使动用法 7. 7.则思则思虚虚心以纳下心以纳下虚,使动用法虚,使动用法 5.5.弘弘兹九德兹九德 8.8.则思正身以黜则思正身以黜恶恶 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恶,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9. 9.惧谗

18、惧谗邪邪 邪,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邪,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10. 10.当神器之当神器之重重 11. 11.居域中之居域中之大大 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重,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大,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第25页/共44页 2021-8-15 12.择择善善而从之而从之 13.貌貌恭而不心服恭而不心服 14.则思江海则思江海下下百川百川 15.乐乐盘游盘游 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善,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貌,名词做状语貌,名词做状语 下,名词活用做动词下,名词活用做动词 乐,意动用法乐,意动用法 通假字通假字 则思则思无无因喜以谬赏因喜以谬赏无通毋无通毋 古今异义古今异义 根本根本 (古)树根(

19、古)树根 (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今),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 纵情纵情 (古)放纵情感,即骄傲(古)放纵情感,即骄傲,(今),尽情(今),尽情 第26页/共44页 2021-8-15 特殊句式特殊句式 虽董之以严刑虽董之以严刑 振之以威怒振之以威怒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判断句判断句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塞源而欲流长也。塞源而欲流长也。 判断句判断句 一词多义一词多义 安安 思国之思国之安安者者, ,必积其德义必积其德义 安定安定 燕雀燕雀安安知鸿鹄之志哉知鸿鹄之志哉怎么怎么, ,疑问副词疑问副

20、词 项王曰项王曰:”:”沛公沛公安安在在?”?”哪里哪里, ,疑问代词疑问代词 衣食所衣食所安安, ,弗敢专也弗敢专也 安身养人安身养人 治治 垂拱而垂拱而治治 治理治理 不效则不效则治治臣之罪臣之罪 惩处惩处 医之好医之好治治不病以为功不病以为功 医治医治 第27页/共44页 2021-8-15 信信 信信者效其忠者效其忠 愿陛下亲之愿陛下亲之信信之之 小小信信未孚未孚, ,神孚福也神孚福也 忌不自忌不自信信 诚实诚实 信任信任 信用信用 相信相信 求求 求求木之长者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必固其根本 予尝予尝求求古仁人之心古仁人之心 客之美我者客之美我者, ,欲有欲有求求于我也于我也 不不

21、求求闻达于诸侯闻达于诸侯 要求要求 探求探求 祈求祈求 追求追求 以以 必竭诚必竭诚以以待下待下 虽董之虽董之以以严刑严刑 则思知之则思知之以以安人安人 同同”而而”注释为注释为:”:”来来” 介词介词, ,用用, ,拿拿 故临崩寄臣故临崩寄臣以以大事也大事也 目的连词目的连词, ,来来 介词介词, ,把把 第28页/共44页 2021-8-15 概括并理解本文中的成语概括并理解本文中的成语 垂拱而治垂拱而治: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君王不做什么,而使天下太平。 择善而从择善而从:择取好的来听从或跟随。择取好的来听从或跟随。 善始善终善始善终:有有 好的开头,也有好的结尾。好的开头,也有好

22、的结尾。 居安思危居安思危:处于安逸的环境,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处于安逸的环境,要考虑可能出现的危险和困 难。难。 载舟覆舟载舟覆舟: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老百姓可以拥戴统治者,也可以推翻统治者。 第29页/共44页 2021-8-15 1、人君、人君当当神器之神器之重重,居居域中之域中之大大,将崇,将崇极天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休, 2、凡百凡百元首,承天元首,承天景景命,莫不命,莫不殷忧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善始者 实繁,能实繁,能克克终者盖寡。终者盖寡。 3、夫在殷忧夫在殷忧, ,必竭诚必竭诚以以待下待下; ;既既得志

23、得志, ,则则纵情纵情以以傲物。傲物。 4 4、虽、虽董董之之以严刑以严刑,震震之以威怒,终之以威怒,终苟苟免而不怀仁,免而不怀仁,貌貌恭而不心服。恭而不心服。 5 5、怨不在大,可畏怨不在大,可畏惟惟人;载舟人;载舟覆覆舟,所舟,所宜宜深慎。深慎。 重点句子翻译: 第30页/共44页 2021-8-15 6、奔车朽索奔车朽索,其其可可忽忽乎?乎? 7、君人者,君人者,诚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作,则思知止以,则思知止以安安人;人; 8、念高危,则思谦念高危,则思谦冲冲以自以自牧牧;惧满溢,则思江海;惧满溢,则思江海下下百川;百川; 9 9、虑、虑壅蔽壅

24、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谗邪;则思;则思正正身以身以黜恶黜恶;恩所;恩所加加,则,则 思无因喜以思无因喜以谬赏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1010、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播其惠,信者其惠,信者效效其忠;其忠; 11、何必、何必劳神苦思劳神苦思,代下,代下司司职,职,役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大道哉!哉! 第31页/共44页 2021-8-15 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 戒奢以俭戒奢以俭 载舟覆舟载舟覆舟 勇者竭其力勇者竭其力 仁者播其惠仁者播其惠 信者效其忠

25、信者效其忠 垂拱而治垂拱而治 第32页/共44页 2021-8-15 它能使心灵的天空变得狭窄而阴暗它能使心灵的天空变得狭窄而阴暗 激发那无私的爱和奉献的喜悦激发那无私的爱和奉献的喜悦 第33页/共44页 35 1010下列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下列加点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3分)分) A.A.抗辞抗辞慷慨慷慨(意气激昂)(意气激昂) 北虽北虽貌貌敬(表面上)敬(表面上) 予予分当分当引决(本当,理当)引决(本当,理当) 晋晋军军函陵(军队)函陵(军队) B.B.殆例殆例送死(类于,等于)送死(类于,等于) 非人世所非人世所堪堪(忍受)(忍受) 去今之去今之墓墓而葬而

26、葬 焉(坟墓)焉(坟墓) 独五人之独五人之曒曒曒曒(同(同“皎皎皎皎”, 明亮的样子)明亮的样子) C.C.按按诛五人(追究,查办)诛五人(追究,查办) 不知其不知其几几矣(多少)矣(多少) 焉用亡郑以焉用亡郑以陪陪邻(增加)邻(增加) 永保无疆之永保无疆之休休(美好,福祉)(美好,福祉) D.D.又欲又欲肆肆其西封(放肆,肆意)其西封(放肆,肆意) 能能克克终者盖寡(能够)终者盖寡(能够) 则思谦冲以自则思谦冲以自牧牧(约束,修养)(约束,修养) 役役聪明之耳目(役使,劳损)聪明之耳目(役使,劳损) C AC A项项“军军”,驻军,驻军 B B项项“墓墓”,筑墓,筑墓 D D项项“肆肆”,

27、扩张、延伸。扩张、延伸。 第34页/共44页 36 11. 11.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词义都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词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A.为巡船所为巡船所物色物色,几从鱼腹死,几从鱼腹死 吴之民方吴之民方痛心痛心焉焉 B.B.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根本 穷饿穷饿无聊无聊,追购又急,追购又急 C.C.未有封侯之赏,而听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细说 微微夫人夫人之力不及此之力不及此 D.D.于是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秦王不怿,为一击缶 国事国事遂不可收拾遂不可收拾 1212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8、相同的一组是(3 3分)(分)( ) A A则今则今之之高爵显位;高爵显位;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之谓也谓也 B B以其无礼以其无礼于于晋晋 终不能加胜终不能加胜于于赵赵 C C为为击沛公军击沛公军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为魏魏 之私人之私人 D D请以剑舞,请以剑舞,因因击沛公于坐击沛公于坐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选选D.D.(A A中分别为搜寻、痛恨的意思;中分别为搜寻、痛恨的意思;B B中分别为树木的根、没中分别为树木的根、没 有依托的意思;有依托的意思;C C中小人离间之言、那人的意思)中小人离间之言、那人的意思) 选选B

29、.B.(B B中均为介词,相当于中均为介词,相当于“对对”;A A中前者助词,无实义,中前者助词,无实义, 后者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意;后者为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意;C C中前者为介词,相当于中前者为介词,相当于 “替替”,后者为,后者为“是是”;D D前者相当于前者相当于“趁机趁机”,后者相当于,后者相当于 “凭借凭借”) 第35页/共44页 37 131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文言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下列各句中,与例句文言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3(3分分 例句:不能容于远近例句:不能容于远近 A. A. 夫晋,何厌之有夫晋,何厌之有 B. B.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C. C. 以

30、其无礼于晋以其无礼于晋 D. D. 蚓无爪牙之利蚓无爪牙之利 1414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3分分) ) ( ) 例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例句: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A A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皆且为所虏 B B君何以知燕王君何以知燕王 C C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D D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B BB B项和例句都是被动句项和例句都是被动句 A A项是宾语前置项是宾语前置 C C项是介项是介 宾结构后置宾结构后置 D D项是定语后置项是定语后置 选选A A。(。(A A为被动句,与例句相同;为被动句,

31、与例句相同;B B为宾语前置句;为宾语前置句;C C为定语为定语 后置句;后置句;D D为介词短语后置句)为介词短语后置句) 第36页/共44页 38 四、名句名篇默写(四、名句名篇默写(8 8分)分) 19. 19.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 8分)分) 亦以明死生之大,亦以明死生之大,_。(。(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 _,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 (五人墓碑记五人墓碑记) 吾所以为此者,吾所以为此者, 。(。(廉蔺列传廉蔺列传)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发而幽香,_。(。(醉翁亭记醉翁亭记) (5 5)_,在乎山水之间也。(,在乎

32、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醉翁亭记) (6 6)庭下如积水空明,)庭下如积水空明,_。(。(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寺夜游) (7 7)_,_,在乎山水之间也。(在乎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醉翁亭记) (8 8)浮光跃金,)浮光跃金,_, ,此乐何极!(,此乐何极!(岳阳楼记岳阳楼记) (9 9)梅须逊雪三分白,)梅须逊雪三分白,_。(卢梅坡。(卢梅坡雪梅雪梅) 第37页/共44页 。 记记高祖本纪高祖本纪) ) 第38页/共44页 40 ( (四四) )名句名篇默写名句名篇默写(6(6分分) ) 16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8(8分分) ) (1)(1)臣心

33、一片磁针石,臣心一片磁针石,_。( (文天祥文天祥渡扬子渡扬子 江江) ) (2)(2)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自古谁无死,_。( (文天祥文天祥过零丁洋过零丁洋) ) (3)(3)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死而死矣,而境界危恶,层见错出,_。( (文文 天祥天祥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 ) (4)(4)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誓不与贼俱生,_,死而后已,亦义也。,死而后已,亦义也。 ( (文天祥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指南录后序) ) (5)(5)亦以明死生之大,亦以明死生之大,_。( (张溥张溥五人墓碑五人墓碑 记记) ) (6)(6)桃李不言,桃李不言,_。( (司马迁司马迁李将军列传李将军列传)

34、 ) (7)(7)宁为百夫长,宁为百夫长,_(_(杨炯杨炯从军行从军行) ) (8)_(8)_,美人帐下犹歌舞。,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高适燕歌行燕歌行) ) 第39页/共44页 2021-8-1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注】长安:这里借指被金人占据的北宋故都汴京。鹧鸪:传说鹧鸪飞必

35、往南,长安:这里借指被金人占据的北宋故都汴京。鹧鸪:传说鹧鸪飞必往南, 而不北往。而不北往。 小题小题1:1:这首词写了哪些这首词写了哪些“愁余愁余”的景象?(的景象?(3 3分)分) 小题小题2:“2:“青山遮不住青山遮不住”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一句中用了何种修辞方法?(3 3分)分) 小题小题3: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 4分)分) 第40页/共44页 2021-8-1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

36、,可怜无数山。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注】长安:这里借指被金人占据的北宋故都汴京。鹧鸪:传说鹧鸪飞必往南,而长安:这里借指被金人占据的北宋故都汴京。鹧鸪:传说鹧鸪飞必往南,而 不北往。不北往。 小题小题1:1:这首词写了哪些这首词写了哪些“愁余愁余”的景象?(的景象?(3 3分)分) 答案答案: :郁孤台下滚滚的清江之水;阻隔词人与故都的重重山峦;鹧鸪凄厉的叫声郁孤台下滚滚的清江之水;阻隔词人与故都的重重山峦;鹧鸪凄厉的叫声 。 分析:分析:“愁余愁余”,语本

37、,语本楚辞楚辞九歌九歌湘夫人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予。目眇眇兮愁予。”楚骚哀怨要眇之色楚骚哀怨要眇之色 调,愈添意境沉郁凄迷之氛围。更哪堪闻乱山深处鹧鸪声声:调,愈添意境沉郁凄迷之氛围。更哪堪闻乱山深处鹧鸪声声:“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鹧鸪。鹧鸪 声声,是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还是钩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声声,是呼唤词人莫忘南归之怀抱,还是钩起其志业未就之忠愤,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 同胞之哀告,实难作一指实。但结笔写出一怀愁苦则可断言。而此一怀愁苦,实朝廷一同胞之哀告,实难作一指实。但结笔写出一怀愁苦则可断言。而此一怀愁苦,实朝廷一 味妥协,中原久未光复以致之,亦可断言。味妥协,中原久未光复以致之,亦可断言。 第41页/共44页 2021-8-1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