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_第1页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_第2页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_第3页
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间训练班级:_ 姓名:_1. 文言文阅读。愚人食盐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选自百喻经(注释)他家:别人家。与:给予。闻已:听罢。更:又,另。益:增加。尚尔:尚且如此。空:空口。口爽:口味败坏。返:反而,反倒。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至于他家(愚人)B.更为益盐(增加)C.况复多也(再)D.返为其患(通“反”,反而)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更为益盐 更:_(2)至于他家 至于:_(3)缘有盐故 故

2、: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所以美者,缘有盐故。_2.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注释:期行:相约同行。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正午。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 尊君在不(fu):你父亲在吗?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引:拉,要和元方握手。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顾:回头看。惭:感到惭愧。1借助注释,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

3、。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_。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_。2朗读下面这句话的正确停顿是()A.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B.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C.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D.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读了这则小古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呢?_3. 文言文阅读。1画龙点睛张僧sng繇yu于金陵安乐寺,画四龙于壁,不点睛。每曰:“点之即飞去。”人以为诞,因点其一。须臾y,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在。字词解释:于:_ 每:_即:_以为:_诞:_因:_ 须臾:_破

4、:_者:_皆:_2陈蕃有大志陈蕃年十五,尝闲处ch一室,而庭宇芜w秽hu。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3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字词解释:尝:_芜秽:_候:_谓:_孺子:_待:_ 处世:_ 扫除:_ 安:_清世:_甚:_3少年志存高远昔有一少年,家贫甚,伐薪自食,夜则映月以览。邻村有富者,衣锦食肉,恒炫于众。一日富者出猎,左右持弓,鹰犬罗后,途与少年遇。富者众辱之,曰:“尔贫如此,尚不及吾之鹰犬。”少年不应。富者复曰:“尔随吾后,与鹰犬同逐狐兔,先得者赏尔!”少年作色曰:“吾虽家徒壁立,然志存高远,非若等鼠类可比!左右欲殴

5、之,少年瞋目斥之:“尔辈亦鹰犬也!”不顾而去。字词解释:昔:_ 甚:_伐薪:_则:_览:_者:_ 衣:_锦:_ 恒:_于:_左右:_ 罗:_众:_ 尔:_如此:_尚:_应:_复:_ 吾:_逐:_者:_作色:_ 徒:_志存高远:_ 若等:_殴:_瞋目:_尔辈:_亦:_ 不顾:_ 去:_4迂公修屋有迂y氏者,世称迂公,性吝ln啬s。篱败不修,瓦裂不葺q。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妻子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妻且号且诟,诘曰:“吾适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父?何以为夫?”迂公无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y,岂不徒耗资财!”字词解释:葺:_

6、暴:_妻子:_号:_诟:_ 诘:_ 适:_乃:_旦日:_延:_兆:_适:_徒:_4.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许仲平义不苟取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尝暑中过河阳_;渴甚_众争取啖之_;或问之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衡独危坐树下自若。_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_3结合本文说说许衡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_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孙休好射雉孙休好射雉,至其时,则晨去夕反。群臣莫不止谏:此为小物,何足甚耽!休曰:虽为

7、小物,耿介过人,朕所以好之。(注释)孙休:是吴国君主孙权的儿子,后继位。雉:野鸡。耽:沉溺,贪恋。耿介:正直有节操。1解释下列语句划线词的意思。孙休好射雉_则晨去夕反_此为小物_何足甚耽_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_3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从文中看,孙休是个_的人。6. 阅读古诗文,回答问题。顾荣居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已施焉。同坐嗤之。曰:其仆也,焉施之。荣曰:“(1)岂有终日执之而不知其味者乎?”后遭乱渡江,每经危急,常有一人左右相助。顾荣异之,(2)问其所以,乃受炙人也。(注释)行炙人:传递菜肴的仆役。炙,烤肉。因:于是;就。辍已

8、:指自己停下来不吃,让出自己那一份。左右:在身边。所以:缘故。1解释下列语句中带点词的意思。(1)尝应人请_ (2)有欲炙之色_(3)同坐嗤之_ (4)乃受炙人也_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_(2)_3读了短文,你受到怎样的启示?_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高山流水俞伯牙鼓琴,其友钟子期听之,俞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复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俞伯牙所念:_(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2翻译下列句子。(1)善哉

9、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_(2)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为鼓琴者。_3请说出成语“高山流水”比喻什么?_8.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孔君平_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_,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儿应声答曰:“_。”1按原文内容填空。梁国杨氏子九岁,甚_。孔君平_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_,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_。”儿应声答曰:“_。”2判断对错“为设果”是说孔君平给孩子端来了水果。(_)文中“家禽”的意思和现在所说的“家禽”的意思相同。(_)“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主要人物以及人物的特点,有总起全文的作用。(_)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

10、夫子家禽。”说一说,孩子的回答巧妙在哪里。_9. 阅读书戴嵩画牛选段,回答问题。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说说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今乃掉尾而斗 乃:_处士笑而然之 然之:_2牧童认为戴嵩画中的错误在何处?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_3“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10. 文言文阅读。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

11、,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选自战国策楚策一)(注释)求:寻求,寻找。长:同“掌”,掌管。逆:违抗。走:跑,逃跑。1本学期我们学过的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的“汝”的意思是_;本则寓言中与“汝”意思相同的一个字是_。2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_3读了这个故事,你是如何评价狐狸的?写在下面横线上。_4这则寓言故事就是成语“_”的由来。11. 文言文阅读。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

12、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候,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史记管晏列传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饱叔知其贤 其:他B.饱叔终善遇之, 之:代词,指管仲C.齐桓公以霸 以:以后D.任政于齐 于:在2下列对文意的叙述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管仲家境贫困,常常欺骗鲍叔,做买卖常占便宜。鲍叔起初不和他说话,后来终于谅解了他。B.管仲被囚禁的原因是青年时期经常欺负鲍叔,后来鲍叔服侍的齐国公子小白立为恒公的时候,鲍叔知道复仇的机会来了。C.选文写出了管仲与鲍叔牙两人的交谊,我们能感受到鲍叔的知贤、荐贤。D.我们学习的伯牙绝弦一文,写了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友谊变化,伯牙因为有一次钟子期没听出他弹的是什

13、么曲子而把琴摔碎了。12. 阅读下面古文,回答问题。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所宝以百数 _ 尾搐入两股间_2请给第题句子划节奏,并翻译第题句子。牛 斗 力 在 角,尾 搐 入 两 股 间。_处士笑而然之。_3下列句中,括号里补出的省略成分错误的一项是( )A.(杜处士)所宝以百数B.(戴嵩)常以自随C.(牧童)拊掌大笑D.(古语道理)不可改也4文章最后引用“古

14、语”,意在阐明什么道理?_13.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解释词语。通国:_ 鸿鹄:_弗若:_ 非然:_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3文中“_”说明了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而效果不同。4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就学,效果却不同?_5读完这个故事,你受到怎样的启示?_14. 阅读

15、短文。小时了了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乃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注释)孔文举:东汉的孔融。清称:有名誉。中表:指的是亲戚。伯阳:老子的号。奕世:世世代代。了了:聪明。踧踖(c j):局促不安的样子。1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A.造诣。B.接见。C.会见。D.拜访。2既通,前坐。(

16、 )A.前面。B.前进。C.上前。D.前排。3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翻译。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 )A.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B.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感到惊奇的。C.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都感到莫名其妙。D.李元礼以及他的那些宾客都觉得这个孩子很奇怪。4“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的意思正确的是( )A.小时候一般,长大后不一定会差。B.小时候一般,长大后也一定不会出色。C.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也一定很出色。D.小时候很聪明,长大后不一定出色。5从上文看,孔融是个怎样的人?下面选项中不合适的词是( )。A.博学多才B.反应敏捷C.应对机智D.能言善辩15. 古文阅读。犬报火警城之东,民家畜一犬,甚赢。一夕,邻火卒发,延及民家。民正熟寝,犬连吠不觉。起曳其被;寝犹如故。复踞床以口附民耳大嗥,民始惊。视烟已满室,急呼妻女出,室尽烬矣。民遂谓所亲曰:“吾家贫,大恒食不包,不谓今日能免我四人于难也。彼日厚享其人之食,而不顾其患难者,其视犬为何如耶?”注羸:瘦弱。卒:通“猝”,突然。踞:蹲。嗥:(兽)叫。恒:一直,经常。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起曳其被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