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品质文档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天才的人们时刻牢记着奋斗永远不会停止,它会随着生命的不熄而努力。下面课件网我为您推荐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教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一课时一、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了解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二、教学难点:初步感知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的精神。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1给加点的字注音:确凿( )菜畦( ) 桑椹 ( )珊瑚 ( ) 攒 ( ) 敛 ( ) 脑髓( )秕谷( )宿儒( ) 蝉蜕( ) 人迹罕至( )2查找资料,了解和作品。 【目标展示】通读课文,初步了解百草园的乐园生活和三味书屋的读书

2、生活。【新知研习】一、导入新课:上学期我们学过”金色年华单元,看到了贾里的伟人计划的逐步破灭,知道了沈复的物外之趣和想象之乐,见识了于漪老师的依依往事。每个人的童年都有许多趣事,令人回味无穷。今天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看他是如何写自己的童年趣事的。(板书课题)二、简介和作品:学生介绍鲁迅及其作品,其他同学补充。教师展示相关图片。鲁迅(18811936),本名周树人,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3、。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在这里读书。朝花夕拾中的散文是鲁迅在烦扰的生活中,心情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 来写的 ,鲁迅借旧时的美好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朝花,即清晨带露珠、色香”自然要好得多的鲜花,指鲁迅青少年时的事;”夕拾,是说直到中年以后才在回忆中把它们写出来,借以慰藉”离奇和芜杂的心情。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形式多样,笔法灵活,抒情之中见讽刺,叙述之中显深意,严肃的内蕴常以幽默诙谐的语言出之,构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三、整体感知1解题:根据题目,可以知道”我 的活动范围在哪里?”从到表明文章主要是以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师展示相关图片,激趣)明确:空间顺序默读文本,

4、思考: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各写了哪些内容?明确:两部分。第一部分(1-9节)回忆百草园的乐园生活。第二部分(10-24节)回忆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四、精读课文第一部分:1齐读第1小节,概括课文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明确:百草园是我的乐园。2设问:既然是乐园,那么有何乐趣呢?(学生速读课文第一部分归纳总结)有趣的事物百草园景物、动物有趣的故事美女蛇故事有趣的活动雪地捕鸟3思考:”似乎和”确凿是否矛盾?(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启发)明确:貌似矛盾,其实是用词准确之处。”似乎 是因为时间已经相隔了七八年,对下面”确凿的断定有些犹豫;”确凿是写作此文时,用成人的眼光断定的。【归纳总结】1以空间变换为

5、顺序记叙事件。2写景、叙事无不流露出对百草园的喜爱怀念之情。【巩固拓展】1给下列景物选择合适的修饰词语光滑 高大 碧绿 紫红的菜畦,的石井栏,的桑葚,的皂荚树。2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确凿各是什么意思?放在一起是否矛盾?为什么?【预习指导】1预习课文描写百草园的部分。2背诵课文第二节。四、板书设计百草园(从)空间顺序三味书屋(到)五、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教学重点:进一步感受百草园生活的无穷乐趣。二、教学难点:学习用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写景。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1填充( )黄蜂在菜花上,( )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向云霄里去了。2抽查背诵第二段(35人)【目

6、标展示】进一步感受百草园生活的无穷乐趣。【新知研习】一、检查导入复习课文第一部分内容。二、朗读第二段,思考:1百草园里有哪些景物?(从书上划出)2这一节写了哪几个季节的景物?(春夏秋)3划出能准确表达事物特点的词语,并引导学生分析。如:”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用”轻捷、”窜表现了鸟儿的轻灵和童年”我的羡慕之情。又如,用”碧绿形容”菜畦,用”紫红形容”桑椹,都表现了抓住了事物的特征,用词准确生动。4本段写景有序,层次井然,条理分明。思考:写景时按照怎样的顺序来写的?(分组讨论)明确:本段采取了由整体到局部,由静到动的顺序,对百草园的景物作了有层次的描述。先写远远望见的、

7、粗线条的景物,如菜畦、皂荚树,再写身边、脚下、眼前的景物,如斑蝥、何首乌根、覆盆子果实;先写静止的,如石井栏,再写动态的,如叫天子。5”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用”单是突出哪里的景物?表现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突出了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乐趣,表现了百草园景色美好,趣味无穷,体现了对百草园这个童年乐园的热爱之情。三、 默读36节,要求学生能够绘声绘色地讲述美女蛇故事。思考:插叙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明确:这个故事是带有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结局是美女蛇被制服了。听讲这个故事,符合儿童喜爱惊险故事的心理,是儿时的一种乐趣。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色彩,更丰富了百草园乐园的情趣。四、指名朗读课文第7节,划出文

8、中描写捕鸟的一连串动词。体会动词使用的准确性。(鼓励学生模拟这些动作,深化印象)明确:用”扫开露出支起撒些系牵看走拉罩住一连串动词,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也从这项活动中写出了儿童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乐在其中。五、提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用哪段话过渡的?这段话表达了当时怎样的心情?明确:第九节。这儿用了三个”也许是因为的排比句,从儿童的角度,以疑问、猜测和无可奈何的语气对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进行推测,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的深刻眷念和被迫离开它时依依惜别的心情。【归纳总结】1文章通过写百草园中的景、百草园中的事、有关百草园的故事表现百草园的无穷乐趣。2写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顺序,多角度描

9、写。层次井然。3用词用语鲜活而传神。【巩固拓展】阅读课文第二段,回答问题1这段文字写景详写什么?略写什么?2这段文字从多角度进行描写,分别按提示各找一个例句。从视觉角度写景:从视听角度写景:从视味角度写景:3试以文通校园景物为素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造句。【预习指导】阅读课文思考:1、我喜欢三味书屋的生活吗?为什么?2、我喜不喜欢三味书屋的先生?为什么?四、板书设计有趣的景物(欣赏)百草园 迷人的传说(新奇) 欢乐而有趣捕鸟的乐趣(惊喜)五、教学反思第三课时一、教学重点: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二、教学难点:感悟鲁迅先生希望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怀。三、教学过程:【预习检查:】

10、提问:你喜欢百草园的生活还是喜欢三味书屋的生活?那位先生给你留下怎样的映像? 【目标展示】学习本文运用对比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感悟鲁迅先生希望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怀。【新知研习】一、导入回顾上两节课内容二、分析第二部分:1阅读(1012)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三味书屋的陈设是怎样的?与百草园相比三味书屋给人怎样的感觉?明确:三味书屋的环境陈设:”一扇黑油的竹门,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三味书屋,下面有”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这些呆板的陈设给人以单调、沉闷的感觉。这种环境正好与百草园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比。2默读1224节,归纳:课文写了有关”我读书生活的哪些事?明确:读书生活片段一:提

11、问怪哉一虫的事。读书生活片段二:到三味书屋的后园里自寻乐趣。读书生活片段三:写师生读书的场面。读书生活片段四:写学生在先生读书入神时做游戏画画。3归纳分析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学习环境:呆板、沉闷(黑油竹门,匾,画)学习生活:枯燥、无味正面描写:教学内容单调,只读书、习字、对课,并且内容陈腐艰深,脱离儿童实际 ;教学方法死板,发问遭禁止,有打戒尺,罚跪之规定。侧面描写:用偷偷”折花、寻蝉蜕、喂蚂蚁、做游戏、画画儿反衬读书生活的单调与无味。4分析对先生外貌的描写 :我对先生的印象怎样?明确:”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先生态度”和蔼,且又听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12、,因此,”我对先生的态度”很恭敬。写出我对先生的敬意,先生是一位宿儒形象。5三味书屋的先生是一位学问渊博的宿儒,但他对”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却不作回答,而且脸上还带怒色。先生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有罚跪的规则,也不常用。你怎样评价这位先生呢?(先独立思考,然后分组讨论)明确:提问本是鲁迅出于好奇和求知,但先生有此反应,是当时私塾制度所规定的。只要学生读自己的书,不应多问不必要的问题,反映了先生的迂腐,也指出这种教育制度不可取,会大大挫伤学生求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寿镜吾先生学识渊博,对学生要求严格,他也有和蔼、开明的一面,对罚跪,戒尺等落后的教育方式持保留的态度,因而鲁迅一直对他保持深深的敬意。6文章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主题?(学生思考讨论)明确:对比。课文通过对百草园自由欢乐生活和三味书屋枯燥学习生活的比照,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反映了封建旧式教育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闭性和落后性,表现了鲁迅先生愿儿童健康成长的情怀。【归纳总结】1文章多处运用对比,表现文章主题。2对比手法的作用 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