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忌“碎碎念”——《给予树》教学反思_第1页
切忌“碎碎念”——《给予树》教学反思_第2页
切忌“碎碎念”——《给予树》教学反思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学海无涯页码:第4页 共4页切忌“碎碎念”给予树教学反思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一个脉脉温情的故事。课文以爱贯穿始终,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课堂上,我紧抓“兴高采烈”和“沉默不语”两个四字词,引导学生层层递进,就像剥笋似的深刻地理解孩子们的“兴高采烈”以及金吉娅的“沉默不语”。学生正是随着问题解决的过程,一层一层地感知文本,理解文本。一、把握课文主旨,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本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善良品质。特别是通过孩子的做法和“我”开始对金吉

2、娅的误解,衬托了金吉娅的美好心灵。课文中有多种爱:金吉娅给予母亲的爱,给予哥哥姐姐的爱,给予陌生女孩的爱。而课文主要表现的是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即理解和同情,因此我以此爱作为重点深入文本。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详则略之,略则详之”,在文本的留白处进行拓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最深处。给予是快乐的、幸福的,这是主旨,亦是灵魂。围绕“沉默不语”这个词,我提出“什么是沉默不语?”以及“金吉娅为什么沉默不语?”,让学生多元地、多维地、多角度地去诵读文本、感悟文本,同时又超越文本,去感受文字背后金吉娅那颗善良、仁爱之心、那种同情、体贴之意,引领学生层层剥笋式地感受文中人物的内心世界

3、,让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心灵自由驰骋的过程,成为学生情感自在滋养的过程,成为学生精神自然丰厚的过程。二、抓住文本,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你想象妈妈是怎样攒这100美元的。设计这个环节主要出于这样的目的:感受妈妈攒钱的不易,更深刻地体会金吉娅的沉默不语。在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领悟力,对于金吉娅心中的想法不可能一气呵成。所以我将这个环节根据课文中金吉娅的语言,行为分成了几步。第一步:要知道,这20美元来的是相当不容易的,请你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一段,说说你的感受。第二步:想象一下妈妈是怎样攒钱的。从而让学生体会100美元的来之不易。第三步:此时,你放佛看到了

4、一个怎样的妈妈?从而让学生知道金吉娅所做决定的不易和可贵。这个心理活动的描述是充分联系了课文的文本,最后我出示“联系课文想象”,告知学生进行想象的方法。从教学情况来看,学生以课文为载体进行合理、完整的想象,效果不错。三、说写延伸,升华情感。说的拓展和延伸,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催化剂。写的拓展和延伸,是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阶梯。语文教学就要体现“听,说,读,写”的训练。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设计了一些说与写的环节,出示如下:金吉娅表面上虽然沉默不语,但此时此刻她的内心却有许多许多的话要说,请你选择其一来写一写。面对精心为对方准备礼物的哥哥姐姐,金吉娅心想:面对用心良苦的妈妈,金吉娅心想:。通过读写结合,孩子就能更好地体会金吉娅的“沉默不语”了。自然,作为新教师的我,当然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最大的问题就是太碎,如体会金吉娅“沉默不语”这个环节的时候我设计了10个小问题,太细了,什么都不舍得放,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所以学生也收获不到什么了。在一篇文章里看到了这样的一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一个课堂就是一个心灵共舞的家园。”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