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 论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山东艺术学院 艺术文化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赵波 摘要:现代社会生活中从个人的价值观的修养到国家的强大复兴,无时无处不在使用和彰显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文化价值,因此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在于其中的能够“古为今用”“亘古不变”的永恒定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吸收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观则是突出强调修身养性的重要性,以“仁”和礼为做人的最高准则,以民为本关注个体的人格独立,主张直面现实,积极进取.济世救民,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 关键词:儒家文化 ; 思想内涵 ; 现代价值儒家文化,源于东周春秋,流淌在历史的长河里洋溢起辉煌的生
2、命力。从先秦时期的孔孟思想为代表的原始儒学,到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统地位的确立,再到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以及清末近现代新儒学,至今已经有两千五百余年的历史了。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的正统地位被确立后,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基础,而成为中华文化的道统。所谓道统,就是把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人类生存原理流传下来,为子子孙孙所遵守,只要中华民族不断的生存发展,则中华文化的道统自然永恒绵延。中华民族所珍视的这一道统,数千年相继传承,自战国以迄今日,历代的治乱兴亡,分合离乱,道统依旧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存在、绵延、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使道统得以维护,国家民族得以生存的就是千百年不断发展变化的
3、儒家文化。它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演进。形式变化内容随着丰富和完善,但是本质的基本理论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永不毁灭,没有时空的限制、没有制度的阻碍,儒家思想是人类社会共生共存的真理,不受时间变迁的影响,亘古常新,所以孔子被称为“圣之时者”。由此也可见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其历史作用也是不可忽略的。从政治学角度诠释,它有着政治哲学的执政理念和忠孝仁义的伦理思想。说它是一部政治哲学因为它有着内圣外王之道,从哲学的角度诠释,儒家文化内通人性,外透天道,旁彻物情,和内外,一天人。它是以人为中心所展开的哲学思考,其内通人性,外透天道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这种思想可以理解为一种亘古不变的永恒的规律,也就
4、老子所说的“道”。道作为一种永恒的规律,它不受地域时空的限制,因此,儒家文化所关注的问题在当今社会仍有其“用武之地”。它所关注的是人,是人类的文化问题、道德问题、人的自由与发展问题,是一种“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的由个人在“仁、义、礼、智、信”的修养到实现“求同存异,天下大同”的社会发展。因此,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是人间的学问,是宇宙的学问,由人道揭示天道,由天道以立人道。所以这种跨域地域时空限制的“摹本”似的文化理念和哲学思想在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儒家文化的思想博大精深,它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尽管有其局限性,但是它的“仁、智、礼、义、信”的文化内涵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仍显示着其辉煌的历史价值和
5、文化价值。一、仁仁在儒学中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字,它作用于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含义。(一)政治上的内涵仁政就是“为政以德”。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供之”就是说如果做到了为政以德,就好像北极星一样,定居在天的中枢,而群星围绕着它。“德”使我们想到今天的道德。而“道”,即为老子所云“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就是现在所理解的形而上学的规律,是万事万物所遵循的规律。道是规律的根本性的东西。德就是在这种道的规律内的规范性的要求.为政以德即为在一个和谐的有规律的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协调发展的国策为前提。即为现在所倡导的构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在
6、的科学发展观就是一个合理的治国大纲。它是一个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指导思想,这个思想深入人心,正如孔子所言“道不远,人之为道而远人,则不可为道”。,这正如孔夫子所说,治国大纲必须和人民息息相关,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息息相关,不能理论脱离实际,要走“群众路线”。古今的事实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施仁政者成治世。“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康乾盛世”以及今天的中华民族的盛世无不是如此。为政以德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重视德化轻视刑罚。苛吏亡秦,暴政灭隋。“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要避免重蹈覆辙,就必须走仁政之路,运用教化的力量使人们免于就犯,以德为刑。育其性情而免于皮肉。故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
7、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就是说:用政法来诱导他们,使用刑法来整顿他们,人们只是暂时的免于罪过,却没有羞耻之心;如果用道德来诱导他们,使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们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人心归服。这犹如孙子兵法所言“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刑法之苦不但不能是一个人从根本上“改邪归正”反而容易引起嫉恨甚至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从心理上予以教化,则可以使之心悦诚服。为政以德的主要表现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上。子曰:“仁者,爱人。”东汉初期,有了“与民休息”的执政理念所以出现了“光武中兴”的治世。贞观年间“抚静安民”才有了“贞观治世”的兴盛。看似是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的“无为”理念,但是在原始社会的农耕时
8、期,能够做到“使民养时”同样是儒家文化中所倡导的思想。在我们社会主义的今天,始终坚持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群众路线,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治世之态。(二)社会上的内涵与人为善。儒家文化中倡导君子应该有德和善的表现。德、善之行可以表现为修身养性、宽和仁爱、慈悲情怀、恩披泽被等。与人为善就是儒家文化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修身善己和“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友人为善。儒家文化就是通过自修来影响社会。也就是后来孟子在继承儒家文化所提倡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
9、幼以及人之幼”,这种由己及他,由此及彼。由个体到群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化。在今天的社会中,同样需要仁爱的儒家思想和与人为善的社会风气,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睦邻友好、团结友爱的和谐社区 、和谐社会的跟儒家文化 所倡导的与人为善是一脉相承的。 见贤思齐。善于学习是君子的美德,所以孔子倡导“学而不厌”,如果能在生活中时刻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虚好学的习惯和“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的修身养性的态度,就会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审美情趣和谦虚向学的生活态度,儒家文化教给我们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的东西,善于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观点看问题,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仁“作为儒
10、家道德理论的基本原则,是各种道德规范,道德要求的基本出发点,在众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因此“仁爱”思想的现代价值在于它是既是一种责任,又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推己为人的利他风尚和助人为善的精神,要求人们做到“互利互惠”。一方面要敢于和善于追求个人正当利益,争取个人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又要惠及他人,利他益众。二、义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儒家文化的人文理念使得从做人到为政,从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到实现治世的哲学思想对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至今起到积极的作用,是我国优秀文化成果的一把奇葩。提
11、起儒家文化中的仁爱思想,使我们想起与之想连用的仁义,孟子认为:“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也就是说,仁是内在的,义是外在的。如果仁是一种为人处世的社会准则,那么义就是在这个行为准绳之下的忠实的实践者。“义”在儒家文化中有着广泛的含义,它可以分为:正义、仁义、忠义、孝义、礼义、信义。(一)正义正义是人类社会普遍认为的崇高的价值,是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观点、行为、活动、思想和制度等。正义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的社会、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正义观。衡量正义的客观标准是这种正义的观点、行为、思想是否促进社会进步,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否满足社会中绝大多数人最大利益的需要。正义最低的内容是,正义要求分
12、配社会利益和承担社会义务不是任意的,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正义的普遍性是要求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平等或是量的均等、或是按人的贡献平等或按身份平等,分配社会利益和义务;分配社会利益和义务者要保持一定的中立。 (二)仁义 仁义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刚、毅、木、讷” 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刚毅、果断、质朴、慎言” 在儒家文化的思想中,仁义只、之事可以不受规矩的约束,“当仁,不让于师”,面对于仁义之事,礼有时也要让位于仁,甚至有的时候还要杀身成仁。可见仁义思想在儒家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一个君子如何才能养成“杀身成仁” 的思想?孔子曾经说:“恭、宽、信、敏、惠”。作为这种仁义思想,在今天仍有其现实的社
13、会意义,在我们追求“利益、权利”的同时,更多的是在竞争中“追名逐利”的过程中,已经迷失了纯真的仁义思想,所以在现在的社会中,儒家文化仍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三)忠义忠义的儒家思想向来为人们所熟知,古人对于忠义的理解为“一臣不事二主”的愚忠思想,在我们社会主义的当下,这种愚忠显然已不能适用于当下,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就在于跟着时代的变化发生变迁,在今天,作为一个国人应该敬重于自己的国土,如一代伟人邓小平所言“我深深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其中确实是一种博大精神的爱,但这种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意恰恰是一种“爱国、爱民族、爱人民”的忠义博大之情。(四)孝义孝,作为儒家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们民族的文
14、化里已经深深的扎根繁殖,花开叶茂了。儒家一直强调由己及人,由此及彼,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反之亦然,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很难以爱他人,一个不孝的人也难以成为忠臣,所以在汉朝时期推行“举孝廉”的为官制度,在古人看来忠门出孝子。因此在封建社会尽管一个帝王是多么的专制,但是事父母,孝双亲的制度仍没有被“专制”。在今天,我们仍然继承了儒家文化的“孝”文化的思想。三、礼礼,是儒家文化的另一个比较核心的思想,在春秋时期,孔子以“礼”的思想推崇他的政治学说和治国理念。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礼的内容广阔博大,其中作为一个专门的巨著礼记而名于世。“礼”的博大精神的内涵在于“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
15、疑,别异同,明是非也”礼记。由此可以看出礼的重要和其作用,具体而言,“礼”在儒家文化中有着特殊的作用。一是礼是维护等级制度的需要。二是礼是维护社会关系秩序的需要。三是礼是个人修养的需要(一)礼是个人立身修养的需要在儒家文化的思想中,礼作为立身处世的重要内容是大家所必须学的。无礼,则无以立身。无礼,就不能处世。无礼,则与禽兽无异。无礼,则天下大乱。在孔子看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礼提升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高度。在这种千百年来沿袭下的礼的制度,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也就是说恭敬而不知礼法就会过于辛劳,谨慎而不懂礼法就会胆小怕事、
16、勇敢而不懂礼法就会作乱,直爽而不懂礼法就会误事。在这里儒家文化用一种辩证的角度阐述对于礼的运用和把握。故在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睦邻友好、安定团结、勤奋友爱、无时无处不在体现着对于礼的学习和运用。在军队建设中,尤其是在建设科学化、现代化的科技军事建设中,更加注重对于军人的知识学习和思想教育。这就秉承了儒家文化中所讲的。(二)礼是维护社会关系秩序的需要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尤其是人与人的关系,它在任何的社会时代都需要我们进行规范。如果不进行加以疏导和规范,那么天下将会大乱,在一定程度上也就失去了社会实现文明的可能性。我国向来被推推崇为“
17、礼仪之邦”在封建社会制度下所建立的一系列三纲五常等繁琐的人际礼仪和社会交往关系中,在今天的这个人人平等的社会里已经不再适用,但是父子之间、夫妻之间、邻里之间、师生之间、国与国之间等等这种千百年来形成的良好的维护社会关系的礼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仍旧到处可见。儒家文化的仍是儒家文化中长百年来形成的“父慈子孝、相敬如宾、睦邻友好、尊师爱友、求同存异等等”由此可见,礼的思想不局限于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故而,“礼仪之邦”的美誉之所以能够延续不衰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四)礼是审美精神的追求人们的生活中除了物质生活外,还有人的精神生活。礼在人们的精神生活领域的重要表现在音乐中,音乐的美就在于和谐。在于协调一致,在
18、于遵循礼(理)的规范和要求。四、智智在儒家文化看来是一种知识。在今天看来,智就是一个人的才智、聪明,跟儒家文化中所强调的有些差异。但是,儒家文化中所说的智是使我们更加睿智的源源不断的源泉知识。它是讲的学习和学识,我们今天一直在讲“学习可以明智慧”。通过勤奋的学习来补充我们的笨拙,故我们通常又说“勤能补拙是良训”。显然,智有一部分是在后天的勤奋学习中取得的,在孔子看来,人生非而智知者。他自己也曾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儒家文化所倡导的智在学习上的表现为:“信而好古、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以致用”(一)信而好古中华文
19、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从立身处世的儒家文化到富于智慧和辩证思想的老庄学说;从治国安邦的文韬武略到济世经纬的谋士哲学。作为后人我们没有理由不加以继承和学习,古人云“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可见,无论从治国安邦的角度还是从文学研究的价值都足以体现出古代文化遗产在当今所显示的其永恒不衰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子曰“好古,敏以求学者也”、“信而好古”。正因为如此,孔子才能为易写传,讲解六艺。(二)不耻下问“学无常师,方为大师”和“处处留心皆学问”最能诠释孔子的为学之道和儒家文化中所强调的“不耻下问”的思想内涵。正因为学问无处不在,从宫廷宴乐到民间习俗,从阳春白雪到下里巴人,所以
20、为了学到更为广博的知识,就要不耻下问,“江海不拘小流故能成其大”,在现在的民族平等团结大融合的治世下,只有做到不耻下问才能真正的明白各种民族的风俗和礼仪,从而不至于出现尴尬或者容易让人造成误会的“不礼貌”。在政治经济文化大融合的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只有不断的虚心学习、不耻下问的博采众长才能丰富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化,才能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不被同化和侵略,才能使我们沿袭下来的五千年的辉煌灿烂的文化永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三)学而不厌对于知识的学习,孔夫子看待的极为重要,并且一生孜孜不倦的在追求。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学而不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而时习之”,经常地对于所学过的知识不
21、断的进行复习、温习,以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这个车马喧嚣的社会中,在高科技和快节奏日益进取的时代里,人们的心也开始变得浮躁、躁动,少有沉浸于学习中的那份心境,人们更多的是为了博得被别人认可的社会地位和被社会认同的知名度而学习,似乎少了一些为学习而学习的纯目的性,而多了一些“功利性”故急功近利的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们的做学问的心态。在今天,从举办书博会到倡导读书月活动,其目的在于创造一个学习型的社会,让人们切实回归到以学为学的纯目的性的活动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做学问的乐趣,也只有如此,才能做到“韦编三绝”和“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
22、豁达心态,也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才能始终保持那份心境的恬淡和安宁。找到学习的快乐,深入到“学而不厌”的层面,从而实现“学无止境”的追求中。(四)诲人不倦 作为一代圣贤先师孔夫子,始终以传播知识,传授学问作为自己的乐趣和志向,在他看来,知识是一种公共资源,我们只有把它传播出去,传承下去才能更能彰显其辉煌的生命力,故孔夫子主张“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成为我国第一个设立私学不分贵贱进行“普及”知识的人,才有了孔门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的“桃李满天下”的壮举。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孔子创学的时代里就在一定程度上有了“素质教育”的普及,有了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我们倡导科教兴国的今天,在
23、温家宝总理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保证不让每个困难家庭的孩子辍学,每个公民都能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这不仅仅是公民权利平等的体现,以不只是以人为本的体现,它背后深层的是无形中在坚持“诲人不倦”的儒学思想,让孩子们有学上,让知识得以传承,要求教育工作者更加勤奋敬业的心态做到“诲人不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我们今天的政策和方针,也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扬了儒家文化的优秀传统。(五)学以致用儒家文化就是在生活和实践中得来的,看似枯燥的理论,它是在实践中升华形成的,同时又很强的实际操作性,它源于社会实践,同时又将这种哲学思想用于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实践中。孔子曾经率弟子周游列国,想实现其政治抱负,宣扬礼学
24、思想,尽管未能如意,但本身就是一次实践活动,从一定意义上将,他的学生为官理政在一定程度上是儒家思想在实践中的体现。“实践出真知”在进入工业社会的今天,我们更多的强调在实践中学习,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工业社会它不同于农业社会,它更多的是需要理论的指导,同时也不同于知识经济时代,过多的注重理论的研究和知识的传承,在当今的社会下,正是一个“学以致用”的实践型社会。故只有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社会实践才能真正的体现其生命价值,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完善我们的理论和学说。五、信在“仁、义、礼、智、信”的理念中,只有信的含义没有太大的出入,同时信相对而言更具有直观性,我们今天仍旧强调“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兴”
25、可见信的重要性,轻诺寡言向来为君子所不耻,一诺千金之人方为人所敬重。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美德,同时是十分必要的行为规范。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在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八荣八耻的提倡中,我们仍然倡导诚信,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强调“诚信为本”的做人原则似乎更有现实意义。从古代封建社会的“指腹为婚”到市场经济下的“童叟无欺”尽管是一种口头合同,但是它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故诚信二字不是独立存在的,与道德规范有着复杂的联系。信要有诚意。诚信二字影同行随。诚其意,就是要诚实自己的意念,这是一个人“格物致知”的必要前提。诚信以诚为前提,只有出自自己的“真心”才能称之为诚,才能让人信服。信要
26、讲忠义。孟子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曾子曾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这里的信就是朋友共同遵循的道义。“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但是也必须与义为前提。源于情,中于礼。与朋友交就是在交往的基础上产生的交情和友情。在儒家看来,“友直”、“友信”、“友多闻”即同正直的人交往才、同信实的人交往、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往,所以儒家强调只有正、信、渊博的人才能交往,可见人品正直的重要性。我们今天也强调欲成才先成人,做一个正人君子。“止乎礼”有的人时间长了觉得是“铁哥们”就不在像以前一样恪守诚信,甚至把那样的称之为“见外”、“迂腐”。古人云“勿以善小而
27、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有善始善终恪守诚信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正人君子。这同样是儒家文化所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亘古常新的儒家文化的哲学思想在今天也起到很大的作用,以人为本为政理念和忠孝仁义的伦理思想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和文化价值。凝聚作用。儒家文化在中国的影响范围之广,影响历史之悠久,没有哪一家可比,它已渗透到人们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形成了民族生存的的共同信念。从目不识丁的文盲,到学识渊博的学者,恐怕都或多或少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甚至多年寓居海外的华人,依然把儒家文化视为自己的精神根基。在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学无疑依然可以成为唤起民族团结的意识,成为联络民族情感的有效工具。它有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中华民族自豪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激励作用。儒家文化中“三纲五常”之类的道德要求虽然已过时,但“仁者仁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童话课件教学课件
- 眉毛设计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大型港口码头排水合同
- 2024年度技术转让合同:技术资料交付与技术支持期限
- 2024定制家具合同范本
- 2024义齿加工商与牙科诊所之间的定制金属义齿合同
- 2024岗位聘用合同不续签岗位聘用合同
- 2024年度餐厅食材供应商采购合同
- 骨科课件介绍教学课件
- 2024年婚礼车辆租赁特别合同
-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农业》课件
- 经营范围方式说明模板
- 化验岗位应急处置卡
- 临床教学能力师资培训考试测试题
- 癫痫临床表现及护理课件
-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教学课件汇总全套电子教案(完整版)
- 消防工程技术标书(暗标)
- 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全册知识点语法考点梳理、重点题型分类巩固练习)(家教、补习、复习用)
- 福建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3答卷答案
- 定向越野教程-中国定向运动协会PPT课件[通用]
- 高聚物的相及相转变中的亚稳态现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