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_第1页
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_第2页
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_第3页
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_第4页
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月考考试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 分数: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分别向甲、乙、丙三种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甲溶液变红色,乙溶液变蓝色,丙溶液变紫色。则它们的ph由小到大的排列是( )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丙、甲、乙2、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c白磷熄火、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3、决定元素种类的是()a中子数 b质子数 c核外

2、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4、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小且不变质的是()a烧碱b浓硫酸c浓盐酸d生石灰5、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a花香四溢 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b热胀冷缩 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滴水成冰 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d食品变质 分子发生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6、在“一带一路”伟大战略实施中,代表中国智造的高铁走在了前列高铁动车与电路连接的石墨电刷没有用到石墨的性质是()a稳定性b滑腻感c还原性d导电性7、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白磷后缓慢将燃烧匙插入瓶中,塞紧瓶塞b用细铁丝代替白磷进行

3、实验,不会影响实验结果c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氧c铁d铝9、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 b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c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 d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10、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sibalcodfe11、如图所示仪器中可以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abcd12、空气是我们每天都呼吸的“生命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

4、78%b空气中氧气能供给呼吸和支持燃烧c空气中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之一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所占比例虽小,但用途广泛13、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c金刚石、石墨、c60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d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14、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气体是()ao2bco2cn2dne15、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碘酒b矿泉水c白醋d蒸馏水16、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吸附b沉降c过滤d蒸馏17、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下列古诗词中蕴含着化学变

5、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8、对下列词语的有关化学原理解释不合理的是()a火上浇油隔绝空气 b风助火威为燃料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c釜底抽薪燃烧需要可燃物 d钻木取火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19、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bt1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20gc要将甲溶液的状态由a点转化为b点,可以加适量溶剂d分别将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均有晶体析出20、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

6、摘自元素周期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已知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1)在阴影区域部分,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_(选填“a、b盐酸反应生成、c”)。(2)若饱和a溶液中含有少量的c,提纯a的方法为_结晶,过滤。(3)p点表示的含义为_。(4)在t1下,b、c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_。(5)向试管中滴入2ml水后,若x中有固体析出,则x为_(选填“a、b、c”)。2、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水和二

7、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充分加热10 g含碳酸钠的碳酸氢钠固体,反应前后固体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之比为7:10,则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和为_g。3、小青按如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1)图e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_。(2)小青观察到图c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_。(3)小楚想用紫色石蕊溶液、氧化铜粉末、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_。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1、如图所示,将白磷和红磷分装于y型试管的两个支管中,管口系牢小气球将两个支

8、管同时伸入相同深度的热水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燃烧的是_(填“a”、“b”或“c”)处,该处燃着的磷会很快熄灭,原因可能是_(填序号)。a温度降低 b氧气耗尽 c试管内产生了二氧化碳气体 d着火点升高(2)管口的小气球可以防止_(填名称)进入空气,从而使该实验绿色化。(3)热水的作用是_和_。2、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1)选择装置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你认为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是_,改进后维续实验,将收集的氧气直接完成铁丝在氧气中燃统的。最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填序号)(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该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选用

9、的发生装置是_(填序号),该装置与e装置组合来收集氧气,检验其中是否集满氧气的方法是_。(3)用装置c收集氧气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_。(填序号)a 加热前,将集气瓶装满水,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 加热后,观察到水中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时,立即收集气体c 待集气瓶里的水排完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在瓶口,移出水槽正放在桌面上d 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4)常温常压下,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等领域。实验室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发生装置应选择上图中的_(填序号,下同)

10、,则该气体不能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若用装置f收集nh3,气体应从_(填“a”或“b”)端导入。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1、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某铜锌合金中成分金属的含量,称取10g样品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测得烧杯内所有物质的总质量为109.8g。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1)反应中共生成气体_g。(2)计算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2、将含有可溶性杂质的某氯化镁样品3g溶于足量水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2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杂质不含镁元素且不与溶液反应。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1)恰好完全

11、反应时生成沉淀质量为_g。(2)样品中含镁元素的质量是多少_?结果精确到(3)原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结果精确到七、 如图是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氧气含量越多硫燃烧越剧烈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瓶底的水可以吸收生成的有害气体d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不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b2、d3、b4、c5、d6、c7、c8、b9、a10、c11、c12、a13、a14、c15、d16、d17、a18、a19、c20、b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1、b 降温 t1时b,c物质溶解度相同 bc c 2、2nahco3na2co3h2oco2 3 3、浓硫酸 h2so42naoh= na2so42h2o 氯化钡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